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长尾雉的研究现状及保护建议

2014-04-15 12:35李益得龚洵胜廖常乐易建新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长尾活动区栖息地

李益得,龚洵胜,廖常乐,易建新

(1.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417000;2.娄底市林业局,湖南 娄底417000;3.株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株洲412000;4.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湖南 娄底417000)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属于鸟纲(aves)、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长尾雉属(Syrmaticus),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已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定为“VU”物种以及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ETS)列为Ⅰ级保护对象。我国长江以南的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份是其分布区,约在北纬25°~31°之间,为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种类,是典型的地栖性森林鸟类,扩散能力弱,对栖息地依赖性强。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干扰,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数量和面积不断下降,栖息地片断化严重,栖息地的丧失与片断化已成为其最主要胁迫因子,栖息地的保护是该物种保护最为重要和根本性的手段[1-2]。本文从栖息地、活动区、空间生态学、食性、繁殖学等领域对白颈长尾雉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其致危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建议,以期为白颈长尾雉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1 栖息地

1.1 栖息地选择

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以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为主,各类栖息地的植被盖度特征有较大变化,其对栖息地的利用不均匀,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3-4]。构成白颈长尾雉阔叶林型栖息地的植被乔木层主要为壳斗科植物,灌木层以山茶科、禾本科和樟科等。壳斗科植物在针阔混交林型栖息地中占乔木层树种的相当比例,但针叶树种的比例明显上升。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乔木层盖度和人为活动[5-6]。

白颈长尾雉在针叶林内分散夜宿,多选择在陡坡、高乔木层盖度较大和地面较空旷地带作为其夜宿地。夜宿树一般为胸径较大、相对高大和树冠盖度较高的树木,影响夜宿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是隐蔽条件[7]。

白颈长尾雉主要在阳坡活动,春、秋、冬三季活动地坡度较平缓,夏季略陡[8]。食物和水是决定栖息地利用度的最主要因子,随季节的变化,影响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的食物种类亦随之变化[9]。雄性白颈长尾雉在夏季和秋季对生境类型没有明显的选择性,而在冬季和春季对生境类型具有选择性。在冬季,雄性白颈长尾雉偏好常绿阔叶林生境,回避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竹林;在春季,雄性白颈长尾雉偏好常绿阔叶林生境,回避针叶林,而对其他类型生境随机选择[10]。

1.2 栖息地评价

选取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和坡向等4个栖息地因子,基于“被利用生境-可获得生境比较法”,以对各评价因子不同梯度的资源选择指数为依据,确定了白颈长尾雉适宜性评价准则。应用ArcGIS 9.3空间分析功能和栖息地片断化指数,对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官山自然保护区适宜白颈长尾雉繁殖的栖息地斑块有502个,总面积为3 30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6%,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365和0.912;适宜白颈长尾雉越冬的栖息地斑块有514个,总面积2 75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8%,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443和0.939。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较严重,片断化现象在白颈长尾雉越冬期尤其明显[11]。

2 活动区

2.1 日活动距离

白颈长尾雉春季存在持续约16~23 d的扩散活动,其扩散直线距离1.5~2.1 km。扩散过程中白颈长尾雉对其运动路线存在选择性,影响其扩散活动的重要因子为灌木种数、灌木枝下高、坡度和灌木数量等[12]。冬季平均日活动距离和最大日活动距离均小于春季的,而均大于初夏[13]。

2.2 月活动区

近年来,一些学者采用无线电遥测等方法对白颈长尾雉月活动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石建斌和郑光美[14]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月活动区大小为0.170~0.267 km2,在冬季和繁殖期其活动区有增大的趋势。李智等[15]采用最小凸多边形法计算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区面积,发现秋季和初冬相对较大,并以12月的活动区面积为最大,达0.240 km2,而进入繁殖季节后,其活动区面积缩小。蔡路昀等[13]发现,白颈长尾雉的月活动区大小为0.024~0.243 km2,且以冬季的月活动区面积最大,但进入繁殖期后月活动区面积再次变小。活动区大小的变化受到气候、食物条件、栖息地类型及其片段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倒致不同学者所得结果不同。

2.3 季活动区

黄晓凤[10]研究发现,雄性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区与生境类型选择的季节差异,雄性白颈长尾雉活动区在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春季的活动区最大,为(26.11±3.89)hm2;冬季最小,为(3.08±0.62)hm2。各季节活动区的核心区大小在季节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春季活动能力明显大于夏季、秋季和冬季,为(363.74±36.21)m;而夏季为(225.30±21.92)m。雄性个体活动区在相邻年间存在较高的稳定性,但相邻季节间稳定性较低。

3 空间生态学

3.1 分布高度

针对不同地区的白颈长尾雉的海拔分布高度的研究表明,其栖息地可分布在海拔高至1 900 m左右的地段,然白颈长尾雉喜300~600 m的低海拔地区,其海拔高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水源是其冬季喜欢在低海拔区域活动的最主要原因;而距林缘距离、灌木数量、灌木种数、灌木盖度等与增加食物丰富度和隐蔽度相关的因子是促使它们在春季和夏秋季倾向于在高海拔区域活动的主要因素,在海拔300~600 m区域重叠程度高,而在高海拔区域存在生态位分离[16-17],但有些学者研究表明,白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在海拔约400~1 000 m 之间[6,18]。这可能是因为研究区域不同所导致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3.2 季节迁移

李炳华[19]报道,在皖南高山林区的白颈长尾雉具有明显的垂直迁移现象,而丁平等[3]在研究浙西山区的白颈长尾雉时发现,由于当地海拔较低(200~400 m),没有发现季节性垂直迁移。石建斌和郑光美[12]对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显示,白颈长尾雉各季均可栖息于海拔900~1 200 m之间的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及灌草丛中,并不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垂直迁移。

3.3 空间生态位

对浙江省开化县境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丧失与片段化,以及斑块特征与种群分布、相对密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郑家文[20]引入集合种群理论,提出种群在斑块间的平均扩散距离估算方法,其研究结果显示,14年间该雉的栖息地面积丧失13309.74 hm2,平均邻近距离从416.18 m增加到673.93 m,片段化程度也相应加剧。1986年栖息地斑块网络结构中各层次间与各类簇内部斑块间的联系都比2000年紧密。斑块的面积、形状指数、邻近距离、植被指数等四个特征对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斑块占有有极显著的影响。用概率函数集合种群模型预测开化县境内的白颈长尾雉种群可以长期续存,未来100年里平均的斑块占有率为18%[20]。

4 食性与繁殖学

4.1 食物结构

彭长根等[21]对江西大岗山年珠林场秋季白颈长尾雉嗉囊和胃内的食物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其植物性食物共17科25种,包括果实、种子和叶片。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各4种),其次是禾本科(3种),植物性食物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白颈长尾雉的重要食物种类有:苦槠和青冈的种子,竹根七的叶片及节肢动物;总的食物组成仍是植物性食物在重量上占绝对优势;干物重的比率植物性食物占90%,动物性食物占10%。石建斌等[22]利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和野外直接观察等采样方法对白颈长尾雉各季节食性进行了研究,白颈长尾雉的食性随季节而变化,秋季主要以壳斗科植物的坚果、草本植物的种子及浆果为食;冬季嗜食麦冬和阔叶山麦冬等喜阴草本植物的叶子,其次是三脉叶紫菀、苔草和肺形草等的叶片。

4.2 繁 殖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林等3种类型的植被生境为其典型的繁殖地,植物群落乔木层盖度一般约90%。雄鸟的求偶炫耀行为有3种形式,即初发情炫耀、深发情炫耀和交配前炫耀。每天出现两个高峰,上午为7∶00~9∶00,下午为1∶00~3∶00。雄雉发情交配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雌雉产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营地面巢,每窝产卵5~8枚,孵化期为24 d[4]。

5 保护建议

5.1 致危因素

通过分析白颈长尾雉主要致危因素有:(1)栖息地丧失及片断化较严重,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面积急剧减少。(2)人为活动干扰,白颈长尾雉的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3)盗猎现象严重,原本数量稀少的白颈长尾雉面临更大的灭绝风险。(4)白颈长尾雉两性异型,雌雄的体型尤其是羽色差别很大,且飞行能力差,雄鸟容易被天敌发现及猎杀。

5.2 保护建议

针对以上致危因素,提出以下保护建议:(1)加强现有适宜栖息地的管理,改善栖息地布局,通过人工种植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来扩大栖息地面积。(2)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强化对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的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的影响。(3)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售卖野生动物等非法活动。(4)为其提供合适的繁殖场所,合理控制白颈长尾雉天敌的数量。(5)加强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减少对野生种群的捕捉,使种群资源的利用久而不衰。

[1] 龙迪生.白颈长尾雉的生态.野生动物,1985,2(1):24-25.

[2] Lei F M,Qu Y H,Lu J L,et al.Conservation on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ndemic birds in China[J].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2003,12(2):239-254.

[3] 丁 平,诸葛阳.白颈长尾雉的生态研究[J].生态学报,1988,8(1):44-50.

[4] 丁 平,诸葛阳,张词祖.白颈长尾雉繁殖生态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0,11(2):132.

[5] 丁 平,杨月伟,李 智,等.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植被特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28(5):557-562.

[6] 李海洋,王德良,田永祥.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生境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5):166-169.

[7] 丁 平,杨月伟,李 智,等.白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b,29(5):564-568.

[8] 杨月伟,丁 平,姜仕仁,等.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研究[J].动物学报,1999,45(3):279-286.

[9] 丁 平,李 智,姜仕仁,等.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影响因子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a,29(1):103-108.

[10] 黄晓凤.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活动区和栖息地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11] 陈俊豪,黄晓凤,鲁长虎,等.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J].生态学报,2011,31(10):2 776-2 787.

[12] 彭岩波,丁 平.白颈长尾雉在栖息地内的扩散规律和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子的研究[C]∥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

[13] 蔡路昀,徐言朋,蒋萍萍,等.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区和日活动距离[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34(6):679-684.

[14] 石建斌,郑光美.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4):513-519.

[15] 李 智,杨月伟,丁 平,等.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区面积与集聚度研究[C]∥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1999.

[16] 徐言朋,郑家文,丁 平.官山白颈长尾雉活动区域海拔高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生物多样性,2007,15(4):337-343.

[17] 陈俊豪,黄晓凤,鲁长虎,等.白颈长尾雉与白鹇秋冬季空间生态位比较[J].生态学杂志,2009,28(12):2 546-2 552.

[18] 刘 鹏,黄晓凤,顾署生,等.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四种雉类的生境选择差异[J].动物学研究,2012,33(2):170-176.

[19] 李炳华.皖南的白颈长尾雉[J].野生动物,1985,2(5):18-20.

[20] 郑家文.白颈长尾雉空间生态学研究-栖息地、分布、密度与集合种群[D].浙江杭州:浙江大学,2006.

[21] 彭长根,楚国忠,郭晶华.江西大岗山年珠林场白颈长尾雉和白鹇的秋季食物组成[J].林业科学研究,1994,7(5):574-578.

[22] 石建斌,郑光美.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季节变化[J].动物学研究,1997,18(3):275-283.

猜你喜欢
长尾活动区栖息地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BEAN SCENES
追踪长尾豹马修
抵达栖息地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寓学于乐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