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以宿州学院为例

2014-04-10 17:21赵国付蔡之让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宿州办学特色

李 鸿,赵国付,蔡之让

1.宿州学院科技处,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2.宿州学院办公室,安徽宿州,234000;3.宿州学院教务处,安徽宿州,234000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所以每一所高校都必须在自身所处的层次内打造好办学特色,确保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的突出位置。高等教育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高等学校办学要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总结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2]的改革重要经验,沿着“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先行先试、逐步推广”的改革路径,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学科专业布局、所处地域及外部环境,在办学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培育办学特色,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1 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

1.1 办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

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3]。教育部曾对“办学特色”给出过“官方”界定,即“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4]。从教育部所界定的办学特色来看,高校的办学特色全方位体现了学校的历史积淀、人才优化培养过程、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社会影响这四个主要方面。办学特色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相互促进和统一。

办学特色是高校的金质名片,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一般来讲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独特性、优质性、公认性和稳定性。“独特性”是指办学特色必须是本校特有的、其他学校不具备的,或是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风格或特点,即“人无我有”。“优质性”是指办学特色必须是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能在学校的办学发展中发挥重要价值的,即“人有我优”。“公认性”是指办学特色既要得到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同和肯定,也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稳定性”是指办学特色要经过长期办学的挖掘、培育、积累、凝练、强化而自主形成,并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和持续。经常变更的特色不是特色,经常变更特色也办不出特色。

1.2 办学特色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能使高校在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在高校战略性资源基础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特有的能力[5]。由此可见,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也具有独特性、资源优质性和持续稳定性等基本特征,这与办学特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办学特色必然构成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高校的办学特色一定是高校的比较优势。高校只有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办学特色”去进行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一所高校只有不断挖掘、培育、积累、凝练、形成、强化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办学特色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仅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标识,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各种办学特色所形成的合力:目标有特色可产生导向力,学科有特色可产生竞争力,科研有特色可产生影响力,专业有特色可产生生长力,模式有特色可产生发展力,环境有特色可产生吸引力,文化有特色可产生感召力。因此,当前国内各高校之所以十分重视办学特色的研究与建设,是因为有特色就有发展,有特色就有核心竞争力。

当然,办学特色并非是凭空创造的,任何高等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也难以形成,但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办学实力的突出表现。因而,学校有核心竞争力才能提高办学效率,形成办学活力,进而使学校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1.3 办学特色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办大学要有所创新,注重办学特色是高校通往创新的必由之路。办学特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说形成就能形成的。强调办学特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高校从自身的办学实际出发,调动和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效益,把学校办得更好的目标。因此可以说,“挖掘、培育、积累、凝练、形成”办学特色的过程就是高校科学发展的过程,是高校走内涵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换句话说,办学特色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发展历程中积淀升华而形成的,其影响力持久而深远。一所学校如若缺乏厚重的办学特色积淀,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也培育不出高效益成果的。高校的发展需要办学特色来领航,办学特色的培育离不开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科学发展更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对美好愿景的不懈追求。因此,办学特色的培育正是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不断开拓进取,鼓舞全体师生员工不断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2 宿州学院办学特色的实践

宿州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12月的皖北宿县区师范学校,1983年2月升格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升格为宿州学院,2008年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09年获批为安徽省首批五所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建校60多年来,学校根植黄淮文化之沃土,汲取皖北人文之厚重,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谱写了教书育人、服务地方的华美篇章。经过不断地创新、培育和积累,学校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2.1 举文化育人旗,强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构建文化育人体系

宿州学院坐落在具有厚重的皖北历史文化的宿州市,以大学精神、皖北区域文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建设特色大学文化体系,以提升学校发展软实力,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发展。

2.1.1 依托孟二冬纪念馆、孟二冬精神及传统文化研究所,弘扬孟二冬精神,建设大学精神

孟二冬教授是宿州学院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胡锦涛同志赞誉他“为人师表,品德高尚”。学校以孟二冬“淡泊名利,潜心育人;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精神为内核建设大学精神。通过建设孟二冬纪念馆和孟二冬雕塑,成立孟二冬精神及传统文化研究所,出版《不朽的师魂——孟二冬》,在《宿州学院学报》开辟孟二冬研究专栏,举办学习实践孟二冬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等工作,使实践孟二冬精神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特别是自孟二冬纪念馆开馆以来,有10多万人次入馆参观学习,孟二冬精神的德育效能得到了很好发挥。围绕弘扬孟二冬精神,学校制定了校徽、校歌、校训和校风,对校园文化景点进行富有本校本地文化色彩的命名。《弘扬孟二冬精神,建设优良学风》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弘扬孟二冬精神,建设宿州学院大学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获教育部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2.1.2 依托革命传统教育馆,弘扬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坚定崇高理想信念

皖北地区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生活过,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挖掘皖北“红色”资源,建设革命传统教育馆,弘扬皖北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环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努力成材,报效国家。

2.1.3 依托赛珍珠纪念馆、赛珍珠研究所、布克研究所,建设开放性大学文化

赛珍珠女士和布克先生曾经生活在宿州,赛珍珠被称为“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人桥”,她以淮北地区风土人情为题材创作的《大地三部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先生是赛珍珠的丈夫,是最早系统研究中国农业问题的外国专家。通过建设赛珍珠纪念馆,成立赛珍珠研究所、布克研究所,举办赛珍珠、布克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赛珍珠研究》《赛珍珠研究小札及其他》,多视角研究赛珍珠作品和东西方文化差异,倡导开放性大学文化,同时宣传赛珍珠慈善博爱的人文精神和布克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2008年来,获得与赛珍珠、布克研究有关的省厅级科研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47篇。

2.1.4 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以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价值追求,形成了由1个大学生创业园、1个教学超市和10个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构成的创业实践平台,构建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企业、创业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三年,有3000多人次参加创业教育培训,涌现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创业之星,如信息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创业明星”王进标,创办了安徽擎天翔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资产达800多万元,带动母校20多名毕业生就业,扶持和引导学校创业园3家电脑公司发展,并每年返回母校为毕业生介绍创业经验。201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被团中央遴选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2013年,《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创优秀大学文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正式获批设立;2012年,学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2 走校地合作路,深度发展校地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需超越本科大学传统的发展模式,通过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以及积极探索与实践地方化和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来明显成效。

2.2.1 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打牢校地校企合作基础

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加强校地校企合作。2008年,省教育厅、宿州市和宿州学院举行“校地合作,共同发展”项目对接会,首开省市共建地方院校的先河,参加会议的省教育厅主要领导评价“为全省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地方支持高校建设,走产学研结合的校地、校企合作之路提供了一个典型范式”。之后,每两年举行一次省市共建宿州学院联席会议,形成了校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524项,近三年获得横向科研经费551.61万元。2012年,组织承办了“在皖高校——宿州区域发展协同创新高层论坛”,成为省属高校最早落实“2011计划”的高校之一。2013年11月,牵头申报的“宿州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探索校地双方在体制、机制上的合作新模式,从规划、政策、举措上为产学研合作育人提供了保障。同时与土甬桥区、灵璧县、泗县、砀山县等周边县区以项目为载体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2.2.2 开展应用性科研,增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支撑力

实施创高效益科研成果工程,大力开展应用性科研,为产学研合作育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教授博士企业行”“青年教师企业行”等系列活动,把科研成果送到企业,协助企业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把企业需求情况带回学校、带到课堂。遵循“大项目”产生“大成果”思路,与企事业共同申报课题,共同科技攻关,取得一批推广前景较好的科研成果,如呆滞煤炭资源开发、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草莓采后预温处理保鲜技术等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煤炭资源开发、塌陷区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两次入选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编制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2008,2010),与灵璧县政府合作的产学研成果——灵璧磬云山地质公园,先后成功申报安徽省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应用性科研成果在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2.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实效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育人成效明显。一是实施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应用性专业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编制教学大纲、共同完成工程实践教学过程,近三年有6个专业被遴选为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二是推进了“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工程教育”理念,推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工程化”,进一步推进 “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等多种形式的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三是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构建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企业、创业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获批88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及各类竞赛,近三年有2300多名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72项。2013年,《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3 创专业集群品牌,倾力满足地方产业需求,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2.3.1 立足产业需求,谋划应用专业群

根据皖北矿产资源开发、机械电气工程制造、信息技术、商贸服务、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以及新兴文化产业,创新学科专业发展理念,按照“重点专业对接主导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思路,大力度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发展工、管、经等地方急需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努力形成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重点和优势专业为支撑、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群。

2.3.2 服务支柱产业,组建应用专业群

围绕皖北“矿产资源开发”产业,设置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5个专业,构建“矿产资源类”专业群,服务煤电勘探、采掘、矿山建设产业链;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等3个专业,构建“生物食品类”专业群,服务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围绕“加工制造”产业,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构建“机电制造类”专业群,服务加工制造产业链;围绕“云计算及信息类”产业,设置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5个专业,构建“信息技术类”专业群,服务云计算及信息类产业链;围绕“商贸服务”产业,设置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6个专业,构建“管理类”专业群,服务商贸服务类产业链;围绕“文化艺术”产业,设置书法、服装设计与工程等7个专业,构建“文化艺术类”专业群,服务皖北文化产业发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思路明确,动手早,成效显著,2008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改造、建设研究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3.3 注重内涵建设,做强应用专业群

为更好发挥专业群的服务效能和带动效应,学校对重点建设的专业群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强化建设。一是创新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要求,突出了校企校地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企事业单位参与新专业论证和申报,合作共建专业,如与安博教育集团共同开办“信息技术类”专业群、与泗县政府组建泗州戏学院共同开办表演专业(泗州戏方向)等。二是建设了专业群共用型实训基地,按专业群分类组建实训基地,实现了实训基地共用,如“矿产资源类”专业群共用井下巷道实训基地、“机械电气类”专业群共用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生物食品类”专业群共用蓝莓组培实训基地等。三是建设了共享型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如“矿产资源类”专业群共享实物地质资料库、“生物食品类”专业群共享生物标本室、所有专业群共享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等,助教、助学效果明显提高。四是组建了“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除要求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在五年内要到企事业单位锻炼一年外,还以遴选科技特派员、选派教师赴政府部门挂职和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等形式,保证专任教师都在合作企业中有实质性的兼职,同时企业也相应地派出人员到学校兼职。

经过不断的强化建设,专业群内涵不断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如“矿产资源类”专业群以地质工程为核心,资源勘察工程、测绘工程为重点,协同发展,获批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业建设成果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地质工程专业获批为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省级特色专业,服务地方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煤炭资源开发、塌陷区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两淮矿区被广泛推广应用,为企业创造数亿元经济效益。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了服务地方的能力,2010年,《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高校校地合作办学机制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4 宿州学院办学特色的凝练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独特传统和优良风貌,是学校的特质所在。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宿州学院高度重视办学特色培育与凝练工作,依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经过不断地创新、积累和凝练,已经形成了以“建应用专业群、走校地合作路、创文化育人牌”为基本内涵的办学特色。“建应用专业群”,就是依托地方支柱产业,构建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群,支撑地方产业发展;“走校地合作路”,就是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协同推进,深度发展校地、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创文化育人牌”,就是实施创优秀大学文化工程,以“三馆三所一园”为依托,推进特色大学文化建设,构建文化育人体系。

再经进一步做强、做优、做特,可进一步形成以“举文化育人旗、走校地合作路、创专业集群牌”为基本内涵的办学特色。“举文化育人旗”,就是在“创文化育人牌”的基础上,以大学精神、皖北区域文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建设特色大学文化体系,进一步构建文化育人体系;“走校地合作路”含义同上;“创专业集群牌”,就是在“建应用专业群”的基础上,把应用专业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建设经营,彰显学校和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

3 结束语

对一所高校而言,办学特色就是教育教学的质量,就是教育教学的水平,就是教育教学的生命。但是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动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改变,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也会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2013-12-1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177/201008/93785.html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2013-12-12].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11/16/c 132892941.htm

[3]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对象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评估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志平,魏永建.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21-22

猜你喜欢
宿州办学特色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宿州学院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宿州绿地城基坑防洪安全设计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