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3日,对于科林斯来说是特殊的一天。刚刚上任底特律活塞主教练的他即将执教球队的首场季前赛。尽管在芝加哥执教乔丹的结局并不如意,但科林斯对自己的能力仍充满自信,哪怕他已经没有了可以依靠的超级巨星。当然,他手下有个叫格兰特·希尔的乔丹接班人,但他毕竟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孩子。
在科林斯看来,球队在这个赛季的目标就是学习和成长。“我一直觉得培养一支球队就像培养一个孩子。”科林斯说。在训练营,他对球员的要求都非常严苛,他说,“以格兰特和休斯顿为核心,我们有大好的前景。但现在我需要球员每天都保持强硬的态度,改变是痛苦的,但最终的收获却是丰厚的。我是个斗士,我愿意和他们一起上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科林斯与活塞渊源颇深,在他之前执教公牛期间,“坏孩子军团”曾让他的球队在季后赛吃尽苦头,科林斯在某次冲突中被激怒后曾率先冲上场挥拳,结果反倒被活塞的坏孩子们推倒在技术台前。不过后来回想起来,科林斯却对活塞充满了敬佩:“不管比赛形势如何,不管个人情绪如何,他们都会一如既往地拼搏、防守。那支活塞真是每个教练都梦寐以求的阵容。”
兰比尔是这样形容那支球队的:“跟芝加哥公牛不同,我们这完全没有个人主义,如果你有能力,我们就给你传球,让你成功。如果你是老大,所有人都甘愿为你牺牲。我们拿着工资不是来打球,而是来赢球的。”
底特律的城市精神根植于活塞的球队传统:汗水、苦力、奋斗。兰比尔说他每场比赛投入的不光是身体,更有精神。那简直就是一场赌博,为了不输得精光你只能全力以赴。当年的坏孩子们就是带着这样的绝望年复一年地苦战,才终于在1989年获得回报,并在1990年成功卫冕。
1994年,“坏小子军团”的领军人物“微笑刺客”托马斯带着两个冠军结束了自己的球员生涯,他为底特律带来了荣耀,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查克·戴利说:“假如再高5英寸,伊塞亚绝对是史上最强球员。”确实,以托马斯优雅的球技和俊朗的外形,他完全应该成为NBA标志级的人物,但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乔丹或者“魔术师”一样的待遇。为了弥补身高的不足,他必须足够“肮脏”,哪怕这会牺牲他的形象和商业价值。
托马斯退役后,活塞用丹尼斯·罗德曼换取肖恩·埃利奥特,本想为处于后“坏小子”时代的球队带来一位过渡的全明星,结果却一败涂地。乔·杜马斯是队中“坏小子”时代仅存的球员,备受底特律人尊敬,但彼时的他已经无法作法为球队重建的基石。所以,当格兰特这样一位优雅、极具巨星潜质和市场潜力的球员以第三顺位来到底特律时,活塞终于盼到了曙光。初到底特律的希尔雄心勃勃,在训练营里他除了展现自己的球技之外,还因为另外一件事情让队友刮目相看。客场打季前赛,酒店大堂的一角摆放着一架钢琴,对于NBA球员来说,那玩意基本上和柴火没什么两样。但谁知希尔却从容坐了上去,转眼间钢琴像是有了生命一样,在希尔灵巧的双手下,优美的旋律飘然而出。这一幕让活塞的球员甚至底特律的跟队记者都大吃一惊。但是,尽管“坏孩子军团”早已烟消云散,可他们所留下的硬汉精神却始终深入人心,底特律球迷好的就是这口。现在希尔来了,和坏孩子完全不搭界的希尔来了,他能征服这里狂躁暴烈的球迷吗?
一个赛季后,科林斯来到了活塞。在科林斯看来,他手上的牌虽然没有在公牛时好,但天才希尔就是希望。从大学到NBA,希尔注定是为大场面而生的。1992年NCAA决赛已经成为史上最经典比赛之一,虽然最终绝杀肯塔基的一球是由克里斯蒂安·莱特纳投出的,但谁也无法忘记希尔那记精准的50英尺长传。
假如光看数据,希尔在底特律的六年不失辉煌,但对于活塞来说,他所做的一切远远没能达到底特律人的期望。由于某些因素,这其中包括不尽如人意的人员操作、后“坏小子”时代球迷热情的衰退,以及脱不了干系的蓝绿色球衣。希尔的活塞生涯虽然亮眼,但很容易在叙述球队历史时被人遗忘。实际上,正因为球队在希尔离去后不久就打造了一支争冠的队伍,就连他后来的“变节”插曲也只是球队历史上相对无足轻重的注脚。
在“坏小子”时代,底特律的球迷们见证了一支强队逐步组建的全过程,分担他们与冠军失之交臂的痛苦,分享他们两连冠的喜悦,并最终目睹球队的衰落、衰老和解体。球迷们很容易就会和那支球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与他们一起成长。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球迷们很容易忽视当时队希尔是20世纪90年代联盟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他在杜克的大学生涯可谓登峰造极,所以在进入NBA之前就已经家喻户晓。在效力活塞队的六个赛季中,他无一例外进入了全明星阵容,甚至在新秀年时就领跑全明星投票,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除了睿智、人见人爱的球员身份,希尔还是一名广告宠儿,在全国播放的电视广告中不断向人们推销着鞋子、软饮料和其他商品。鉴于他的受欢迎程度,不久他就被贴上了“下一个迈克尔·乔丹”的标签。
既然希尔这么受欢迎,底特律的球迷们为什么还是不买账呢?当时希尔的影响力已经上升到全美层面,但由他率领的球队在奥本山宫殿却从不卖座。超级巨星一般都能带来票房,对于那些并不太出色的球队更是如此,但希尔在效力活塞的六年中,只有一次现场观众人数超过了20000人。
有两个因素基本不受希尔控制。就如前文所讲,他的球队在季后赛从未走远,也就无法帮助其在季后赛中树立巨星的身份。同时,他也是球队管理层糟糕市场决定的受害者。球队将配色改为了蓝绿-金色-砖红,还启用了全新的火焰小马队标,结果切断了希尔时期与活塞历史的联系。但希尔最大的问题,同时也是他在底特律未能像在其他地方那样获得球迷支持的最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他的性格。
希尔有良好的形象,温和的性格和优雅的球风,但他和80年代的托马斯、兰比尔们毫无相似之处。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私生活,称“我只会把我觉得有必要让公众知道的展示出来”。他有一口无可挑剔的标准英语发音,哪怕这遭到了黑人团体的刁难,但希尔依然不卑不亢。他希望给NBA带来一种新的价值观:“你可以去竞争、拼抢,但与此同时你也要尊重对手。”因此他把自传命名为《改变比赛》。
希尔的优雅与“坏孩子军团”的传统格格不入,但幸好这支球队还有“坏孩子军团”时代的重臣遗老,他就是乔·杜马斯。1995-96赛季是乔·杜马斯在活塞的第11个赛季,这位功勋老将是看重的,永远是球员内在的求胜欲和对冠军的渴望,他不确定希尔能否成为这样的球员。科林斯说:“这个赛季对乔来说将会很艰难。我需要他担任领袖的角色,我非常尊重他,希望他能以身作则,让年轻后辈知道胜利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职业生涯暮年,乔·杜马斯真的想再找回那种感觉,想和那群“坏孩子”再并肩作战一次。他想重振活塞雄风的渴望比科林斯还要强烈,他想让活塞重新被NBA所重视,让斯特恩也能够以这样一支根植于蓝领城市的球队感到骄傲,哪怕它身上有着挥之不去的蓝领色彩。
1995-96赛季,活塞取得46胜36负,在季后赛首轮被魔术0比3横扫,人们看够了希尔的优雅,人们更愿意看到他在关键时刻的拼命,活塞是一支靠拼命打球赢球的球队,但希尔却太过优雅,尽管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殊途未必同归。
1997-98赛季科林斯下课,助教埃尔文·金特里暂任代理教练。1999年乔·杜马斯退役,并在2000年出任活塞经理。希尔在2000年首轮对76人的比赛中扭伤了左脚踝,赛季结束后,尽管杜马斯再三试图挽留他,但作为自由球员的希尔却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他讨厌活塞崇尚无私团队和野性防守的球队文化,受够了自己独撑大局、苦不堪言的情况。
就这样,活塞的“中兴计划”就此成为了泡影。但乔·杜马斯的壮志仍在,上任经理后,他积极打造阵容,获得2002-03赛季最佳经理。在请来拉里·布朗后,活塞终于在2004年重新收获冠军,这一次,他们同样以不被看好的“蓝领阵容”击败了星光熠熠的湖人。但其实这完全不是意外,因为杜马斯一直明白谁最符合活塞的队史文化,最符合底特律的城市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