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
孔子语录的第一句话便是:学而时习之。所以“学习”不应只是古代的圣人意识到,也是现代国民应该意识到的,学习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读书是一生的事。好书常读常新,
阅读跟人生相伴而行。无论人生社会、世道人心如何变动,净洗自己身心的方式之一是阅读。阅读是提高我们生命质量的最佳途径,如果我们认识到生命资源的无限可能性,阅读即是在开发这一可能性。
阅而实行:个人生活先于宏大叙事
大学时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的阅读受西化影响很深,包括到现在都拒绝看或很少看中国电影。西方的人本主义对人的尊重比较突出,而在中国的文艺表达中,我们或搞笑或宏大叙事,忽略了个人。直到今天我们社会仍非个人本位,而是官本位、故事本位、物质本位。当然,我的青年时代对中国文化本能排斥,也是受“五四”影响,认为中国传统不利于现代化,后来一直在调整,到今天为止渐渐走向平和,我既接受东方也接受西方。
于读书中重新发现我们自己的作家、学者也有很厉害的,他们有莎士比亚我们有关汉卿,他们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而我们也有老子、孔子这样的人,一步一步在经历、转化,发现自家文化也有贴切安顿人的功用,这个阅读的过程伴随了半辈子。20世纪90年代有几年春天都会重读一遍《庄子》。每次的阅读点都能够给我带来兴奋,写作出现转机。2009年到贵州游玩时看到德国作家黑塞的《悉达多》,属于探索心理式的,这本小册子让我觉得我也可以写我们自己的故事。后来在杭州,用了半个月把《老子传》写完,一口气到底,写得非常快,几乎是我个人创作中最好的作品了。据说黑塞的那本是美国大学生们的常年读物,半个多世纪印行极广,要是我这本也能成为大学生或高中生的阅读物就好啦。
最近快做成了一件事。缘起自十多年前在日本旅行,看到基本上每个旅馆都会有一本英文和日文的佛经,还有圣经。今天在东京明天到奈良、冲绳,可以接着读,潜移默化的延续性,让人印象深刻。在美国的旅馆也会放经典读物,以圣经为主,和其他文学作品。这样的小细节让人感受到一个社会对文化的继承,经典文化是他们随处可见随手可触及的背景。“五四”后,我们多少缺了这种共通的知识背景。
我游说了不少人,后来学兄李克先生咬牙,组织人花了三年,把先秦经典做了汇注,从《易经》《尚书》到老庄孔孟,一百二十万字的大部头。现在看来,每个民族文明成长的早期,几乎异质同构,我们跟西方文明没有本质不同,我们也有自己的《创世纪》:《易经》《尚书》;自己的《利未记》:《礼记》;雅歌和诗篇:《诗经》;我们也有自己的四大福音或说是七大八大福音:老子福音、孔子福音、墨子福音、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福音;我们有自己的启示录:《易经系辞传》《庄子的天下》《大学中庸》……所以读经只读孔子就偏了,他只读了一家福音,把中国文化拦腰斩断一半。我们用佛经、圣经、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本和中国自家文本来注这部书,相互发明,上下前后汇通。这个工作很累,也很好玩,相信读者读起来也会感到趣味。
阅而明心:持续一生的自我教育
我们的学者对现代性包括现代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跟社会大众的要求是不太匹配的。城市的小资、白领或中产阶层,都还是在努力寻找新的东西,反而我们的知识服务(或产品)跟不上来。现在成堆的读经热、养生热、灵修热,阅读环境相当严峻。而这其中也有知识人的责任,包括文化、出版相关从业人员,都是快餐式的阅读,很少有人主动给自己创造一个阅读世界。我们对新知的捕捉是不到位的,止步于“知道分子”,整个社会的心态没有沉淀。文明或世道进入中年状态,就如同人进入中年一样,面临着物质极大丰富而心智最为虚无的考验。
哈佛大学哲学系的黄万胜教授近年转向价值哲学领域的研究。我问他为什么?他讲了一个美国纽约街头的随机调查,大概90%以上的上班族,诚实地承认自己不幸福。现代生活出现了很重要的危机,如何为现代人们提供生存的价值?他找到了四个关键词:安全、公益、信赖、学习。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学习。孔子语录的第一句话便是:“学而时习之。”所以“学习”不应只是古代的圣人意识到,也是现代国民应该意识到的,学习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对我们来讲,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阅读。
最简单的道理:现代社会的国民都有责任在漫长人生中去教育自我。不是说大学毕业就不对自己负责了,顶多看一下养生医疗的,实用的,快速的东西。对心灵的探索也很重要,成长是延续的过程。如果用佛学解释,我们都是在造业,现代生活的灾难是我们的共业。在久远的因果律之外,我们还受制于相关关系。信息文明的一个趋势是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其关键原则就是在传统的因果关系之外要注意人们生活的相关关系。比如北京的雾霾天气,有很多人在骂,但骂者又有多少人在开车、抽烟,制造污染。这就是大数据视角下人们的相关关系,比单纯谈论道理、因果、骂政府和他人这种调研知识更能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位置。学习,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德行。因此,首先要有责任把自己教育好、救赎好,不沉沦,进而影响周围的人,负起更多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学习、阅读几乎是持续一生的东西。
阅而生觉:保持开放,才能享受心灵自由
读书也有次第,怎么确信自己走在正信之途?如何保证阅读的平衡?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平衡,做不到就有可能出现次第错误。或者有往无返——进去了出不来,不能得到较为健康的内在秩序和外在生活。本来应该是情感、想象力发现、发挥的时候,却把精力都耗在逻辑推理上去;本来应该学习培养理性思辨的时候,却任性冲动……这样的人,一辈子既不会阅读,也不会生活。有的人读书很深,但他后来看再多的材料、再多的书,引经据典不会超过几本书,这说明他肩上扛着的不是自己的脑袋,而是那几本书,他的思考不超过年轻时读书的某些维度。因此,要学会阅读,要学会健康地生活。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需要用更高意识来观照自己的当下,而不是活在本能中、活在拥有中。
你看整个知青一代的文化烙印、心理结构都定在年轻时候了,心智反省和打开很重要。按照星相或易经的表述,每个人从一个太阳年里取得的知识和能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通过自由意志可以走向尽可能的圆满,当然绝大部分人做不到。但阅读可以救济、救赎。在人生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开放。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你会发现自己的同学、朋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人的心智停滞不前,就认同某类集体意识或无意识了。有人观察说,中国人哪一年出国,他对中国和世界的认知就基本停在那一年国人的群体水平。很难改,很少有人改。这现象挺有意思,也挺可怕的。比如九二年之前到美国去的人多是反官本位者,社会也在骂官倒,他们到现在还在批评政府;九五年出去的人即使曾经是愤青、是嘲笑官本位者,但社会在投机,社会有发展的空间和活力,这些出去的人就认同了中国的发展,即使他们享受着外国的好处,他们仍把“中国好西方不过如此”当作真理来宣扬……
周国平先生说,一个现代人负责任有意义的生活,应该是始终处于思考状态的。每个国民自己有责任,知识分子也有责任。很多人回忆当年去木樨地拜见梁漱溟老先生,进家门看到他坐在椅子上,看着来访者,两眼如电,让人的俗气、惰性甚至贪念瞬间消失,而聊起天来,老人家又非常亲切、平和。这就是知识人的人格力量,就有这个气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使浊者清,贪顽者廉,使懦者立,怯者勇强。可见阅读也是一种修行,身教更重于言教。我们要不断发掘人身的觉性,探索、修正,才能享受真正的心灵自由。(来源:《凤凰博报》,2013-0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