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遗迹述论
——《西游记》对泰山文化的影响一例*

2014-04-11 05:08杜贵晨
关键词:齐天大圣大圣泰山

杜贵晨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遗迹述论
——《西游记》对泰山文化的影响一例*

杜贵晨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近年来先后有报道称泰山周边县市发现所谓祭祀孙悟空的院、寺、庙等达七处之多,但是都在《西游记》成书之后,直接由于《西游记》的影响,而不能作为《西游记》成书与泰山关系的证明。但是,此一风俗作为《西游记》与泰山文化关系的一部分,其源头却是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泰山与“西游”故事的“联姻”,是泰山文化背景下“西游”故事成书为《西游记》后的一个延展。清代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的揭蔽,使泰山文化在这一方面与福建、浙江等多省份自古及今都有的齐天大圣信仰之俗有了呼应的联系。从而,这一发现也成为全国性“孙悟空崇祀”或曰“齐天大圣信仰”研究的一个部分,是“泰山学”中一个涉及古代文学、宗教、民俗等多学科研究的新课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引入“考古”或曰“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

泰山;孙悟空崇祀;“岱岳大圣院”;“大圣庙”

2006年初,笔者接受媒体采访并相继发表论文《〈西游记〉与泰山关系考论》①杜贵晨:《〈西游记〉与泰山关系考论》,《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和《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界”的地理背景》②杜贵晨:《孙悟空“籍贯”、“故里”考论——兼说泰山为〈西游记〉写“三界”的地理背景》,《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一时在社会上造成所谓“泰山是‘花果山’”、“孙悟空是‘泰山猴’”的“孙猴子风波”。这件事在传统文学研究界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反响,但即使是“风波”以后,仍有不少地方文史学者持续对泰山与《西游记》、孙悟空的关系给予关注和搜讨。尤其是泰安、济南等地,近年来包括本人也偶尔参加的若干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合作或分别的考察,先后在泰山周边发现所谓祭祀孙悟空的“大圣”院、寺、庙等已经达七处之多并作了报道和评介。七处所谓孙悟空崇祀遗迹名录如下:

1.泰安“岱岳大圣院”

2.济南章丘张乙郎村“大圣寺”

3.莱芜市雪野马鞍山“大圣院”

4. 泰安新泰市汶南镇太平庄“大圣庙”

5. 莱芜市牛泉镇茂盛堂村“大圣寺”

6.济南平阴县孝直镇王柳沟村“大圣庙”

7.泰安东平县花果山“大圣庙”

这七处所谓孙悟空崇祀之俗的遗迹陆续见诸纸本和网络媒体的报道,引起口耳相传,流行不辍,已经和正在进一步迅速成为《西游记》与泰山文化关系的一部分。这就使我们不能不思考,报道所称七处遗迹果然都如所说与祭祀孙悟空有关,又是《西游记》成书与泰山文化关系的证明吗?

笔者认为这一类新近发生似乎民间性的历史文化问题并非不值得当今主流学术界给予关注。理由有二:一是作为《西游记》研究和泰山文化的积累,这些报道的内容虽非据传统文献或科研院所规范性的考古揭出,但毕竟也是一些有一定学养的文化人亲历亲为、耳闻目见的发现,而且既已形成网络或纸本载体的文献存世,又口耳相传,必将“俗语流为丹青”,所以实际已经具备学术研究资料的资质与价值,学术界理应认真面对,合理利用,而不应该置若罔闻。二是从多年来陆续有报道披露的大量考察资料看,历史上的孙悟空崇祀所代表的“齐天大圣信仰”不止存在于山东的泰山周边,至少在福建、浙江、云南、湖北、甘肃、江苏、山西、河南等省都曾经流行,至今有遗迹或遗俗,甚至传至我国台湾和海外*参见杜贵晨:《古今载论中的孙悟空崇祀之俗》,《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黄活虎:《福建齐天大圣信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李星星:《沿海地区民间信仰的在地化研究——以温州灵溪镇齐天大圣宫及其信仰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13年。。泰山周边的孙悟空崇祀是历史上全国较大范围的民间齐天大圣信仰的一个部分。全国范围内福建、浙江等地的齐天大圣信仰已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泰山周边的这类遗迹或遗俗也理应成为学术研究的课题。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笔者作为偶尔涉足的参与者,拟以部分为个人反思、更多是学习探讨的心情对相关报道试作粗浅的述论。具体做法与应用传统文献的研究略有不同,是为了有助于集中保存这一批新生的文献资料,在把散见于纸媒与网络的相关报道尽可能全面地摄要引入本文的同时*这个意思是说,鉴于相关资料目前多散见于网络和地方性报纸,不易查找,故本文有意繁引以助其集中保存和流布。识者谅之。,分别作内容真伪的辨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报道所反映《西游记》与泰山文化关系之事实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讨。以此对新近流行泰山周边有七座孙悟空庙之说去伪存真,树立有关历史上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的正见,推动《西游记》与泰山文化以及古代文学研究“考古”或“田野调查”的进一步开展。

一、“岱岳大圣院”等五处原祀非孙悟空 后或增或改祀

(一)泰安“岱岳大圣院”

泰山文史学者周郢教授曾考证发现并撰文介绍:

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舆地志·建置》记载:“大圣院:在县西南五十馀里嶅山东南。创建无考。元重修之,有至元三十一年徐朗塔廊记碑,张士彧书。庙久圮,惟砖塔九级及碑存焉。”所云大圣,即是“齐天大圣”。据朱家庄八十二岁老人杨桂松介绍:大圣院俗称“孙猴子庙”,庙内有一高塔,共九级,俗称“北白塔子”,又称万丈塔。塔中置有小神龛,置有孙猴手执金箍棒的塑像,造型生动传神。同村七十岁老人杨玉金补充说:“猴子像”高约二尺,系一尊立像。相传白塔之下,压着白骨精,故塑孙悟空以镇妖。又有塔底有洞,直通嶅山之西。大圣塔于1956年被村民拆除,现遗址散落着许多古砖。树立《塔廊记》碑的石座尚存,据杨玉金介绍:此碑为圆头,约2米高。后被人仆毁,现正在寻找。关于此碑,清杨守敬在《三续寰宇访碑录》卷十一有记:

《重修大圣院塔廊记》:徐朗撰,张士彧正书并题额正书。至元十一年九月。山东泰安。*引文上云《重修大圣院塔廊记》“有至元三十一年徐朗塔廊记碑,张士彧书”,此又云“徐朗撰,张士彧正书并题额正书。至元十一年九月”,或“至元”下夺“三”字,待考。

虽原文尚待查找,但足以证明,泰山大圣院至迟在元代已经出现,远早于百回本《西游记》的成书时代。*周郢:《泰山是〈西游〉文化源新考》,人民网2014年02月13日,转引自中国泰山网,http://www.my0538.com/2014/0213/106462.shtml。

这一有关泰安元代“岱岳大圣院”的发现在泰山文化研究中有一定学术价值无可置疑。其内容的可靠性有二:一是泰安确曾有创始年代不详而元代重修的“大圣院”;二是今当地口碑称所见该院崇祀之神为孙悟空亦可以采信。

但是,这里仍有可存疑者,即尽管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和元徐朗撰《重修大圣院塔廊记》都称“大圣院”,可“大圣”却未必一定是“西游”故事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又虽然当地口碑称“岱岳大圣院”曾祭祀孙悟空可信以为实,却未必该院原本即为奉祀孙悟空而建;而如果该院原祀并非孙悟空,那么其增或改祀孙悟空起于何时,则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怀疑“岱岳大圣院”未必原为祭祀孙悟空而建的理由有二:

1.检辞书可知,我国自先秦以下称“大圣”者,一是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二是帝王,三是佛教称佛、菩萨,四是极有神通之人,第五才是指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但是,孙悟空被简称为“大圣”也只在《西游记》的对话描写中有之,至少清初山东世俗并不以“大圣”为孙悟空的别称。例如清初的蒲松龄《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开篇云:“许盛,兖人。从兄成贾于闽,货未居积。客言大圣灵著,将祷诸祠。盛未知大圣何神,与兄俱往。至则殿阁连蔓,穷极弘丽。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齐天大圣孙悟空云。”*[清]蒲松龄著,朱其铠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442页。从例文写“兖(州)人”许盛入闽,闻“客言大圣灵著”而“未知大圣何神”看,清代闽人以“大圣”指孙悟空可能已比较通行,但在山东并不以“大圣”为孙悟空的别称。所以,山东的“兖人”许盛听了“客言大圣灵著”,并不晓得他所说“大圣”为何方神道。山东兖州去泰安不过百余里,风俗殊无大异。由此可以推知“岱岳大圣院”原祀和清初所祀之“大圣”不可能是孙悟空*笔者在先也曾误以为此“岱岳大圣院”为祭祀孙悟空而建,今乃以为不然。特此说明。。

2.“大圣院”是为佛寺名称之一,唐代即已有之,如《太平广记》卷一一五《牙将子》载:

唐东蜀大圣院有木像,制度瑰异,耆老相传云:顷自荆湘溯流而上,历归峡等郡,郡人具舟揖取之,纤夫牵挽,不至岸。至渝,州人焚香祈请,应声而往。郡守及百姓,遂构大圣院安置之。东川有牙将者,其子常喑,忽一日画地,告其父曰:“某宿障深重,被兹业病,闻大圣院神通,欲舍身出家,依止供养,冀消除罪根耳。”父许之,由是虔洁焚修,夙夜无怠,经数载,倏尔能言,抗音清辩,超于群辈。复有跛童子者,睹兹奇异,发愿于大圣院终身苦行,忏悔求福,未逾期岁,忽能起行,筋骨自伸,步骤无碍。事悉具本院碑,殿有东庑,见有喑僧跛童子二画像并存焉。*[唐]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804页。

下注“出《报应录》”。《报应录》作者王毂是唐代诗人,文中“木像”当即佛菩萨之像,而肯定与当时尚未被虚构出来的孙悟空无关。由此可知,大圣院最晚自唐代已为僧寺之称,早在孙悟空故事出现之前就有了。又从各种文献检索看,大圣院至宋元渐已普遍,虽然偶有改称“大圣寺”者,但始终都为佛门之地。如济南章丘西採(或作“采”、“彩”)石(今属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白土山也有一座创始年代不详而元代重修的“大圣院”,元刘敏中写于大德三年(1299)的《重修大圣院碑记》载:“自唐贞观间,有僧号真觉者始居此山,殁而多灵迹,人以为圣院之所由名也。”*[清]钟运泰、高崇岩编纂:《章丘县志·卷八文·二十一》,清康熙三十年;邓瑞全、谢辉校点:《刘敏中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清光绪七年陈鸿渐撰《重修大圣院碑记》*参见《西彩石金石之清光绪七年重修大圣院碑》,柳上惠的博客 2010年4月15日 http://dieer1980.blog.163.com/blog/static/614493320103156045623/。亦沿此说。由此可见元代名“大圣院”者,不一定因孙悟空而设,甚至不会是因孙悟空而设。尤其是泰安去章丘不远,“岱岳大圣院”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重修,与章丘西採石“大圣院”重修也差不多同时,则其作为相去不远之两地同时同名的“大圣院”建设,应该都如西採石“大圣院”而与孙悟空没有什么关系的吧!

虽然如此,但是世事变幻、白云苍狗,也并不见得原祀某位高僧的“岱岳大圣院”后世没有增祀或改祀“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可能。这里就有下文将要评介的新泰“大圣庙……之前身为三义祠,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增祀孙悟空,改称大圣庙”*周郢:《泰山是〈西游〉文化源新考》,人民网2014年02月13日,转引自中国泰山网,http://www.my0538.com/2014/0213/106462.shtml。之例可以为证。以此推论泰安当地人所见上世纪“文革”前“岱岳大圣院”祭祀孙悟空,也应该就是事实。但这个事实并不能证明元代或更早建立的“岱岳大圣院”原祀即孙悟空,而自那时即已俗称“孙猴子庙”而已。

当然,以上仅是就报道内容的推断。“岱岳大圣院”是否原祀孙悟空问题的最后解决,可能要在徐朗《重修大圣院塔廊记》中才能得到最后的答案。现在可以确认的只是“岱岳大圣院”在清代中晚曾是祭祀孙悟空的场所。这虽然很可能只是岱岳大圣院在原祀基础上的增祀或改祀,但也已经是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二)济南章丘张乙郎村“大圣寺”

又据《济南日报》记者赵晓林《“大圣寺”现身章丘张乙郎村(图)》报道:

本报8月8日讯(记者赵晓林) 本报两篇关于“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的报道见报后……济南一位古代建筑和碑刻的超级发烧友黄鹏向记者爆料,在济南章丘圣井街道办事处的张乙郎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大圣寺”,于是记者今天一早随其一起探访了这座古寺……今天早上记者赶到张乙郎村,在村委会大院的后墙外,我们看到了一座坐北朝南的老建筑……这就是大圣寺仅存的一座大殿了。

带路的老人说,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前,这里还有不少建筑,像天王殿、左右配房等,院子也很大,后来那些都被拆了。他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这座寺还有石头砌成的山门,门楣上有石匾,上面就是“大圣寺”3个字。山门内是前院,院子有很多大树,前殿和后院之间由一排厢房隔开,厢房中间有一条通往后院的过道,后院正中就是这座大殿,大殿东面有一座钟楼,里面悬挂着古钟,右面有鼓楼。大殿前还有一些石碑,好像就是记录的大圣寺的历史。据说,从前这座大圣寺香火很旺,附近村民都来烧香祈福……现在只剩下这座大殿了……神像早已不见,供的是谁也难以知晓。老人说好像供的是孙大圣,记得不很清楚了……大殿四壁绘有精美的壁画,只是北墙上的壁画上部受损严重,其他墙壁上的壁画基本完好……

南面墙上的壁画内容是《西游记》里大圣孙悟空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画面前半部分是孙大圣大闹天宫、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并打败了天兵天将、最终被如来佛收归五指山下的内容,后半部分是孙大圣跟随唐僧取经,在路上大战妖魔鬼怪的画面,其中有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熄灭火焰山、取回真经等内容。壁画基本上都是用黑色单线条描绘,人物形象生动、鸟兽栩栩如生、草木生机盎然,尤其是孙大圣和猪八戒的形象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上世纪60年代前有关《西游记》绘画中的形象差不多……

记者还在一幅壁画里发现了本寺的名字,有幅画面上的一个孩童提着一个灯笼,灯笼上就写着“大圣寺”三个字,这在古代壁画中应属于比较少见的现象。

记者还发现殿内梁柱上也有精美的花鸟彩绘,令人惊奇的是大梁上写有一行字迹,仔细辨认和对照照片后才看清字迹:“大清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季春谷旦领袖乡饮大宾附贡生李星□侄大学生毓阑等重修”,其中星字后面的一个字看不清。由此行文字可知此寺是光绪十一年,也就是1884年重修的,那最初修建是在什么时候呢?黄鹏领我们来到大殿大门的东侧,记者看到在墙壁上一人高的位置镶嵌有一通宽约50厘米的小石碑,上面字迹为:“山东济南府历城明贤乡张乙郎庄重修大圣寺佛殿一所,善人赵宗舜、李云露,施财善人王现、张男、张九昂。木匠张岳、张道;泥水匠贾松、贾相;石匠李荣。主持僧人广圣、广良、祖澄”,落款为“万历二十三年孟夏吉旦”。在大殿大门西侧的墙壁上也嵌有这样一通石碑,记者看到原来镶嵌石碑的地方只剩了一个长方形的窟窿,石碑已不知去向。黄鹏说,不见的石碑上记载的是康熙三十八年征地、重修扩建寺院时捐资人的记录,上面有征地的面积,他曾记录下来是“随寺征地十七亩二分,地内草木均摊入地”,而捐资者大多是有官职或地位的,由此也看出这座大圣寺在当时是非常有影响和地位的。

通过大殿内房梁和康熙及万历年间石碑的记载可知,这座大圣寺在万历、康熙和光绪年间曾3次重修过,那么起始修建时间最晚也在万历二十三年前。*赵晓林:《“大圣寺”现身章丘张乙郎村(图)》,《济南日报》2010年8月9日。

从以上报道可知,这座“大圣佛寺”又称“大圣寺”,在今济南章丘圣井街道办事处张乙郎庄,始建最晚在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之前,并曾在明万历、清康熙和光绪年间先后三次重修。但是,这座“大圣寺”所奉祀“大圣”为何方神圣?连“带路的老人”也没有明确说是孙悟空。因此除了从南墙不知绘于何时的《西游记》壁画可想或与孙悟空有些蛛丝马迹的联系之外,并无任何实物或说法可以证明此寺所祀之“大圣”就是孙悟空。说不定也如西彩石之“大圣院”一样,是为纪念某位高僧而建,与孙悟空崇祀没有任何关系。

(三)莱芜市雪野马鞍山“大圣院”

笔者曾与周郢教授及记者偕往调查。周郢教授曾记其址在莱芜市雪野马鞍山麓并曰:

系石构小庙,俗又名孙悟空庙。又据当地引导者介绍,此庙亦毁于“文革”中,近年用原石重建。有康熙四十年(1701)记碑。然碑文漫漶,无可辨识。据南白座村67岁老人张学军介绍:庙中原奉祀孙悟空塑像,高约半米。大圣镇妖布雨,颇有灵异,乡人于清明重阳与大年初一皆至此烧香祭祀。相传孙大圣护送碧霞元君修炼,先至此山,元君于此“坐不安稳,便又去了泰山”(原话)。而大圣留住于此,乡人因建大圣庙以祀。按明无名氏《天仙圣母源留泰山宝卷》写天仙公主在黄河中之遭遇,大似唐僧出世故事;而深涧得青龙神化白马,又似悟空收服小白龙情节。西游故事与碧霞元君信仰之关系颇可研究。*周郢:《泰山是〈西游〉文化源新考》,人民网2014年02月13日,转引自中国泰山网,http://www.my0538.com/2014/0213/106462.shtml。

由此看来,我们考察过的这座“大圣院”曾经奉祀孙悟空之事,也是仅存于口碑,而并无文献或实物的证明。所以纵然今人的口碑可信,也未必不是该大圣院后来的增祀或改祀,其原本是否为祭祀孙悟空而设,仍当存疑。

(四)泰安新泰市汶南镇太平庄“大圣庙”

据周郢教授实地考察介绍说:

新泰大圣庙,俗称“猴子庙”,位于新泰市汶南镇太平庄。周郢介绍说,该庙处于嶅山西麓,其旁土岭名猴子岭。清人李清濂《登青山云六首》之“带曳长河卷猴岭”(《饭山堂诗集》卷一),即指此。庙之前身为三义祠,创建于明万历年间,今存“万历己酉(1609)夏”记碑。清代增祀孙悟空,改称大圣庙。原庙有大殿二座:大圣殿居东,供奉孙大圣坐像,高60厘米,头戴黃罗帽,着锦袍虎皮裙。关帝殿居西,供奉关羽。原有道士主持。1959年改为学校,神像拆除,庙宇尽废。近年由村民募资重建。据村老单传业(74岁)、刘明华(60岁)等介绍:孙悟空民间称为“大神爷爷”,相传其“姥娘家”在东都镇南乔庄,其“老舅家”在翟镇梭庄。每逢天旱,村人都要祭拜大圣求雨,到时将其坐像抬上神辇,游走四方村镇。前高揭旗帜,大书“齐天大圣”四字。由于南乔与梭庄是“神亲”,所以两村都要设酒款待送神信众。而大圣神舆所过之地,只有嶅阴宝泉寺、南乔观音庙、梭庄二郎庙要“拜方”,其馀村庄都不拜而过。据说大圣甚灵验,巡游后不过三天,必降甘雨。猴子岭传说是其省亲归庙歇脚之地。每年大圣庙会开戏,第一场必唱《无底洞》(又名《白鼠洞》),用来宣示大圣神威。据刘明华称:庙内原有碑楼,内有碑记孙大圣事,今已毁弃。*周郢:《泰山是〈西游〉文化源新考》,人民网2014年02月13日,转引自中国泰山网,http://www.my0538.com/2014/0213/106462.shtml。

由上引可知,这座庙本是明代建立奉祀三国刘备、关羽、张飞的“三义庙”,清朝人增祀孙悟空而改称的“大圣庙”。古庙毁于1959年,近年重建,所以增祀之事是有所本,加以口碑流传如此,可信其能够表明时至清代,新泰人甚至割取“三义”享祀的领地来祭祀孙悟空,则不仅证明当时当地曾有崇祀孙悟空之俗,而且其兴也有勃然之势!

(五)莱芜市牛泉镇茂盛堂村“大圣寺”

王福成以“安东老王”的网名在网易发表的博客文章介绍“莱芜市境内最大的石佛——青龙寺石佛”,结末有说:“青龙寺以北的岳正寺则是因为在东岳泰山正东而得名,青龙寺以东茂盛堂村(牛泉镇)的大圣寺则是为纪念帮助玄奘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孙悟空而修建的(现已消失)。”*安东老王:《山东莱芜青龙寺石塔(明代)》,网易博客 2012年10月29日,http://andonglaowang.blog.163.com/blog/static/8448753220129294385591/。但笔者电话询问该村委会负责人,答复说并无此事。所以,该地历史上是否曾经有过这么一座“大圣寺”,又其所奉祀为何神佛等,都还有待核实。

综合以上考论,岱岳大圣院等五处原本均非为祭祀孙悟空而设。但五处之中,岱岳大圣院、莱芜市雪野马鞍山“大圣院”、泰安新泰市汶南镇太平庄“大圣庙”等三处各有口碑证明于清代以及后来曾增祀或改祀孙悟空。即使济南章丘张乙郎村“大圣寺”并无明确肯定的口碑证明,但是从其南墙壁画《西游记》故事看,该寺的祭祀似也有可能与《西游记》相关。这就是说,现在能够知道的五处之中除却莱芜市牛泉镇茂盛堂村“大圣寺”无可讨论之外,岱岳大圣院等其他四处虽然本与孙悟空崇祀无关,但在清代的某个时期,由于孙悟空崇祀风俗的冲击裹挟,也都由祭祀高僧或“三义”而增祀或改祀孙悟空了。

二、济南平阴、泰安东平二处“大圣庙”原祀孙悟空

(一)济南平阴县孝直镇王柳沟村“大圣庙”

据《济南日报》2010年8月5日载记者赵晓林、实习生刘霄云《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现身济南(图)》报道:

今天早上9点,当记者与平阴县孝直镇文化站站长何鹰等赶到该镇王柳沟村西的一片玉米地边时,村支书张兆才正带领几个村民忙着将石碑运到村里去。村民们费了很大力气将石碑安置在路旁,将碑上的泥土冲刷干净。记者看到,正面最上方刻有“昭兹来世”4个大字,最右侧的字迹为“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记”。碑记字迹为小楷,非常工整、清晰,基本没有损坏。记者与何鹰一起对碑记进行了逐字阅读,基本弄明白了碑记内容,记载的是当地曾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修建过一座“齐天大圣庙”,并称其非常灵验。

报道又说:

在碑记正文的后面,还记录了修建“大圣庙”的5种工匠———塑画、泥水、木工、石工、铁匠,这种将工匠种类名称同时刻在碑记上的古代石碑非常少见。石碑的背面上方刻有“万古流芳”,下面是几百个人名,是当时修建“大圣庙”时捐款人的名字,其中还有几个商号的名字,说明当时捐款者公私都有。

这通石碑是何鹰去年来村考察时发现的,当时他正在研究孝直镇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加古通”时,根据资料记载认为在王柳沟村应该建有一座“大圣庙”,经过查询,终于找到了这通石碑,而上面记载的“大圣庙”确实与“加古通”这种民间舞蹈的创建、流传及功能有关系。因此,这通石碑对于研究孝直镇的民间风俗、文化及其传承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赵晓林、刘霄云:《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现身济南(图)》,《济南日报》2010年8月5日。

这座“大圣庙”有存世石碑和《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记》为证,可信其为崇祀孙悟空而设,是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的一部分。

(二)泰安东平县接山乡林马庄村花果山“大圣庙”

笔者曾与周郢先生共赴东平考察此庙遗迹。周郢先生记曰:

东平大圣庙,在东平县尹山庄南的花果山之巅。周郢介绍说,现存《齐天大圣庙记》(拟题)碑。碑高1.5米,宽约0.5米。立石于清嘉庆十年(1805)十月,府庠生夏光渭撰文,夏宗唐书丹。碑中述齐天大圣之祀云:东平州林马庄,每逢旱,辄祷齐天大圣,屡降霖雨。宗义田君等捐工构石修大圣庙一座,王青君等復纠合同庄塑像演戏。爰求文于余,以垂永远。虽然大圣者,金圣叹以为《西游》之寓言,其人若不可考,然□二子固有词以告余矣……。余不能文,为叙其事、述其言以志之。

据尹山庄88岁老人尹序瑞介绍:尹山庄流传有孙悟空故事,庄南山名花果山,上有孙大圣庙,建有大殿一间,供奉孙猴子、猪八戒、沙和尚与小白龙四位神像。逢天旱时,村民往往至庙祈雨,香烛甚盛。“文革”时庙宇被毁,现仅存此《齐天大圣庙记》碑。附近还有石腚唇与石乳遗迹,都与孙悟空故事有关。*周郢:《泰山是〈西游〉文化源新考》,人民网2014年02月13日,转引自中国泰山网,http://www.my0538.com/2014/0213/106462.shtml。

又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大圣庙遗址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接山乡林马庄村东南的花果山之阳坡,创建于清代,原建有石块砌成大殿一间,大殿内正中又有一小室,正所谓房中房,小室供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神像。每逢天旱少雨之时,附近村民便至庙进献瓜果上香祈雨,连年香火不断。*张英爱、何召松:《山东发现清代碑印证〈西游记〉与泰山有渊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3月10日,http://www.viewcn.com/sd-tw/jrsd/qlsk/2009/03/1345579.html。

由此可知,东平“大圣庙”确为祭祀孙悟空而建,而清嘉庆间当地曾有崇祀孙悟空之俗。

三、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遗迹的价值与意义

综合以上报道所称泰山周边七处孙悟空崇祀遗迹的考述,这一发现的价值与意义有如下几点:

(一)总体上看是泰安、济南、莱芜等泰山周边历史上有孙悟空崇祀之俗的坚强证明

七处之中除莱芜市牛泉镇茂盛堂村“大圣寺”为未可知以外,其他六处都以原祀、增祀或改祀等不同形式与孙悟空祭祀有关,成为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的民间宗教设施,是泰山周边确曾有孙悟空崇祀之俗的确凿证据。

(二)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发生于清代乾隆之前,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

由以上仅有的济南平阴、泰安东平二处原祀孙悟空之“大圣庙”分别建设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和嘉庆十年,以及岱岳大圣院等四处都是在清或近代增祀或改祀孙悟空看,大体可以断定这一地区的孙悟空崇祀发生于清代乾隆之前,而乾、嘉年间最为盛行。

(三)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与道教的联系更为密切

由七处之名称可知,原本非祀孙悟空者五处,除称“三义庙”者之外,四处均称“院”或“寺”,明显属于佛门。而可信为崇祀孙悟空而建者二处称“庙”和增祀或改祀之“大圣院(寺)”俗均改称“庙”等情况则共同表明,泰安周边凡因孙悟空崇祀建立或改称之祭所,均不称“院”或“寺”而称为“庙”。这与洛阳市宜阳县花果山有乾隆十五年所立《重修齐天大圣孙佛老祖庙宇序》碑记称“花果之山,巍然高耸……我孙佛老祖,庙宇实建此山”*转引自《网易·天使宝贝的博客·[西游记]》,http://zhenghanjiawei.blog.163.com/blog/static/162646498201010403025187/。云云亦相符合,似能显示包括泰山周边地区在内,全国多省份流行的孙悟空崇祀之俗与道教的联系更为密切。这一现象颇有意思的是,《西游记》写孙悟空最后成了斗战胜佛,但在孙悟空崇祀之俗中,人们尊敬、喜爱和信奉的仍然是未成佛之前道教色彩更浓的孙悟空形象。

(四)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为纯民间宗教风俗

以上所述无论原为祭祀孙悟空而建的二处“大圣庙”或由奉祀其他神佛增祀或改祀孙悟空之与孙悟空崇祀有关的所有历史信息,均不见于地方志的记载,似知其所代表民众对孙悟空的崇祀之俗一直未得到官方的认可,为纯民间的神道信仰。而所有相关庙宇几乎损毁殆尽的现状,也使我们想像清代泰山周边的这类庙宇或不止此数,唯是在历经战乱和“文革”的破坏之后至今已经湮没无闻罢了。由此又可以推想清代崇祀孙悟空而设的“大圣庙”是在官方并不提倡甚至可能有所压制的情况下集资起建,并在至少百余年的时间里香火不绝,岂非证明清代泰山周边民间的孙悟空崇祀曾是一个较为普遍和强烈执着的信仰?

(五)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主要为抗旱祈雨而作

济南平阴与泰安东平的“大圣庙”分别存有庙碑记文。前者据《济南日报》2010年8月5日载《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现身济南(图)》报道转录碑记原文如下:

齐天大圣者,《西游记》所借以喻心体也。始之放纵侈肆,继之收敛镇定,终之勇键正直,所以象心之邪正兮,途其离奇怪诞则寓言游戏,亦足见灵明之宰神妙不测耳,不必果有其人也。然而千百载后,像其貌而神之,如柳沟庄之祷雨辄应,历年不爽,则又何说?覆帱唯天是荷,而视听以民为寄,二气而偶乘矣。合众以祈天心,至诚感格,是有呼吸可通之理,夫山川雷雨之神所听命者,厥唯上帝。顾乃艳于齐天之名而匍匐焚祝,一若上帝之权,大圣可以并操也者。此则世俗所执守,君子固难以深论,抑循有可原。则仁爱者,天之呼吁者,民之心妥。大圣于坛遗即谓其为天人交际之心矣,无不可也。今此地秋成,收获颇稔,灵雨之赐昭,又矣。里中以展视天祠,嫌于食德忘报,募金督工,创修殿宇,虽非祀典所载,然揆之王制有功德于民则祀之之例,意或有合。勉应众人之请,而撮述其心之同。令入是祠者,因心见心,庶几方寸灵台之山光,斜月三星之洞彩,去人不远也。

接下记者关于抄录碑记的说明曰:

后面落款是“道人张仁科”,接着是“廪生张广居沐手敬题”字样,再后面刻有“纠首齐珍、张思聪、张万祥”等20余人的名字,而纠首应该是带头人的意思。碑记最后的落款时间为“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上浣吉旦”。

又评曰:

这段碑文讲述的是当年的柳沟庄为了求雨而修建“齐天大圣庙”的简单原因与过程,并对“齐天大圣”的功绩和灵验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碑记中最有意思的是关于《西游记》的明确文字,这在全国类似碑文中还很少见。*赵晓林、刘霄云:《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现身济南(图)》,《济南日报》2010年8月5日。

该报翌日又发表赵晓林、刘霄云题为《加古通:在传承中顽强“起舞”》的报道说:

何鹰采访过当地加古通的司鼓老艺人康永章,老人今年82岁,据他回忆,祈雨时,队伍很庞大,前面的锣鼓队吹起羊角号、敲起锣鼓,有一人手持“净瓶”走在锣鼓队后面,接着有十几人头戴柳条帽圈,手持长条形的五色彩旗,成双排行进。后面是大红轿抬着泥塑孙大圣。

何鹰说,从康永章叙述中的“大红轿抬着泥塑孙大圣”这句话就和“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联系上了。很多当地老人都说过,以前王柳沟村的《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记》中所说的庙宇就是“大圣庙”,里面供奉着一尊齐天大圣的塑像,每当哪个村要祈雨,这个村的村民便会在半夜里到“大圣庙”里将塑像“偷”出来,抬到祈雨的地方进行祭拜,然后再“偷偷”抬回去。*赵晓林、刘霄云:《加古通:在传承中顽强“起舞”》,《济南日报》2010年8月6日。

泰安东平县林马庄花果山《齐天大圣庙碑记》曰:

尝考祭祀之典,允有功於民者,则祀之。故八蜡之祭有猫,为其食田鼠;有虎,为其驱田豕,重民事也。东平州林马庄每逢岁旱,辄祷齐天大圣□屡降霖雨。宗义田君等捐工构□修大圣庙一座。如玉肖君等复纠合同庄塑像演戏,爰求文于余,以垂永远。虽然大圣者,金圣叹以为《西游》之寓言,其人若不可考,然而二子固有词以告余矣:彼五帝之祀,《礼》有明文;元帝为梵王大子,言不雅驯,缙绅先生已难言之;东青帝、西白帝、南赤帝、中黄□□帝又果为何代之人,谁氏之子乎?若泯其功之不可没,第责其神之无所据,是犹见驼驼笑马肿背,虽双瞳如豆,抑何所见之不广耶?余不能文,为叙其事,述其言,以志之。

府庠夏兴渭撰文

夏宗唐书丹

(下为纠合首事、演戏首事及捐资、施工人名录,末署“大清嘉庆十年十月吉日”)

以上两篇分别撰刻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和嘉庆十年的碑记,除了都明确说所祀“大圣”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之外,还重点记述了奉祀孙悟空之由,是所谓“像其貌而神之,如柳沟庄之祷雨,辄应历年不爽”,或“每逢岁旱,辄祷齐天大圣,□屡降霖雨”。笔者早曾因东平齐天大圣碑的发现撰文介绍历史上我国南北多省份皆有祭祀孙悟空之俗,认为“清初以降文献记载中,福建福州、云南泽州、湖北蕲州等地,皆曾有崇祀齐天大圣孙悟空之俗,并且为远在山东并未去过这些地方的蒲松龄所知。另外,这些祭祀都发生在旱灾的时候,为祈雨而设,可见是把孙悟空当作了能够支配下雨的神灵”*杜贵晨:《古今载论中的孙悟空崇祀之俗》,《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今平阴“大圣庙”碑文的记载进一步加强了笔者的判断。

(六)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因《西游记》而兴,虽与《西游记》成书无关,却可溯源至作为《西游记》成书之重要背景的泰山文化

历史上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既发生并兴盛于清代,那么它就只可以是《西游记》小说在泰山周边地区影响广大的一个证明,而不可能与《西游记》的成书有什么直接关系了。但是作为《西游记》与泰山文化关系的一部分,这一风俗的源头却应该是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西游”故事与泰山的“联姻”。其自身虽然晚于《西游记》的成书,不是《西游记》成书受泰山文化影响的证明,却是泰山文化作为《西游记》成书背景之一束遥远的折光,是泰山文化背景下“西游”故事成书为《西游记》后的一个延展。

综合以上所论,有关泰山周边所谓七处孙悟空崇祀遗迹的报道虽然不尽可信,在新资料发现之前,研究者不能据此想像历史上由元至明、清二代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如何地盛大,更无理由据以研究《西游记》成书与泰山的关系。但是,历史事实本属客观的存在,相关报道不必合于发现者预期的目的而有其自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所谓七处孙悟空崇祀遗迹真真假假,并不是发现者的遗憾;反而七处中有六处可证清代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事实的揭蔽,使泰山文化在这一方面有与福建、浙江等多省份自古及今都有的齐天大圣信仰之俗有了呼应的联系,成为全国性“孙悟空崇祀”或曰“齐天大圣信仰”研究的一个部分。这在某些学者所提倡建立的“泰山学”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增量和加强,是“泰山学”中一个涉及古代文学、宗教、民俗等多学科研究的新课题。有关研究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引入“考古”或曰“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

On the Sun Wukong-worshiping Traces in the Vicinity of Mount Tai:An Example of the Influences ofThePilgrimagetotheWeston Mount Tai Culture

Du Guiche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It is reported that seven temples and monasteries for the worship of Sun Wukong (Monkey King)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surrounding counties and towns of Mount Tai for the past few years. But none of them was built after the appearance ofThePilgrimagetotheWestin book form, and cannot bear out the causality between Mount Tai culture and the book. However, as par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unt Tai culture and the book, this custom derives its origin from the “marriage” of Mount Tai and the stories about the “west journey” before the birth of the book, and is therefore an aftermath of the coming into being of the book. The custom of worshiping Sun Wukong in the vicinity of Mount Tai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brought Mount Tai culture interrelated to the custom of the belief in the Great Sage Equal of Heaven cherished in Fujian, Zhejiang and other provinces from ancient time till now. This has become part of the studies of the nation-wide “Sun Wukong worshiping” or “belief in the Great Sage Equal of Heaven”, namely a new subject of Mount Tai studies of a multiple disciplinary research involving ancient literature, religion, and so on. And i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actice of “field work” into the researches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Mount Tai; Sun Wukong-worshiping; Mount Tai Monastery of the Great Ssge; the Great Sage Temple

2014-06-20

杜贵晨(1950—),男,山东宁阳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I207.41

A

1001-5973(2014)04-0037-10

责任编辑:李宗刚

猜你喜欢
齐天大圣大圣泰山
9.99万元起售,捷途大圣正式上市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大圣归位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齐天大圣的法力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魔性的大圣,人性的皮猴
从《大圣归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的突围之道
没错,就是猴子送来的齐天大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