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平
安徽新华学院思政部,安徽合肥,230039
新自由主义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它以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以颠覆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特征,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作辩护的理论思潮和思想体系,主要学术派别有以英国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以美国密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以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和以罗伯特·E·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1900年,“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与推广,标志着自由主义由原来的学术理论正式演变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推行经济、政治性纲领的重要工具。
新自由主义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其思想、理论纷繁复杂,综合各学术流派的观点,其主要内容有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关于自由滑的相关理论观点,极力主张“三化”:(1)自由化。他们认为,保障自由是提高效率的首要前提,“若要让社会裹足不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所有的人都强加一个标准”[1]。(2)私有化。他们主张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2]101,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3)市场化。他们指出,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
在政治领域,新自由主义突出强调三个“否定”:(1)否定公有制。绝大多数新自由主义者一致认为,“当集体化的范围扩大以后,经济变得更糟而不是具有更高的生产率”[3]50,因此不能实行公有制。(2)否定社会主义。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重点强调集体的重要性,这是对个体自由的限制和否定,其结果必然导致集权主义,集权主义思想 “把理性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以毁灭理性而告终,因为它误解了理性成长所依据的那个过程”[3]49,因此这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2]29。(3)否定国家干预。他们认为,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最终都只能造成经济效率的降低。
在思想文化领域,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倡导思想自由化,鼓吹极端个人主义,极力消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意识形态差异和民族特色,并通过各种渠道对转型中的国家进行新自由主义人权观、价值观的渗透,进而导致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和落后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危机。同时,新自由主义还倡导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在价值观上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通过各种名义的国际组织影响他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此来谋求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文化霸权地位。
新自由主义极力推行以西方资本主义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影响。
“新自由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使得大学生的信仰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有所偏离”[4],其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本质决定了它的阶级属性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这与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服务本质有着质的不同[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改革的渐次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更加明显,由此引起了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进而使得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新自由主义思想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改革进程中,经济体制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特点更加明显,加上不同人群的能力差异,由此导致人们收入水平的差距,这些现象使得部分大学生对改革产生错误的认识,对当前的社会制度以及党的指导思想产生质疑。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追求物质享受成为个体发展的主要动力,物质标准也成为衡量人生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与此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这与当今社会培养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主流价值观念背道而驰,使得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严重偏离主流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同步,产生了严重腐败现象,使得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改革失去信心,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质量。因此,由于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于当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部分大学生不能用辩证的眼光分析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失去信心。
新自由主义主张实行全面私有化,反对公有制和国家干预。几乎所有的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公有制不是提高而是会降低社会效率,在他们看来,私有制是自由的首要前提,生产资料只有掌握在有独立主权的人手里,才能够以自由个体的身份来决定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发展运用。但是,新自由主义大力鼓吹完全私有化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随着私有制经济在国有经济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共同发展,那么国有经济能否始终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进而引领社会持续发展呢?这种基本经济制度能否真正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呢?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这种认知困惑。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极力鼓吹私有化,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经济私有化并非是社会发展的灵丹妙药,也并不能解决市场经济中的一切问题。新自由主义过分强调自由化、私有化,而忽略了市场经济中竞争的重要性,把实现私有当做目的,把市场竞争当做手段,目的、手段颠倒,本末倒置。然而,私有化的实行只是促进市场合理竞争的手段,而非目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大力宣扬私有化,极力推崇自由化,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渗透色彩,并非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有力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对当代大学生坚持有理有据的说服教育,充分认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本质,澄清思想中的错误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当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迈进国门,其中包括新自由主义思潮,这股思潮对我国人们的思想状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当代大学生还处于身心发育的成长阶段,由于他们知识水平有限,理性思考能力不高,社会阅历不足,很容易从感性方面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由于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片面追崇个性张扬,喜好追求新鲜的刺激且具有强烈的叛逆心理,善于挑战权威。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观念更加世俗化,这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同时,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造成较大冲击,致使他们迷失政治方向,价值观遭到扭曲,理想信念盲目不清。目前,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尽管多数学生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持肯定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持肯定态度,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受新自由主义思潮中极端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三权分立”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缺乏科学认识,进而否定社会主义的民主与自由,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质疑,最终导致政治立场不坚定。还有部分大学生怀有盲目的攀比心理,只看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强盛,只看到资本主义表面的民主与自由,而看不到西方经济、政治制度的实质性缺陷,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广泛性与真实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滋生了诸如社会腐败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他们盲目地将这一问题简单地归结于社会制度,并且认为只有仿效西方国家实行多党制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这些错误观点对于对于涉世经验不足、缺少抵制力的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可怕的。
新自由主义思潮强调有用即真理,“是建立绝对的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6],以个人自由为尺度,片面追求物质生活享乐,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不以为然。在现实生活中,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为指导,以自我发展为目标,集体利益、集体观念日趋丧失,群体间不信任感增强,群体间关系冷漠,出现了为满足私利而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以及社会道德沦丧现象。这对于今天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产生极大的削弱作用。同时,新自由主义坚持极端个人主义,宣扬个人自由至上;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否定人的社会属性,把个人与群体对立起来,否定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受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时,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抹杀或者否定个体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部分大学生公共道德严重缺失,导致他们在社会行为上毁坏公共财物,破坏公共环境卫生,一些不良生活习气充斥着大学校园。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互尊互爱人际关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综上所述,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因此,对于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使之正确认识并自觉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误导。
新自由主义思潮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性质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并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来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评析新自由主义”[7],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承载着不同思想观念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图书报刊、影视纷纷呈现在当代大学生面前,在思想冲突与文化差异下给大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使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这些内容繁杂、观点各异的信息中无法辨识其真正面目,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便利。因此,要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阶层对文化发展的需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宏伟工程,用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学生、教育人民,维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生产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体现时代发展要求且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作品,以满足广大青年学生追求时尚、展现个性的发展需求,用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占领文化市场;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培养优秀的个人品格,经常举办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作品展,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内容及其本质特点,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鉴别能力,积极防御并自觉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高校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首先,情理交融。要改变过去理论灌输的方法,在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理论说教,正确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本质,使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先导,提高他们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理论内容,积极解决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种种疑惑,做到先发制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其次,义利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在理论上使大学生真正认清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过程、真正本质、阶级属性等内容;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着重解决当代大学生最关心的社会问题,诸如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等,通过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最后,知行统一。社会实践是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提升道德境界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暑假等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引导他们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走近群众,增强他们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将从课堂学习中所获的理论知识亲身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认清新自由主义的本来面目,在价值实现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网络是新自由主义思潮传播的主要阵地。网络传播具匿名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点。面对网络传播这一手段所带来的挑战,要加强网络监督,提高大学生防范与抵制新自由主义消极影响的能力[8]。一方面,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通过教育引导和分析监控,尽力消除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不良信息,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不良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另一方面,科学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通过网上论坛、电子刊物、影视作品等网络资源建设,在网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想理论教育,综合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同时,还可以通过QQ、微信、飞信等通讯软件和博客、BBS论坛等在线交流工具,通过网络对话的方式对他们的思想困惑进行引导,以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和认知水平。
[1]Hayek.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5-76
[2]Hayek.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1,29
[3]James Buchanan.财产与自由[M].韩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0,49
[4]刘瑞娜.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J].当代青年研究,2013(1):38-4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6]郑元凯.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4):128
[7]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02
[8]周泽红,詹 耘.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机制及对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