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分析

2014-04-16 17:31孙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培训中心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7期
关键词:中间业务市场化定价

孙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培训中心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分析

孙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培训中心

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我国金融行业正在逐步与世界金融行业接轨。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金融环境,提升金融企业国际竞争力。尽管如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是一个长期而又曲折的过程,它将对金融行业产生较强烈的冲击和不利影响,为了能在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胜,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将采取多种手段,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策略分析

当前,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已经处于大势所趋的关键时期,由于利率市场化后,传统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将发展重大改变,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模式也将作出调整,新的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也将逐渐产生,银行业的转型将成为历史必然。为了更好的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一、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

90年代初,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要决定,初步确定我国未来金融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其中对银行存贷款利率提出了改革思路,即进一步理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有价证券的关系,要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利率体系。此后,中央逐步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等,2004年底,不再设立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这项改革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国建立完整的利率市场化框架奠定基础。

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焦点集中在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逐步放开,尽管这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融合的金融改革,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一部分,利率完全市场化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一是要具备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且这种市场环境要相对公平。利率完全市场化后,金融机构要根据市场资金的供给情况确定相适应的利率水平,如果政策银行与非政策银行同台竞争,则利率市场化的市场环境将缺少公允。二是利率市场化所需的金融配套改革要完备。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之间的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避免中小金融机构大范围倒闭,避免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这对监管层提出了严峻挑战。另外,相关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明确,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法律保障。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1.利率定价机制发生改变。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利率的定价权将由政府转移到银行本身。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市场将形成新的定价群,各种利率之间的比价关系也将逐渐明朗。银行利率水平的确定直接决定于基准利率的定价机制,为此,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的定价能力,提高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新的利率定价机制改变银行业目前的经营模式和定价方式,从而逐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推动银行业之间优胜劣汰。

2.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自从2013年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在资金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各个商业银行为了吸引更多优质客户,纷纷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品质上重点突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居民对利率的敏感度将进一步提升,各个金融机构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迫使存款利率上升,以更优惠的利率吸引贷款客户,为此,银行业的利差将进一步收窄,银行利润空间被压缩,这将迫使更多的金融机构发展利差以外的金融业务,因此,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3.利率市场化将增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一般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初期,金融市场利率由金融企业确定,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将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合理手段争取客户资源。根据国外经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的利率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最终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困境。除利率定价风险之外,金融企业还面临着利率逆向选择风险[1]。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为了避免较高存款利率带来的成本较高问题,将更倾向于高风险的贷款客户,而减少对低风险客户的贷款额度。与现行的利率市场环境相比,那些高风险的客户会更多的吸引到银行的客户资源中,从而推高整个银行的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这种利率的逆向选择行为,还会使银行的平均资产质量下降,特别是在整个市场利率较高的情况下,银行将更倾向于高风险投资项目,大量贷款流入这些高风险行业,不但对银行来说,意味着风险抬高,更重要的是,对这个社会的经济平稳运行构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三、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1.积极调整银行的经营业务结构。利率市场化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营利润的下降,也就是利差收入的减少。为了减少总体利润对利率收入的依赖,商业银行应当努力提高贷款在资产中的比重,同时适度提高高风险投资项目的贷款比重。利率市场化后,必然导致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一方面要保持头脑清醒,切勿为了急于提高利润率而追逐高风险项目,避免出现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当积极扩大非利差收入所占比重,其中,中间业务将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传统的以存贷款为主的业务类型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市场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商业银行将逐渐调整

自身的经营范围,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利用中间业务的开展,弥补利差收入在中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下降问题。一般情况下,中间业务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完善现有的中间业务类型。这主要包括资产托管、各种代理业务,如保险和缴费业务。二是中间业务发展应当遵循层次清晰,方向明确的原则。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思路比较模糊,各个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盲目行事。三是完善中间业务的配套机制。商业银行应当利用现有的业务平台优势,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尽快建立完整的中间业务服务体系。

利率市场化将商业银行推向了不得不改的历史境地,各个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的经营利润,纷纷将业务领域拓展到非利差收入领域,这实际上就将银行之间的竞争演化成为银行综合实力的较量[2]。商业银行为了能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充分利用更为新型的金融工具,利用现有的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力。例如,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开展新的金融产品的营销,打破目前银行业之间存在内部隔阂,保证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利润。

2.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价能力。利率市场化后,中国的金融行业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在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没有自主定价权,所有的利率均由政府制定,商业银行在研发金融产品时,不必考虑利率定价问题,因此,各个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不尽相同。随着利率市场改革逐步推进,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存款的定价水平决定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贷款的定价水平决定了银行的收入能力。存款定价过低,没有存款吸引力,不能吸收足够多的存款,银行就丧失了生存的根本。贷款定价过高,银行将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更多的优质客户将会流失。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推定利率水平由市场决定,利率的波动将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逐步提高利率的定价能力,制定合理的本行利率定级机制。一方面,利用价格杠杆可以为确定利率水平提供帮助,例如,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确定的利率水平可以相对较低,而对于风险较高或者产能过剩的国家抑制投资的项目,确定的利率水平可以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提高利率定价能力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规避能力。例如,对于资金需求度较高,但是信用等级偏低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弥补其违约成本较高的风险。

国外的通常做法是,商业银行总行确定一个全行范围内的基准利率,也或者是商业银行总行定期公布本行的利率定价,分行在一定的浮动范围内,有自主确定利率水平的权利。利率定价机制应当遵循一定的定价策略,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建立分层次的利率体系,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建立分层次的利率体系。这个利率体系应当充分考虑每个客户的需求特征、信用等级等要素。要通过制定差别化、多元化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

3.建立完备的风险管控体系。众所周知,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主要的风险就是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带来严峻挑战。多年的管制利率下,商业银行已经习惯了政府确定利率,坐享其成的盈利模式使得利差收入成为多数商业银行的主营收入[3]。利率市场化后,如何应对利率浮动并带来的风险,成为多数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难题。与国外相对成熟的金融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应当建立比较完备组织架构体系,总行应当组建一个由高素质人才组成的风险管理团队,并主要从事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利率风险衡量和评估体系;二是组织相应架构,成立利率风险管理委员会;三是扩大中间业务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因为中间业务受利率变动影响最小。

另外,利率市场化后,管制利率的完全放开还将对银行业带来其他的不利影响。一是利率放开定价将导致短期内的利率上升,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风险,导致银行流失很多优质客户。为了规避这类风险,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商业银行应当避免急于求成,过分追逐短期收益,偏好于高风险项目。二是利率市场化将加剧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大型商业银行将利用自身的价格优势,抢占更多的客户资源,逐渐缩小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4.培养与储备利率管理专业人才。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急需利率管理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利率风险度量方法的开发与研究更需要专业人才的加盟。在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除了转变经营理念,还应当有意的培养和储备利率管理的专业人才。一般来说,专业的利率管理专业人才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对金融学、经济计量学具有较深刻专业认知,在分析方法上,对国内外先进的模型方法熟练掌握。在人才的培养上,应当做到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在人才激励机制上,要做到既能引进人才,也能留住人才,要进行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改革,推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使这些高层次人才能够连续的为企业出谋划策。

按照“十二五”规划,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率的完全放开不可避免的将对金融机构产生多种影响,尤其是利差收入占主要收入的商业银行。各个商业银行为了能在激烈的金融行业竞争中取胜,必将以最积极的状态应对利率市场化,中国的金融改革也将在这次变革中,走向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以全新的体制面向全球金融经济实体。

[1]卢庆杰,唐国兴。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上海经济研究,2003,(4):52-59.

[2]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 [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7):41-45.

[3]徐彩。关于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2010,(6):7-10.

猜你喜欢
中间业务市场化定价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帮爸爸定价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