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暖才可有精神
□安徽怀远第三中学 一考生
寒冷的冬日里,纵使小田鼠与众鼠分享了自我的精神世界,也未能换来物质收获。在这人人谋求自保的冬天,食物的重要性恐怕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只活在美好精神田园里的小田鼠而言,我们无法知晓他的结局,但是脱离了物质而追求绝对的精神显然是不可取的。
而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只有首先满足了自身的生理需求才能谋求向更高级的需求发展。因此唯有先实现温饱才能开拓精神的疆土。物质生活是根,是源,精神生活是叶、是泉;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源通才能泉涌。如果说物质需求是精神世界的基础,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目的所在。诚然,大自然赋予人类异于他物的智慧,让我们意识到,若是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人也不能称之为人。人类最可贵的财富依然是精神。没有思考便没有进步,没有精神便没有文明。精神追求引领着人类去探索未知的空间,去创造非凡的艺术,去寻求心灵的自适。如果物质的重要性在于让人明白身来自何处,那么精神的重要性则在于让人知晓心将去往何方。物质是一切的基础,但它因客观实在而会消亡;然而精神是物质的升华,它因无形而长存。
物质与精神孰重孰轻的争论不可能有结果和定论,唯有先追求物质,再追求精神的顺序是被普遍认可的。而在当今这个大部分人都能得到物质满足的一大背景下,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裕更是人们需要深切思考的。毕竟物质的富足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使得精神升华,还是需要人们相互的影响与实际行动才能得以实现。
我相信终有一天,田鼠们会理解小田鼠的行为,而小田鼠也会弥补自我的不足。双方会挽起手,在物质与精神双丰收的道路上一起前行。
(指导老师: 刘书飞)
此文题目浅近,观点鲜明,对物质与精神相互关系的论述运用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在构思与观念上较接近文题的命题预设。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原理的论题阐述,文章可谓中规中矩;而从作文写作来看,则此文囿于标准答案、循规蹈矩以致流于俗套、陈旧乏味的缺憾便可显见。标准化写作或模型化写作主要体现在有意无意地套搬教科书思维编排行文,可作为一般原理的名词解释与论述,却与独立思维、形象语言、特色文采等文学性成分相隔甚远。因此,此文只达到了应试作文的审题正确与论述合格的标准,尚需进境于“内化于心外化于无形”的运用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