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条件与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策略
——以中部E山区为例

2014-04-16 13:51侯日云
荆楚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山区老年人服务

侯日云

(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地理条件与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策略
——以中部E山区为例

侯日云

(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地理条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塑造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形态,影响着社会服务的发展。山区的社会服务发展整体滞后,政策环境欠缺,服务主体偏少,服务水平低,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面临服务对象活动受限、形式单一、成本较高、隐藏风险等问题。为突破地理条件的制约,社会工作者需要营造无障碍的社区环境,注重个案管理,同时通过增权的理念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地理条件;山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策略

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而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开展亦是如此。一方面,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人口和产业的布局,影响交通运输和生产活动,成为经济繁荣的基础条件,从而间接地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或优或劣的外部环境,如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广东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相比,其巨大反差即是如此;另一方面,自然地理条件促进或阻碍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影响到人际之间的微观互动,如平原地带的人们比山区人们出行更便捷,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和方法会因此更加复杂化和处境化。笔者在中部一偏远山区(以下简称为中部E山区)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地理条件确实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同时给社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

一、研究样本——中部E山区总体情况简介

(一)自然地理条件(1)

E山区地处我国阶梯状地形的第二阶梯东缘,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有武陵山脉、巫山山脉、大娄山余脉和大巴山脉等部分组成,惯称“八山半水分半田”。境内平均海拔高度1 000米左右,海拔1 200米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9.4%,海拔800~1 200米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3.6%,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7%。

境内地形复杂,具有多种特殊类型的地貌,有“见山不走山”的丘原,有“两山咫尺行半天”的深谷,伏流、溶洞、漏斗、石林等各处可见。整个地势呈西北、东北部高,中部相对较低的状态,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发育。全境因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面积隆起成山,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

气候因海拔的不同而呈现很大差异,例如有温暖湿润的低山气候,温和湿润的中山气候,温凉潮湿的高山气候和寒冷过湿的高山气候。年降雨量在1 2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干燥度小于0.7,年日照在1 240~1 60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26%~37%之间。由于山体遮蔽,云雾天气多,日照时数少,太阳辐射是全省的最低值区,也属于全国闭合低值区的一部分。境内年平均气温,低山16.3℃,二高山13.4℃,高山7.8℃,各地差异十分明显,其主要特点一是垂直差异大,二是水平差异不明显。

(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E山区虽地处中部,但在国家的发展格局中被划为西部大开发区域,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山区地形的险要与阻隔,抗日战争时期E山区作为陪都重庆的天然屏障,对阻止日军的西进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曾经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在此开展革命斗争。该区居住着包括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等29个民族,以少数民族人口居多。受制于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人员、信息流通受阻,生产力不发达,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E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全国、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地区8个县市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地区现有贫困人口144万,占全区人口的36%,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5。2012年,E地区生产总值482.19亿元,而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 605元(全国为38 354元)。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全省、全国分别达到82.8%和80.2%,E地区为74.8%,其中经济发展指标仅为51.8%,低于全省19.8个百分点[1]。

在卫生事业领域,2012年E地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率98%,村卫生室标准化率64.7%。全地区床位数(含卫生院)为15 527张,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3.85张;有执业医师(含助理)5 402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含助理)1.34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9%[2]。而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2012年全国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为4.24张,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含助理)1.94人,新农合参合率为98.3%[3]。

在社会救助领域,2012年E地区农村低保人数29.88万人,低保平均标准1 320元/人/年。全地区五保对象19 948人,其中集中供养8 297人,分散供养11 651人,集中供养率41.6%,供养平均标准为1 171元/人,全年拨付五保供养资金2 336万元(2)。而据国家民政部统计公报,2012年底全国有农村低保对象5 344.5万人,低保平均标准2 067.8元/人/年;全国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45.6万人,其中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85.3万人,集中供养年平均标准为4 060.9元/人,集中供养率4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60.3万人,分散供养年平均标准为3 008元/人,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五保供养资金145亿元[4]。

毋庸置疑,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阻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本地区与全国甚至周边地区的发展差距似乎有扩大的趋势,间接地影响到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引入与开展[5]。

二、中部E山区社会服务发展的状况分析

本文所说的“社会服务”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以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为对象的公益性服务活动,例如贫困救助、社区矫治、青少年辅导、老年人照顾等方面。社会服务的开展有助于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生活需要,从而提高他们的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6]。中部E山区的社会服务受以上因素的制约,其总体状况不尽人意,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一)社会服务环境条件欠缺

社会服务的普遍展开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作为支撑,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体系、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新闻媒体的关注程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慈善公益意识和互助观念等。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观念和思路持续而稳固,社会福利服务在E地区是不受重视的,地方官员对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知之甚少,反映在社会政策制度层面,表现为在中央近年出台多项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文件后本地区并无相应的实施办法或方案的制定,或者难以贯彻和落实相关的政策精神(2)。

(二)社会服务主体少

社会服务的氛围不足限制了服务提供主体的产生与出现,无论是组织机构的数量还是公民个体人数都偏少。E地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110家,床位不足1.1万张,其中公办的城市福利院和农村福利院就占107家;民办机构仅3家,床位不足200张;私人自办的养老床位约500张。按照测算,本地区至少应有2.1万张养老床位,但是从目前来看,至少还有1万张的缺口[7]。

(三)社会服务水平低

社会服务主客观条件的欠缺使得E地区的社会服务水平停留在最基本的物质层面,而且不同服务主体所拥有的资源不均衡,与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要还有很大距离。以养老服务为例,绝大多数养老机构只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照料服务,很少涉及文体康乐和精神慰藉层面的内容。笔者曾经探访一家位于城郊的民办养老机构,其场所是租借当地村民自建房的一楼,内部格局为家用设计,房屋面积不到200平方米,但是却居住着18位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平时的生活就是睡觉、吃饭、看电视,极少有其他活动;由于个性习惯不同、共同话题少,在生活中老人们缺乏交流。

三、山区地理条件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山区地理条件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影响,存在如服务对象活动受限、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成本较高、隐藏风险等问题。

(一)服务对象——老年人的活动受限

老年社会学中的“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其活动水平成正相关,老年人应当通过新的社会参与和角色赋予来改善退休或丧偶后的生活[8]。这里的“活动”主要是指老年人的情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强调拓展老年人的活动领域,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找到新的生活目标,从而降低老年人因为退出职业领域或丧失配偶后所带来的失落感和不适应感。

精神是否愉悦,心理需要是否满足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但是“活动”的基本内涵(甚至更为重要的)还包括空间和范围的概念,它指向人们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和广度,是人们进行身体运动,扩大视野,切身感受世界的必要途径。山区的地形地势则直接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和范围,给他们的出行造成不便,给他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设置了障碍。老年人身体器官老化,身体功能下降,身体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如果再加上客观条件不利,他们的日常生活将会遭受很大的阻碍。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开展社区工作实习,在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老年人由于身体健康状况差,加上居住的房屋坐落在山坡上,没有平整的出门道路,只有陡峭的台阶通往主干道路,老年人的出行因此极为不便,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当社会工作者计划组织社区老年人的联谊活动时,却难以找到一块相对空旷的场地,只能局限在狭窄的楼栋间的过道里。

人们的活动领域多寡,活动范围大小决定了他们的眼界是否开阔,心胸是否宽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山地的特殊环境使散步、闲逛等轻微的运动对老年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他们及其子女对外出活动都心存疑虑,为了避免摔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而选择尽量少出家门。如果老年人长时间被禁锢在家中,不能较大范围的自由活动,那么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将受到损害,因为老年人的身体锻炼少了,社会接触面也缩小了,生活内容愈来愈单一,精神面貌会愈来愈差,生活质量必然下降。

(二)社会工作的服务形式受限

社会工作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的城市社区,发源地属于平原地带(例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等),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等非常繁荣发达的地区。社会服务工作之所以在这些地方产生,客观上是因为当时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影响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迫切需要人们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去加以缓解;主观上则来源于一部分宗教信徒和高级知识分子秉承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发地组织起来所开展的一系列救急济困、扶弱助残的服务实践。而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是在自然条件优越,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的地方才能具备,因而社会服务工作一开始就带有城市化的色彩和地理条件适宜的显著特征,其工作的方式方法即是如此。除了历史最久的个案工作方法运用时无需集中服务对象外(其对象只是个人或家庭),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运用都需要服务对象或者各类人群的聚集以及面对面的沟通[9]。

山区的地形特点不仅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范围,也制约着社会工作的服务形式。首先,如果老年人难以聚集在一起,则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就会面临困难。小组工作需要组员的相互了解、认识、接纳,通过直接的互动形成小组动力,从而对组员产生影响,带来改变。小组组员必须亲身参与,认真投入才能真切感受到小组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的机理。社区工作的方法涉及的层面更多,内涵更丰富,但其基本目标在于社区居民自助与互助精神的养成,在于居民凝聚力、认同感、归属感的提升,而这些必须通过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组织动员、讨论协商等一些列工作才能实现,其间上门走访、召集会议、统一行动等环节则是应有之义。无论如何,直接的会面与沟通是极为重要的,虽然这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而言根本不存在问题,但对于山区的老年人却是一道门槛。笔者在服务实践的过程中曾经举办过社区联谊活动,意在宣传社区尊老敬老养老的意识和观念,同时邀请社区老年人及其它社区居民参加,但在活动开始之前社会工作者花了较长时间搀扶、迎接老年人到现场,因为他们居住在山坡上,出门需要上下台阶,步行较远的路程,因而,较为大型的社区活动或者次数较多的小组活动势必要受到限制。

(三)社会工作的服务成本上升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公益性的职业活动,其资源基本上来自于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必须考虑服务的投入和成本,向社会各界做出交代,表明工作是有效果和效率的。1980年代以来,管理主义渗透到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领域,政府缩减公共福利开支,客观上要求公共部门用更加严格的“投入-产出”核算和监控来规范其公共服务活动,社会工作因而需要更加重视服务的成本和效率。这里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人力、物质等各种资源,是服务对象所需要的,也是社会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山区的人们通常是分散式的居住,户与户之间相隔较远,联系并不方便,沟通的频率也不高;当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数量较大,范围较宽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走访和联络老年人,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同,从而形成一股向心力和凝聚力。此外,从任务目标来看,由于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先天不足,人员、信息流通不畅,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格局中处于边缘位置,青壮年绝大部分外出务工,老人们留守家中,如要协助山区人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则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据笔者调查,香港无国界社工组织近两年曾在本地一个村落开展“沼气-养猪”的社区项目,但因村民涣散,留守村民人数少,年龄偏大等原因,工作难度大,工作成效有限。所以,服务对象的空间结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成本效率问题。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欠佳,所以更加需要外部的支援,社会工作更加应当介入此类地区,但同时又存在一个实施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效率不成比例的难题。

(四)社会工作服务可能隐藏较大风险

这里所说的“风险”是指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可能给服务对象和社工自身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风险的原因可能是由服务对象特点引起,例如:老年人神经系统衰弱,骨骼运动系统力量下降,身体器官老化,抗打击能力削弱,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即可能酿成大碍,后果严重;而外在地理条件的缺陷则加剧了危险发生的几率,例如山区地势陡峭,道路崎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因易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而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笔者在服务实践中发现,当社工试图邀请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时,其子女和亲属对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是极为谨慎的,担忧老年人外出发生意外,不太愿意让老年人出门。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也给予忠告:老年人参加人数众多的集会和激烈的竞赛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发生意外事故的后果,作为组织者能负得起责任吗?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过程中遭遇意外,社会工作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他们将因此面临更大的压力,不得不加强对各种风险的防范。

四、山区地理条件下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策略

(一)以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为基础

无障碍环境指的是一个既可通行无阻而又易于接近的理想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无障碍环境包括无障碍设施和人们对无障碍的思想认识。前者主要是指建筑物和道路的相应设施,例如专供残疾人使用的盲道、人行天桥、公交站点,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大字幕手机,卫生间设施等;而人们对“无障碍”概念的了解和意识反映出对社会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的尊重和理解程度,是实现人人平等、社会共融的主观条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生活的便利,减少因山区特殊的地形条件而造成的活动难度,必须在建造房屋、道路、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时注重引入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山区的平地少,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质量要求高(例如抗震强度),成本通常也比其他地区高很多。如此一来,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建设就需要多重考虑,周密部署。例如修建养老服务机构时的位置选择、道路走向、内部房间格局布置、洗手间、卧室、床位的安排等都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特点,以功能实用为先,确保老年人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扩展他们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使其能多与外界接触,以缓解衰老带来的不便。此外,在社区和社会层面应当宣传和推广“无障碍”的观念与做法,使人们了解其涵义,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促进社会的共融,因为“无障碍”环境的营造不仅有助于老年人,而且有助于残疾人,儿童等,甚至对于普通的正常人亦有裨益——他们同样需要一个安全、便捷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氛围。

(二)以个案管理的方法为主导

个案管理是传统的个案工作方法的延伸,它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个人和家庭的需要而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活动。个案管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它是个案工作的拓展,是一种强调“全貌”的工作方法,用在当服务对象同时遇到多重问题时,兼具有服务和管理的双重功能[10]。因此,从服务对象的数量上而言它属于个案工作的范畴,而从工作性质上而言它属于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

如前文所述,山区的老年社会工作在形式上受到较大的限制,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因其群体性和互动性强给老年人的参与带来一定的挑战,导致老年人缺少人际沟通和社会参与,以致于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老年人处于人生的衰退期和没落期,所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不能乐观的。他们面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行动迟缓、思维能力弱化、知识老化、经济收入减少以及社会地位下降等等一系列难题,这些难题不是一时间能解决或者只会一直持续而根本无法解决。虽然老年人的主客观条件都在变坏,但是他们的生活水平、晚年生活质量却不能因此急转直下——与年轻时落差过大。

个案管理的工作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功能,弥补老年人因参与不够、脱离社会所带来的孤独感、寂寞感和疏离感。个案管理工作者会针对每个老年人的独特需求,建立老年人的服务档案,个别化地制定服务计划,试图从家庭、邻里、社区、非营利组织以及政府部门等多个层面介入,协调不同服务主体,整合各方资源来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要,并且会适时跟进,以长期持续地为老年人提供照顾和护理。例如,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减少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养老保障,老年人身体多病需要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照顾,老年人精神空虚、内心孤独需要家人更多的陪护。在此情形下,个案管理工作者可以扮演信息提供者、资源链接者、情绪支持者以及联络人的角色,多管齐下,尽可能为老年人构建一个社区支持网络,较好地解决老年人的长期照顾问题。

(三)以増权视角完善精神养老

“增权”的概念起源于1970年代的美国,又称为“赋权”或“增能”,基本含义是指开发和挖掘人们内在的潜能,增强他们对自身以及外在环境的控制感和权能感,以减少无力感和无助感[11]。“增权”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状况:由于个体、家庭和社区资源禀赋的差异与社会制度安排的原因,处于社会底层或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通常缺乏维护自己权利和实现自我利益的权力和能力,这种权力和能力的匮乏可能体现为个体的无力、家庭的贫困、社区的涣散、法律的不完善以及制度的不健全等,但归根结底是人们的意识、思想、情感、行动力等能量没有得到充实和释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无力感,必须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升自我的尊严感和价值感,实现对生活的自觉和自主。增权涵盖三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关系层面和社会层面。个体层面的增权是指个人的知识增加,意识觉醒和态度的转变等;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是指人际互动、社会联系、社会资本等的状况得以改善;社会层面的增权是指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的增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改造和进步的过程中。

“精神养老”是指针对老年人心理、精神层面的非物质需要而开展的相关工作与服务活动,在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空巢老人”现象出现之后逐步为人们所重视。老年人在年龄上已经进入传统的“耳顺”之年,他们通常对于吃穿住等物质上的要求不再如年轻人那么强烈,注意力逐渐转向内心,心理慰藉、精神愉悦的需求愈来愈突出。如今老年人在原始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等基本养老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们不再满足于有形的吃饱、穿暖的单调生活,更多地渴望于满足情感交流、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知识教育、政治参与、自我实现等无形的、多样化的高层次需求。

山区特殊的地理条件不仅限制了老年人的身体活动,而且给他们的人际交往、社会参与造成了障碍。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增权”的角度出发,注重发掘老年人的内在资源,满足老年人心理的内在需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弥补因外在环境条件不够所造成的养老困境。老年人群体有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他们阅历广,人生经验丰富,情绪情感稳定,个性人格成熟,考虑问题细致周全,有的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积累很多,颇有造诣。为此,社会工作者应当发挥老年人的各种潜能,释放老年人的力量,使他们从精神层面获得愉悦[12]。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生命回顾和怀旧的技巧。生命回顾是对生活经历进行回顾和描述,让老年人重建完整的自我;怀旧则是对过去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进行回顾,可以说它是生命回顾的一部分。生命回顾和怀旧能够引发老年人诉说的欲望,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过去,通过事件描述、经验分享和人生总结,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老年人因此形成对生命的连续感、完整感,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能够坦然地面对,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控制感。另外,社会工作者要设法提供平台,让老年人依靠自身的能力服务他人。当然,这里的“服务”是指老年人力所能及的,例如提供咨询和建议、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儿童、协调和处理邻里纠纷与矛盾等等。如此,老年人可以凭借已有的丰富经验有效地处理问题,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个人的自我价值,晚年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充实和自信。

五、结语

山区的地形地貌是现代生产条件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弱项和劣势,它的存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这些地区开展社会工作也有其特点。社会工作者需充分考虑到山区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山区社会服务的发展状况,突破地理条件的限制,创造性地调整服务策略,最终提高服务水平。

注释:

(1)来源于百科信息网,E山区所在州地理信息词条。

(2)笔者调查了解到,2013年民政部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人才计划”在E山区的实施情况非常不理想,选派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工作时间短,实质内容少,后勤得不到保障等。

[1]王海涛.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努力开创恩施综合扶贫改革发展新局面——王海涛同志在州委六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N].恩施日报,2013-10-21(A1).

[2]国家统计局恩施州调查队,恩施州统计局.2012年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恩施日报,2013-04-22(A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 OL].(2013-06-19)[2014-04-21].http://www.moh.gov.cn/mohwsbwstjxxzx/s7967/201306/fe0b764 da4f74b858eb55264572eab92.shtml.

[4]民政部.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6-19)[2014-04-21].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306/20130600474746.shtml.

[5]罗炳良.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J].史学月刊,2004,(09):10-13.

[6]包存福,邱云慧.老年社会工作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47-149.

[7]曾维明.我州机构养老基本实现“应保尽保”[N].恩施晚报,2013-10-24(A5).

[8]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02-103.

[9]刘向阳.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与选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04-108.

[10]王思斌.社会行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1]王慧娟.增权:一个理论综述[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20-23.

[12]张伟,陶文静.老年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养老中的作用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62-64.

[责任编辑:胡璇]

C916

A

1672-0758(2014)04-0056-06

2014-06-11

侯日云(1983-),男,湖南郴州人,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福利、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山区老年人服务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山区修梯田》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山区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