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奕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应急保障中心,四川成都 610200)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交汇处。资料显示,我国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上需设防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80%,其中Ⅶ度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0%,74%的省会城市和62%的地级城市位于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1],这说明我国地震分布十分广泛,地震灾害的形势不容乐观。
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为人们积累了宝贵抗震经验的同时,地震现场救援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相关的学术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地震救援水平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在芦山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前期,由于地震现场科普宣传不到位,灾区出现了秩序混乱,灾区群众震后第一时间缺乏自救互救技能且不知何配合外来救援力量的情况。
目前,我国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形式比较简单,内容缺乏针对性,宣传范围有限,这导致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效果不佳。加强地震现场科普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研究,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将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现场科普宣传需以属地宣传媒介为主,地震现场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应注意坚持“积极、稳妥、科学、有效”的宣传方针[2],宣传形式应以快速、直观、形象为标准,使灾区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科普宣传的内容。
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导致电力、通信中断,广播、电视、多媒体、互联网等形式的地震科普宣传方式在第一时间可能很难实现,图片文字式宣传作为最普通、最直接、最传统的宣传形式,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是最可取的科普宣传形式之一。图片文字式宣传材料作为一个实物性的宣传介质具有方便保存不易流失的优势,便于在受众之间相互传递,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可有效地普及地震现场科普内容,满足震后及时开展地震科普宣传的要求。
宣传横幅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宣传方式,具有信息简明扼要、便于获取、易于安放、利于保存等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各类宣传。其优势能很好地适应地震现场特殊的环境,在地震现场的科普宣传工作中,利用宣传横幅,在其上面印刷重点、简明的地震科普信息悬挂于人流比较集中的位置,可帮助灾区民众更快地获取减轻地震灾害的信息。
若灾区能够提供电力,在灾区播放一些地震灾后自救、互救技能方面和如何面对地震灾害及历次地震灾后救援的短片,比如汶川、玉树、芦山地震的灾后救援影像资料,通过振奋人心的救援画面让灾区的群众更好地面对地震灾害,引导灾区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播放影像资料的形式更能引起共鸣,也是对灾区民众的一种心理干预安慰方式。
近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传播媒介得到了高速发展,用户人群日益增多,基本覆盖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据资料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非常高。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微博、博客、QQ交友、门户网站等平台更是在社会上被广泛使用,此类的交流平台人群比较集中、易于传播[3]。若在地震现场科普宣传中能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来的各种交流平台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不仅可以减少宣传的成本,还能更及时、更广泛地进行地震科普知识普及。
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4]。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移动客户端上网。手机移动客户端即APP,其具有针对性强、成本低廉的特点[5]。若地震相关部门建立地震科普宣传移动客户端,灾区民众在自己的手机上装载地震科普移动客户端就能很方便快捷地了解地震信息。目前,我国地震灾区电力、通信的快速恢复能力也为APP式宣传提供了保障,这使得基于手机APP式宣传能像互联网一样及时有效地向受众提供信息。
无线广播作为一种较早的信息传播工具,具有传播对象广泛、传播迅速、感染力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移动性强等优点,这些优点决定了无线广播是很好的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媒介。若能联合相关广播电视部门协助开展地震知识普及工作,将会极大地提高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效率和效果。广播电视部门提供特定的频率波段用于地震科普宣传,当地震发生时在此特定的波段播放地震自救互救知识、地震最新信息及如何做好灾后生活恢复等有助于帮助灾区民众应对地震灾害。未发生地震时,也可利用此平台向群众宣传地震的相关知识,进行震前的科普宣传。
灾区人群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差别,可能存在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或者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的民众,这些人对图片文字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在现场专家解答,面对面地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并能解答一些图片文字不能反映出的地震科普知识。
除以上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形式外,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还可借助宣传敞篷车、科普讲座等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工作。
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内容主要是以如何自救互救、如何协助救援、如何消除恐慌心理、如何做好震后生活等方面为主,旨在引导灾民如何最大化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资料显示,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高达99%[6]。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灾区缺乏专业的救援力量,普通民众若不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在自救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当地震发生时由地震相关科普部门及时发放地震现场科普材料,临时普及急需的相关自救、互救技能,可有效提高灾民自救能力减少二次伤害的发生,同时此类知识的普及还能使灾民有能力协助后来进入灾区的专业救援力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在调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救援工作的资料中发现,尽管现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也存在着灾区群众不知如何配合救援力量而造成的灾区交通阻塞、救援信息不通畅、灾区救灾物资分发不合理等现象,严重降低了救援效率和效果。地震现场科普宣传中若能加入如何配合外来救援力量的科普内容,指导灾区群众更好地配合救援力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地震损失,提高救援的效率。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一般会导致震区正常的生活秩序及社会运行状态发生变化,很多基础性的硬件设施会停止运转,加之地震可能引起的次生灾害会使灾区人民的生活变得较为困难。在灾区现场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中加入灾区民众如何做好卫生防疫、如何规避潜在次生灾害、如何做好防余震工作等,引导灾区群众更好地在震后生活、生产。
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会处于极度恐慌的状态,地震谣言的传播会导致进一步的恐慌。在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过程中加强对社会公众科学识别地震信息的宣传,能提高公众识别地震谣言、鉴别宏观异常现象的能力,避免地震谣言给社会带来恐慌。地震现场指挥部应与当地宣传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涉及震情、灾情、社会情况的报道须经审核后方可发布,并由相关行政部门通过官方发布。
大震期间的科普宣传不仅要坚持不懈,而且要随着震情的发展和公众关注热点的变化而变化[7]。灾区灾情的发展和人们的关注热点都在不断的变化,现场救援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地震现场科普人员要利用能够即时、实时更新的宣传媒介不断获得最新的更新信息,让灾区群众能够即时地了解到地震救援工作的进展,对于安抚灾区民众焦虑的心理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为灾区救援力量提供有利于地震救援的信息。
地震灾害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生命、财产、家庭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巨大损失,还给受灾者带来了心理创伤。对受灾群众宣传紧急心理干预的科普知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在宣传材料上编辑历次典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如何积极面对生活、部分震中致残典型的震后生活画面等题材的事例,鼓励正在受灾过程中的民众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对不可抗力的地震灾害。
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会导致大规模地区处于非常规状态,地震现场科普人员的需求量将会非常大。目前,我国地震科普宣传专职人员的数量很难满足破坏性地震现场科普宣传需求,通过兼职的形式扩大地震现场科普人员的数量,加强对新引进科普人员的培养,使其熟练掌握地震现场科普的内容及科普宣传形式,是做好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对于传统的地震科普,地震现场科普的内容、宣传形式都有所不同,转变现有地震科普人员传统的地震科普观念,适应新形势下的现场科普也很重要。
地震现场宣传的内容比较丰富,地震发生后现场宣传材料的内容要及时、重点有序地被受众所获取,这要求宣传材料要做到简明扼要、宣传内容要分前后主次,不能混杂在一起。宣传材料模块化可以很好地强调出内容的重点和获取信息的先后顺序,是高效普及地震现场知识的重要措施。
我国相关地震部门针对各地震区、带,未来百年内地震活动的趋势及各级地震强度、频率,根据区、带内各类强度地震发生的地质标志,寻找和判定出了不同强度地震可能发生的地段,并在此基础上圈定出了我国的地震危险区。为了第一时间能够在地震现场发放相关的科普资料,可根据危险区的划定情况,在危险区的相关科普单位存放一定比例的宣传资料,不但可作为震前地震科普宣传的资源,当地震来临时也能够及时地发放到民众手中。
地震发生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一直是灾害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各级组织及大众传媒的强大力量保证了信息采集的真实、完整及权威,而政府管理下的信息发布实现了同步传播,形成舆论强势、能客观反映灾情满足灾害救助的需要、消除谣言[8]。在灾区有效地利用此传播渠道,传播地震科普知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加强对传播渠道的监管,防止任何虚假地震信息的传播。
地震灾害具有社会属性,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加强政府领导的基础上,还必须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参与,其中就包括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志愿者队伍是专业地震应急力量的补充,其作用是在震时快速反应配合专业救援力量进行就近、及时的自救互救,协助专业救援力量开展工作。地震志愿者具有地域分散、志愿精神强、震时能快速有序机动的特点,借助地震志愿者的力量及特点开展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工作,可以快速、及时地在灾区普及地震知识。
地震灾害往往波及的范围比较广、影响的居民区比较多,仅靠地震相关专业人员、志愿者等开展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很难将地震知识快速、及时、有效地普及到灾区的每个地方。目前,我国的地震现场救援力量以军队为主,军队具有高效深入灾区的能力,在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深入灾区的军队,在不影响他们正常救援工作的前题下,即使是他们携带地震科普材料到灾区进行发放,也会是快速普及地震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近年,我国连续发生数次破坏性地震,地震给人们造成严重伤害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不断反思总结经验,从而最大化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开展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就是其中经验之一。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对于提高地震现场救援效率、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做好灾区震后生产生活恢复等工作有重要意义,其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地震科普方式,需要不断地研究使之简明化、规范化、实用化,增强其可操作性。
[1]张守洁.试论实施防震减灾社会动员的途径与方法[J].西北地震学报,2005,27(4):357-360,376.
[2]陈维峰,王云基,顾建华,彭晋川.地震灾害搜索救援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186-187.
[3]程 奕.利用互联网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J].四川地震,2013,(3):34-37.
[4]http://www.sootoo.com/content/433582.shtml.
[5]曹畋.App(移动客户端)在图书馆信息化中的应用于前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8):61-63.
[6]王章豹,岳静.加强地震科普工作,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来自汶川大地震和日本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9,(8):100-104.
[7]韩渭滨.初涉地震科普宣传的几点体会[J].国际地震动态,2008,(11):169.
[8]刘晓岚,刘颖,迟晓明.我国在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2010(3):132-135.
[9]http://baike.so.com/doc/622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