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秋/黑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浅析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研究
刘文秋/黑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4年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趋势,近年来每年以平均9%的速度快速增长,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而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并且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为主。目前,各国把经济增长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普遍寻找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的途径。当今的世界是知识经济的世界,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纵观世界各国,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投入大、技术创新速度快,其经济增长就会快。我国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的研究普遍集中在对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但是对于东北部欠发达地区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没有提出针对欠发达地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系统思想和方法。黑龙江省是一个资源大省,在过去以及更长的时间里,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这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发展的要求,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建议黑龙江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来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对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都将是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工作。
(一)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成本优势、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带来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促进传统产业产品材料使用方面的更新换代,技术创新使产品的技术含量更高,产品升级,材料利用率提高,成本降低,提高了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同时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带来产品的独特性,高新技术产品融入市场,使产品别具一格,不仅是外观还是功能上有别于传统工艺的产品,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整个行业的进步。
(二)技术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技术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因素。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推行以技术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减少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制度改革
技术创新促进政府调整社会资源的配置,将有效的资源向着技术创新活跃的领域配置,取消和降低生产效率较低或者传统领域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能够引发区域企业的管理形式和组织形式的改变,促进企业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经济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变迁。
(一)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现状
第一,在研究和发展方面的投资缺乏,创新活动不够活跃。科技创新不仅要有人才基础,也要有很多的研发资金投入。在过去的研发资金投入显然是不足的,陕西、四川、湖南等国有大型企业预留研发经费支出占年销售总额1%以下。但是老工业基地的发明专利的情况不容乐观,2010年,拥有发明专利每百万老工业基地的每百万人只有1.1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缓慢。在黑龙江省中一些产业集群的地区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强大的高关联产业的行业,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这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原始创新、吸收和再创新与集
成创新的途径、技术创新和技术资源都需要以人才为基础。留不住高端人才严重影响了欠发达地区的生存与发展。
(三)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一,黑龙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主要体现在:首先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其次是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并且科技成果转让率与应用率较低;最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不成熟。
第二,科研资源地区投入过于集中。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这三个地区如上述,三个地区投入资源经费总额度都在90%以上,导致黑龙江其它地区的资源配置及其不合理,不利于黑龙江省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第三,黑龙江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且规模效率低。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等领域在黑龙江省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同时对高科技产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规模不大,水平较低。
(一)、营造良好的区域技术创新环境
第一,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旧观念,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氛围。
第二,逐渐放宽科技创新政策,积极拓宽科技创新主体范围。政府应该创造宽松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在技术创新资金、信息等方面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和培养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第三,完善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区域要想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完善制度环境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以政府为依托促使企业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科技创新建设需要政企分开,需要彻底的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是独立的市场经济法人,只要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纳税,那就是国家的合法企业。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指导,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上。如果政府过于重视企业,就会使企业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进而不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第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应用研究的扶持。政府直接投资,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巨大的物质储备和资金,从而引导产业生产的方向,刺激经济的增长。
第三,科技创新体系需要政府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首先国家需要颁布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科技创新。其次政府应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对教育、医疗、军品、基础设施的采购应公开透明。
(三)以高校为依托下的企业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首先,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向。其次,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第三,大力推动高校技术转移及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