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利器驰声久,何用春闱榜下看
——《薛涛诗笺(修订版)》之学术贡献刍论

2014-04-10 23:43赵小华
关键词:薛涛资料

赵小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广州510631)

中唐女诗人薛涛,“容仪颇丽,才调尤佳”,文采风流,多才多艺,不仅“工为诗”,还“精翰墨”,精通音律,更创制了风行一时、流传千古的薛涛笺。出众的才情使薛涛闻名遐迩,蜚声蜀中。尽管薛涛以敏锐的诗才受到赏识,以诗名于当世,但由于薛涛没有诗集流传,自晚唐直到明清,评论薛涛诗、记述薛涛事,多逻辑混乱,语焉不详,互相抵牾,给薛涛其人其诗的研究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薛涛诗专集为蜀刻本《锦江集》五卷,历代《艺文志》无见,最早在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著录。约与晁公武同时的章渊的《槁简赘笔》中有记:涛“八九岁知声律,暮年居浣花溪,有诗五百首”,似是《锦江集》的诗数。后南宋洪迈辑录《万首唐人绝句》,收涛诗73首。从所收涛诗来看,《万首唐人绝句》之失,一是所录绝句都没有注明出处;二是把《十离诗》署名薛书记;三是在《赠杨蕴中》七绝一首题下注云:“死后作”,为不经之谈。此外,还漏收涛诗数首。尽管如此,它仍是后世薛涛诗集的编辑和校正讹误的祖本,也是今天还能见到的涛诗最早、最多的一种汇选本。到了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成都洗墨池从杨慎家藏刻《薛涛诗》一卷,收涛诗85首。其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编辑的《全唐诗》,收入涛诗89首。

1981年,时年76岁的张蓬舟老先生出版《薛涛诗笺》(简体横排,语体为白话文)[1],收涛诗92首,此为中国第一部有笺注之薛涛诗专集。1983年《薛涛诗笺》再版(繁体竖排,语体为文言文)[2],另有八篇文章分述有关薛涛之诸方面,实为国内研究薛涛之集大成者。2012年11月张篷舟笺、张正则、季国平、张雅续笺的《薛涛诗笺(修订版)》[3]出版,收诗93首,堪称薛涛研究收集资料最广博、研究成果最丰瞻的力作。

续笺者张正则、季国平为张蓬舟先生之长子及长媳。正则先生早在1941年便遵父命全文翻译了美国魏莎(Genevieve B.Wimsatt)女士于1945年所著之薛涛专著《芳水井》(A Well of Fragrant Waters:A Sketch of 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Hung Tu)一书,其功力可知;后又著中英文合编之《女诗人薛涛与望江楼公园》(Poetess Xue Tao and Park fo River-Vieeing Tower)及薛涛研究专文、英译薛涛诗数十首,对薛涛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国际动态非常熟稔。《薛涛诗笺(修订版)》集笺者多年研究薛涛之功,于资料之丰瞻、考订之精审、气度之恢弘等方面,独有贡献。

一、资料丰瞻,无出其右

张篷舟所著《薛涛诗笺》在此次修订重版之前,因学力深厚而雄踞学林二十余年,无以替代。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对其评价颇高:“该书搜集史料繁富。考证薛涛身世之精审及对涛诗的考辨笺注,可叹为观止。张蓬舟研究薛涛的主要成就,在于他充分占有史料,用新的观点和审美视角廓清了千余年来封建士族文人强加在女诗人头上的污名秽迹,全方位地从诗品到人品对薛涛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评述,塑造了一个文采风流、出污泥而不染的女诗人形象,并为薛涛研究开拓了广阔的途径和方向,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4]傅璇琮、罗联添主编的《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第三卷云:“《薛涛诗》部分,笺注薛诗,间加辨订。由于薛集异本异文现象严重,作者据以善本,校改颇多。复据《万首唐人绝句》、《分门纂类唐歌诗》、《又玄集》、《才调集》、《本事诗》等,或纠谬、或删补,是正不少。如《朱槿花》,此首各本不载,兹据《分门纂类唐歌诗》补。……又如《十离诗》,……有谓《十离诗》诗格卑下,不类涛作者。此书据国内久已失传的韦庄《又玄集》证其为薛涛之作,遂成定论。……又如《赠远》二首,作者按云:‘题作《赠远》,虽未明指受赠之人,但就辞意观之,最堪玩味。涛现存酬答诗中,除此两首,尽皆泛泛之辞。而此诗已夫妇自况,当非泛泛可比。’元稹元和五年(八一〇)贬江陵士曹参军,‘贬时,正值稹妻韦丛丧葬之次年江陵纳妾之前年,此或涛之所以以夫妇自况也。’不失为合理之推论……又如《谒巫山庙》,《浣花集》及《全唐诗》均编入韦庄诗中,作者按云:‘以其风格观之,不类端己诗也。’如此种种,均可见作者探赜之功。卷末又附《版本源流》、《真伪诗考》、《唱和诗存》及历代诗话资料,可以说《诗笺》集笺注、考辨、辑佚及资料汇编于一体,堪称博瞻。”[5]

21世纪以来,学界的薛涛研究进入了一个初步总结的阶段。如刘天文的《薛涛诗四家注评说》将薛涛研究的重要著作一网打尽。全书以《薛涛诗四家注评说》为主体,其前为萧菊人序,其后则依次附有《薛涛诗漫论》、《薛涛生年考辨》、《薛涛史料考辨》、《岁月沧桑话涛坟》、《漫谈薛涛笺》、《漫话薛涛与望江楼》、《近百年薛涛评述》、《薛涛年表》9篇专论与《忆篷老》文章1篇。作为全书的主体,《薛涛诗四家注评说》内共征引张篷舟《薛涛诗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陈文华校注《唐女诗人集三种·薛涛诗》[6]、彭云荪《薛涛诗校正》[7]与日本学者辛汉骁《汉诗人系·薛涛诗》[8]四种著述,择其精要或见解各异的地方,摘要录出,并加以比较和评述,篇目次序全依张篷舟《薛涛诗笺》,而彭云荪《薛涛诗校正》属首次披露。具体行文,每诗之下,先列“四家注摘要”,依张、陈、彭、辛的次第,对此四家注文摘要录出,次列“评说”,即对上述四家注进行具体比较和评述。综观全书,张篷舟《薛涛诗笺》在资料的丰瞻上独树一帜。

《薛涛诗笺(修订版)》全书,以《自序》、《编例》起首,其中前者系张篷舟所撰,而后者为续笺者合撰;正文之后,《薛涛诗》(含版本源流、真伪诗考、涛诗评价、唱和诗存、涛诗外译、资料拾录)、《薛涛传》(含薛涛略传、薛涛年表、生卒驳议、韦令孔雀、女校书考、元薛因缘、资料拾录)、《薛涛坟》(含涛坟概述、资料拾录)、《薛涛字》(含涛字概述、资料拾录)、《薛涛笺》(含涛笺概述、深红小笺、松花笺考、资料拾录)、《薛涛井》(含涛井概述、江楼联选、江楼十景、资料拾录)、《薛涛酒》(含物以涛名、资料拾录)、《薛涛像》(含涛像概述、资料拾录)、《薛涛剧》(含涛剧概述、资料拾录)等九项附录依次罗列;复以《续笺后记》殿于全书之后,主要说明修订明细所在。所增加的《涛诗外译》一节,对于涛诗的日译、韩译、英译、法译、德译及西译都有介绍,反映了国外薛涛研究的情况,对于增进与国际汉学界的交流,促进学术繁荣有着重大意义。更可注意者,修订版每节皆增加了“资料拾录”,对近年来海内外书刊中有关薛涛研究之文章有较大参考价值者以及大陆读者难得见到的资料酌情摘录。全书搜罗宏富,探赜索隐,堪称薛涛研究的小型资料库。

二、考订精审,辩驳有度

前揭《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对《薛涛诗笺》在考订《朱槿花》、《十离诗》、《赠远》二首、《谒巫山庙》等诗作方面已有具体论述。与原版相比,修订版在体例上的变化更凸显出作者追求精审的变化。

其一,张篷舟先生殁于1991年,而1983年6月《诗笺》再版后曾续有修订,而今一律照录照改。为明显区分,非张篷舟所增补文字皆以“续笺”起首。其二,此次修订,将原有薛涛诗及张篷舟笺注全部改为本书正文,原附其后与薛涛诗有关之《版本源流》等四节改列于《附录一·薛涛诗》内,续笺者则新增《涛诗外译》一节,以反映国外薛涛研究的基本情况。原有《薛涛传》至《薛涛剧》等八篇,则依次改为《附录二·薛涛传》至《附录九·薛涛剧》。每篇附录文字之后,增设《资料拾录》,以收纳张篷舟笺注及“续笺”过程中所荟辑之相关资料。其三,本书原版以《全唐诗·薛涛诗》为底本,据他本校改,并出校记,但薛涛诗之顺序与底本并不全同,且仅有极少部分能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列,而其余诗作之写作时间仍难考订。此次修订,另取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洗墨池蜀刻本《薛涛诗》为底本,参照宋、明、清旧本校改底本少数题句,并出校记,而涛诗分组体例以及排列顺序全依底本,依次分为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六言律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六句、杂言等七组;此底本未收之涛诗,则据他本补入,题前标“补遗”或“续笺补遗”,分别插入各组之末。已判明非涛诗以及《赠杨蕴中》等类鬼语无稽之诗,概不收入正文。原薛涛七绝残诗《题从生假山》、七言律诗《牡丹》仅列入“真伪诗考”一节,今均改入正文。至此,全书共收薛涛诗81题93首。其四,张篷舟曾经改薛涛诗之诗题两处及诗句三处,并无古本为据,且所述改动题句之理由亦有欠严谨处。此次修订,此五处仍从古本,但在相应之“续笺”中说明原先之改动及理由,以及最新的见解。其五,以上改动之外,“续笺”于笺注及资料拾录,亦有酌情增加,但并未全部囊括。在考订方面,更显示出后出转精的特点。以《谒巫山庙》为例,张蓬舟先生重在以风格辨识其非韦庄诗。《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第三卷云:“又如《谒巫山庙》,《浣花集》及《全唐诗》均编入韦庄诗中,作者按云:‘以其风格观之,不类端己诗也。’如此种种,均可见作者探赜之功。”而修订本明确指出:“此首据《唐诗类苑》、《古今名媛汇诗》、《薛涛李冶诗集》等本补。”[3]15则情理俱在,考订更加精审。再如,原薛涛七绝残诗《题从生假山》、七言律诗《牡丹》仅列入“真伪诗考”一节,今修订本均改入正文,并笺云:“然《古今名媛汇诗》、《全唐诗》(按:兼收此诗作薛能诗)及《洪度集》等多本皆收此首作涛诗,故续笺者据此补,以待辨别真伪。”[3]18—19对于该诗之真伪,仍持保留,态度不可谓不谨慎。

对于薛涛诗中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修订中也多方考索,力求精准。如《贼平后上高相公》有云“始信天威能照映”,除《万首唐人绝句》作“大威”外,他本皆作“天威”。续笺毫不犹豫地改作“大威”,并在“高相公”条下笺云:“诗题中‘相公’二字当为后人误改。高崇文平刘辟之乱,时在元和元年九月,薛涛此诗应为当年所作,因诗题有‘贼平后’。同年十月,崇文充剑南西川节度使。次年冬,崇文还京后,方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元和元年时涛诗不得称崇文为‘相公’。”[3]20显示出笺者深厚的历史功底。

三、修正前说,气度恢宏

续笺云:“近年薛涛研究颇有进展,如薛涛生年又有新说,薛涛诗又有新解,薛涛资料又有新出,且学界于薛涛身世、诗歌及其风格多有议论。”[3]328由此,学术研究的进步必然带来材料的更新和观点的变化。

张篷舟先生曾经径改薛涛诗之诗题两处及诗句三处,在修订本中,这五处仍从古本,但在相应之“续笺”中说明原先之改动理由以及最新的见解。

如《斛石山书事》“王家山水画图中”句,原注“王家山水”为“王维字摩诘。善诗画”。续笺云:“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谓:‘考王维不曾来过成都,未亲临其境,何能画斛石山水?’指出此注有误。陈文华《唐女诗人集三种》注为西蜀画家王宰,并引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王宰家于西蜀,贞元中,韦令公以客礼待之,画山水树石,出于象外。’此说较合理。杜甫亦有《戏题王宰山水图歌》诗赞王宰之画:‘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3]32续笺以学术研究之进步为标的,客观中立,能吸收时哲意见,坦承过失、修正前说,其对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恢弘气度,令人钦佩。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兹再引一例予以说明。《罚赴边上武相公(二首)》,张蓬舟先生在初版中改题中之“武”为“韦”,认为薛涛在松州有作《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诗,则此诗为赴松州途中所作。应该说,这代表了时人的普遍意见。然续笺云:“本书笺者误断涛之被罚赴边仅有韦皋所罚之一次,因而误改诗题。傅润华《薛涛年谱》引《醉庐余墨》:‘寻涛为刘辟所罚他去,经年始为高崇文释回。’由此可知薛涛不止被罚赴边一次。薛涛被刘辟罚赴边时,韦皋已逝,不可能赠韦相公。元和元年(八〇六)秋,高崇文平刘辟之乱,涛有诗《贼平后上高相公》献高崇文,高在此年似未理睬涛所献之诗。元和二年(八〇七)冬,武元衡继高崇文任西川节度使,涛献诗武元衡,遂得释回。故诗题仍以各本所载之《罚赴边上武相公》为是。”[3]78续笺者从更宽广的视野来考察薛涛生平,并引史实为据、以时贤新说为据,抛弃前说。在“附录一·薛涛诗·资料拾录”中,更是引了刘天华先生的“张笺十误”,以示学术研究须破除门户之见,其虚怀若谷的心胸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当然,书囊无底。修订本中也有些许可商榷之处。如《酬韦校书》“淡地鲜风将绮思,飘花散蕊媚青天”之“淡地”,张蓬舟先生曾改为“淡沲”。续笺云:“《唐人万首绝句》、明本《薛涛诗》及《全唐诗》等多本均作‘淡地’。笺者在初版改‘淡地’为‘淡沲’,并无版本依据。”[3]23从诗意来体味,窃以为“淡沲”形容风光明净,诗意盎然,一如杜甫《醉歌行》“春光淡沲秦东亭,渚蒲芽白水荇青。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而“淡地”则无法表现出这种水波荡漾、风光明丽的情景。但薛涛诗是否用杜甫诗意,不得而知。究竟用“淡沲”还是“淡地”,还需有更有力的依据。

总之,《薛涛诗笺》之修订重版,一则显张蓬舟先生于薛涛研究之孜孜不倦、以身垂范;二则示学术为天下公器、学术之进步全在破除门户之见;三则对薛涛研究的方方面面导夫先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张蓬舟.薛涛诗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张蓬舟.薛涛诗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张篷舟,笺.张正则,季国平,张雅,续笺.薛涛诗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4]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2004.

[5]傅璇琮,罗联添.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第3卷[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6]陈文华.唐女诗人集三种·薛涛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彭云荪.薛涛诗校正[M].手稿本,成都薛涛研究会.

[8](日)辛汉骁.汉诗人系·薛涛诗[M].东京:株式会社集英社,1966.

猜你喜欢
薛涛资料
风雅薛涛笺,传递我心意
初寻雪上飞
IQ Test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Endless Waves
和狼的第一次交战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