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奇
(甘肃省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会宁 730799)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全年日照时数2 506.7 h,年均气温6.4℃,年降水量350mm,年蒸发量 1 697mm,相对湿度61%,无霜期136 d。现有耕地15.07万hm2,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4.38万hm2,被誉为“中国小杂粮之乡”[1~2]。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为了进一步挖掘谷子生产潜力,提高谷子产量,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1年进行了旱地谷子留膜免耕穴播栽培技术试验,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上年投入肥料充足、地膜保留完好,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地块。
当年秋季玉米收获时膜上及时覆土,并将玉米秸秆砍倒覆盖在地膜上,注意不要划破地膜;或在地块四周围栏,防止人畜践踏。冬季及时检查、维护,保护好地膜。播前7 d将玉米秸秆运出地块,清扫残留茎叶,地膜破损处铺展后用细土压实。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优良谷子品种,如陇谷3号、陇谷6号、陇谷8号、陇谷10号、张杂3号、张杂6号、张杂8号、晋黍8号等。
精细选种,剔除秕、碎、小粒及其它杂物,确保纯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将种子摊开,在太阳光下晒种1~2 d,晒种时注意勤翻动。提倡选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播前须拌种,先用清水拌湿种子,将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按1∶1的配比混匀后,每100 kg种子用混合药剂0.5 kg拌种,以防谷子白发病、黑穗病等。拌种后及时晾晒,防止受潮结块、变质,影响发芽率。
不同谷子品种对温、光反应差别较大,一般情况下,土壤耕层10 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较好。会宁县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过早或过迟,都会使谷子的需水高峰期(孕穗期)与当地雨季不相吻合,造成胎里旱、卡脖旱。播种过早,会提前出苗,易受冻灾;播种过迟,易出现地膜因跑墒而影响出苗。
采用穴播机穴播。谷子种粒小,播量较难控制,为保证播种均匀,播前将与所播品种种皮色不同的(利于检查播种密度)的其它谷子品种炒熟,然后以1∶2比例与种子混匀后同播。一般穴播机播量调至5~6粒/穴,行距28 cm,穴距12 cm,播深3~4 cm,每垄带种4行,穴、行位与前茬玉米根茬错开,边播边覆土。播种时穴播机要匀速行进,向下压力不要太大。播种后及时封口,封口时先沿穴孔行洒上适量细土,然后用柔软的扫把轻轻扫入穴孔即可。人工点播时播深要一致,下籽量要均匀。
谷子出苗前如遇雨造成板结时,应及时用齿耙轻轻破除板结。出苗后如发现有苗穴错位,及时用手轻轻掏出。
3~5叶期间苗,及早清除田间杂、病、弱苗。张杂谷系列幼苗有黄苗和绿苗之分,绿苗是杂交苗,间苗时留下,黄苗是自交苗,间苗时拔除。6~7叶期按肥地宜稠、薄地宜稀,留壮苗、留匀苗的原则定苗。每穴留苗2~3株,缺苗处要在邻穴处多留苗备用。定苗后及时封好播种孔。
头茬作物覆膜前结合覆膜施有机肥75 0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1 125 kg/hm2。氮肥不足时,应通过追肥与叶面喷肥补充。氮肥追施在拔节到抽穗期进行,选择阴雨天追施尿素150~225 kg/hm2。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1 500~3 000 g/hm2加尿素3 750 g对水300 kg叶面喷施,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全生育期除草3~4次,第1次在幼苗期进行,先拔除外露杂草,再用小型钩铲从膜孔伸入膜下,轻轻钩铲膜下杂草,注意不要戳破地膜。小型钩铲的制作可选用8#圆钢筋,截取长60 cm,一端从10 cm处折成手柄,另一端从10 cm处折成圆弧形,放入碳火中煅烧,然后用铁锤打成两边刃,用砂轮打磨锋利即可。第2次在拔节期结合追肥进行。第3次在孕穗期进行,此时谷子已经长高,膜下除草比较困难,以拔除膜外杂草为主。以后结合除杂去劣,人工拔除杂草即可。
谷子的主要病害有白发病、黑穗病等,虫害有粟茎跳甲、粟灰螟、蚜虫等。田间发现白发病、黑穗病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田间烧毁或深埋,以防病菌扩散危害。粟茎跳甲、粟灰螟可在谷子苗期或田间初见枯心苗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2 000倍液,或2.5%溴氯氰菊脂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
谷子收获的适宜期为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含水量较高,出谷率较低,产量和品质下降;收获过迟,纤维素分解,茎秆干枯,穗码干脆,落粒严重,如遇雨则生芽,品质下降。当谷子下部叶片变黄、上部叶片黄绿、谷穗断青、颖壳变黄、籽粒变硬时及时收获。收获后堆放10~20 d,完成后熟后脱粒、晒干入库。
[1] 柴 岩,万富世.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32-43.
[2] 张小红.全膜覆土穴播谷子栽培技术要点[J].甘肃农业科技,2012(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