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 上海铁路局南京电务段
LKD2-T2型列控中心维修终端常见报警信息分析及改进措施
马卫 上海铁路局南京电务段
随着LKD2-T2型列控系统在我国铁路的广泛应用,需要可靠的安全保障及故障排查措施。当列控中心发生故障时,如何利用列控中心维修终端的报警信息,及时正确地判断和排除故障是我们研究的课题。重点结合列控中心报警系统原理,对列控终端常见报警信息进行分析和汇总,使用SQL语言,进一步完善智能化报警系统的改进方案。
LKD2-T2列控中心;故障报警分析;智能化报警系统
当LKD2-T2型列控中心发生故障或隐患时,电务维护机会弹出一个报警窗口予以提示,同时可在电务维护终端调出设备工况图查看设备的实时状态。但由于列控系统较复杂,通信接口多,且报警信息内容非常专业,而现场维修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层次不齐,对报警信息作准确、快速判断存在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对列控维护终端常见的报警信息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智能化报警系统改进方案。
列控中心故障可分为列控主机单元故障、与其他设备通信故障、LEU故障(LEU-有源应答器通道故障报警、LEU电子单元故障、CI-TIU板故障报警)、输入/输出单元故障、轨道电路接口系统故障报警等。下面就以上故障类型,简要举例对电务维护终端的报警信息进行分析。
1.1 与其它设备通信故障报警
车站列控中心与CTC、车站联锁、临站列控中心和临时限速服务器等设备存在通信交互信息,通过信号安全数据网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信号安全数据网为8芯光纤构成的双网冗余工业以太网。设备间通信故障也是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
以列控中心与CTC通道故障报警为例,列控中心向CTC发送轨道电路状态,码序、方向等信息。列控中心主机单元通过CAN通信总线(CANA、CANB)与列控机柜通信接口单元中的CTC通信板交互信息,通信板再通过RS422总线与CTC之间完成信息的交互。列控中心为了实现与CTC通信的冗余性采用了主备CTC通信板冗余配置(CI-GS1、CIGS2)分别与CTCA机和CTCB机相联,组成2×2的RS422传输安全通道。当其中一个通道发生故障时,报警窗口显示TCC与CI-GS板2-CPU2状态故障和RS422通道故障及设备工况图中CI-GS和CTC-B间的连接线显示为红线,通信报警及工况图见图1。可判断:CI-GS2板至CTC的B机通信故障。CI-GS板2是列控中心与CTC通信第2块通信板,通信板CI-GS板由CPU1和CPU2组成,CI-GS2-CPU1和CPU2分别负责与CTCA、CTCB机的RS422通道通信。
1.2 LEU故障报警
列控中心向LEU发送有源应答器报文,同时接收LEU设备反馈的应答器设备状态信息。当列控中心接收到联锁传来的进路信息后,列控中心就会源源不断的将报文发送到LEU,LEU再通过电缆将报文传送至室外的有源应答器。列控中心主机单元-(CI-TIU板)-LEU-有源应答器之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均会导致报警。
图1 通信报警及工况图
以LEU-有源应答器通道故障报警为例,LEU1、2配置一样,互为冗余。常态下,LEU1的端口1、2通过LEU切换单元分别输出至有源应答器BX和BSN,LEU2端口3、4通过LEU切换单元分别输出至有源应答器BS和BXN,而LEU1、2的其他端口处于备用。当LEU的某一端口通道出现故障时,报警窗口显示LEU1的端口1状态故障及设备工况图显示LEU1的端口1到LEU切换单元之间显示红线,通信报警及工况图见图2。常见故障原因是有源应答器本身或电缆故障,经过此应答器的动车将会接收到有源应答器默认报文。
图2 通信报警及工况图
当列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列控维护机依据采集到的信息产生维修报警数据包,维护机再通过对数据包的解析处理生成我们常见的维护报警信息。列控中心维护报警数据包见表1。
表1 列控中心维护报警数据包
列控中心维修报警数据包的第8~9个字节是报警设备编码见表2、第10个字节是报警故障现象描述编码见表3。
表2 报警设备编码表
表3 部分报警描述编码表
例如,列控维护机依据采集到的故障信息生成的维修报警数据包为*******211*****(注:数据包中除第8-10字节外均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故用*代替),通过查询表2可知第8字节为2,报警设备为LEU;第9字节为1,表示为LEU1;通过查询表3可知第10字节为1表示报警描述应为应答器端口1状态异常。因此反映到维护终端上报警信息为"LEU1端口1状态故障"。
由于列控系统结构复杂,报警信息专业,现场信号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层次不齐,面对故障报警,判断和处理故障的效率也会千差万别,为使弹出的报警信息通俗化、明确化、智能化,便于现场人员对列控系统的维护,本文提出新型智能化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仍是以列控中心维护报警数据包为基础,通过建立对应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
具体实现如下:
第1步构建智能报警分析数据库E-R模型结构图,见图3。
第2步建立列控报警智能分析数据库。
在E-R模型结构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形成列控智能分析数据库见表4。
表4 列控报警智能分析数据库
第3步列控智能分析系统编程设计。
图3 智能报警分析数据库E-R模型结构图
本系统将随时收集解析列控维修报警数据报,并记录报警设备代码和故障报警描述代码,在数据库中查找出相匹配的列控故障原因,最后给出相应的故障提示窗口。
以下是解析报警数据报,记录报警设备的部分语句代码。
——wDataType表示维修列控报警数据包
——wAlarmCode表示维修列控报警设备编码
——bErrCode表示故障报警描述编码
在智能分析数据库中通过SQL语句进行查询。
select**from表where报警设备编码=XX1and故障报警描述编码= XX2
——XX1表示维修列控数据包的报警设备1编码+故障报警描述编码
——XX2表示维修列控数据包的报警设备2编码+故障报警描述编码
第4步生成列控智能分析系统界面。
列控智能诊断系统可视化界面见图4。界面下方有“保存、设备状态图、诊断分析、日常维护、关闭”等按钮。点击“设备状态图”按钮,可通过链接列控维护机的方式弹出列控设备的实时状态图;点击“诊断分析”按钮,可在界面图中故障摘要及处理意见框内解析出故障摘要及相应的处理建议。点击“保存”按钮,可将一个月内的报警信息依文件名的方式存放当地硬盘以供需要时调用。
图4 列控智能分析系统界面
通过列控终端报警分析和列控故障智能诊断系统,我们可以快速判断出列控设备的故障点,确保列控冗余性,保证列控行车设备安全。并且能够帮助现场维修人员快速准确的判断故障点,节约故障抢修时间。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