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80年代:我们的“文化原配 ”

2014-04-11 21:38尹丛丛
齐鲁周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张贤亮困局国门

尹丛丛

刘索拉、王蒙:除了重建,你别无选择

对于刘索拉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场幻象。

她为电影作过插曲,出过盒带,在北京举行过独唱音乐会,1985年发表处女作《你别无选择》后,她被人称为现代派作家,可她没承认。

对于这一点,在1988年旅居英国后,她十分庆幸当时的坚持——“八十年代的中国有点儿像欧洲的十八、十九世纪——信息不发达,哪个国家发生点儿什么艺术上的事也就进入史册了,可等到国门一开放,一看世界,闹了半天,咱们大家都不过是能识字的红高粱秆子!”

英国的电视台记者问她,“我们英国人都不玩摇滚乐了。因为它不过是娱乐,你怎么还拿摇滚乐当文化。”刘索拉想到的是,“我们当时真可怜”。

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困局。文革结束了,潮流兴起了,但国门还关着。人们在国内被捧为大师,可到了国外却不过是“动物园里的一个进口猴子,人家看个新鲜”。

对于早已成名的王蒙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也处于困局之中。

一方面,王蒙开始大量发表文学批评,诸如“歌德”与“缺德”等,他的观点中规中矩,与主流思想同步。1988年,在敏感的觉察到文学开始失去轰动效应后,王蒙提出了“重建价值观”——“使我们自由起来的同时,重新亲切起来、热烈起来与崇高起来”。

而另一方面,他却发表了《冬天的话题》《十字架上》《球星奇遇记》等作品,他的文章中没有崇高与热切,反而带着一种无节制的极端化。

时至上世纪90年代,王蒙“季节”系列小说发表,狂欢体的写作的盛行,人们才懂得他在期间的困扰与探索。

张贤亮:《灵与肉》中呼唤“中国青春期”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写作的张贤亮,在1980年发表了《灵与肉》,引起文坛关注。

在这部书名充满着欲望感的小说中,描写了社会与家庭的弃儿许灵均,在被父亲抛弃,母亡,被打成右派,经历十年动乱等一系列灵与肉的磨难后,精神得以升华的故事。

而在《灵与肉》的写作年代,反思文学正是主流思潮。张贤亮曾用《苦难的历程》里的三句话来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

《灵与肉》中,知识分子精神上和肉体上都遭受痛苦折磨时的生存矛盾,恰恰也深刻反映了作家心灵的伤痕和矛盾。

于现实生活中,张贤亮在1957年,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他同许灵均一样,接受了对知识分子艰巨的思想改造,或可说,他小说中人物灵与肉的冲突也正是他自己灵与肉的冲突。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贤亮困局国门
出国留学,走出国门之初应注意三件事
千顷月季喜“出嫁”飘洋过海出国门
我没有和张贤亮合过影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月嫂变“金”嫂 走出国门也吃香
三株直销困局
著名作家张贤亮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