朱艳玲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一方面教师尽心尽力,为学校和社会培养高质量合格的社会性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教师在现实状态下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压力而无法排解,结果不断出现有教师轻生自杀、虐待学生、精神错乱等现象发生,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幸福的提升,同样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发展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受长期的心理问题的困扰,教师的身体机制、心理机制都会受到影响,没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再加上烦恼、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教师就无法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就会严重影响自身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与学生的交际质量、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或人格品质的发展。另外,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直接影响着家庭生活氛围与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指这样一种健康状态,每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能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做出贡献。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我们认为健康的心理标准应该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态度、广泛的兴趣、热爱教育事业、有效的控制自我情绪等。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角色扮演不能适应;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际交往障碍;职业压力症等等,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
中国自古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教师背负的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直接关乎到家庭、社会的期待,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许使教师面临很大的压力;独生子女成为学生的构成主体,家长把学生成为社会未来栋梁的唯一希望转嫁为教师的完全责任,学生一旦出现学业不良和纪律问题,师生关系和教师与家长关系就进入高度敏感区,为澄清双方责任问题甚至会剑拔弩张,家长、学校和社会对会将责任怪在主要负责的老师身上。
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一直都是教师精神负担的最大来源,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教师比学生起得早、走得晚,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考试时比学生还要紧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目前教师承担的教育任务较重,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许多教师连与自己的孩子吃饭、玩耍、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甚至有些教师之间因为争取升学率不惜与同事翻脸,导致紧张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有很多地区的教师无法及时领到工资,尤其是较落后地区的学校,而且教师的工资增长机制非常缓慢,教师面对买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成本高等问题,较低的工资收入常常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巨大的身心付出与较低的经济报酬严重不对等,这也使他们感到经济压力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社会价值观念大量涌现,社会舆论和组织缺少符合社会实际的引导,某些教师对不同社会价值观念缺少合理的甄别,造成价值判断混乱,引发忧虑心理和应激不适应。另外,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发表大量的论文,不断挖空心思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新的社会需求要求现在的教师要比以往的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
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把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与教师的聘用、评职称、工资等挂钩,这无疑逼迫教师挤时间为学生补课。在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还与教师的科研、学历挂钩,教师疲于拼命,或忙于听课、或忙于写论文,却耽误了教课的正业。学校行政领导对学校教师的严格要求也无可厚非,但是制定教师职称评定或工资增长评定的制度时切莫折本逐末,应该以关心教师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出合情合理的制度来,只有教师的健康发展才会带来学校的健康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更多的内在冲突、责任与压力。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学生传播知识是他们的职责,教师的职业是对社会、对家长、对下一代成长高度负责的职业,他们是社会各人群中付出巨大的人,因此,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切实关怀教师、爱护教师,建立健全教师心理保障体系,定期邀请专家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或者现场咨询服务,在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其次,社会舆论应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多关心、爱护教师,给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关怀,使教师有足够的心力和体力从事教育工作,只有拥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拥有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下一代。
学校是教师赖以生存的工作场所,学校管理者应该从多方面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首先,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休息场地,使教师体会到学校的关心和关爱,舒适的办公环境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物质环境基础;其次,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研讨、科学研究氛围,积极为教师提供充分发展的条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再次,学校应该创设民主平等、团结温暖的学校心理环境,提供给教师家的温暖,另外需设立心理辅导室,对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并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普查活动;最后,学校应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减轻教师的经济压力,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让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从提高教师的经济基础方面让教师不再有后顾之忧。
外部环境的改良固然重要,但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从自身方面要注意调节压力,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1)教师要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特别是对角色功能的有认同感,只有接受了自己的角色,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角色与其他角色的关系。(2)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信息源,开拓与人交流的畅通渠道。三、积极通过理智、代尝、升华、合理化、合理宣泄等应付的方法,来缓解、减轻压力对自身的冲击和伤害;放松心情,调整心态,保持良好情绪,消除不良情绪;消除不合理想法,弱化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对社会系统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认识。
[1]庞丽娟,洪秀敏,姜勇.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孙开基,徐振波.教师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中国教育报,2000-6-23.
[3]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21.
[4]吴思孝.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J].教育探索,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