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

2014-04-16 18:40李彦东韩志远刘小新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松原市农村金融现代农业

李彦东 韩志远 刘小新

(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中心支行,吉林松原 138000)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

李彦东 韩志远 刘小新

(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中心支行,吉林松原 138000)

吉林省松原市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松原市现有耕地125.9万公顷,每年粮食播种面积都在100万公顷左右,2013年松原市粮食产量已达到150亿斤,占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约1/5。盛产优质水稻的著名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的前郭灌区、全国“四粒红”花生生产县扶余县、全国闻名的“马铃薯之乡”长岭县均成为松原市农业之“明珠”。

一、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主要成果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投入。截止到2013年末,松原市从农村金融机构种类、信贷投入总量等各方面均大幅度提高,主要体现为:

一是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数量逐年增加。目前,松原市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传统型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其中:农村信用社在乡镇设有网点100余个,农业银行在乡镇设有网点有20余个。另外,还有新型的村镇银行3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及小额贷款公司40余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壮大了农村金融机构队伍,有效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对农业的整体信贷投入力度加大。松原市金融机构在当地人民银行的政策引导下,近年来涉农贷款投入规模呈快速上升趋势。2014年2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6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占贷款的总量的66.5%,比上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

三是农村金融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展了多项新型业务,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积极开发多样化的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努力满足农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等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资金需求。如松原市建行、农行、农村信用社开展了以财政直补资金担保方式为农民提供信贷支持的“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业务、“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业务等。

四是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支农作用明显。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方面,更具灵活性。2014年2月末,松原市3家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了3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农村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1%;小额贷款公司各项贷款余额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2%。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60%用于涉农方面,涉农贷款总量达到30亿元。

二、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要求呈多元化的特点,金融服务难以得到满足

目前松原市农村金融组织机构, 还不能适应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已达90%以上,再难以扩大规模,从贷款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如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未有效发挥;商业银行已经逐渐退出农村市场,县域机构不断缩减。农业银行信贷业务逐步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 政策性农业保险乏力。

(二) 现代农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大幅增长,资金规模难以满足需要

涉农企业和规模种养户根据产业性质、经营能力的不同,资金缺口额度不等,有的甚至上百万、上千万,而现有小额农贷单笔金额较低,且期限较短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匹配,难以满足现代农业资金需求。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看来, 松原市整体信贷资金供应充裕, 但银行对农村的信贷投入总量不足。同时, 县域信贷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削弱了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快支农金融产品创新,但金融创新步伐难以及时跟进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土地经营集约化、农业产业化成为显著特点。但由于土地流转配套机制不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价值评估、登记到处置变现难度都很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障碍尚未冲破,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现代农业对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和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的需求日益增强,但就松原市的现状来看, 农村地区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种类稀少、结构单一, 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

(四)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环境难以及时改善

目前, 农村信用体系明显缺失: 农村征信系统建设和业务发展缓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金融企业难以准确地做出信贷决策; 金融知识普及率低, 诚信意识、风险意识淡薄, 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的非正规金融运作不规范, 缺乏法律保障, 潜在风险较大, 容易造成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带来障碍; 法律环境不完善, 存在行政力量介入和干预农村金融、以权代法的现象等。

三、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第一,增加财政投入。市、县两级财政要逐年增加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进一步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以及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第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逐年增加对农业方面的信贷投放规模,给予利率优惠。市、县两级农业主管部门每年都要组织筛选一批龙头企业建设项目,统一向有关银行业机构推荐。第三,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在农业综合开发中优先和重点发展畜牧业和蔬菜业,鼓励优势农产品带的建设。注意培育龙头企业和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贴近基层、贴近农户的“三农”服务主力军作用;第二,进一步挖掘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政策性职能的作用,推动其向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改造等方面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能力;第三,全力推进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改革,加大县域农行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减少资金闲置或大量上存,使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切实发挥作用;第四,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激发民间资金进入现代农业领域,从根本上破解现代农业缺乏资金的难题。第五,健全涉农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性涉农保险业务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鼓励创新发展商业性涉农保险业务,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三)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需求

积极拓宽农田水利建设的抵押担保方式,探索以土地使用权、水利项目未来经营收益权、大型水利设备等作为抵押物发放贷款。推动金融机构制定专项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信贷产品。健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和应收帐款抵押贷款及信用贷款等。

(四)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支付工具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条件。深入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动农村手机支付、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等支付业务创新,开发符合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要的电子支付产品。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推动涉农金融机构依托现有客户管理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统一规范的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信用档案。

(责任编辑:何昆烨)

李彦东,男,汉族,本科,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中心支行,高级经济师。

韩志远,男,汉族,本科,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中心支行,高级经济师。

刘小新,男,汉族,本科,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猜你喜欢
松原市农村金融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现代农业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松原市备春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向大作家学写作秘诀
——读《曹文轩教你写作》有感
松原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