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管理》伴我前行

2014-04-15 15:46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秘书长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建设部秘书长办刊

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秘书长 陈 轸

《建筑设计管理》伴我前行

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秘书长 陈 轸

2013年10月底,办公案头,一本色彩靓丽的《建筑设计管理》——2013年第十期(总第30卷,第200期)……

1984年年底,办公案头,一本简装的《建筑设计管理》创刊号(试刊)(第一期)(季刊)。那一年初,我刚从技术岗位调整到生产经营管理室副主任岗位,从此就和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一年,杂志诞生,我33岁。

2014年《建筑设计管理》迎来创刊30周年,“我与《建筑设计管理》”征文开始陆续刊登,业内外读者为杂志创办30周年而发自内心的敬佩与祝贺,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写第一篇献给而立之年的杂志。

一本杂志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伴随着行业协会的发展壮大,伴随着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的茁壮成长,整整走过了30年。“再回首,磨砺千辛万苦,改革创新奔四化。向前看,跋涉万水千山,绘制蓝图建小康。”

1984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普遍进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开始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这是中国勘察设计史上涉及面最广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全部由国家核拨事业费改为自收自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次改革历时9年。期间,杂志大量报道了行业管理信息和改革情况,如1985年城乡建设部设计局成立“建筑设计收费标准编制组”,编制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成立“全国建筑设计工日定额编制组”,编制“全国统一建筑设计工日定额”等。我有幸先后参加了两个组的工作,为了及时了解行业的动态,我订阅了《建筑设计管理》杂志,那一年杂志1岁,我34岁。我34岁生日的那天,建筑设计分会的前身“建筑设计管理研究会”成立,城乡建设部设计局张钦楠局长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宋而千为秘书长,行业的改革大幕徐徐拉开。理事会下设5个专业委员会并组成六大区分会。直到今天,行业协会的组织构架仍沿用这个模式,可见当时的老前辈们对行业管理的考虑真是高屋建瓴,深谋远虑。

1988年5月,城乡建设部撤销,成立建设部。国家计委设计局与原城乡建设部设计局合并为建设部设计管理司,吴奕良同志任第一任司长,行业的改革从此紧锣密鼓地展开。1989年4月,建设部设计管理司为了加强行业的管理和协调,将“建筑设计管理研究会”更名为“中国建筑设计协会”,并在沈阳召开协会第二届第一次理事会。吴奕良任第二届第一次理事会理事长,赵俊生为秘书长。理事会下设3个专业委员会,其中一个是《建筑设计管理》编辑委员会,罗越源为主任委员。这一年建设部设计司和中国建筑设计协会先后开展了市场整顿、设计单位清理整顿、设计行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推广、体制改革、全面质量管理、工程总承包试点等一系列工作。罗越源同志上任后,紧跟形势,配合中心,杂志大量刊登典型案例,使舆论导向始终配合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工作,杂志已成为行业的宣传主阵地。这一年杂志5岁、吴奕良56岁、赵俊生57岁、罗越源59岁、我38岁,任院生产经营管理室主任。

1992年初,在总结前8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建设部设计司和中国建筑设计协会抓住东北地区深化改革的典型经验,在全国建筑设计单位将“技术经济责任制”转变为“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赵俊生秘书长为加快推进这个转变,先后到六大区多家设计院动员、宣讲。仅一年时间,全行业基本实行了以“三保二包一挂”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这一经营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建筑设计单位的生产力,充分调动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但单位的经济总量成倍翻番,职工的收入也明显增加。这一年《建筑设计管理》刊登最多的是赵俊生的讲话和典型院的经验,为推动全国建筑设计院的深化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93年2月,国家科委批准《建筑设计管理》为国家正式期刊,国内统一发行,刊号为CN 21-1311/TU,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从此,杂志便大踏步地向民主化、正规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同年,行业的改革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中国建筑设计协会集体设计单位协作委员会成立;全行业普遍推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两头延伸”的业务拓展模式,整体综合实力迅速壮大;《私营设计事务所试点办法》由建设部颁发并在上海、广州、深圳三地进行试点;广东顺德市建筑设计院率先改革,由国有设计院与政府签订承租经营合同,开始转制为第一步。接着第二步由职工出资买断全部国有资产,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型企业。这一年杂志重点报道了行业改革的情况,成为当年抢手的期刊。中国建筑设计协会一方面抓改革,一方面抓行业基础建设。1993年协会组织专家对1986年版《全国统一建筑设计工日定额》进行修编,时任协会体改委副主任的我担任修编组长和主编,新编1993年版定额经建设部批准执行后,我在《建筑设计管理》杂志上分6次解答了各地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那一年杂志9岁,罗越源63岁,我42岁。

随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技术经济责任制实行10年后的199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的批复》,要求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逐步改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然这个文件当时并没有很好地执行,但实际上中央对勘察设计企业的体制改革已全面铺开。

199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101号)发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体制改革最重要、最具体的文件。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根据101号文件的精神,出台了当地的配套政策。中国建筑设计协会及赵俊生秘书长抓住有利时机,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各地宣讲、推动。《建筑设计管理》紧跟形势,连续报道赵俊生的讲话及改制单位的经验,杂志成为当时设计单位体改的教科书,对推动全行业的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协会三届(1993年)、四届(1997年)理事会上,罗越源连续担任杂志编委会主任。在第四届理事会上,我担任协会副秘书长,与杂志社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写了一些文章。这一年间,全行业的改制如火如荼地展开,大、中、小型院都抓住时机改制,一大批院改制成功,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大道。

1999年《建筑设计管理》迎来了15岁生日。10月,中国建筑设计协会在福州召开杂志创刊15周年座谈会,建设部勘察设计司、11个省的建设厅设计处及许多设计院发来贺信、贺电表示祝贺。杂志编委、协会领导以及福建省建委、设计处、省建工总公司和省建筑院领导等近30人参加了座谈。罗越源回顾了杂志15年的发展,与会代表高度评价杂志的办刊精神,一致认为经过15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建筑设计管理》已成为行业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刊物。年末,协会组织专家开始对1993年版的《全国建筑设计劳动定额》进行修编。我任编制组组长。这一年,罗越源69岁,我48岁,任福建省院副院长一年。

2000年,修编后2000年版建筑设计劳动定额经建设部批准在全国执行,紧接着又成立专家组,对1984年版《全国建筑设计周期定额》进行修编,我再任编制组组长。期间杂志社针对定额答疑发表了我的一些解答。

2001年,中国建筑设计协会更名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并进行了第五届理事会换届。樊小卿任会长,张钟声任秘书长,我任副秘书长,罗越源仍任杂志主编,杂志社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02年7月,张钟声秘书长和我专程到《建筑设计管理》杂志社调研座谈。我们看了杂志社的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均感动不已,杂志已经办刊18年了,办公条件依然十分简陋,编辑部的同志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为办好刊物兢兢业业地工作。座谈会上秘书长对杂志办刊提出了要求和建议。这一年杂志18岁,罗越源72岁,张钟声和我51岁。

2003年5月,为《建筑设计管理》杂志的发展和壮大作出突出贡献的罗越源同志因身体原因退出工作了近20年的杂志社,这一年杂志19岁,罗越源73岁。

2004年,杂志第一、二期连续刊登《紧紧抓住大型建筑设计单位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推动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文章。这篇文章是建设部质量司于2003年下达的研究课题,我任课题组长,7位专家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课题任务,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的反响。从今天看,这篇文章对大型建筑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一年杂志20岁,我53岁,任福建省院院长。

2009年1月,经批准,《建筑设计管理》由双月刊改为月刊,这是杂志多年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杂志质与量的一个飞跃。这一年杂志25岁,邹庆堂任杂志主编第三年。

2011年3月,在建筑设计分会秘书处工作会议期间张钟声秘书长再次召开杂志编委会,研究了办刊方向,统一了认识和思想。会后,我和李农副秘书长专程去看望了罗越源同志,回忆起往事,大家谈笑风生。看到老罗精神矍铄,我们非常高兴,临别依依不舍,直到上车前,我们还拉着他的手叮嘱多保重并祝他健康长寿。这一年杂志27岁,罗越源81岁,我60岁,同年8月,我从工作了一生的福建省院退休。邹庆堂任杂志主编第五年。

2011年12月,建筑设计分会在北京召开七届一次理事会,张桦任会长,我任秘书长。会议期间我多次与邹庆堂主编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将杂志作为分会的最重要的宣传阵地,将宣传报道行业协会工作、典型院和专家事迹、会员呼声、行业动态、优秀作品、科技信息列入杂志社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改进和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建筑设计单位的社会影响力。换届后,为发挥杂志在协会的作用,杂志主编邹庆堂同志任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2012年6月11日,《建筑设计管理》杂志编委会在沈阳召开,我在这次会议上对杂志的办刊内容、办刊方向、办刊质量提出了具体的目标,确定了刊物、简讯、彩信、微博等多渠道宣传、动态报道的宣传方针。会议研究对部分编委进行了调整。杂志编辑部认真贯彻分会及编委会的办刊要求,落实到每一期刊物上,使刊物从形式上、内容上、观感上都取得明显的改观,受到业内外读者的好评。编委会后,我带部分参会领导去辽宁省院调研。因其他会议在后,这次未能抽空去看罗越源同志,第二天便离开了沈阳。事后得知,仅七天后——6月18日,罗越源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2岁。得知老罗去世的消息,我和李农等许多同志惋惜不已。今天我们大家仍然怀念越源同志,是因为他对行业协会的建立、对杂志的创办和发展呕心沥血,尽心尽责,堪称楷模。

2013年9月,杂志编委会在河北再次召开编委会,充分肯定了分会换届以来,杂志社紧紧围绕分会工作重心,快速、准确、大量报道行业信息和典型,杂志的质量不断改进提高,成为行业内外关注了解建筑设计行业动态的窗口。这次编委会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分会工作重心、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办刊方针。

2014年,我们迎来了《建筑设计管理》杂志创刊30年。作为一名读者、作者和现在的分管秘书长,我要表达的除了祝贺之外就是深深的敬意!杂志30年的历史给行业同仁、给广大读者的启迪就是一种精神:对事业锲而不舍的努力,艰苦创业的作风,持续不断的改进,永无止境的创新。

感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30年来对杂志的关怀、扶持和帮助。

三十而立,《建筑设计管理》将更加成熟、更加健康、更加睿智。

《建筑设计管理》,祝你生日快乐!

猜你喜欢
建设部秘书长办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发布相关标准的公告汇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建材相关的国家标准汇编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8年工作要点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充分发挥老促会秘书长的作用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581项国家级工法
围绕中心抓落实,开创办刊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