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洁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运城 044000)
加强急性心肌梗塞健康宣教重要性探讨
高岩洁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运城 044000)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开展健康宣教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自我管理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个月的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病情监测、遵医行为、用药管理等指标上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增强自我管理的效果,减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附壁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健康宣教;生活影响;重要性
急性心肌梗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在40-65岁人群中,且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近年来发病人数呈现上升趋势[1]。相关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生诱因较多,在掌握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2]。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53-71岁之间,平均年龄(62.5± 2.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例,高中13例,初中15例,小学7例。在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55-73岁之间,平均年龄(64.0±2.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9例,初中17例,小学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满足中华心血管病医学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3],表现为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且在入院前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2)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3 方法
1.3.1 健康教育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基本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身体质,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和健康教育的意义,告知注意事项,一旦执行就必须坚持下去。另外,定期开展心肌梗塞疾病的健康讲座,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根据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
1.3.2 治疗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加强监护和巡视,关注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采取吸氧、心电监护等操作,做好急救准备。对于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要做好护理工作,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合理用药也是稳定病情的关键,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预防冠心病等其它心血管疾病。
1.3.3 生活干预饮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遵循定时定量、多餐少食的原则。患者入院后第一周进半流质食物,第二周吃较软的食物,第三周起正常饮食。患者饮食还要注意多样化,以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含有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平衡。同时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动物内脏、蛋黄等,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和浓茶水和咖啡等。在生活起居上,要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寒温适宜,避免过热过冷的环境。
1.3.4 心理辅导患者年龄大、自身体质差,患病后容易产生抑郁、焦虑、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开导患者,通过关心和安慰让患者适应医院的环境,有回家的感觉。然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讲解成功治愈的案例,从而减轻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可以交给患者一些简单的心理调控方法,例如转移法、心理暗示、音乐疗法等。
1.3.5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不要过度劳累,洗澡时要控制时间不要过长。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肥胖患者要控制热量的摄取来减轻体重。多吃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利于大便通畅。与此同时,要保持心情愉悦,尽量减少情绪激动。为了防止心肌梗塞急性发作,应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让患者家属学习简单的应急操作,还要定期来院复查。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对患者进行知识掌握评分,对比评分结果。(2)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包括病情监测、遵医行为、用药管理等指标。(3)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附壁血栓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在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上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对心肌梗塞的知识掌握评分几乎没有差异,但观察组出院时、出院6个月的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在自我管理效果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监测、遵医行为、用药管理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1 两组在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上的比较
表2 两组在自我管理效果上的比较[n(%)]
表3 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比较[n(%)]
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较多,常见的包括过劳、激动、刺激、饮食不规律、吸烟喝酒等。常规治疗方案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防止进一步恶化,并且降低疾病的复发、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4]。在王煜坤的研究中表明[5],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能够从药物治疗、生活饮食、心理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有利于预后和恢复。本次研究显示,患者对心肌梗塞的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在病情监测、遵医行为、用药管理上效果更佳,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只有5.0%,低于对照组的15.0%。
综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增强自我管理的效果,减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附壁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1]梁海敏,齐青云,叶小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健康教育[J].现代医院,2012,06(19):93-94.
[2]黄红霞.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疗前沿,2013,03(08):119-120.
[3]中华心血管病医学会.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纪要[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5,11(03):324-326.
[4]杨永琼,郝永先,郭静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2(15):36-37.
[5]王煜坤.浅谈急性心肌梗塞的健康宣教[J].内蒙古中医药,2013,11 (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