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县深入开展农村“三改”的调查与启示

2014-04-16 17:35王清荣
决策咨询 2014年3期
关键词:临桂改厕全县

王清荣 胡 涛

临桂县深入开展农村“三改”的调查与启示

王清荣 胡 涛

2013年以来,临桂县按照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关于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深化认识,突出重点,如采取系统抓、抓系统,建制度、重考评,大投入、多补助,抓培训、强示范等措施,使农村“三改”工作促进了临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夯实了建设美丽、生态、绿色和环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谱写了“生态、文明、宜居、和谐”新临桂的历史篇章,对其它地区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临桂县;三改;财政投入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启示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2011年11月以来,临桂县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的“牛鼻子”,在深入调研和积极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在广西率先实施“洁净临桂”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以来,临桂县按照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关于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继续深化“洁净临桂”工程,全面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厨房和无害化卫生厕所等三个方面改造(简称“三改”)工作,将清洁乡村各项工作逐步引向深入,进一步夯实了建设美丽、生态、绿色和环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谱写了“生态、文明、宜居、和谐”新临桂的历史篇章。

一、深化认识,把农村“三改”工作作为牛鼻子工程来抓

临桂地灵人杰,素有“状元之乡”、“名人之乡”、“将军之乡”、“冠军之乡”的美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临桂县已经成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2011年8月召开的临桂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县委提出了着力打造“实力临桂、魅力临桂、活力临桂、人文临桂、和谐临桂,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虽然经过2012年实施“洁净临桂”工程,城乡面貌已从“蓬头垢面”到“眉清目秀”,但临桂不仅是临桂新区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和重要突破口,而且是广西、桂林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面对全县半数以上农村人口中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和60%的农户尚未改厨、改厕的现实,以及广大村民想用上和城里人一样干净厨房厕所的强烈愿望,临桂县委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已经取得巨大发展的前提下,如何提升城乡建设与管理水平,如何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城乡综合竞争力,这是对临桂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现实检验。尤其是如何把“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具体化,使临桂秀丽的山水风光与整洁的卫生环境相匹配,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使临桂以更加洁净、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自信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临桂县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关于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部署过程中始终思考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临桂县委在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四家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基础上,作出了率先在广西开展农村“三改”工作的决定,并在全县“三改”工作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开展以农村改水、改厨、改厕作为“洁净临桂·美丽乡村”的突破口,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2.2亿元,全面完成“三改”工作,从而达到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农村“三改”工作

2013年,临桂县在推进农村改厨、改水、改厕“三改”工作中,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大胆创建相关制度和机制,引导广大农户积极投身“三改”工作,促进了“三清”向纵深推进,其主要做法是:

——系统抓、抓系统。农村“三改”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必须将其作为弘扬临桂精神、转变干部作风、增强群众环境意识、有效改善民生和优化发展环境的系统工程来抓。在形成了系统抓、抓系统的总体工作思路的基础上,临桂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四家班子其他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农村“三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设立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负责“三改”实施方案制定、任务下达、牵头组织实施、督察验收和资金管理等工作。为了有效推进农村“三改”工作,临桂县委书记彭代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亲自设计农村“三改”工作方案,亲自抓点示范带动。县里还从各单位抽调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6名工作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同时,按照《“美丽临桂 城乡规划建设”大会战农村改水改厨改厕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县委、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各乡镇在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基础上,也制定了本乡镇2013—2015年农村改水、改厨、改厕的实施方案和组织细则并与各村居委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县委、县政府将“三改”工作列入有关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从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领导管理体制,确保了农村“三改”工作顺利开展和全面铺开。

——建制度、重考评。为了推进“洁净临桂·美丽乡村”工程向纵深发展,县里先后制定了《临桂县农村改水改厨改厕实施方案(试行)(2013—2015年)》、《临桂县农村“三改”工作验收办法(试行)》、《临桂县农村“三改”工作考评奖励办法》等具体工作制度。其中,农村“三改”工作全程施行“四项管理制度”:一是农户自愿申报制。即需“改水”的村要做计划,需改厨改厕的农户要向村委、乡政府申报,争取“三改”指标。坚持改厨改厕同户捆绑、整村推进,确保“三改”工作得到全面铺开。二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和乡(镇)审批制。先由县政府与乡镇签订责任书,再由乡镇根据整村推进情况下达指标。三是培训施工制。层层举办“三改”技术培训班,坚持先培训并按图纸施工。四是验收制。各乡镇每月25日前要将本乡镇的“三改”工作开展进度情况上报县“三改办”,由县“三改办”组织督查验收组验收合格后发放补助。其中,农村自来水工程、无害化卫生厕所的验收分别由县水利局和县爱卫办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办法》、《临桂县农村改厨项目验收标准和方法》、《临桂县农村无害化改厕项目验收标准和方法》等技术标准进行,并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共同督查考评验收工作,确保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正是这种严格的考评督察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三改”工程顺利进行。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各乡镇“三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县里配套出台了《2013年临桂县农村“三改”工作考评奖励办法》,按各乡镇验收评比排名依次奖励10万、9万、8万、7万和6万元,排名第六名以后的不奖励。对工作不力,不完成“三改”任务的乡镇,主要领导要在临桂电视台作表态发言,并与绩效挂钩。

——大投入,多补助。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2013年临桂县对每个农村卫生厨房改造补助达到了700元,对每个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补助达到1500元(其中,向国家争取无害化厕所补助每座700元,县财政补助每座800元)。全年累计计划完成改水88处、完成改厨、改厕各12000户。仅2013年,全县投入资金达到5812万元。临桂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筹和多渠道投入”的原则,统筹解决“三改”资金。同时,县里进一步明确“三改”工作整体推进要求,努力把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用在更多农户改厨改厕工作上。规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必须按自然村推进,改厨改厕原则上同户捆绑进行,每户补助“一厨一厕”。对于已获得国家爱卫办无害化卫生厕所补助的农户,改厨房的可享受县财政的改厨补助。“三改”工作中“政府补助、农户自主”的措施一经宣传和推出,立刻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申请改造的农户超过年度计划。“民建公助”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扶持资金为引导,农民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建设的长效机制。

——抓培训,强示范。如果说“洁净临桂”工程的本质是向不文明的观念挑战,那么开展农村“三改”工作则是向不文明的生活生产方式挑战,需要格外注重宣传引导工作,通过抓点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三改”工作当中来。为此,临桂县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三改”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让群众明白为什么要搞农村“三改”,知道“要我做什么,我要做什么”,从而使群众实现由“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二是各级领导抓点示范。县委书记彭代元不仅抓了六塘镇的城镇化试点,还深入到南边山乡的东计岭自然村,与农户一起讨论村里的“三改”工作,帮助村里发展以腐竹加工和沙糖桔为主的农村经济,开发农家乐旅游。三是县“三改办”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到各乡镇举办2—3期技术培训班,邀请市、县专家下乡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农村“三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2013年,全县累计举办20多期改厨改厕技术培训班,印发了15000份《农村改厨改厕标准图解》到农户手中。同时,由农村“三改”技术指导小组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等方法,确保每个乡镇、自然村都有熟练的“三改”技术人员,对建设质量严格把关,保证“三改”质量和使用效果。在推进“三改”工作中,临桂县坚持不搞“一刀切”和“一个模式”,鼓励广大农户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在有关部门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下,顺利地实现了科学改水改厕改厨。各乡镇还选择2-3个村作为“三改”示范村,每个村也确定了示范户,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带动农村“三改”全面铺开。通过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形成了政府主导、专业部门实施、农民全员参与农村“三改”工程的新格局。

三、农村“三改”工作促进了临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截止2013年底,全县共计改水完成88处,完成全年任务的100%,解决了全县4.8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厨11327间,完成年度任务的94.4 %;改厕11529户,完成年度任务的96.1%。全县农村自来水饮用工程普及率、卫生厨房和卫生厕所的使用率均超过50%,切实做到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仅农村改厕(实行人粪尿与洗澡、洗衣污水分离)一项,据测算:全县40万农民每年可产生有机肥3.1万吨,折合氮磷钾肥0.66万吨,折合人民币5653万元,人均可减少肥料投入141.3元。

农村“三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目前,临桂在全县农村做到了保洁员、垃圾处理、保洁长效机制的“三个全覆盖”,再次荣获桂林市“城乡清洁工程”考评工作第一名。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带动和促进了全县粮食、水果、畜牧等产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通过实施“吨粮万元田”和“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了会仙、四塘、两江、临桂镇4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全县粮食总产量完成26.4万吨;通过加快建设南部、中部、北部三条无公害水果示范带,全年新增水果面积4万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1.35万亩,其中高标准、集约化、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3万亩;全县建成了40万头生猪、2000万羽家禽的生态养殖基地,实现水产畜牧业总产值25.78亿元。全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3年,临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91元,增长15.6%,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5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全县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201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7.03亿元,增长17.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15亿元,增长2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25亿元,增长27.2%;组织财政收入21.09亿元,增长16.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9028元,增长10.9%。临桂县先后荣获2013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称号,在连续3年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的基础上有望再获十佳县,实现“十佳县”四连冠。

四、临桂县深入开展农村“三改”工作的几点启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数千年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非朝日之功,既需系统地策划和规划,又需找准发力点,更需因地制宜、循循善诱,让农民群众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党的政策,进而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临桂县深入开展农村“三改”的实践探索至少带给我们以下四点启示:

启示之一:必须着眼于农民观念的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千方百计改变农民的观念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阻碍和资金投入的不足,不少农村仍未从“蓬头垢面”中挣脱出来。临桂县着眼于农民观念的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将农村“三改”作为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提高村民文明素质的“牛鼻子”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而且将其作为转变农民观念和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的发力点。通过农村“三改”不仅达到了农村“三清”(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农村“三清”,促进了农民观念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从而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把临桂打造成为全国绿色环保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环保基础。

启示之二:必须立足于依靠农民群众和发挥其主体作用。“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的过程中,必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避免因为群众不理解、不支持而导致好的政策难以执行,好的部署难以贯彻落实的情况发生。临桂县在深化“洁净临桂”工程和推进农村“三改”过程中,一方面,始终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村民实现由“要我改”向“我要改”的转变,不仅密切了党群关系,还强化了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提供服务、给予支持,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谋发展、建家园、求幸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全县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之三:必须着手于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已进入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期,其主要标志是生态特色产业正在崛起,新生代农民要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意愿日趋强烈。而农村“三改”固然会带来农村“三清”,但如果没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支撑,农村“三改”“三清”的成果将难以巩固,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将难以改变。临桂县在推进农村“三改”过程中,始终坚持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改水、改厨和改厕,不仅加快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通过帮助农民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本村优势的种养业和乡村旅游,既顺应了农民的意愿,又促进了特色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更吸引了一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返乡创业,从而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启示之四:必须着重于管理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全面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厨房和无害化卫生厕所进行改造之后,如何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户加强管理,切实发挥好其作用十分关键。临桂县在推进农村“三改”过程中,着重于管理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尊重农户生产生活实际,一方面,通过算账:利用人粪尿每年可人均节约化肥开支141.3元,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户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发挥饮水、厨房和厕所等基础设施的作用,假如全国所有农村家庭都做到人粪尿与洗澡、洗衣污水分离,那将是一笔十分巨大的可再利用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临桂县把垃圾不出村作为主攻方向,以先行一步的五通镇桐山村委、宛田乡瓮洲村和四塘镇岩口村委垃圾不出村的示范村,采取扩大抓垃圾就地分类处理试点村屯、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村保洁员和广大农民群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每家每户垃圾就地分类处理,做到有机垃圾还地还田,塑料等有害垃圾专项处理,进而达到从源头上消灭垃圾的目的。从而逐步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进而为探索维护整洁村容、维持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假如全国农村都做到垃圾不出户不出村,那将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颠覆式的变革,进而为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调研组组长:王清荣 中共桂林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研究员 胡 涛 中共临桂县委副书记 成员:吴学东 唐和斌 秦胜忠 贝芳玲 廖 慧 兰 章 执笔:王清荣)

王清荣,中共桂林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研究员。胡涛,中共临桂县委副书记。共同研究方向:政策法规、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临桂改厕全县
桂林临桂供电局:营配协同创典范提质增效优服务
广西临桂凤凰土话同音字汇
关于南陵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涪陵区义和镇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进展良好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临桂区安监局举办年度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管理再培训班
我的临桂情缘
河北:农村改厕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厕工程彰显民生情怀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