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与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风格

2014-04-10 14:46
关键词:民族风格小提琴特质

杨 园

(沈阳音乐学院 管弦系,辽宁 沈阳 110004)

我国音乐传统悠久,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浓厚的民族音乐,随着时代发展,历史的推移,很多的音乐遗产被保留了下来,小提琴音乐作品就是国家保留下来并且不断发展的的音乐遗产。在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中是蒙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将其生活、音乐等加以实践并穿插在音乐中保留下来的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宝贵的价值存在,因为作为当代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将其继承和发扬,不断地发现其美的价值,努力地挖掘其存在的美学内涵,准确地把握中国小提琴作品中所蕴含着的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演奏技巧,进一步研究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的民族风格,从中西文化上进行小提琴作品演奏的风格比较和理解。

一、中国音乐家对民族风格的追求

小提琴作为西方文化代表之一的乐器走入了中国,在中国,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不断地和我国的文化和语言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提琴演奏风格。

自古以来,我国很多地区就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发展,小提琴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上也是非常壮观的一种存在,从20世纪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海外留学生学习小提琴音乐,根据人们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民族风情、风俗音乐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民族音乐,这些都成为小提琴音乐作品的重要素材来源,也促使我国小提琴音乐作品形成了形态各异、千变万化、魅力无限的民族音乐和多姿多彩的风格。我国小提琴音乐出现以后,就开始感受着民族化思想的影响,从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开始,小提琴的演奏风格就具有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征。之后就不断地进行具有中国民族特质的小提琴演奏音乐,这是中外音乐家共同的艺术选择,也以此为开始不断地探究我国小提琴音乐作品的精华之所在。

1980年以后,我国对外开放逐渐渗透到文化发展方面,很多的作曲家开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不断地结合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理念又独具风格的小提琴音乐演奏风格。比如谭盾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戏韵》、瞿小松的《山之女》等都是具有国外的作曲技法和中国民族元素相结合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小提琴演奏音乐作品。在小提琴的演奏中,马思聪等著名的音乐家都做出了非常多的成功探讨,他们不断地探究中国文化特质,同时将小提琴的民族风格演奏不断地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些外国小提琴演奏家也不断地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特质的小提琴演奏风格的音乐作品,这也说明中国的小提琴音乐演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和地位。

二、中西文化差异与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音乐分为两类。第一是随着社会阶级的出现,一部分成为了上流社会的音乐,比如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等;另一类音乐则在劳苦大众中形成,就变成了我们今天传诵的小提琴民间音乐。

小提琴音乐开始正式地进入发展阶段,与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和习惯等开始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贫苦的人民大众在社会中生活,遭遇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天灾和人祸并存的时代生活,与此同时,音乐开始记录人们的真实生活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本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一直遭受着压迫和剥削,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都没有发生大地变化,因此其音乐都一直保留下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中,各种艺术的不断出现,相继地一些民间自有的音乐便被人们开始谈论,直至被记录到音乐中。到后来,提琴音乐渐渐地被归类为三大类,民间物质音乐,民间精神音乐以及民间体制音乐。小提琴音乐反映的是民间劳苦大众的音乐,因此在流传的音乐和很多音乐小提琴音乐中都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这也是小提琴音乐的演奏风格的不同变化之处。

中国传统观念一直认为人和天地自然都是气构成的,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音乐一直坚持中立,不像西方音乐一直存在的竞争意识,总要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竞争中发展,中国一直追求和谐、共性,基本上也不会出现对立面和冲突矛盾,在描绘自然等的过程中,都是多段型结构在速度、色彩和力度的变化上体现出渐变的过程和圆滑过渡,这也是体现我国文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和谐安宁的人文主义认识。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比较追求意境两字,意境的发展在中国的文化中是很重要的内容,中国的审美方式中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音乐文化的意境、神等虚的方面。比如中国在描绘事物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重视神似而不重视形似,讲究的是美的内涵,中国的山水画中也经常出现很多的著名作品都是采用虚实法、空白法等风格特质来完成作品,中国音乐讲究的是气韵生动、虚实相生。

西方文化和西方音乐在完成的过程中,却非常注重结构的严谨和创作原则,通过音乐旋律、和声、结构等变化来进行音乐的发展运动,西方人在音乐的创作过程和演奏过程中,都注重效率,直奔主题,最重要的就是乐思往往就是在音乐的开端,这一点同中国音乐风格大不相同,因为中国音乐的重要的部分通常置于乐曲的末端。这也就是中国音乐同西方音乐的不同之处,更具有了创作的自由。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讲究情字,特别注重感性思维,体现为一种横向的思维模式,但是西方人在音乐的思维创作和表达过程中,更重视个性,注重科学,注重理性的探索,是一种竖向的思维方式。中国音乐更注重旋律,但是轻和声,这和西方音乐的旋律构成有着很大的区别。

三、小提琴演奏中的中国民族风格

中国小提琴音乐演奏中体现的爱国情怀。这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该曲通过不同的演奏特质凸现了人们对国家社会荣辱等方面的描写。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和人们所处的生活状态的深刻描述。在中国小提琴音乐传承中,里面有很多的都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都是我国中国小提琴音乐中体现民众过国家的关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中国小提琴音乐看上去浅显无异,但实际上它保留着我国中国最美的音乐以及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与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爱国主义精神紧紧相连,也象征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对事物崇拜精神,都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神圣的崇拜,它们是美丽的象征,它们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深刻表露着中国儿女一颗善良火热的心。

中国小提琴音乐演奏中表现天人合一的音乐美。中国古代有伯牙子期的故事,那是一种非常默契和谐的知己,那么对于音乐来说,有些音乐,有些作家,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仿佛在音乐中就能看到一副美丽的自然画卷,比如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你置身其中,草原上有奔腾的牛羊,而你骑着骏马在草原驰骋;你站在大海边上,夕阳西下,太阳站在地平线上,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海平面,晚霞在天边嬉闹;茫茫的大雪遮盖了整个世界,只有湖面上仍然有未结冰的地方,潺潺流水发出细细碎碎的声音,不时有鸟儿飞过,更增添了几分寒冷的气息……这样的画面在音乐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够看到,这也是中国小提琴音乐演奏中的天人合一的音乐美表现。

关于演奏过程中小提琴音乐作品常见的技术问题如下:

首先是指法。指法是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指排列形式以及手指之间互相交替变更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小提琴音准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五声音阶,比西方音乐少了两个音阶,也就是F和B。其次是滑音。

滑音是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中最常见的演奏技法之一,通过滑音的演奏,目的就是形成一定的音腔音势,以此来增强小提琴演奏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方法。再次是装饰音。装饰音就是在表达过程中,作曲家的一种即兴发挥的表现,通过装饰音的临床表达发挥,从而为整个乐曲更增加活力和韵味。比如《梁祝》、《夏夜》等乐曲中,装饰音的不同位置,不同的速度就表达出不同的韵味。

结语

中国小提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有着深刻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质。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谈论小提琴演奏过程中的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质,有着重要意义,要更好地将小提琴作品加以演奏表达,仍然需要全面共同的努力,演奏风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进一步在中故宫小提琴作品演奏过程中把握民族特征,是发展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的最最要表现,更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 曹 萌】

[1]沈.从中西文化的差异论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的民族风格[J].艺术百家,2010(6):182-185.

[2]张慧敏.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150-155.

[3]王博.浅谈小提琴作品新时期的演奏风格[J].华章,2012(18):95.

[4]庞振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西洋器乐的又一次完美结合——当代作曲家张难之小提琴作品《哈尼情歌》探析[J].音乐创作,2011(5):116-117.

[5]陈小莉.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方法和特点[J].福建艺术,2009(5):51-53.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小提琴特质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Hey Diddle, Diddle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大型民族风格原创交响作品——清唱剧《嘎达梅林》隆重上演
大型原创民族风格交响作品 清唱剧《嘎达梅林》
民族风格服装中民族元素研究
Pear Concert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