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晓文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探析
□同晓文
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物流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提高物流发展水平。在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其有效实施将有利于降低能源需求及碳排放,优化物流组合方式及流程,合理配置运输资源,降低运输成本,增加环境效益,进而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稳步可持续性发展。
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更新换代、产业转型和更迭、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手段,减少碳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目前,能源危机与环境的恶化,使得全球都在积极倡导低碳发展、低碳生活。低碳物流更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举措之一。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的分支,其低碳发展是必然趋势。同时,农产品易腐性、环境依耐性、过程多路性、地区差异性等自然属性,也使得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能源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因此,在农产品低碳物流的全过程,运用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和低碳管理手段,有助于实现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中环境影响最小化、能源消耗最低化、冷链整体效益最优化的目标。此外,农产品低碳物流也是保障农产品物流稳定且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在农产品冷链过程中贯彻低碳的思想,可以确保农场品冷链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提升农产品价值及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冷链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现状
自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世界各国争相提出低碳发展的实施方案与措施,我国政府更是对碳排放作出了重大承诺。物流业作为十大规划振兴产业之一,实施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目前,低碳物流制度的正在不断完善,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与规划的出台也为发展低碳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如2011年交通运输业的122个节能减排项目获得2.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其支持领域主要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领域、公路运输装备领域、港航领域、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领域及低碳试点城市和财政综合示范城市领域。“十二五”提出了要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要积极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示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规划,对低碳物流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部分物流企业购置符合欧Ⅲ排放标准的新型货车,有效提高了冷冻冷藏设备节能减排技术。同时,大多物流企业通过运行组织方式的优化(如运输路线的优化)、甩挂滚装等运输方式的应用、共同配送的实施等,有效实现了低碳排放。
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物流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低碳物流、绿色物流理念认识不足,低碳意识缺乏,发展低碳物流相关政策与规划落实不到位,技术与信息化水平不高,智能化的技术装备普及率偏低等,使得低碳物流发展现状与低碳经济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2.低碳供应链模式分析
低碳供应链是以低碳思想为主导,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更加注重节能环保、节能减排、保证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低碳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相比是对产品原材料生产到产品被消费者购买的全过程的低碳管理,同时更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实现了部分闭环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根据低碳供应链的理念,可将农产品低碳冷链定义为:将低碳环保的思想融入到冷链的各个环节中,综合考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过程,运用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管理手段,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全过程低碳运行,实现节能减排,使得农产品冷链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1.基础设备设施匮乏技术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合理
首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设施还很欠缺。由于冷藏冷冻设备成本高,大多数供应商都选择常温运输。农产品冷链运输车辆数量少且密封式或厢式货车不足货运车辆的30%,农产品运输主要靠中型卡车,能耗大、容量不足且大多是敞篷式的,缺乏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运输效率低。
其次,新型低能耗、低排放、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也仅有少数企业采用。由于对产地、销售网点、配送中心及相关配送路线缺乏合理布局与规划,经常出现运输里程延长或冷藏车辆空载而归的现象,导致无效碳排放增多,资源浪费。现有冷库中大多数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制冷方式落后,冷却设备耗能大。
2.物流环节多,标准化程度低,物流管理流程不合理
首先,由于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分散性,小规模性,造成农产品流通及其终端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使得物流辐射半径少,物流过程环节多,信息流、商流、物流成本高。同时,农产品供应链参与者即农产品生产者、产地销地批发市场、个体商贩和最终消费,又各自为政,组织化程度低,协调性差,资源重复构建,进而增加了物流成本,导致能源消耗增大。
其次,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备设施操作标准没有统一,冷链全程的温度控制标准没有确定,各类农产品冷链控制温度区间也没有具体安排,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没有统一标准,这些使得在农产品运输、储存、包装、销售过程中,供应商之间缺乏链接,对农产品温控不统一,技术操作不规范,导致了产品受损,能源消耗大等问题。
3.冷链信息缺失不对称,缺乏高效链接的信息网络系统
首先,农产品物流参与主体多、流通销售渠道多,且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强,各主体之间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滞后、信息不畅,造成信息不对称或信息的重复采集。有的环节甚至会因私利报告虚假信息,造成需求信息失真,使得农产品物流市场难以形成有效经营规模,这增加了流通和交易费用以及能源的消耗,形成了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象。
其次,各物流企业独立建立网络系统,企业间缺乏网络接口,沟通困难,资源的共享和设备的共享无法实现,导致企业“信息孤岛”的形成,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信息网络覆盖面窄,信息化标准不统一,成本高等原因,GIS、GPS、RFID等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冷链中应用水平较低,对农产品全程监控力度不够,使得物流低碳发展难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撑。
4.废物回收利用率低,缺乏完善的循环利用物流系统
农产品在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和装卸搬运等一系列物流环节中,不同程度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如运输过程中废弃的机油、柴油,加工包装过程中的农产品残渣以及难降解的塑料类包装材料,产品配送过程中农产品储存保管不当将造成农产品腐烂。目前,农产品缺乏规范和完善的回收体系。对于大多数农产品废弃物的处理主要是利用焚烧或填埋的手段,容易对环境造成二级污染。一些废弃物虽然进行了集中收集和再加工,但供需很难实现匹配,其利用率不高。此外,由于各种物流分类及废物产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回收物的质量差异、不同包装和处理方式产异化等问题,使得废弃物回收过程复杂,回收成本大。
1.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政府要加强引导作用,通过低碳补贴、税收扶持、贷款优惠等政策,鼓励与支持物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低碳物流技术,加强低碳物流技术装备的开发,使用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加大太阳能发电设备在小型预冷节点和冷库的应用,从源头解决物流运输中的保温、制冷和货运车辆节能问题。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加强对运输仓储基础设施设备的利用与改造,通过对其功能以及布局的有效整合,加大对仓储管理系统软件、现代网络控制技术和信息识别技术的使用,减少差错率,减少重复无用操作,提高现有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综合效能。
积极发展公路、铁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实现多式联运,优化运输网络,增强衔接性,提高物流效率。合理规划配送路线,积极推动企业共同配送模式,实现拼装集运、回程载货,减少运输里程。
2.优化冷链物流流程,实现供应链有效整合
由于我国农产品物流处于初级阶段,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物流组织上、功能上和流程上的整合,从而影响物流系统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使得物流活动作业分散,专业化程度低,难以获得一体化物流或供应链的合理使用。因此要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运作管理水平。建立物流企业与农产品流通主体的共生关系,即物流企业与农产品企业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以一定的共生模式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供应链内部有效整合。例如,以农产品物流中心(加工、仓储、配送类企业)为核心企业同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发展,共享资源及共担风险,实现农产品快速高效运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要加大在低碳环境下农产品冷链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规范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包装、销售及回收过程的设备设施操作标准,温度控制标准等,实现企业间运作的有效链接,优化物流流程。
3.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透明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缩短供应商之间的距离,减少信息重复采集,实现全链信息透明化,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便于提供适时物流服务,降低农产品因积圧、运输存储造成的损失,实现农产品低碳运行。
目前,全国农产品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于2014年6月初正式运行,该网站广泛吸收和利用现有的农产品专业网站及信息服务资源,为客户提供及时农产品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市场供需形势分析月报、重要农产品市场及行业动态,同时还汇集目前社会上、行业内公认的知名农产品专业网站信息资源,通过链接的方式,为各专业网站提供权威发布窗口,实现共享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的目的。但是,目前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薄弱,信息整合力度差,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
要完善农产品信息网络平台,必须加快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信息一体化,确保流程有效衔接。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及各种追踪反馈信息技术将农户、供应商及批发商、消费者联系起来,实现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达到资源共享、信息透明化的目的。此外,要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促进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的健康运行。
4.发展逆向物流系统,实现资源再利用
农产品逆向物流是为了重新获得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运输仓储及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原料废旧物资、各类包装材料、废弃产品以及退回品的价值,对以上物资实行封闭回收后再利用或使其得到正确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从农产品供应链下游各节点企业向起始点移动的回流。发展农产品逆向物流,首先,政府应积极加强对农产品逆行物流的监督与扶持,对于回收网点的建设及相关的基础设备设施,给予资金补贴、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其次,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可引入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利用专业与成本优势,降低农产品回收成本,同时也加强农产品物流环节参与主体与回收中心、回收企业的相互衔接,促使废弃物得到快速处理,避免污染扩大。此外,要加大对逆向物流技术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再利用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10.3963/j.issn.1006-8864.2014.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