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

2014-04-14 20:13:51王殿文董世军陈志伦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事务人才队伍

王殿文 董世军 陈志伦

(1:吉林建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长春 130118; 2:吉林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长春 130118)

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各种问题.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是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在青少年事务中引进社会服务理念,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朝气蓬勃、富于创造、充满活力的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有着不断变化的成长需求和发展困境,青少年事务需要有大批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确保青少年顺利实现社会角色转变[1].

1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1.1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益于满足青少年的个性化诉求

成长与发展是生命的本质诉求,任何时候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各项需要也处于高峰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青少年在成长成才、社会融入、休闲娱乐及权益保障等诸多方面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诉求,这些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具有个体性、隐蔽性、紧迫性等特点,若想充分满足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各项诉求,必须在青少年工作中广泛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大力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网络,确保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服务.

1.2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益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青少年在思想上、情绪上将会受到很大困扰,尤其对于承载特殊背景的青少年,如家庭贫困青少年、残疾青少年、遭受家庭虐待青少年、吸食毒品青少年、沉迷网络青少年等,他们对于人际关系的敏感度及社会普世价值规范的认同感较一般青少年有很大差异,在其成长的路上,如果不能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服务,其身心伤害也许会伴随一生.因此,为了有效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必须大力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思想引导、情感关怀等多种途径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服务.

1.3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益于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青少年事务工作的好坏关乎国家的未来,这是社会的共识,但青少年事务工作也关乎社会的稳定[3].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少年工作从表面看,主要针对青少年个体成长与发展,但如果处理不当,极易转化为社会问题.曾经在发达国家发生的一些青年群体事件,同样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因此,我国将青少年事务纳入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中,并逐步探索将社会工作引入青少年事务管理,从而为抑制青少年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调控社会风险,促进平安中国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2 我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工作理念被引入青少年工作,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便提上了日程.青少年事务点多面广、复杂冗繁,对专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职业素养、工作水平、专业程度等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专业人才队伍承担着“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青少年社会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使命.按照“使命”要求,我国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

2.1 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尽管各地围绕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纷纷提出了本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但在体制机制上仍然存在界定范围不一致,缺乏统一明确衡量机制和制度约束的现象,尤其在运行机制方面,从人才引进到人才培养,从岗位设置到人才激励,从考核到退出,各项机制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搭接.此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社会制度,其运行需要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结合当前实际,国家只是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做出原则规定,提出原则要求,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法规,尤其没有资金、机构等方面的支持.

2.2 人才数量缺口大,能力素质不高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主要职责就是解决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困难和问题,专业人才不但要熟练运用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专业技能,还要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理论知识.按照相关标准,依据2013年8月民政部发布的相关数据,我国现有84 126名持证社会专业人才,相比占人口基数2‰的一般要求,缺口显然还很大,如果再具体到从事青少年事务工作的社工人才,数量更加微乎其微.另外,当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限于工作手段的单一和工作方法的落后,还不能确保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

2.3 社会知名度不足

社会上很多人由于对社会工作缺乏了解,误将社会工作的内容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误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工作属性混同于义工或志愿者.还有一些人,尽管对社会工作稍有一些认识,但却不认可将社会工作引入中国,认为社会工作本属于舶来品,需要在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才能开展类似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工作.由此可见,目前了解、理解社会工作的人数还不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知名度还不高,主动关心、支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氛围尚未形成,有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还没有引起广大民众的充分重视.

3 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创新青少年事务社会管理,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一支高素质、懂业务、有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只有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发展青少年社会事业,增进和实现社会的持久和谐[4].鉴于此,必须通过有效途径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1 以制度为保障,完善各项体制机制

(1) 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评估、激励等各项机制,从制度层面明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选拔标准、使用管理、流动条件、考核细则和奖励办法,从而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责、权、利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2) 健全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将政府负担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各项工作的职级薪酬和福利待遇;

(3) 加快推进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同服务领域、服务对象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制定行业标准,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法律、政策等方面支持;

(4) 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组建团队、规范服务、拓展项目、培训策划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增强服务效果.

3.2 以需求为导向,提升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根据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及青少年事务工作特点,注重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以青少年的实际诉求为重点,优先开发为特殊青少年群体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然后逐步向普通青少年拓展,统筹推进各方面建设;

(2) 完善结构,分类指导. 以培养高层次社会工作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及教育与研究人才为引领,分类指导,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梯队结构;

(3) 面向青少年,强化职业化、专业化. 将直接满足青少年服务需求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应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为青少年服务.

3.3 以实效为目标,积极营造舆论氛围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我国“四位”一体的总体建设目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然而结合当前形势,人们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还缺少应有的认识,因此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增强群众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了解,赢得支持与参与.此外,要进一步通过贴近生活、喜闻乐见、联系实际的宣传方式,切实提高人们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关注度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自身的荣誉感.

4 结语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若想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定要依托制度、面向需求、体现实效,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平等、尊重、民主、诚信、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通过职业化服务、柔性化管理、社会化运作,不断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吴青芳.青少年事务服务体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2013(2):66-70.

[2] 张 华.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事务管理体制的战略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2(3):43-48.

[3] 柳 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25.

[4] 潘红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考[J].管理观察,2014(3):160-161.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事务人才队伍
“事物”与“事务”
基于分布式事务的门架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8
河湖事务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2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6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7
人才队伍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