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制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加速器

2014-04-10 14:46杜向奎
关键词:学期制度改革

杜向奎

(辽宁大学 后勤集团,辽宁 沈阳 110036)

一、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实看学期制度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教育强国战略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1]。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更新的客观要求,比较世界先进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等院校竞相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创新,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本科学期制度改革,即由传统的“二学期制”改为“多学期制”,通常以“三学期制”为多数。相对于我国传统的二学期制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不同校际间的教学资源难以共享等弊端,多学期制度改革呈现其生机与活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对实现教育强国具有深远意义。

(一)学期制度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先进教育对接之必备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开展跨国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各国间的师生交流,教育国际化带来办学的开放性和教育资源的世界共享性。面对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市场,既要到国外办学,也要接纳外国在本国办学,一国高等教育在世界大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取决于其高等教育的竞争实力与综合吸引力。世界各国间高等教育高度融合与激烈竞争,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给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保护与教育利益的维护形成约束并带来挑战。近年来,在我国高等院校相继实施的学期制度改革,便是顺应时代潮流、尊重教育规律的理性选择,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先进教育接轨提供制度铺垫和长远准备。

(二)学期制度改革是我国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之必需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从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了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工作方针及重大举措,是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如何放眼全球、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总结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强国,为此,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就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学期制度改革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制度改革,是促进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制度平台,是构筑我国教育强国的必经阶段,也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之必需。

(三)学期制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断提高,表明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高等教育大众化让更多的适龄学生实现了上大学的愿望,对大幅提高国民素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与此同时,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使相对短缺的教育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如何使教育规模扩张与教育质量提高相得益彰,如何使人才培养的供求结构匹配与均衡,如何逐渐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实践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岗位聘不到合适人员并存的诸多问题。高等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改变“闭门造车”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实用型人才。学期制度改革作为以增加实践教学为特色、以高校公共资源共享为基础、以开阔学生视野与增强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制度改革与创新,将在多方面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诸多矛盾与问题,成为我国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二、高等教育学期制度改革的创新实践及其启示

高等院校的学期制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有其客观必然性,同时符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自2004年北京大学率先推出学期制度改革以来,许多高校相继推出以暑期学校为特色的学期制度改革,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与成就。

(一)实施学期制度改革的学校数目不断增多且范围日益扩大

在我国,北京大学对学期制度改革的认知为最早,20世纪80年代,就曾试办过暑期学校,但由于机制没有理顺、办学目标不够明确等原因而没有坚持下来。到2004年,北大参照美国又进行了学期制度改革,设置12周的暑期学校,这次改革很快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并相继得到一些学校的积极响应。中科院研究生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也相继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安排,开设了形式不一的“小学期”。2009年,中国人民学开始实施学期制度改革——推出小学期制,又一次掀起高等院校的学期改革热潮。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大理学院等南方高校,先后推出学期制度改革,不同的是第三学期不都是设在暑期,而是根据所在地区气候特点进行确立。如海南大学依据海南的气候特色及其冬季旅游吸引力,将小学期设在冬季并取得喜人成就。由此,开放式办学理念已广受重视,参与学校的种类繁多,层次齐全,既包括985院校、211院校,也包括其他普通高等学校,其中不乏一般高等职业学院。如北京城市学院就是学期制度改革较早的职业院校之一,而且取得了成功。目前为止,尽管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学期制度改革并未做出硬性规定,但学期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时俱进历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二)国内名校全面推进学期制度改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效应

自2004年北京大学率先推出以及多所高等院校的积极响应,学期制度改革在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北京大学不仅在暑期学校为学生们设置了宽口径、多种类的课程体系,而且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暑期学校,同时,还赴国外开设暑期学校,提升其大学国际化水平。另外,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制度改革虽然年限不长,但其高端切入的做法显示其暑期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即暑期学校采用全英文授课,让国内高校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够聆听世界名师授课。同时,暑期学校还开发了专门的全英文网站,介绍暑期学校项目、招生信息及教学管理情况。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两所国内名校全面推进暑期学校改革对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发挥了带动作用和经济效应。

(三)地方院校学期制度改革的成功实施为高校学期制度改革普遍推开奠定基础

学期制度改革在国家重点名校成功实施并逐日提升的同时,许多省属地方院校也在扎实推进学期制度的改革并不乏成功案例。海南大学就具有典型性,海南大学作为省属国家“211工程”大学,靠教学改革创品牌、求发展是其发展战略,该校顺应全国改革之势,于2009推出学期制度改革,由传统的“二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海南大学的学期制度改革并未追随和照搬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设置暑期学校,而是结合海南省气候特点及其旅游优势,推出冬季小学期[3],在小学期里,学校聘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著名教授以及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为本科生授课,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目睹名师风采、开拓学术视野、提高学习水平。

(四)民办高校学期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与纵深推进为学期制度改革增添生机

学期制度改革的实施在公办高校得到普遍认可的同时,在民办高校也不乏成功案例。北京城市学院于2005年紧随北大、清华两所学府之后开设小学期,然而不同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绝大多数院校小学期给那些有创造力的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北京城市学院的小学期授课特点是巩固和延伸型,即重点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下一阶段循环做好准备,为其培养适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打好基础。北京城市学院立足本校发展实际,创建小学期并结合自身教学目标与定位,设置其小学期内容和形式,为其教学实力不断增强、就业率保持全国领先乃至招生实力迅速增强提供了坚实保障[4]。北京城市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其小学期制度的成功运行为我国学期制度改革进一步的扩大与拓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完善学期制度改革,加快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对策

2004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学期制度改革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学期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长远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辅兼修与多学科润泽

博学是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前提,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一定要建立在更为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为此,高等教育的教学课程配置,应寻求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科学搭配和有机结合,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共融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交叉[5]。具体而言,应依托大学学期制度改革而形成的新型教学阶段划分特征,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社会、数理自然乃至艺术美学知识有机地在长、短学期之间予以搭配和融合,力求博、专平衡,建立一个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自由地选修、辅修,使其专业课的学习具有更为广阔的知识基础和素养积淀,为将来“大师型”学者的产生创造条件。

(二)在能力培养上的多层面推进与提高并重

学期制度改革的宗旨是顺应国际化潮流,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能力[6]。为此,建议我国高等教育依托学期制度改革,寻求多维共推策略,即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层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各种能力。一是大学在春秋较长学期重点训练开发学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创新能力练就奠定基本的思维基础,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必备要素;二是要利用暑期学期的多类课程设置的有机组合,着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乃至组织协调能力;三是在夏季小学期的学习活动中走出本校校园,到社会、到实习基地乃至到其他高校参加小学期活动,练就其选择与决断力,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四是在学期制度改革与实施中搭建多种平台,为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提供机会,把学生塑造成具有自觉、自律品格,富有敬业负责与时代精神的栋梁之才。

(三)在效果增强上的多部门参与瓶颈问题破解

学期制度改革成功与否,不只是高等学校单主体行为能决定的,而且只靠高等院校的力量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是多主体参与和多部门协调。对此,应注重一下几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品”特征,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与资金支持。政府职能部门诸如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缺位与制度缺失问题,制约着高等教育学期制度改革的良性运行和进一步深化。同时,相关企业集团对学生实习基地构建与运行的关注与参与,也是提高学生第二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前提。所以,建议相关部门给予关注和相应政策支持,这是高校学期制度改革规范与提升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二是随着小学期活动的逐渐开展,各校间的学分转换、学费收取等也需要相关政策与制度亟待出台。建议以区域为单位,建立或借助相关管理机构,构建学期制度改革协调机制与协商制度,让学生的小学期实习有章可依;同时,在推行学期制度改革的学校内部也要注重行政管理上的协同与配合,加大系、所、室之间的横向沟通,以进一步提高学期制度改革运行效益。

三是学期制度改革的暑期学期教学,教师对学生学习组织与管理的载体也亟待搭建,因为暑期学期教学比较适合以项目的形式搭建教育平台,但我国乃至各省现有的项目申报状况和中标比例等,难以挑此重任。所以,还需对高等院校的项目申报与招标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与完善,将学期制度改革宗旨贯穿其中,才能够切实将学期制度改革推向深入并取得实效。

(四)在品质提升上注重学期制度改革与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

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相应的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作支撑。因此,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学期制度改革,使小学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以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相匹配,将学生吸纳到教师从事的科研项目中[7]。

总之,教育是强国之基,教育是强国之路,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输送上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高等院校进行学期制度改革是我国面对高等教育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作出的理性选择,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加速器。随着相关职能部门重视与指导性管理政策的跟进以及相关企业的逐渐参与,学期制度改革将会不断向纵深发展,学期制度改革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内涵式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多赢之举。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2]魏月蘅,王晓樱.推出“冬季小学期”实行“文理实验班”[N].光明日报,2010-09-23(4).

[3]陈宝瑜,张春林.北京城市学院的特色办学之路[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4):1-6.

[4]别敦荣.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与大学生管理改革[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7.

[5]别敦荣.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82-86.

[6]徐佳.学期制度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暑期学校项目的探索与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1):92-103.

[7]王正续.亟待变革的中国高校学期制度[J].同舟共进,2013(2):23-24.

【责任编辑 赵 颖】

猜你喜欢
学期制度改革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