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东,黄 勇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在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为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企业必须突破组织边界,整合组织边界内外的各种创新要素[1]。而产学研合作则日益成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为实现各自的价值创造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而建立起来的合作创新模式。这种合作创新模式有利于企业获取行业前沿技术成果,进行突破式创新,形成竞争优势。然而,现有研究绝大多数关注的是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独立影响效应以及二者的相关性[2-4],较少关注两类研发活动之间的互动性,并且对两类研发活动互动的内在机理还缺乏较为深入的探讨。互动关系研究突出了对不同研发主体之间双向、动态关系的关注,使得研究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趋于单向的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同时,作为企业的成长战略构成的一部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企业内部自主研发战略之间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动态共同演化的关系,并且这种互动性与共同演化以合作主体形成的吸收能力为条件。鉴于此,本研究将从能力互补和吸收能力的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次探讨两类研发活动之间的互动规律,为企业增强外部知识获取能力,为实现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Cohen&Levinthal认为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融合外部知识将增进其创新过程的有效性[5]。内部自主研发反映了企业对自身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准确认知,而外部创新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则反映了企业对这一重要互补资源的充分重视,凸显了外部创新资源支撑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关键作用。然而,那些处于企业外部、有价值和稀缺性的资源通常具有不可移动、不可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特点[6],这就增加了企业从其他组织获取创新资源的难度。因此,企业与外部创新组织结成有利于创新的知识网络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知识互补的角度来看,企业对外部溢出知识的重视和对技术独占性的关注使其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研发合作[7]。根据当前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内部研发与外部组织合作研发不能简单地视为相互独立的关系,在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两者之间既可表现为互补关系,也可表现为替代关系。比如,Love&Roper的研究验证了外部研发对企业内部研发的替代,而Lee等学者的研究则表明企业内部能力、内部研发支出与外部网络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具有互补性[8]。综合来看,外部创新资源既可以替代企业内部创新活动,也可以与企业现有能力相适应,发挥内外能力的协同作用。
(1)能力互补观
内部研发活动尽管能够促进企业形成专有技术,但是对于那些具有较高复杂性的技术来说,这种研发模式则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研发成本,并且还非常耗时。对于后发企业而言,其很难依靠自身有限的技术能力来与国内外技术领先企业相竞争。为尽快提升技术能力,企业应不断提升自身对外部异质性资源和能力的搜寻能力。而产学研合作创新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科技知识,弥补了其在前沿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当企业采取合作研发行为的目标是获得协同效应或互补资产时,外部研发合作与企业自主研发的关系倾向于表现为互补而非替代。如果企业将外部研发视为企业内部研发的替代,其最终结果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自身长远创新能力的减弱。相对于那些未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企业,内外研发活动相结合的企业将在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更多。也就是说,内外研发的互补性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研发效率,而且还提升了企业研发支出的水平。综上可知,内外研发的互补性是企业技术能力形成和创新能力增强的重要驱动力。
(2)吸收能力观
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识别、评估、获取、吸收、转化和商业化应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5]。较高的吸收能力不仅能提高企业消化和运用外部知识和资源的效率,而且还能增强企业对外部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复制能力。而较低的吸收能力会使企业难以有效地学习或迁移外部创新知识。企业只有在建立起强大吸收能力的情形下,研发合作才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在企业中,吸收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累积性,其建立在企业先前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已经创建的相关知识基础之上,并且这些相关知识中的绝大部分是嵌入于企业的产品、工艺流程、员工等。企业前期积累的相关知识越丰富,其理解、整合外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就越强。Cassiman&Veugelers(2006)的研究表明,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内部研发与外部研发合作创新之间互补关系的重要情境变量[7]。Lee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企业缺少吸收能力的情形下,产学研合作创新对企业绩效基本上没有任何贡献[8]。樊霞等学者的研究也验证了企业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9]。这些研究突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需要借助于企业内部研发来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作用。所以,吸收能力在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研发互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为了提高创新产出,推进企业创新能力由低阶向高阶演进,企业自身必须形成强大的吸收能力。
(3)互动关系分析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推动了创新知识和资源的流动,而且还激发了新知识的创造。通过互动,外部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了其创新所需的、不能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企业则依托自身培育起来的吸收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外部创新技术和知识,并做出快速响应。在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研发互动过程中,协同创新主体不断地对双方的知识与技术交流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研发团队的组建等进行适宜的调整,使得双方的互动关系随着合作时间的增加而逐步加强,双方互动的频度越来越高,彼此之间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的交换次数越来越多,进而增强了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承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逐渐消除了在管理模式、组织文化、利益分配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冲突与差异,实现了管理与文化方面的兼容,进而促进了合作双方的深度合作,比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联合研发实验室、联合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基地。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深度合作不仅使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了充裕的科研资金支持,促进了相关科研课题的深入研究,而且还使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获得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其形成科研应遵循“市场导向、需求牵引”的观念,使其研究成果更具有经济性特征,进而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率,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自主创新与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由此可知,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研发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使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形成双赢的局面。可以说,两种研发模式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提高。
根据以上分析,文章对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研发、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等关键构念之间的关系用图1表示,并且据此提出了以下四个基本研究命题:
命题 1: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而获取的互补资产和能力能够提升企业的内部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形成核心技术知识。
命题2:吸收能力在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研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过程中发挥着催化剂作用。
命题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研发的水平,实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双赢。
命题4: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研发之间的互动性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演化。
文章拟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来揭示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案例研究是基于丰富的定性数据,对现实环境中某一特定现象问题进行深入描述和剖析的方法。相较于其他研究方法,案例研究能对案例进行厚实的描述与系统的理解,而且还能对动态的互动过程与所处的情境脉络加以掌控,进而获得一个较为全面与整体的观点[10]。与多案例研究相比,单案例有助于理解隐藏在某一特定现象背后的动态复杂机制,深入观察和探究企业内部发生的纵向演变机制。
案例企业选择必须满足案例研究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还要满足与研究问题和情境的契合性。本研究确定了如下选择标准:①企业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并且是后发企业逐渐成长起来的;②企业专注于自主创新实践,并且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这有利于本研究发现和挖掘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互动关系;③与企业相关的前期研究资料丰富,有利于案例企业的长期纵向研究。基于上述标准的考虑,本研究确定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科达机电”)为本案例研究企业。首先,科达机电是一个典型的后发企业,其发展成长过程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等阶段;其次,2012年,科达机电是中国陶瓷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位居世界第一;再次,科达机电坚持科研兴企战略,高度重视自身研发能力的提升,建立起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最后,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科达机电先后在国内众多高校开展了技术研发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经验。
图1 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研发互动关系图
(1)半结构化访谈
半结构化访谈是研究人员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访谈表,依照表1中的内容逐项对受访者询问来搜集信息。研究小组在2013年1月采访了科达机电的中高层管理者。半结构化访谈的焦点问题包括新产品研发强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此外,研究小组还设计了“科研项目信息简况表”。这些关键研发信息的获取保证了研究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2)现场观察
研究小组在2013年1月实地参观了科达机电成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室”、“陶瓷工程试验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了解了科达机电的创新发展历程。
(3)二手资料
本研究通过四个环节获取研究所需的二手资料: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官方网站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研发与技术、业务领域等;第二个环节是在中国知网检索与科达机电研发与创新的学术文献;第三个环节是在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检索科达机电的专利申请情况;第四个环节是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检索科达机电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等相关信息。档案记录收集主要包括科达机电2002年上市以来的财务报告、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等。
在纵向案例研究中,首先要进行企业发展阶段的划分。研究小组根据科达机电的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将其20多年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科达机电创新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
本研究通过多渠道获取案例企业的数据资料,建立并形成对研究数据的三角测量[11],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研究的构念效度问题。同时,研究小组根据研究的需要,建构了研究资料库,包括访谈记录、档案资料、资料分析记录、研究报告等,这些资料为后续研究的再检查与再分析奠定了基础,进而提高了研究的信度。
科达机电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专注于陶瓷、石材、墙体材料等大型机械装备产品研发与制造的高科技上市公司。科达机电现有职工40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接近20%。科达机电一直秉承“做别人不容易做到的”、“创新永无止境,永远追求更好”的创业导向,不断超越创新。公司内部建立起的科研创新环境为科达机电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模仿创新 (1992-1998年)
创业初期,科达机电并未形成自己的主营产品,几乎没有任何研发活动,从事的业务主要是陶瓷机械维修。然而,凭借着创业者的研发激情,公司在对国外先进的陶瓷机械设备技术和工艺进行消化和吸收后,设计出当时中国第一台磨边机,并且成功地推向市场。自此科达机电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主营产品,而且还逐渐走向了模仿创新之路。这一期间,科达机电高瞻远瞩并超前行动,将发展目标定位在“实现陶机装备国产化”。科达机电先后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瓷质砖抛光机、第一条瓷质抛光线、第一条釉面砖抛光生产线等。科达机电在这一时期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再植入科达机电的创新基因,以低价高品质的产品立足于市场,成为我国建筑陶瓷机械装备行业的先驱者,并由此而获得了“先行者优势”。
(2)产学研合作创新(1999-2005年)
科达机电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坚持技术创新课题市场化的研发指导方针,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来完善其研发体系。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成功开发出“液压压砖远程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大吨位压机预应力钢丝绳缠绕技术”,攻克了大吨位压砖机的制造技术,最终成功推出一系列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液压压砖机,填补了国内大吨位压砖机的空白,宣布了我国现代化陶瓷墙地砖技术装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为进一步凝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科达机电先后成立了“科达机电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科达机电自身的技术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这段时期,科达机电实现了“做强”的战略目标并将战略目标提升为“做世界建材装备行业的强者”。这一成功归因于其在此时期内主导的自主创新能力,即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不断提升其集成创新能力。
(3)自主创新 (2006年至今)
2006年5月,科达机电投资4500万建立起亚洲陶机行业内唯一一座多功能的陶瓷工程试验中心,并致力于自主研发。自成立至今,科达机电累计主持和参与制订的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0项;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等权威荣誉或认定。为响应中国建筑陶瓷产业环保整治和节能减排的号召,科达机电将战略目标和使命进一步升级为“让幸福更久远—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和装备”。科达机电始终围绕节能减排这一主线不动摇,致力于开发低碳、绿色生产技术,推动了中国建筑陶瓷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截至2012年底,公司共申请专利668项,其中发明专利140项,实用新型专利500项,外观设计专利26项,PCT专利2项。科达机电这一时期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卓越的业绩,创新能力进化到原始创新能力这一高级阶段。
基于前面科达机电创新能力演化历程的三个阶段,研究小组结合文章提出的理论架构,对科达机电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之间的互动过程及其能力演化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如表2所示。
表2 科达机电创新能力演化路径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互动
创新能力由低阶向高阶演化体现了企业已经形成对外部创新知识强大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使科达机电实现了战略柔性,并取得了卓越创新绩效。在创新知识源的吸收方面,科达机电通过“干中学”、“用中学”、“互动中学”、“研发中学”和“前沿科技中学”等学习机制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对新技术知识进行评价和开发利用的洞察力。在第一阶段,科达机电依靠内部自主研发来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科达机电增强了自身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复制能力。这种“干中学”、“用中学”的吸收能力和模仿创新能力为科达机电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促进其日后能够以较快的研发速度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第一”。在第二阶段,为了使企业始终走在技术开发领域的前沿,科达机电进行了能力重构,通过能力互补开展合作创新。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科达机电实现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互动中学”,并有效地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创新活动,在陶瓷压机设备研发中建立起独有的竞争优势。在提升了前期“干中学”“用中学”和“互动中学”等吸收能力的基础上,科达机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核心部件和系统的经验性知识,形成了很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并向“研发中学”、“前沿科技中学”跃迁。总而言之,科达机电通过内外研发活动的有效互动保证了其产品和技术始终在行业内保持前瞻性,巩固了其在建筑陶瓷机械装备和技术领域的领跑者地位。
本研究通过对科达机电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的纵向案例研究,梳理了科达机电创新能力演化历程、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之间的互动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科达机电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和驱动因素,文章提出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见图2)。
图2 科达机电创新能力演化路径的整合框架
这一分析框架基本上涵盖了本研究的全部结论。第一,科达机电的创新能力演化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累积过程。在充满创业导向和富有远见的管理层的领导下,企业成功实现了“产品能力-核心能力-动态能力”的跃迁和嬗变。这一过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核心技术源的汲取和内化过程。当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企业由产品能力向核心能力阶段跃迁的,企业就开始在开放性的创新网络中按照企业研发方向和目标来寻找互补技能和资产,高效率地整合企业边界的内外知识,进而完成外部先进和前沿技术知识的内化过程。第二,企业凭借自身多年的核心技术知识积累以及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创新,通过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之间的“互为驱动、互动增强”机制,形成了一个正反馈,进而促进企业形成了动态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整合分析框架中,企业自身培育和打造的吸收能力能是其能够完成各阶段能力积累和跃迁的内在基础和动力。吸收能力可以帮助企业通过多种学习机制(干中学、用中学、研发中学、互动中学、前沿科技中学),有效整合企业内部知识和外来知识,在提升企业知识积累的速度与水平的同时,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升级。
科达机电在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等方面的实践对其他行业的后发企业进行创新管理和实现技术追赶的目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科达机电的实践经验表明,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够适时地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技术知识面的耦合,进而成功地激活企业技术能力。在整合内外技术知识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努力做到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内生性和持续性。主动性意味着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情况来决定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时机和模式,进而获取、学习和吸收行业内更加先进的技术知识;内生性强调企业在研发活动中应该居于主导地位,通过内部自主研发实现原始的技术知识积累过程,以替代外部的技术引进;持续性表明企业的研发活动应该具有连续性特征,即企业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应该有保障。总而言之,企业对创新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发挥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互补效应,有利于其培育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
作为单案例研究,文章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的结论是通过单案例研究来获得的,其普适性和可推广性就不免有所折扣;其次,研究选取的案例样本来自于制造业,并且是一家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类型和行业的企业相比,其能力演化路径可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开展企业样本的多样化研究就非常必要。综合来看,未来研究可以采取多案例研究、动态仿真等研究方法来检验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1]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 [J].管理世界,2013(4):121-134.
[2]原毅军,于长宏.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互补还是替代?—关于企业技术能力“门限”效应的分析 [J].科学学研究,2012,30(12):1862-1870.
[3]樊霞,陈丽明,刘炜.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倾向得分估计研究—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实证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2):63-69.
[4]Love,J.H.,Roper,S.The determinants ofinnovation:R&D,Technology tra-nsfer and networkingeffects [J].Reviewof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9,15(1):43-64.
[5]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6]孙福全,王伟光,陈宝明.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 [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7]Cassiman,B.,Veugelers,R.In search ofcomplementaryin innovation strate-gy:internal R&D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cquisition[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1):68-82.
[8]Lee,C.,Lee,K.,Pennings,J.M.Internalcapabilities,externalnetworks,and performance:Astudyon technology-based ventur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615-640.
[9]樊霞,赵丹萍,何悦.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 [J].科研管理,2012(2):33-39.
[10]郑伯埙,黄敏萍.实地研究中的案例研究 [A].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毛基业,张霞.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 [J].管理世界,2008(4):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