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战略下济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策略研究

2014-04-16 19:53
金融发展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济南金融机构

党 淼

(中共济南市委办公厅,山东 济南 250099)

一、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定位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心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逐渐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个区域内金融业高度密集发达、资金融通与集聚能力强、金融业务辐射半径远超本市范围的中心城市。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是全省发展水平和形象的集中代表,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必须增强金融竞争力和辐射力,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济南区域金融中心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1.扎实的经济基础。稳定的经济增长、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济南市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工业门类齐全,服务业优势明显,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中心任务,加快转调创步伐,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实施系列创新举措,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2013年济南市生产总值5230.2亿元,比2010年增加131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0.5亿元,比2010年增加168.1亿元,打造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食品药品、轨道交通装备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年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超过200家;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29.8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49.4%,分别比2010年增加511.7亿元和4.8个百分点,各类区域总部企业达300余家,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全国第2个“中国软件名城”等。

2.突出的区位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条件是综合性区域金融中心发挥聚集效应、辐射周边地区的必要前提。济南市地处山东腹地,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南接长三角,北临京津冀,东靠胶东半岛,西连黄河中上游,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山东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中心,是山东半岛与省外联结的重要门户和京沪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在承接京津沪产业转移、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势明显、条件突出。特别是随着近两年来京沪高铁通车运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城际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陆续开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试验段获批建设,济南市承接京津沪、辐射周边城市的区位优势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3.完备的金融体系。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金融机构是保持和提升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保障。济南是人民银行九家区域性管理分行之一——济南分行所在地,是银、证、保三家金融监管机构省级总部所在地,是全国所有大型国有银行(除中国银行外)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省级分行所在地,是省内金融机构数量最多、业务种类最全的城市,是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金融业资产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强的城市。近年来,济南市金融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3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61亿元,同比增长16.2%,远高于同期GDP(9.6%)增幅,增速居全市各行业之首,对GDP贡献率达8.8%;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达2464亿元,同比增长48.8%。截至201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达10925.8亿元,比年初增加1038亿元;驻济金融机构达300余家,其中,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业均有总部坐落济南,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发展迅猛,山东网上路演中心、山东金融数据中心、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省级金融平台相继落户;目前已拥有上市公司30家,各类专业金融交易市场6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金融中心集聚辐射能力偏弱。目前济南在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周边6市加快金融业发展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充分整合圈内金融资源,形成多点开花、协同发展的局面,出现了圈内城市金融资源相互竞争、产品趋同性高、服务单一等问题。集聚能力方面,2013年末,济南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7.24%和19.2%,集聚优势不明显,贷款余额占比更是逐年下降,由2009年末的22.8%降至2013年末的19.2%,位次也被青岛超过,由第一位降至第二位。

2.金融机构整体实力不强。目前济南各类金融机构在资产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利润和上缴税收上,与发达城市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利润、税收仅分别为227.6亿元和91.3亿元,而2013年上半年北京市金融业实现税收就高达3039.6亿元。金融机构外向度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北京银行、天津银行、浙商银行等大举进驻济南,而本地机构在对外扩张、抢占外部市场方面处于落后地位,总部设在济南的齐鲁银行、齐鲁证券、泰山保险等综合实力均未进入全国同类型金融机构第一方阵。入驻济南的外资银行数量较少,目前仅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在济设立网点,远远少于天津、青岛等周边金融中心的外资银行数量。

3.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济南市2013年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直接融资规模740.96亿元,仅占社会融资总量的30.07%,股权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较小,信用评级、咨询等中介保障类金融组织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进行间接融资。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服务主体缺位,目前农村一般只有农信社、农行和邮储银行,且存在服务区域人为划分现象,市场竞争活力较弱,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分布较少。目前只有上海农商银行在槐荫、长清发起成立了2家村镇银行,农村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难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三)机会分析(Opportunity)

1.政策支持力度空前。从省级层面看,山东省先后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文件,从多个方面创造条件支持济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从市级层面看,济南市制定出台了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支持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总部经济发展、企业改制上市、股权投资业发展的一整套政策体系,特别是整合了之前已出台的各项激励扶持政策,建立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办法,加大了新落地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企业、拟上市或成功上市企业、新引进金融高级管理人才的奖励力度,营造了优越的金融政策环境。

2.区域内金融需求旺盛。从济南市看,近年来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市场活力得到充分激发,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将会产生大量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需求。同时,济南金融载体建设完全能够满足更多的金融机构总部进驻,总投资320亿元、规划建设49座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汉峪金谷已初具雏形,建成后将成为除京津沪外全国最大的金融商务中心。从周边城市看,各地特别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6市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机构分布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不到位、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地企业和群众对金融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同时,圈内城市为加快与省会对接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均大力支持省会金融机构到当地开设分支机构,这为济南市增强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力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

综合性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与综合经济实力的壮大相辅相成,成为综合性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在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而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反过来也会促进金融中心建设。所以,济南在金融中心建设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用好用活各项政策,充分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努力形成经济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新优势。

(四)威胁分析(Threat)

1.周边金融中心间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各地对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对有限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均以城市经济圈为依托加快金融中心建设,金融辐射半径进一步拓展。周边城市中,天津已发展成为北方沿海区域金融中心的龙头,在第五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全部4个一级指标均领先于周边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在周边城市第1位,2013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两项指标均是济南的2倍以上。青岛在吸引外资机构入驻方面优势明显,在原有汇丰、韩亚、渣打、新韩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近年来又抢先引进了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华侨银行、韩国现代保险等国际金融机构进驻,其机构国际化程度名列北方沿海城市前茅。未来一个时期,各地金融中心将逐渐从引进金融机构的争夺,扩大到金融改革政策、金融人才、技术创新等各方面的争夺上来,济南面临的竞争威胁将日益严峻。

2.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移动支付、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促进了金融与互联网的不断相互渗透和融合,涌现出一批互联网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有交易和创新成本低、透明度和参与度高、操作便捷等优势,目前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传统金融和以传统金融为基础构建的金融中心带来了一定挑战和冲击。济南市在建设发展综合性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积极顺应发展趋势,促进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业务融合发展,鼓励金融机构研发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努力抢占市场制高点。

三、济南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一)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夯实区域金融中心支撑力

济南应把实体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重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引导成长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档升级,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加强“智慧泉城”和“两化”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尽快打造形成齐鲁软件园、济南“创新谷”、历下高端信息服务业基地“一园一谷一基地”的高端产业布局。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业态发展,提升总部经济、商务楼宇等经济规模,推动现代服务业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增加效益,不断扩大实体经济总量,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二)加强合作错位发展,增强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力

一方面加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城市的合作。制定金融业一体化发展规划,与其他6市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推动区域总部设在济南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齐鲁银行、齐鲁证券、泰山保险等本地金融机构在周边城市开设分支机构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并根据当地金融需求特点,创新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增加信贷投放,促进资本流动,提高区域内资本流动效率。尽快建立区域性企业信用数据库,实现区域内有条件的信息共享,努力降低跨区域经营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风险。降低区域内银行卡、汇款、票据等收费标准,逐步实现同城化。另一方面形成与周边金融中心错位发展的格局。目前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竞争呈现同质化趋势,济南应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主动承接北京、上海金融中心辐射的外溢效应,积极加强与天津、青岛、郑州等金融中心的互补和合作,重点发展具有区域性特征的业务,努力形成自身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

以建设区域性金融交易中心为目标,依托金融需求旺盛、交易活跃的优势,健全多层次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各类传统金融交易市场,扩大金融交易品种,创新金融交易工具。依托济南高新区科技和高新技术企业密集优势,推动更多成长性企业利用“新三板”实现融资。以济南东部新城CBD—汉峪金谷建设为契机,积极吸引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大型集团企业财务公司等进驻,加快形成集聚发展优势,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的金融总部聚集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市场推进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运作规范、业绩突出的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积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探索建立农村产权评估、收储、流转、处置服务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地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努力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区域金融中心集聚力

济南应从推动地方金融组织发展、加快金融机构进驻、积极引进金融人才、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入手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区域内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尽快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地方性金融组织。加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城市的协作;加快外资银行引进和落户步伐,大力提高金融外向度;制定实施金融人才专项计划,为其提供落户、居住、子女教育等便利服务;改革完善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构建完整高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体系,增强金融监管合力,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隐患,切实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济南金融机构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构建昆明市面向沿边离岸金融中心的探究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金融中心形成机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