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科特色服务模式探索——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4-04-11 00:15:03屈亚文李敏朱蕊成东娥雷淑霞白海燕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馆员个性化文献

屈亚文,李敏,朱蕊,成东娥,雷淑霞,白海燕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100)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已经被证明是图书馆克服困难、重塑形象的一条可行之路。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服务领域经过大量的创新变革,创新出了适应不同条件的学科服务模式,包括学科馆员对口负责单一型、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嵌入式模式、学科服务基地模式、IC2等。但是学科服务模式不能机械照搬,一切都应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是学院倾力打造的重点特色专业。数字环境下,我院学前教育学科教学与科研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如下特点: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以获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为主流;信息需求更具专业化、个性化、系统性、完整性与准确性,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传统的学科服务模式大多是 “资源本体模式”,不能有效满足我院学前教育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用户本体模式”的学科服务迫在眉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结合我院与图书馆发展实际,根据学前教育用户的信息需求的特点,明确定位求发展,把为重点学科学前教育的用户进行学科服务,看作是图书馆创新特色促进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举措,多层次积极探索,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及多方合作,为用户提供实用高效的学科服务,创新形成了学前教育学科团队协同服务模式。基于本馆的实践探索,本文对其进行梳理归纳,提出改进对策。

一、学前教育学科团队协同服务模式

学前教育学科团队协同服务模式是我馆根据院情和馆情,以具备学前教育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为核心,组建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学科馆员在内的学前教育学科服务团队。这些学科馆员分处不同部门,以专兼职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前教育学科服务工作。成员根据各自优势和相关学科背景分别担负学科联络、知识组织、情报研究、个性化服务等不同层次的职责,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协同服务,以此来打造学前教育特色的学科服务品牌,全面提升图书馆对学前教育重点专业的支持力度,让图书馆以读者为核心、创新服务的理念落到实处,并对整个学院的教学科研信息保障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一般情况下,初级馆员负责学科联络、宣传图书馆的学科信息资源、解答学科信息用户在资源使用方面的问题。中级学科馆员提供学前教育学科的文献评价、资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多层次的用户培训服务。高级学科馆员既进行学科导航服务、学科专题检索服务,还要进行知识挖掘、组织、发布和知识的永久性保存等服务。面对进入图书馆的不同层次的学前教育学科服务对象,学前教育阅览室前台馆员负责接待,解决一般性普遍性问题。遇到用户有个性化的诉求,根据具体问题,联络相应学科背景和层次的馆员,通过信息资源的集成化服务和专业化支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学前教育学科馆员常态化的定期深入学前教育系各科室,了解师生在信息收集和利用上的问题,及时解答。对有更复杂诉求的用户,多个学科馆员协同跟踪服务。各级别学科馆员之间密切联系,各司其职,促使服务深入高效。

二、学前教育学科团队协同服务模式的优点

1.整合学前教育学科资源,促进馆藏特色的发展

学科资源建设是资源输入和标引的过程,学科服务是资源输出与推广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标,后者反过来又制约着前者的发展规模、方向。我馆为了支持学前教育学科团队协同服务模式顺利开展,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加强了特色资源建设,构建了包括纸质文献(图书、报纸、杂志、古籍资料)、数字资源(数据库、电子书、网络信息资源等)和声像资料(光盘、磁带、录像带)在内的学前教育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尤为关键的是,我馆进行了学前教育学科特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专门设立了藏书10万余册的学前教育图书借阅室。面对数字环境下学前教育学科用户尤其青睐数字化信息的现实,我馆在资源引进的同时,重点推进学前教育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为创新深化学前教育学科服务打下良好基础。总之,面向学前教育用户的教学和科研需求,我馆构建多类型、多载体、优质丰富的学科信息保障体系,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向特色化、学科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整体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水平。

2.扩大学科服务的范围

由于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有限性,无论是以查找文献为主的第一代学科馆员,还是以融入过程为目标的第二代学科馆员,他们在融入教研一线服务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将服务重点放在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和学科带头人上,使得学科服务成为面向重点用户的高端服务。学前教育学科团队协同服务模式的优点在于,明显地扩大了学前教育学科服务的范围,能使学科服务从高端用户走向普惠。服务人群不但包括学前教育学科的教授、博士、硕士,还惠及一般科研人员、广大本专科学生及校外信息用户,甚至后者占的比例更大[1]。由于服务者是一个有梯级结构的团队,既解决了学科馆员“单兵作战”受众面有限的问题,又能群策群力,可满足学前教育教学科研对深层次文献信息需求,进而实现优质信息服务。

3.引入学前教育学科用户参与资源建设

(1)专家代采。为了拓宽学前教育学科文献采集渠道,我馆除了常规的书目订购、现场采购、网上订购、零星采购、交换、索取等有机结合外,还委托学前教育学科资深专家、教授、科研人员,利用参加学术交流之便,代采学前教育文献资料。因为学前教育学科发展时间不长,学科积累文献有限,而当前是此学科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术信息和成果层出不穷,文献产出量较大。但是大量文献还没有以图书形式出版,正常渠道难以采到。鉴于学前教育一线教师和科研者接触最新文献信息的机会多,又有较高专业素养,对专业前沿信息的敏感度很高,他们采集的文献专业、及时、准确、有深度,有力地弥补采购人员的不足,深得学科用户好评,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满意度。

(2)组织师生代表现采,多角度构建学前教育文献资源体系。我馆原有师生荐购图书期刊的常规项目,又有常年收集学生意见的由学生组成的图管会组织。通过这些渠道,收集师生建议,组织师生代表现采书刊。目前,我馆采纳学前教育学生的建议,采购一线著名幼教机构的典型教材,加大采购学前教育各类考证用书,并把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类图书的复本量由原来的3本增加到5-8本,同时还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根据学前教育教师和科研人员建议,我馆拓宽文献信息采集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力度,重视学前教育艺术实践类文献和学前教育实践实训文献的收集和揭示。根据学前教育学科教育管理用户群的建议,我馆对大量存在但尚难于专题检索的,与学前教育有关的管理信息包括技术水平动向信息、专题技术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信息等,进一步辨识、梳理归类、组织和标引揭示,以提高此类信息的利用率。

4.扩大学科服务内容

我馆为学前教育学科用户提供了除常规借还、阅览、查询、资源推介、讲座、复印、答疑解惑等一般业务外,还开展帮助学生快速发现、获取、评估所需要的信息;定向培训;文献调查;代查文献;论文服务;参考咨询等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业务。其中,定向培训之前,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与院系授课教师共同商讨把握培训内容,从课前作业的设计到展示环节、讲授环节和实战环节,由双方反复磋商决定。此间还进一步深入了解学前教育师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指导、教授和推介资源等。让每个学前教育学生都会熟练地使用图书馆的各类学前教育资源,并且关注其他不同平台上的学前教育信息,培养其学科素养,扩大专业的视野,确保培训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研究需求,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过去两年来的定向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师生的充分肯定。

5.团队协作,建立详细的学前教育学科服务用户信息库

为了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学科馆员们深入学科一线,坚持不懈地与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科研团队等服务对象沟通交流 ,对他们的信息服务需求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建立学前教育用户信息库。包括学前教育学科体系结构、不同方向上的教师状况、研究内容、研究方向、近年完成的重要成果、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拟开展研究课题等学科动态等。利用相关知识,建立不断更新的用户信息库。我馆以用户信息库为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对于有学前教育实训需求的高年级师生,我馆主动搜集陕西幼儿园的相关系信息,包括职位招聘要求、特色课程建设、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资料等,提供一站式、新鲜及时的学前教育信息。

总之,学前教育学科团队协同服务模式依托我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将学前教育学科服务推送到教学科研一线,让资源和服务全方位前移,直面师生,融入教学,嵌入研究过程,有力满足学科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着力打造了学前教育特色的学科服务品牌,全面提升图书馆对学前教育重点专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了我馆学科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学前教育学科团队协同服务模式目前的不足之处

1.技术设施相对落后,使得学科知识数据库建设及相关学科的定题服务等难以展开;缺少必要的技术平台,各种复杂信息服务要求如对个人信息(包括图书借阅信息自主查询、原文传递信息)的提示,期刊收藏及各类RSS知识源的定制等个性化信息服务没法完成,使得与用户交流沟通不畅,一定程度制约学前教育学科服务方式手段的创新。

2.服务内容和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目前学前教育学科服务仅限于定向培训、资源推介、讲座、文献调查、院系联络、咨询建议及普遍性的指导等,还没有达到精细的学科导航服务、学科专题检索服务、知识挖掘和组织层面,其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扩展。与用户要求的个性化,和兄弟图书馆的专业化知识化的学科服务尚有较大差距。

3.服务互动性不足。嵌入式服务是由用户需求来驱动的。目前被服务的学前教育用户主要还是被动接受,没有充分挖掘用户的创造价值。另外,学科馆员主要采取的是单方面服务的,还未成为用户团体的一份子,承担深层次服务任务,难以有效达成知识管理与增值。

四、主要对策建议

1.拓展学前教育学科服务内容,重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

学前教育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客观现实,亟需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嵌入式、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首先,馆员要主动与学前教育教师密切合作,利用数据库嵌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包括主动为用户提供教学参考资源和服务,并结合课程作业、课堂讨论、结课论文题目等介绍相关文献和服务。其次,馆员与学前教育科研人员合作,提供多角度全程式的信息服务。围绕学前教育用户科研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针对具体问题的学科研究动态或课题分析报告等的资源信息。从知识搜集、析取、创新、重组、集成到应用,进行全程交互式渗透服务[2]。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资源和各种工具,根据不同问题提供方案和对策,提供多角度全程式的信息服务。

2.构建一站式学前教育学科服务平台

任何类型的学科服务都需要强大的后台和信息技术支撑。目前,科学研究范式正在进入数据密集型的科学发现时代[3]。后台知识服务平台和技术尽可能先进强大,一线嵌入式的学科服务才能得心应手。这需要图书馆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从另一个角度看,只有在学科服务平台上,馆员与学前教育用户才能形成互动性更强的动态化交流机制。馆员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推送经过过滤集成与深度挖掘后的资源,推送各类信息服务,也可以提供分散的、细微的、零碎的、个性化的针对性的贴心服务,也许只是简短的一句话语,一个表情,一张图片,一段音频、视频等,就解决了用户的燃眉之急,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系统平台的支持。在信息利用和获取过程中,让用户通过自我服务满足需求,应是当前学科服务的一个目标[4]。总之,构建一站式学前教育学科服务平台,能使图书馆提供的相关各种工具、资源和服务,实现大幅度的增值,大大提高整体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另外,要开辟多渠道多途径的学科服务方式,深化学科服务细节,打造形式多样、上手简单、功能强大的一站式学科服务平台,并充分利用和挖掘其功能。

学前教育学科服务模式既是对我馆原有服务的深化,又是将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的服务理念进行了有机融合的积极探索。但是,在当前信息环境中,这种模式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1]杨春华,郝俊勤,马红月.从高端走向普惠式的学科化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12(23):72-74.

[2]司莉,吴方枝,钱绮琪,庄晓,王思敏.高校图书馆嵌入教学服务的成功要素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3(3):50-54.

[3]陈全松.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7):83-87.

[4]刘媛筠,李志民.当代图书馆的三种信息服务模式[J].图书馆杂志,2013(1):26-31.

猜你喜欢
馆员个性化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