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明|文
中国铝工业在过去十年的疯狂发展中,成为世界第一产铝大国,电解铝、氧化铝分别约占全球47.1%和48.5%。但实际上,行业正陷入发展的困境,企业亏损面在加大,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下降。
中国铝工业在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有着很复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供过于求,库存增加,铝价持续下跌;产业链出现全面的产能过剩,开工率下降;铝行业经济效益不佳;企业资金短缺,严重成本过高,债务风险加大;在建拟建项目将对市场造成新的压力;铝资源进口比例增大,未来面临不确定性;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
笔者认为,铝工业要想通过产业调控、结构调整摆脱困境实属不易,因为造成产业今天的局面的成因,更多的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过多的虚假繁荣和经济泡沫,高风险的信贷和投机,资源环境过度消耗,正在透支着铝产业乃至中国经济和未来。
地方政府出于财税收入和政绩考核需要,以土地、资源、税收以及财政补贴等优惠手段鼓励投资,超前发展地方经济。
银行超量印钞贷款给地方政府、国企和特殊利益群体用来投资,满足这些群体其他的诉求,但是投资效益不佳,有很多根本无收益,他们只有过分依靠不断出卖土地和资源应付债务。
影响铝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热衷于理财、票据、信托、发债、租赁等业务,可以避开央行的金融监管。大型铝企业和新项目由此可以多渠道获得成本相对较高的资金,用来进行产能扩张。实际上,很多项目高成本融资实属无奈,因为既已上船,难以下船,只能被动选择各种可能的融资途径。尽管货币发行量很大,但是,大多数被投入到上述领域或者“有办法”、“有故事”的企业中。即便如此,资金依然不够,银行就开始滥发承兑汇票给实体经济周转,而将实体经济中的现金抽走用于投资所谓有“更高回报率”、“更小风险”的领域,并且还能获得额外的存款和资金利息,这等于说是抽走了实体经济的血液。而工业企业则增加了资金成本,资金流动性下降,周转出现困难。
国内外利率差距太大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资热钱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套利,铝业成为可利用的投资平台,铝锭及部分铝产品成为套利工具。一部分铝材出口就是由于利用出口贸易将外汇流入套利,或者通过隐蔽手法额外赚取出口退税,甚至在出口环节逃避增值税。
电解铝工业因电而起,又为电所困。工信部明确表示:“不公平的电力体制是电解铝产能无序扩张的主要诱因。”目前,铝厂无奈办电厂,电厂又要办铝厂。但是,由于煤炭价格和电力供求关系及电价经常处于变化和不确定之中,煤电铝联合又面临新成本、供电体制的制约。各地方电力条件差别大,执行电力法的尺度也不同,发展铝工业的条件自然也不相同。
在铝土矿方面,没有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国家战略与相应的实施能力,国内的资源开发缺乏秩序和协调机制,海外资源开发没有及早行动,导致进口铝土矿、氧化铝的风险加大,铝材出口退税政策和铝资源进口税收有待进一步调整。
上述因素既是中国铝工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加剧铝工业困境的影响因素。多种利益常年累月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铝工业在变大的同时,也使得整个行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危机。因此,在外部环境和影响因素没有根本变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铝工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铝工业的困难期还要持续更长时间。
当务之急是,期待新一届政府能以法为据,以社会稳定、生态安全、资源效率为重,整肃经济秩序,找到维护市场体系建设和重塑政府公信力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