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有关质量问题探讨

2014-04-16 12:08:05赵宏喜
经纬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内业国情外业

□ 赵宏喜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有关质量问题探讨

□ 赵宏喜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其特点是覆盖面大、工期紧、技术含量高、要求成果质量可靠、普查数据权威性高。本文针对普查中易出现的有关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全面提高普查成果质量。

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探讨

0.前言

2012年10月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得到国家正式立项,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正式下达,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参与普查单位的任务目标为:利用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其他行业专题数据等,按照国家统一下发的地理情普查相关规定,运用较为先进的测绘新技术和装备完成任务区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内业采集、外业调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成果质量检查、汇交整理等工作。

在质量控制方面,坚持“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制度,监督抽查内容主要包括管理要素数据和成果数据。通过对某生产单位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对其质量问题进行剖析研究。

1.质量问题

1.1 地表覆盖采集过程中,出现邻斑同码、CC码填写错误、TAG码填写错误、图斑因移动而产生裂缝的问题,并且由于对各地类属性定义理解不到位,出现分类错误,采集尺度不一致等问题。

1.2 国情要素采集过程中,出现漏采有连通作用的乡村路、道路平面相交处未打断、达到采集指标但未采集的河流线构面等问题,同时对国情要素属性字段填写错误,填写不一致、甚至漏填的现象。

1.3 对于已经收集到的资料,没有进行充分、有效地分析,利用不充分或胡乱采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资料现势性不强,与实地或影像不符的情况,但无很好的解决思路。

1.4 外业采集粗漏现象较多,在外业采集样本、核查的过程中,发现样本点拍摄位置偏离拍摄地物、拍摄角度错误、新增地物未按界线进行轨迹记录以便内业采集等问题。

2.原因分析

2.1 管理不到位。在项目的实施中,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在质量监督监管中,没有明确过程质量控制节点划分与重点控制。

2.2 作业习惯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在作业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记录的习惯。国情普查生产中易混淆或出错分类技术处理不及时。

2.3 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部分作业人员的细心程度还不够,有很多问题是由于粗心造成的,相互交流不够,作业流程欠佳。

2.4 由于是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各类参与人员对规范和设计书中的指标和有关说明理解不到位,在指标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分歧。

3.解决方案

3.1 管理要素方面

3.1.1 针对未按要求进行过程质量控制,两级检查工作未覆盖过程关键节点(主要是外业调查核查底图、外业调查与核查)问题。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在作业过程中,质检员一直跟踪作业人员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将四个重要节点(内业数据采集、外业调查核查底图、外业调查与核查、内业编辑与整理)的一、二级检查记录糅合在一起,没有分开,也存在个别节点(外业调查核查底图、外业调查与核查)检查记录不完整。需要解决的是:将糅合在一起的检查记录,对照各节点检查内容,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将各个节点的检查记录分别整理。对于记录不完整的环节,根据实际情况,按节点检查的要求,进行重新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并整改,做好相应检查记录。

3.1.2 针对作业流程规划性不强,尤其是外业调查核查工作没有具体规划,造成遥感解译样本数量超出要求数倍,影响任务进度和质量。由于首次质量监督抽查在第一批生产的内业数据编辑与整理阶段,有点滞后,故在第二批任务生产中,及时调整作业思路,由技术负责人召集第二批生产小组长进行讨论,将第二批生产任务的外业调查工作重新进行规划。同时要求各参与普查的人员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在以后的普查任务中,尽量减少外业工作量,提高普查的工作效率,保证普查成果质量。

3.1.3 针对二级检查实际未纳入项目管理问题。根据生产单位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安排,二级检查由院技术质量管理科负责进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跨部门作业,存在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出现二级检查跟不上作业流程,明显滞后,影响作业进度和质量。在首次质量监督抽查中提出问题后,院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进行认真讨论,重新调整二级检查的安排,将机构和人员进行调整,纳入到项目管理中来,同时将二级质检人员扩充为八名以上,加强二级质检力度。

3.2 成果数据方面

3.2.1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对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采集问题,首先组织作业人员再次认真学习《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业要素采集与外业调查分项技术设计书》、《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分类、分层及属性规定》等相关规定和甘肃省普查办下发的补充规定。从每种覆盖类型的定义出发,认真复核每一个图斑,确定分类是否正确,边界线采集精度是否符合,综合处理是否得当等。对于新增地物,需加大外业一、二级检查力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使用亚米级GNSS接收机进行重新补测。

3.2.2 重要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对于重要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出现的问题,认真对照原数据中关于四类地理国情要素参考数据使用情况说明,逐个复核要素属性值的正确性,复核是否有遗漏或是否多余采集,复核要素之间拓扑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做到赋值有依据。

3.2.3 遥感解译样本数据方面

作业过程中对于遥感解译样本数据缺乏总体规划,外业调查人员在调查与核查过程中,采集了大量的实景核查照片,由于缺乏质量控制,导致筛选编辑的样本库中个别样本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各种覆盖类型的样本数量比较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容易出现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精简样本数量,提高样本质量。具体做法是:首先,统计任务区内每种覆盖类型的总图斑数,按照《GDPJ06-2013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数量、质量等要求进行筛选,样点的分布尽可能与图斑的分布相一致。图斑数很少且图斑面积很小的覆盖类型,保证至少采集1个样本。对于TAG标注为4的覆盖类型(例如0830的三级类等)不采集样本,并在工作总结中说明,样本数据库删选整合好后,系统地进行一、二级检查,杜绝样本与实景照片不符的情况出现,最后,将样本之外的照片作为核查与检查照片汇交到相应的目录当中。

3.2.4 元数据方面

原数据成果的整改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数据采集使用的参考资料使用情况填写过于简单或不完全;二是缺乏外业一、二级检查原数据说明。针对前一个问题,需将各个大组组长和技术负责人召集起来,共同探讨,理清思路,将各种参考资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梳理,最后将梳理结果填写到相应属性字段里。对于第二个问题,分别扩展质量检查情况图层,具体做法同《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支持与知识分享系统》相关说明,即将MQC1(一级质量检查情况)扩展为MQC1_INDR(一级质量检查情况—内业,属性内容与结构和未扩展的MQC1相同)、MQC1_FLD(一级质量检查情况—外业,属性内容与结构和MFSV相同);将MQC2(二级质量检查情况)扩展为MQC2-INDR(二级质量检查情况—内业,属性内容与结构和未扩展的MQC2相同)、MQC2_FLD(二级质量检查情况—外业,属性内容与结构和MFSV相同)。

4.结束语

作为生产单位,要始终加强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做好技术培训,依据管理规定落实两级检查。针对出现问题原因分析,需要逐一分析研究解决思路。即全方位加强管理,加强全程质量级检查力度,加强作业人员全面地学习,提高质量意识、职业道德、技术方法。对突出问题制定整改计划,监管整改落实,做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为本次地理国情统计和后续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供更为翔实权威的基础成果数据。

【1】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规定,2014(7).

P225

B

2095-7319(2014)06-0064-04

赵宏喜(1972—),男,陕西彬县人。工程师,大专学历,1993年毕业于黄河水利学校工程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作。

猜你喜欢
内业国情外业
公路施工项目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家国情 诗词魂
中华诗词(2020年10期)2020-07-22 05:37:10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内业资料管理思考
基于市政管线外业采集命名规则和辅助软件开发
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探讨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7:50
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能源(2017年11期)2017-12-13 08:12:36
公路外业测量中GPS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