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手推车》的象似性解析

2014-04-15 04:19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手推车语音距离

曹 原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红色手推车》的象似性解析

曹 原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象似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象似性的研究不仅存在于词汇、句法层面, 还存在于篇章层面。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 利用语言对客观世界的映射, 从语音象似、图形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距离象似和心理象似六方面重新审视并详细解析《红色手推车》一诗,力证象似性研究在诗歌写作和赏析层面有着非凡的实践意义。

象似性;语言符号;映射;《红色手推车》

一、引 言

《红色手推车》(TheRedWheelbarrow)是美国诗人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名作, 以其简洁的选词、匀称的形式、鲜明的意象备受推崇并成为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作。对于诗歌语言而言,象似性是其规则,是“制约诗歌篇章结构的原则之一”。[1]“诗歌关心象似性胜于真理。 它致力于创造辞格,使其语言富有色彩,将其转化为意境和场景,转化为一种活生生的、会说话的图画”。[2]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利用象似性原则详细解析《红色手推车》。

二、象似性原则的概念界定与划分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Arbitrariness)和象似性(Iconicity)两种属性。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声音形象、形式等与语言所反映事物的概念内容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3]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讲,语言的形式或结构映射着人类所认知的概念结构, 而人类所认知的概念结构映射着客观世界及其结构。总而言之,语言映射着客观世界。

语言的象似性研究与美国哲学家、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 C.S.Peirce的符号三分法(Trichotomy)的理论密切相关。Peirce把符号(Sign)分为三类:图像(Icon)、标记(Index)和象征(Symbol);[4]我们所讨论的是和图像有直接对应关系的象似:拟象象似(Diagrammatical Iconicity)、意象象似(Imagic Iconicity)和隐喻象似(Metaphorical Iconicity)。Haiman[5]对语言符号象似性所作的研究最为系统和详尽:他把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分成两类:成分象似与关系象似,前者是指语言符号与其所指意义之间的对应现象;而后者是指语言符号以及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映射了现实或者概念结构中的关系。简而言之,语言的象似性就是指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射性象似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语言的象似性从词汇、句法到篇章、语用等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如Waugh[6]、Givn[7]、王寅[8]等,象似性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语音象似、图形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距离象似、心理象似、标记象似等。

为了便于研究和理解,我们将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分别从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篇章层面,用象似性重新审视并解析诗歌《红色手推车》。

《红色手推车》全诗如下:

TheRedWheelbarrow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隐喻象似研究涉及范围广,理论探索庞杂,隐喻象似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三、用单一象似性原则解读《红色手推车》

(一)语音象似(Iconicity of Phonology)

语言象似在语音层面上主要表现为音与义在某种程度上的对应,不仅包含模仿人类、动物和自然界声响而产生的拟声词,例如moo(模仿牛哞),hiccup(模仿人气息不由自主突然间停顿而产生的急而短促的打嗝声),splash(模仿水花飞溅的声音),还包含语音联觉(Phonaesthesia),即某个音或者音组具有模糊的含义,能够使人联想起它们强烈的象征内涵。[9]例如,不少语言中/i/, 发声时的一个物理过程经过生理感受的自然运用产生了关联或联想,于是便有了“小、轻、近距离”的含义,如英语中的tiny,little,slim,piglet,teeny等。

本诗中出现的“glazed”,从语音象似角度来看,英语中有许多以gl-形式开头的词均与视觉有关: glaze, glint, gleam, glitter, glossy, glaze, glisten;gl-还可以表示不动的光,如glare, gloat, gloom, glimmer,gloaming。 本诗中间位置所使用的“glazed”意为 “给……上光,使……表面光滑,光亮”,上述提到的两种含义在本诗的意境下同时呈现出来: 读者便不自觉的联系到雨后初霁,乌云尚未退去,天空裂隙中散落出来的缕缕金色的阳光映射“glaze”在手推车上,手推车上残留的点点雨滴闪闪发亮“glazed”,熠熠生辉。 这种赋予车以光亮的质感“glazed”让人耳目一新,仿佛时间和空间都静止了,点滴的光亮也给人以足够的信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厚重的乌云,也会在推车人的不懈努力前行下,获得再见曙光的契机。

此外,本诗突破了传统诗歌韵律及音节数量方面的限制, 短小精悍的16词的一首诗, 里面爆破音竟出现了12次,分别是/d/5次,/p/、/t/和/b/各出现2次,/k/1次。爆破音发音时需要双唇合拢形成阻塞,然后让气流冲决阻碍,爆破而生音。从听觉感受方面看, 相较于其他发音而言,爆破音发音更为受阻, 语音象似利用这种阻碍力求表现出手推车前行过程中阻碍重重,颠簸之声此起彼伏, 此乃其一。 若按照本诗独特的排版和停顿来进行诵读,我们不难发现,诗中的停顿非常之多:“so much depends Ø upon Ø a red wheel Ø barrow Ø glazed with rain Ø water Ø beside the white Ø chickens”, 共计7次停顿(Ø代表停顿之处);相比之下,若是正常一句话“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Ø glazed with rain water(Ø)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可能只会有1-2次停顿。这种停顿和上述爆破音的出现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来清晰流畅的话语按照本诗的停顿竟然变得诘屈聱牙,语音象似又一次利用这种停顿使人联想到手推车行进之颠簸,推车人之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在展现了一副极具动态的画面的同时也仿佛展现着人生的起起落落与推车人的坚持不懈, 此为其二。从语音象似来解析本诗,更容易使读者理解并欣赏诗歌中音与意的完美融合。

(二)数量象似(Iconicity of Quantity)

数量象似指“语言结构的复杂冗繁度映照其描述概念结构的复杂度”。[10]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成分越冗繁、形式越多样、结构越复杂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传递的信息量也越大,反之亦然。本诗共计16词,从数量象似角度来看,如此简单简洁的文字描述的概念结构应为不重要或是所传递信息不完整。 然而诗中手推车“wheelbarrow”、雨水“rainwater”和白鸡“white chickens”的简单堆砌,使人不自觉中忽略了时间的流动、空间的转换,将所有的一切都定格在这雨过天晴院落一角,广阔无垠的世界浓缩成手推车、雨水和白鸡:白色的雏鸡依偎在红色的手推车旁,零落的雨水依旧闪亮。大千世界被浓缩于手推车、雨水和白鸡,瞬间“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的感受在心中升起。读者仿佛看到,每个生命前行的道路都会充满艰难险阻(雨),但克服之后却可以重获明朗,生命的价值就会呈现(闪亮)。 本诗利用数量象似刻意营造的残缺的信息和有限的空间使其内涵充分展现,简单中透露着复杂, 平凡中蕴育着神奇。

(三)心理象似(Iconicity of Psychology)

文学创作中, 通过语言形式、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映射心理现象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描写人的意识活动, 体现人的思维的无序性、混乱性及流动性的意识流小说。笔者认为,依照人物心理, 通过语言形式、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映射心理现实,产生一定的心理效果,便是对心理象似原则的有意运用。(1)本诗中的唯一动词“depends”:“depend”释义为“悬, 挂,吊”,现代英语中,其后必须跟宾语“depend upon/on”方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依赖,依靠”。本诗中“depends”和“upon”被刻意分开,“upon”单独成行,读者阅读至此时被迫中断。东西如此之多,依靠着手推车的承载和支撑,“upon”单独成行成为心理上的支撑点,突出了其承载和负担的心理象似含义。(2)本诗中的“wheel”和“barrow”也是被拆分成两行,读者阅读至此时又被打断;思维中断的同时,心中也在暗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wheelbarrow”?从心理象似角度来看,联想到前面的东西(so much),这原来是手推车的两个部分的分别展现:一个为车身(barrow),另一个为车轮(wheel);车身中装满了东西,车轮之上压负了重担,一大一小,一重一轻,一上一下的感觉慢慢涌出,是否人生也像手推车一样,要承载很多?(3)诗中的“rain”和“water”也被分成两行,读者的思绪又再次被打断。雨水(rainwater)从天而降,天地间茫茫一片雨帘;装载着东西的手推车在雨中不时遭遇到雨水的撞击,于是形成飞溅的一片一片 “rain”“water”;雨后初霁时,手推车上暂存的零落的“rain”“water”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这里 “rain”和“water”被分割成两行,从心理上象似水滴的飞溅和零落姿态,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

(四)顺序象似(Iconicity of Sequence)

顺序象似在句法和篇章层面都有体现。从句法来看,“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11]这便是句法层面的顺序象似。同理,篇章中的顺序象似存在于其篇章中语言成分的排列顺序,即其概念的排列顺序映照其所指对象间的逻辑顺序或时间、空间顺序。本诗中,空间的顺序象似展现由上至下:如此多的东西(so much)压在红色手推车上(a red wheel barrow),车旁边有几只白鸡(white chickens)。东西之所以出现在第一诗行是因为它在整首诗所展现的现实立体空间中位置最高,其次是处于中间位置的承载着重量的手推车,而鸡排列在诗篇的最后一行是因为其在现实立体空间中位置较低,是在推车下方一侧。这种顺序象似在空间上呈线性由上至下排列,既符合实体东西、手推车和鸡在事实空间里的排列顺序,又符合人类视觉感知事物由上至下的认知顺序,即先看到东西,再看到手推车,最后看到手推车旁边的鸡,原本平面的诗歌立刻拥有了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维度。这种组合排列的顺序象似,使语言具备了临摹客观事物空间序列的修辞作用,但其对空间事物的描写,也会受到人自身经验的认知的制约和影响。

(五)图形象似(Iconicity of Diagram)

阅读《红色手推车》一诗时,我们很容易发现本诗在篇章上呈现的独特性:本诗由奇数行3个单词、偶数行2个单词、奇偶共三组组成,在视觉上呈现为独特的重叠的“之”字图形;奇数行长,偶数行短,形成了长短—长短—长短的格局。 我们以认知学为基础,从图形象似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本身的大小、形状等其他外在图形特征是对某概念近似的关联、联想或模仿,可以在视觉上引人注目并给读者以显现之感。如本诗利用图形“之”字象似手推车由于各种颠簸,车轮已无法顺畅前移,在推车人跌跌撞撞的努力下,车轮避开了诸如石子土块之类的障碍,在视觉上有一个凸显,形成了“之”字的运动轨迹。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本诗未遵循英文文体的书写格式将首字母“s”大写; “so”和诗中的其他单词一样,都是小写,视觉上没有任何突兀之感, 和其他单词一起融入到长短—长短—长短的诗篇格局中,给予读者对称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还利用诗行长短交错的格局象似展现推车人前进时的顺畅与受阻。 这种图形象似将纸张上有限的图形在读者的意识中映射出无限的想象和体会的空间,仿佛是推车人和手推车负重前行的轨迹,无论一路畅通还是坎坷丛生,都跃然纸上、生动入神。

(六)距离象似(Iconicity of Distance)

距离象似是指“认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空上也相近”,[11]即语言成分间的距离与其客观世界所呈现概念间的距离相对应。例如,从篇章上看,本诗的东西(so much)、手推车(wheel barrow)和鸡 (chickens)在诗篇中彼此相距的距离就体现了距离象似:东西置于推车之上,或许和推车直接接触,所以“so much” 和“wheel barrow”在诗行中的距离最近;鸡在推车底部一侧,与推车距离较近,与东西则距离较远,所以诗行中“chickens”和“wheel barrow”距离较近,而“chickens”和“so much” 距离最远,分别位于诗行的最末端和最首端。这种距离的象似也在一定程度上小范围地展现了一个空间,将东西、手推车和鸡三个意象无限放大,这也许便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中的那朵“花”或那片“叶”吧。

四、结 语

语言能够以各种象似性方式映射现实。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利用象似性原则解析《红色手推车》时,可以语音象似为抓手,从语音层面对之加以微观分析;同时,辅之以顺序象似、图形象似和距离象似进行分析,从句法和布局谋篇的宏观层面对该诗歌进行解读,从而使该诗歌在读者心中出现多角度、多维度,动静结合、时空互动的美丽映像。

对于本诗,不仅可以利用单一的象似性原则进行分析,还可以同时利用多种象似性原则进行互动化解读。例如,我们可以同时利用语音象似和图形象似进行分析:由语音上的爆破与停顿形成的听觉效果与视觉独特的“之”字相互呼应,如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手推车的负重前行、颠簸劳顿的景象:车子吱吱呀呀作响,推车人奋力向前,不进则退。这实际上映射了面对着人生的曲折之路,推车人具有的“百舸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的豪迈情怀。毫无疑问,象似性犹如唐诗中的“合仄押韵”,以其独特的作用,成为“英汉诗歌创作的重要修辞手段和方式, 象似修辞的运用有助于诗歌音美和形美的构建”。[2]

这种复合型的象似性分析,更具有良好的修辞效果。如,将顺序象似、距离象似和心理象似 “三结合”,对本诗进行认知学角度的解析,则更显得韵味丰厚:从天而降的雨水先是落在如此多的东西(so much)上, 然后流向红色手推车(a red wheel barrow), 最后浇在白鸡(white chickens)上,散落成一滴或者几滴(rain water)……场景错落有致,不仅有从天到地、从上到下的空间感,又有东西(so much)、手推车(wheel barrow)和鸡 (chickens)摆放的距离感, 还有从心理上带来的飞溅的一片一片雨水(rain water)的动感。这种从认知上带来的启迪,不仅使读者视觉、听觉的想象空间大大增加,甚至在触觉和直觉上,隐约感受到了不同角度和维度带来的强大艺术张力,使得语言的形式与结构的完美结合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融入诗文之中。

总而言之,象似性原则能够从认知角度激发人们的感受能力,使得语言的形式与结构在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凸显出诗歌的感染力。在通过象似性解析的诗歌世界里,语言不再是晦涩的文字、平白的阐述,而是从平面成为立体,从纸面飞跃到生活,进而使读者在心理上,从旁观者转化为亲历者。象似性对于增强诗歌的美感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诗歌写作的进化和赏析标准,具有非凡的实践意义和良好的示范意义。

[1]HIRAGA M K.Diagrams and Metaphors:Iconic Aspects in Languag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4(22):5-21.

[2]卢卫中.诗歌象似修辞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3(1):60-64.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55.

[4]PEIRCE C S. Logic and Semiotic: Theory of Signs[M]//J BUCHLER,ed.Philosophical Writings.New York:Dover,1955:98-119.

[5]HAIMAN J.The Iconicity of Grammar: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J].Language,1980(56):515-540.

[6]WAUGH,LINDA R.Degrees of Iconicity in the Lexicon[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4(22):55-70.

[8]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的挑战与补充[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9]BLOOMFIELD L.Language[M].London:George Allen &Unwin Ltd, 1935:245.

[10]杜文礼.语言的象似性探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1):60-65.

[11]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责任编辑 陈蒙腰)

An Iconic Study of “The Red Wheelbarrow”

CAO Yuan

(Chengyi Colleg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Iconicity refers to the natur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ignifier” and “the signified” of linguistic signs. As an essential theory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conicity studies exist not only in lexicon and syntax, but also in text. Since language mirrors and maps the world, the present paper re-examines and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poem “The Red Wheelbarrow” in terms of Iconicity of Phonology, Iconicity of Diagram, Iconicity of Quantity, Iconicity of Sequence, Iconicity of Distance and Iconicity of Psychology from a cognitive linguistic stand, proving a positiv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iconicity to the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poems.

iconicity; linguistic signs; mapping; “The Red Wheelbarrow”

2013-12-19

2014-04-01

曹 原(1983—),女,吉林安图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I 106.2

A

1008-889X(2014)04-83-05

猜你喜欢
手推车语音距离
手推车比卡车好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算距离
对方正在输入……
张仕春油画作品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小鼹鼠的手推车
爱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