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先进企业伦理,永续拓展幸福空间

2014-04-15 15:46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振海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三纲孔子能量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王振海

践行先进企业伦理,永续拓展幸福空间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王振海

中建总公司于2012年颁布了新的企业文化“中建信条”。中建信条的第一条即企业使命,它就是“拓展幸福空间”。第二条是企业愿景,就是把“中国建筑”建设成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第三条是核心价值观,即“价值创造品质保障”。第四条企业精神为“诚信、创新、超越、共赢。”

企业伦理,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要有理念的内容,更要有行为规范属性的内容。只有规范,才能把企业的核心理念——文化理念落地生根。

一、背景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强调的企业伦理的背景。大家知道,咱们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第一个是社会物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精神方面也得到了相当提高;还有一个是文化,尤其是2000年前后,咱们国家开始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调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2000年以后到现在,随着中国经济整体盘子在世界名次中的提升,咱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也进入了复兴期。我觉得这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三大方面的成就:物质、精神和文化。

欧洲的德国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扬德国文化,在世界上创办了几百所“歌德学院”。咱们国家从2004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更多更快地开办“孔子学院”,现已达350多所。那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在世界范围内开办孔子学院呢?从咱们国家来说,主动地、大力地推动“孔子学院”的建设,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国家愿意我国在他们国家创建“孔子学院”?那是因为中国文化越来越得到世界的认可、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认可,世界越来越认可中国文化先进精髓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先进”在哪里呢?集中讲就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特别强调的“和合”思想、“和谐”思想。

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的一些历史学家,都先后发表文章,认为对于世界现状而言,文化层面是对世界最有影响的,特别是最能解决世界性问题的 (如现在看到的中东问题、北非问题等),可能就是中华文化。因为中华文化特别强调和谐,特别强调宽容,进一步来看,中国文化之所以特别强调和谐、强调宽容、强调合作、强调和合,是文化背后的思维方式。中华文化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合作共赢,这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来的主流价值,应该说它很辨证、很唯物、也很温馨。

欧洲也有辨证、唯物的传统,西欧唯物辩证的思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大体上相当于我国的西周时期。我国西周时期是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770年。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也是周成王的叔叔,也是鲁国国君先祖,就是周公、姓姬名旦,他创建了周礼即周朝的国家典章制度、后世称为“周礼”。以后,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从秦朝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分析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在沿用周朝所设立的基本规章制度,当然各朝均有所损益、但都坚持了“礼乐治天下”。其中“礼”就是指规章制度,对企业而言就是企业基本的管理制度,这是西周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是春秋时期;东周后期是战国,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正是中华文化大繁荣的时期,以至于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同志,当你静心聆听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各种观点,会觉得这种观点感觉有点像在眼前一般的近。它就是这么新鲜、就是这么深刻、就是这么有生命力!古希腊罗马时期就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那一段,奠定了西欧思想发展的基础,那时候提出了唯物辩证的思想。但是从罗马帝国鼎盛之后,相当于咱们的东汉以后,欧洲在思想界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特征就是非此即彼,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红就是红、蓝就是蓝。所以欧美的文化别看以美国为首的宣传是那么多元、那么宽容,就其实质来看也不尽然,以至于对于小的国家,就是想捏就捏、想打就打。因为没有比较,就不能见得先进。于是,就有美国学者来讲,就世界文化来说,能拯救世界的,恐怕只有中华文化。真真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这是咱们今天要交流的企业伦理基于国内和国际的一个背景。

第二个背景,就是咱们中建总公司2009年7月29日整体上市后,中国建筑就成为公众公司。虽然从股权结构来说,仍是国有的。但就企业存在形式而言,它又是公众公司。公众公司它就需要做的越来越好,影响力、盈利能力越来越好,同时员工的生活越来越好。因为任何效益、任何项目都是靠人干出来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作为中建系统企业,不仅要尽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得尽文化责任。那如何尽文化责任呢?需要在理念和行为上把企业和社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要想独立于社会,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任何企业老板也不会这样想的,刚才,我和曾昭德总经理在探讨。曾总是企业一把手、非常关心咱们陕西建筑市场的走向。可以这样说,前三年以我院为例可以透视出陕西建筑市场的行情。去年以前,我们院承接合同额同比增长率都在40%左右,今年前半年增长率还可以,但是和以前的增长率相比、掉得比较厉害。今年前半年的增长率只有22%左右,这样一比就说明建筑业增长的速度在设计院层面差不多掉了一半。可以说建筑经济是以设计为起始点的,“设计动态”就是建筑经济的晴雨表,只不过这个预报是半年之后的,不像中央台的“今天晚上到明天晴间多云”那般立竿见影,从设计院来看陕西建筑市场半年之后是晴间多云还是风和日丽?现在看来可能是晴间多云。作为央企,咱们有责任尽咱们的文化责任。因此,基于这点,中建西北院从2005年以来对西北院的企业文化做了两次大的梳理,然后形成了西北院的“和合”文化,借助这个机会用两分钟时间给大家说说。

“和合文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是超过三千年历史了,在历届的国家领导人中,李瑞环主席是最重视“和合文化”的。应该说“和合文化”比“和谐文化”的内涵要大一些,这两者基本区别是,和谐更侧重于状态,和合既有状态又有动感,强调过程。中建西北院“和合文化”内涵定位于两句话“和谐发展共生,合作友谊共赢”。外延就是一总四分结构,一总四分的结构更侧重于企业伦理。如果说内涵是理念的话,那两句话、六大概念、十二个字要转化为行为、靠的就是“一总四分的体系结构”,“四分”分别对应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职工队伍,分别提出伦理规范方面的要求。“一总”就是“和合文化”所具有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特征,具体就是“新三纲五常”,这个会在正文第二部分加以阐述。

以上是引言部分的内容。下面讲正文,分三个部分:正与负、法与度、桥与路。

二、正与负

为什么第一部分要讲正与负?“正”就是所谓的正能量,“负”就是指负能量,这很好理解。我想给大家说,咱们所处的环境既有正能量又有负能量。如果说君子文化代代相传,那么小人习俗也层出不穷,因此才需要考察、思考、判断、验证。

下面讲讲作为企业职工,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核心,这点是不用多说的。但是怎么处理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呢?不同的处理方式就可以区分出人的三六九了,它是个试金石。那这三者关系,是不是在年底拿奖金的时候才有呢,其实不然,每天都存在的。三者之间的关系都存在,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每天都存在。企业是经济组织,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导,从这点说利益关系在企业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

第二,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六大要素,叫做“天、地、君、亲、师、友”。天、地、君、亲,师,这五个以前都提出了,我加了一个“友”。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这六大要素,“天地”不用讲,就是自然,“君”就是指上级领导、长辈;“亲”就是亲戚、家人;“师”就是老师、师长、老同志;“友”就是朋友,包括同学和朋友,包括社会上的朋友,生意上的朋友。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这六方面的因素,当然,这六方面的比重在人的每个成长阶段是不一样的。不说其他的,企业职工进入企业后这六大因素哪些占据主导呢?一个“君”,一个“师”,一个“友”,“君”就是领导;师,就是比咱们年龄大、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说,这个“师”,无处不在。“友”,对自己影响是最深的、最不间断的,就是朋友。古语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朋友之间影响不仅影响形式,也影响内容;不仅影响习惯,可能影响性格;性格是决定命运的。撒切尔夫人讲过:“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你的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因为它将变成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将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确实很有道理。用一句话讲,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我给它简化“性格即命运。”在这些养成性格的过程中,“友”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向君、向师、向友多学习长处,这是人在成长过程必须面对的。

一个团队既有正能量,又有负能量。那么正能量在哪呢?首先这个团队主导的是优良的品格,优良的产品,优良的作风。咱们每个单位每年都要表彰先进,评选出来的先进在日常方面确实是做得很好,包括认真地对待工作,能认真地把好质量关,能认真地服务业主,能认真热情地帮助同事,而这些都是“善的力量”,所有善的力量都是正能量。对于咱们所有的职工来说,学善、行善、识善、扬善是获取并且产生正能量的有效途径。评比表彰先进,以先进引路,都是在发扬正能量、增大正能量,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为将为相者都特别重视,所以这点我们也应该特别重视。

下面我要说说负能量。我觉得负能量不可忽视,它恰恰是阻碍人类进步,影响人的心情,甚至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正视的东西。负能量,我们可以分析看一下团队跟个体,或多或少都可能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你得了先进,别人可能嫉妒。最近几年流行一句话,叫“羡慕嫉妒恨”。其实,如果说羡慕还罢了,由羡慕发展到嫉妒,于人于己都不好了,不过它还罢了;只要不发展到行为,那你损害的仅为一个人。如果再发展,那就由理念发展到行为了,这些负能量由“想法”变为“做法”,那就不只伤害嫉妒者一个人。所以我想这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然不是说哪个单位里面很多,但是每个单位都会有的。再有大家未必会认可这个观点:每个人都会碰到这个问题,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谁敢说“我从来没有妒忌过别人”?可能这样的人很少。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是能不能把嫉妒控制在个人范围内、不让它影响你的心情和健康?那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能量。别人取得了什么成绩,说风凉话,这些现象有没有?每个单位都有吧?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姜昆和李文华说的一个相声,那段就很好讽刺了说风凉话的负能量。你看:小伙子看谁都不顺眼,看谁比他长得高,他生气,他烦;别人比他工作好,他烦;别人找的媳妇比他的漂亮,他烦;别人生的孩子比他的孩子聪明,他烦;总之,他这个人只要看别人比自己强,他就烦就恨。这种负能量比羡慕嫉妒来的窝囊一些,这种负能量仅仅是种短视,反正就是不舒服,这是一个方面。其实负能量表现形式还挺多的。比如说,消极怠工,领导布置工作或者合同约定的任务,都要拖着完成,惰性也是一种负能量。惰性,或者是偷懒,或者是松散,这也是一种负能量。一般讲,嫉、怨、恨、奸、奢、佞、惰、间等等是常见的负能量。四大魔头,爱恨情仇。由于一个团队既有正能量又有负能量,所以更显得要发掘正能量,抵消负能量,同等重要。这是我讲的第二部分正能量与负能量,目的就是发挥正能量、抵消负能量。

三、法与度

法,指原则,纲领。度,指节点,标准。

刚才讲了,任何团队都存在正能量与负能量,那么如何增大正能量,抵消负能量呢?作为企业,首先是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确立相应的工作理念。邓小平讲革命队伍要想取胜,靠两大法宝,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没有理想肯定是不成的,没有理想,企业做得就不会长远,同样家庭日子也不会过得好。纪律,对企业也好,对家庭也好,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每一个人,从一生出来,从上学开始,然后就业、退休,其实人从来都不是独立成长的,他一出生已经处在“家庭、单位、个人、社会”四种关系的交织当中,所以个人从来都不是纯粹的个人。因此必须要有纪律,当然光有纪律也不行,纪律主要制约的是违反纪律的人,然后表彰执行纪律好的人。但是中间层次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中间层一般会执行好纪律,而所谓中间层次恰恰是完成使命、做出业绩的中坚力量,这是从层次上分。从行为上分,既要有理想,就要有纪律,更要有规范。既要有法律、还要有道德,既要有理念、还要有伦理。你说咱们国家现在是“依法治国”,为什么又要同时提“以德治国”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合二为一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如果在家里教育孩子,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从小微事情上,从习惯上着力塑造、因势利导。比如要求学生放学了,最多多少分钟要回到家,这个要不要?还是要,但是过分了、就管理得过死了,反而不利于小孩的成长。因为还得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还得锻炼他的分辨性,这就靠知识和道理了,靠日常培养好的习惯,好的辨别能力,确立一些最基本的善恶标准以及行为准则。由此出发,我在引言中讲了,我们西北院“和合文化”的外延是“一总四分”。“一总”就是“新三纲五常”,为什么在这里给咱们商混公司的同志讲西北院的“新三纲五常”呢?因为“新三纲五常”是基于人类共性与人类共同需要,其含义不限于一个院,不限于一个企业,我可以斗胆地说,新三纲五常的践行不仅有企业伦理的价值,更是人作为社会人,想成功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的道德素质与价值标准。

那先讲一下“新三纲五常”和旧的三纲五常的区别。讲法与度,法指原则、“纲”,度指规范、行为。老的三纲五常,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的解释比较多,通常是指“仁义礼智信”,现在对旧的三纲五常做个简要的分析,也看看旧的三纲五常对现实社会作用的局限性在哪里。

首先看三纲,“君为臣纲”,这个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从本意上说,肯定是不适合现在的,以前讲君为臣纲,君与臣绝对是有区别的,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是这么强调的,当人民公仆,当人民的服务员。当然官员的级别越高,服务员的级别也就越高啦。但是现在的官僚体系和封建时代的官僚体系绝对是不一样的,因此还原原本本强调君为臣纲的话,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体制上的原因。第二个还有机制上的原因,现在领导班子决策是不能搞一言堂,要讲究民主集中制,不能不管群众怎么说,就这么定了。所以说君为臣纲现在是不适合的。但是如果咱们换个角度,把君看成“上级领导”,把臣作为“下属”,把君为臣纲解读为领导要为下属做好表率,那是不是就有它的合理性了?所以君为臣纲不能原原本本地用,但可以发掘它的合理内涵。

“父为子纲”,这个有点类似于君为臣纲。在封建社会,在家庭中父亲就相当于在国家当君王,那是绝对权威的。如果说咱们国家两千年封建体制、封建制度能在中国社会延续这么长时间,而且中国几次在世界上创造历史巅峰,那可都是在封建体制内创造的,你能说封建体制它当时本身就都是腐朽的?其实主要还要看当政者的理念和行为,当然现在的国家体制更注重民主制度建设,而以前的封建社会更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修为,更强调“贤人政治”,所以君为臣纲和父为子纲其道理是相通的。

“夫为妻纲”这个有没有它的道理?现在来说的话,可能还真得批判一番。因为现在咱们国家包括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提倡男女平等,毛主席更是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夫为妻纲,在家庭是以夫妻关系为支撑,有了夫妻才有家庭。过去夫妻,丈夫绝对说话是权威,妻子只有服从。即使在座的男士同意这个观点,女士们肯定会很生气的,就会产生负能量,显然会不和谐的。更何况,孔子就给鲁国国君讲,你想治理好国家,先从家庭开始,这就是《大学》里面特别强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社会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国同构”,这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到现在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强调君子的修为。诚意正心就是你工作也好,学习也好,态度先要端正,现在咱们强调敬业,什么是敬业呢?那就是把岗位当成神一样供着,去敬仰去畏惧。正心就是对待事业、对待事情、对待人,要心正意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这些,最后到自我修炼。诚意正心,心修了还要修身。《孔子家语》孔子讲过“妻也者,亲之主也”,就是说“在家里处理各种关系各种事情妻子是一把手”,所以第三方面“夫为妻纲”是不太合适的。只要修身齐家,必须突出妻子在家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当然,这给当妻子的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与领导能力要求。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有了妻子以后才有孩子,才能传宗接代。有了孩子,不管是男女,还得教养。以前社会分工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男的就是要在外面拼打,作为男的就要爱妻敬业,练好本领,把业绩做上去,自然薪水也就多了。奖金多了拿回去,老婆自然高兴。所以小孩要教育,父母要伺候,靠谁?全得靠妻子,所以孔子特别强调这点。但现在来看,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看看江苏台的《非诚勿扰》吧。

你看,旧的三纲如果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肯定是不行的吧!

至于老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从本意来说,从西周一直到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其功能一直是维护当政者利益的。仁义礼智信,所谓仁,就是要对人好;讲义气,就是要对团队好;礼,就是要讲礼貌并遵守国法家规;智,就是要有智慧;信,说道要做到,这就是仁义礼智信最直白的解释。这些要做到,是为什么呢?为了不犯上作乱,主要取决于国君个人的修为,也为了家国各处其所,各安其位,为了人人安居乐业、和谐生活。就这个本意来说,现在是不适用的。比如说,现在中央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让群众提意见,那按照以前讲的旧的五常就是不要犯上,那样当政者就听不到民议、老百姓也不敢提意见了。

另外,除去旧五常的宗旨,仅从修身齐家的角度来看,它还是有现实意义的。反过来讲,仁就是仁者爱人;义者宜也,这个宜,也是有利于团队。遇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这个不管。遇到与同事的利益,也不管,反正都是以我的利益为准,那就不是“爱人”,首先是不仁。那光顾自己,肯定是顾不了别人,肯定是不义,不礼、不智、不信了,光是不仁不义,那就难以混下去了。所以,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说,仁义礼智信还是很有必要讲的。

这是对旧的三纲五常进行了简要分析。结论是对旧的三纲要大大的扬弃,对旧的五常充实时代要求后可以推广,所以才有“新三纲五常”之说。

现在讲讲“新三纲五常”。

首先讲“新三纲”:

“善为德纲”,

“用为才纲”,

“义为志纲”。

第一纲“善为德纲”。

为什么要讲“善为德纲”?因为所有的正能量都是以善为标志的,以善为动力和归宿的。三字经中讲到“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话也有道理,但是荀子就坚持“性恶”的观点。实际上,人来到世上,最初所具有的品质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个是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这个不好量化求证。说“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都有自己的例证。谁也说服不了谁。我看这个争论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一直延续下去,这个是无法求出唯一解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见证善良的力量和邪恶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对于小孩从一开始就以善的力量来引导,来培育,那么这个小孩以后就会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在报纸上我们看到,当小偷的把人家孩子偷走以后,故意把小孩弄残,然后在街上乞讨。你说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小孩的心理人格会健全吗?再举个例子,从负能量的角度分析,搞传销的,自己在搞传销之前也不知道受到伤害。搞了一段时间后,反过头来就会骗别的人了,这就是善与恶同样具有影响力。因此在人的品格当中,起主导作用能产生正能量的就是“善”。因此,我们倡导“善为德纲”。

第二纲,“用为才纲”。

因为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有正才、奇才、雄才,也有歪才,各种各样都有,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因此,学习不光是咱们学有用之才,不光指咱们上学学到的知识,也强调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向老同志学习。说到向老同志学习,是不是老同志身上全部都是可学之处?也不然。因此,咱们特别强调要学习老同志的长处,这里面也有个有趣的历史现象。人的成长成熟原则上是和他的年龄成正比的,但是具体到个人来说,有的人的成熟会伴随个人年龄,有的人就停止于三四十岁。这是个历史现象,也是个现实存在。我想指出这点,是很有必要的,咱们要建设学习型企业,咱们中建要建设学习型中建,咱们个人首先要当一个学习型职工。学习什么?学习有用的东西。从领导干部选人用人方面讲,要用人所长。因此,咱们强调“用为才纲”。

第三纲,“义为志纲”。

义,就是孟子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就是大义、道义、情义、主义。德和才具备以后再说志,品德有高低之分,德是咱们要重视的,只有以善为基础的品德、才能激发正能量。才是需要倡导并力行的,有用之才能为社会、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咱们强调的德与才。但是这还不够,如果说德是基础、才是动力的话,那么志就是人生前进的方向。所以咱们强调“义为志纲”。

以上是新三纲。那么新三纲和老三纲的区别在哪里?首先老三纲更多地侧重纪律方面,更多地侧重上下一条线,咱们新的三纲是建立在团队基础上,立足于个人、单位、家庭、社会四种关系的交织,是站在这四个维度,并以团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这是新的三纲与旧的三纲的区别。新三纲无处不在地指向团队,这是新的三纲。

现在讲“新五常”:

“常怀感恩之心”,

“常念牵手之缘”,

“常思成长之苦”,

“常想同行之乐”,

“常守仁义之道”。

下来对新五常做个解读。

第一常,“常怀感恩之心,敬老爱亲,敬岗爱业”。

咱们从社会角度看,善为德纲而始于孝。孝分为大孝和小孝,小孝孝于亲,大孝孝于国,所以咱们强调常怀感恩之心,于家敬老爱亲,于企业敬岗爱业,前面已经讲得不少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常,“常念牵手之缘,恩爱夫妻,教养子女”。

这就联系到家庭了。家庭的主题是婚姻以及夫妻关系,这个夫妻能在一起,确实是个缘分。电视剧《新白娘子传》上讲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两口子晚上睡在一个枕头,那是千年修的缘分,这是特别值得珍惜的牵手之缘。只有牵手之缘好了,下辈子还有可能做夫妻。其实一个人的缘分除了夫妻之缘,还有很多缘分的。人是要讲点缘分的,因为哪个人重视缘分,我敢说这个人一生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你获取的正能量就会越来越多,你的心情就会越来越舒畅。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快乐,身体也就会越来越好。这里说下锻炼,一个团队里既有正能量又有负能量,它源于人本身就是正负两极。你说人既有理性又有感性,既有率真也有刻板,当然也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奋进也有沉沦。看看杨钰莹吧,出事以后有十一年时间出去玩了,有的人以为她很沉沦,去年她从广东应聘到天津电视台的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记者采访她,她就说了这样有意思的一句话,“人一生当中不仅有幸福,也有不幸,不仅有快乐,也有悲伤。”确实是这样,人一生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只有一点,这个人重视缘分,你就会获得成功,只有你重视缘分,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主动伸出帮助之手。

第三常是“常思成长之苦,建功单位,报效社会”。

为什么强调这个呢?刚才讲了人一生要获得进步和成长,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即使你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学习上的困难也是少不了的。当然这个学习上的困难是指天才以外的其他人、资质平常的人,包括本人在内。据心理学家统计,有没有天才一类的人?首先生而知之是没有的,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行而知之、用而知之,有几种学习知识的情形吧。咱们国家心理学家注重定性研究,而西方心理学家注重定量研究,他们秉承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兴起的实证研究思维,他们统计的结果中,天才是有的,比率大概在千分之二三之间,这就是一千人之内确实有两三个人是天才。有天才素质的人表现是啥?在学习方面确实学得很快,快都快到他好像上辈子学习过,有次复习就行了。其实,不论大家是听说过还是看过,每个大单位都有这样的人,但是对于99%的人来说,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一遇到困难就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为什么?他困而知之,遇到困难,不会的他才开始学习。所以就讲常思成长之苦,所以一个人有报恩之心,念牵手之缘,他成长之苦一般不会忘记。列宁说的,“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果忘记过去的苦难,首先背叛的是自己,同时也可能背叛别人。所以特别强调常思成长之苦。要建功岗位,报效单位,报效社会,因为人的成长是获取了各方面的帮助,各方面的正能量才使自己有了现在的成长和成就。对年青人来说,成长、成才、成功、成熟、成就、成名,是一辈子的事情。而要完成这些,“天地君亲师友”六大方面给予你的正能量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人需要回报社会。

常怀感恩之心,还得有基础,其中经济基础是不可少的。比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人品基础,这是咱们强调的第三个常思成长之苦。要建功岗位,报效单位,报效社会。反过来讲,一个人大学毕业后,以为进了国有企业,就可以不思进取,那可能这一辈子你获取的各方面的成就就不会多,而且要不了五年就会大大落后于同一年进企业的人。要不了十年,你这一辈子就会基本定型的。所以,《论语》上孔子讲得好,“后生可畏也,安知来者不如今也?”但是接着还有一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就是到了四十岁了还没有取得一定成绩,那你一辈子就不会创造出什么大的业绩,没有大的业绩,对单位对不起,对父母对不起,对朋友帮不上忙,老婆孩子也不会理你的。因此,常思成长之苦,想要这样想,做要怎么做呢?建功岗位!所以特别强调建功岗位。

第四常,“常想同行之乐,友善同事,团队共进”。

这是强调人要重视缘分,其实人活到世界上,各种缘分都会遇到。首先大家一定要能区分这个人的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说到团队,对于个体来说这几个方面修为是必须的。第一个,会区分善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因为善的力量代代相传,恶的力量世世不绝,这就是为什么咱们习总书记特别强调正能量。因此,对行为除了分清善与恶,还要分清是与非,轻重缓急得分清,荣辱得分清,责任与义务得分清。常想同行之乐,就是和同事在人生路上一起前进,这是一种缘分,要友善团队。首先要自己具备基本的分辨能力,这个团队当中,咱们也不能说这个团队是非常好只有积极因素没有消极因素了,否则也就不需要咱们去建设了。因为正与负是相比较存在的,首先要具备分辨功能。其次,要真真切切地对待每一个同事,重视大家在一起的缘分。缘分众多,亲人之缘、师生之缘、长幼之缘、同桌之缘、同行之缘、同事之缘,都有需要重视的理由。有人统计过,从工作到退休,一个人工作之外除了吃喝拉撒外,纯粹工作的时间只有十二年不到。那么十二年内,咱们来自祖国五湖四海、来自于一个单位,来到中建商混是个缘分,又碰到曾总、陈书记这么好的领导,领导在工作上为大家找项目、搭平台、谋福利,应该说是个缘分。然后在一个单位,在中建商混西安公司,大家又在一个办公室,那是不是又是一个缘分。如果两个人在一个办公室,有幸坐在对面,这岂不又多个缘分。其实人呀,应该向马云所说的“人得有信仰,信即诚信、仰即敬畏”。因此,特别强调要友善同事,团队共进,这是咱们强调新三纲中的善为德纲的一个具体表现之一。这是第四常。

第五常,“常守仁义之道,创新争先,稳健致远”。

仁义之道,仁者爱人,义者适宜。要友善团队,友善同事,热爱团队,热爱企业,包括热爱家庭,热爱老婆孩子、丈夫孩子,这就是仁义之道,如果说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有生命力的话,在于中华文化特别强调博爱。西方的博爱原创不在西方,而在中国,博爱在春秋战国时期好多学家都特别提倡。首先儒家孔子就特别强调博爱,但是孔子的博爱没有墨子提的那么明显,他强调仁者爱人,讲“泛爱众而亲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推己及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换位思考。去年央视一套播出了一个电视剧《下海》,其中张嘉译主演的陈志平担任厂办秘书,女厂长突然有一天给陈志平说,让他担任服务公司总经理,陈志平没想到一下子提拔到处级领导干部了。虽然担任厂办秘书多年,但是按照一般的提拔顺序应该先是副职,然后才是正职。他确实没有想到,然后就问厂长怎么考虑让我担任服务公司总经理呢?厂长说,“因为你能替人着想”。所以“替人着想”实在是一种美德,实在是一种博爱的表现。当时我看电视剧,这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结果我就马上把电视剧关掉,进入到职业思考状态:提拔干部,就要看重他会不会替人着想。这应该是选任干部的标准之一。你看,能替人着想,首先他是仁者,他会去爱护别人;第二,他能替人着想,说明他有责任心;第三,他敢于替人着想,说明他敢于担当。有责任心,敢于担当,说明这个人的价值取向是团队。我觉着能替人着想就具备当领导干部的条件之一。事实上,在一个组织内,人才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每一个团队、单位缺少这三个层次的人才都不足以运转。哪三个层次呢?第一个是高级人才,也就是领军性人才。第二个层次,就是中层领导与骨干型人才。第三个层次,就是基础性人才、基层人才。刚才说,能替人着想就具备了当领导的基本素质,但是不管在什么层次,都可以为这个企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而不管在哪个层次,都需要具备替人着想的品质。如此,这个单位才是和谐的,这个单位才能保持活力。这个单位的领导团队、干部团队才能真正起到领和导的作用,才能始终保持激情、保持活力、心系群众、志存高远;咱们所有员工才能做到快乐生活,快乐工作。这是我讲的第二个方面,法与度。

四、桥与路

第二部分咱们突出讲的是新三纲五常,新三纲与新五常是有密切联系的,但是也是有区别的。新三纲和新五常共同构成企业文化中的企业伦理。它的作用在于引领与规范咱们作为央企所有职工的行为,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发展相匹配,和拓展幸福空间的使命相吻合,同时使每一个人的人生更加踏实,更加健康,更加快乐。新三纲与新五常的功用在哪里?为什么要提这个呢?换个角度来说,这方面有没有现成的东西呢?我看了看,我见到所能见到的企业所宣扬的企业文化,缺的一块就是企业伦理。企业伦理就是把企业追求、企业的核心价值转化为员工的行为,使中建员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彰显“拓展幸福空间”的价值追求。这个价值追求是双向的,既是对企业幸福空间的拓展,同时也是对所有职工生活幸福空间的拓展,当然也包括对所有业主和建设方幸福空间的拓展。至此,企业与社会就联通了。这是咱们的出发点。

新三纲与新五常的区别在于新三纲是“法”、是“标准”、是“原则”,是“知”;新五常是“度”、是“细则”、是“规范”,是“行”。

如何将新三纲过渡到新五常当中呢?那就涉及桥和路,主要有三条路径:

“善为德纲而始于孝,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要始终保持孝子的心境;用为才纲而始于学,非学无以广才,所以要始终保持学子的心态;义为志纲而始于仁,仁者爱人,仁人君子,所以要始终保持君子的心怀”。始终保持好孝子的心境、学子的心态、君子的心怀,那就会把新三纲和新五常联通起来,所以三个始终保持是新三纲到新五常的路和桥。下面对“三个保持”略作解释。

第一个桥与路,是“始终保持孝子的心境”。

一个人能活在世上首先得自于父母,通过学习就业,进入工作阶段,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很好的平台。工作过程中,不管你学生时期学习怎样好,学和用之间还有个转化,这个转化还得五年的时间才能基本完成。我说这个话是有研究的,像西北院,每年新来大学毕业生几十个,多的时候上一百三十个左右,少的时候几十个。大家都是同一年进一个单位,两年之内彼此之间的差别很小,几乎看不出来。但是大约从第三年到第五年,这个差距就逐渐显现,逐渐就明显了,到第五年左右形成的差异几乎要预示一生的状况,确实是这样的。时间上确实有这个现象,我称之为“五年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五年差距呢?我认为这最终源于个人的修为。再就是个人的性格、知识、态度上的不同。有本书上说,态度决定一切。那态度能不能决定一切呢?至少书名是这样写的。仔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你说一个人,面对工作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非常主动,有活就干,不管是肥的活还是瘦的活,聪明的人都会把它当成一个成长的机遇来对待,能这样想的人态度就会很积极。会积极主动地跟领导要任务,这是一种态度。还有一种态度,叫做“吹了冲锋号,装作不知道;机器不停地转,只顾不停的谝”;我敢说这种现象每个单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呢,这种态度是和学历不成正比的,需要指出的是,有消极态度的人是和学历不成正比的。不是说,学历高的人那态度就一定好,当然应该好,因为你读书多读了几年,道理应该懂得更多,但是事实上我们院连续七年招聘都是硕士,具体到每个人的实践表现那真是不一样,有的人态度是这样的,有一种消极态度,并不是说他不愿意干。有种人性格上天生不主动,天生只能当被动者,确实有这种性格的人存在。有消极态度的人,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结果是一样的,自己阻碍自己成长。咱们在座的年轻同志可以共同关注“五年现象”,而且经过第二个五年的历练基本决定了人生可能达到的高度。这个也不可能绝对,但是对于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来说是如此。我这判断问题不大,至少得六十分,我还是有这个自信的。我看我们西北院,我至少看到了三十届学生,当然这三十届学生有四届没满五年,有二十五届学生我看到都存在这种五年现象的。因此在座的年轻人对于五年现象有必要警惕,也足以提醒我们始终保持孝子的心境,小孝孝亲,中孝孝企业,大孝孝国。孝,孔子讲孝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而众,而亲仁。这是孔子对他弟子的要求。四合院的上房,都是让老人住的,进上房叫入,出上房叫出,弟子入则孝,进入到上房就要尽孝,孝并不说对父母有吃有喝的,有的说只要能养就叫孝。照这样说,畜生也懂得养,小乌鸦还知道反哺,小乌鸦会飞后还知道反哺妈妈三个月,飞禽走兽都知道能养,人的孝与动物的孝怎么区别呢?因此,我们强调小孝孝亲,就是孝敬亲人;中孝孝企,企业是学有专长事业成功所在,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所在。大孝孝国,咱们刚才讲了建功单位、报效社会,起始于孝子的心境。

第二个桥和路,是“始终保持学子的心态”。

为什么强调要保持学子的心态呢?刚才陈书记讲“建设学习型企业”,从企业讲从个人讲,作为职工,应该坚持一辈子不断地学习,因为只有坚持一辈子不断地学习,才能始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个人来说,足以支撑你不断取得新的业绩。对于咱们自己来说,才有资本和资格报效祖国,报效团队和社会。其实,对团队、对社会,“天地君亲师友”是人成长中的六大要素,人家给了你帮助了,难道你不应该回报人家吗?从这个角度来说,必须坚持不断学习不断以提高工作本领。这套理论起源于对西北院的实践总结和升华,更是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总结和升华,那咱们学习哪些方面呢?除了报纸、电台包括开会等等学习之外,我今天特别强调要修炼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看看不学习会是个什么样子,孔子弟子子路行侠仗义,了不起,但是子路开始去拜师,穿的是光鲜亮丽,绫罗绸缎,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富二代,孔子就问子路“来者何干”,子路说“我是拜师来的”,子路崇尚武艺呢还挎着剑,孔子说你回去吧,像你这样我不敢收。子路一想,我不是这个意思,最后就回去换了一身行头,穿了一般性的衣服,但是也是相当好的。这次来孔子一看穿的是中档衣服,但是还佩戴着剑,孔子对子路说,我还是不敢收你。子路说,你上次因为我穿的衣服太奢靡了,说我是富二代,这次我穿得很平常,一般性的衣服吗咋还不收呢。孔子说,你是来修身养性的,不应该佩戴着剑,孔子说你如果是来学击剑,我这里教的一般,你还是另请高明吧。第三次子路才过关。这子路有个习惯,说话特别直,敢于面对困难,勇字当头,也有这样那样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孔子就给子路讲“你知道六言六弊吗?”子路说“不知道”,孔子说老师就给你讲一讲,“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就说你这个人追求仁德,但是不爱好学习,其弊端就是使人变得愚钝,甚至愚昧;“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就是爱好智慧,但是不爱学习,它弊端在于放荡不羁;“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就是说到做到,但不爱好学习,光强调好学而没有辨别能力,最后就可能拉杆子上山当土匪的地步,那些人是很讲义气的,但是他没有善作为基础,就会使人堕落;“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就是一个人说话直率,你说好不好?但是不分场合的话很直,那可能也不行,它的弊端就在于较真,爱钻牛角尖;“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就是这个人很勇敢,追求勇猛,但是不去分辨,不去辨别,一味地勇敢,最后就会导致犯上作乱或者犯下作乱,要不就犯左右而作乱,总之就是乱,这种人就是二杆子一个;“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就是一个人好刚强,不去学习,使刚强的性格不能自控的话,就会狂妄,天不怕地不怕,不遵守纪律。“六言六弊”突出人须不断加强修养,确实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才能成就我们的本事,学习才能增强我们的技能,正像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这话大家都知道。他还有一段话很有名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确,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所以要说咱们除了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样要修炼自己的身心,成就与巩固好自己好的性格、习惯、品格。

第三个桥与路,“始终保持君子的胸怀”。

从古到今,正能量和负能量都会同时存在,所以国家与企业都需要教化,个人需要修为。我建议有兴趣的同志抽时间读读《论语》,《论语》一万两千字,其实是很薄的,要读就读原著。孔子设坛授学,办的是私学,讲的是官道。整个《论语》,不外乎孔子讲的是几大内容,一个是怎么当好老师,一个是怎么当好学生,一个是怎么当个好官,包括国君应该如何如何,臣下应该如何如何。对于“士”即知识分子,孔子则强调独立人格、社稷思维。我每通读一遍《论语》都有新的收获,每多读一遍,我以下的感觉就越来越突出,孔子办的学校简直就是干部学院啊。比如,孔子与子张的对话,问题是“子张问干路”即怎样当好官?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就讲要听取不同的意见,对于自己有怀疑的暂时放下,对于自己有把握的谨慎地表达出来,这样就会减少忧虑和痛苦,对于自己吃不准的先放下,对于自己有把握的先推行,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减少失误,说话上少了忧虑少了祸害少了困惑,行为上少了错误少了失误,你的年薪就有可能得到保障。这段话不仅对领导,对任何人都是有借鉴意义的。咱们强调要保持君子的胸怀,君子的胸怀是什么样子呢?用孔子的话讲,能行五者则近仁矣,仁者爱人,就是关心别人,人能为别人着想,能躬行以下五个方面就接近仁的境界了,哪五者?“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你对人恭敬就不会骄傲;“宽则得众”,一个人心胸宽广,能为别人着想,能做到睁眼欣赏,开口夸奖,抬手帮忙,有这种性格和行为的人朋友就会越多;“信则人任之”,一个人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说一是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而且效果不错,这样你成长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这样上级领导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敏则有功”,一个人执行力强,雷厉风行,效率高,效果好,自然建功的机会就多了。“惠则足以使人”,有了利益与大家分享,追求利益是从团队出发,这样的人才配当领导。最后孔子还讲“扬五美,摒四恶”。孔子还强调了思维方式,戒除不好的思维习惯,要知道思考问题不能主观,不能自我为中心,不能僵化,“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注意这四个方面,不要绝对化,那么这个人想问题,看问题,思考问题就会有正确的思维、好的想法,有了好的想法,才能变成好的做法,有了好的做法才能有好的效果,所以这是咱们三桥里面的第三个桥与路,始终保持君子的心怀。

做个小结。我讲了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引言,讲了背景,为什么强调三纲五常呢?这是和咱们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相一致的,是和中建总公司推行“中建信条“相吻合的。第二部分,讲了正与负,讲了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同时存在,来说明扬善摒恶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法与度是讲怎么做到扬善摒恶呢?那就是践行新三纲五常。第四部分,桥与路强调从新三纲过渡到新五常,有三条路径。

谁能执行这个三纲五常,谁必将取得新的业绩,企业如此,个人也是一样的。祝愿咱们企业和个人幸福空间不断拓展,咱们的效益和生活更加美满,同时不要忘了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谢谢大家。

以上所说,只是我们的一些总结思考和探索,限于水平,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此文系作者在中建商混西安公司的演讲,李元昭、王虎刚记录整理)

10.3969/j.issn.1673-1093.2014.01.007

猜你喜欢
三纲孔子能量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能量之源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试论董仲舒三纲思想的正义悖论
试论董仲舒三纲思想的正义悖论
开年就要正能量
三纲
儒家领导哲学“三纲”新解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