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关系的全景探析
——评许芳红著《南宋前期诗词之文体互渗研究》

2014-04-10 06:33朱光立
关键词:姜夔用典辛弃疾

朱光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江苏 南京210003)

诗词关系的全景探析
——评许芳红著《南宋前期诗词之文体互渗研究》

朱光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江苏 南京210003)

诗词同理而异质,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中,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各臻于善。许芳红博士的新著《南宋前期诗词之文体互渗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通过宏观勾勒与微观展示,多角度立体地探析了南宋前期诗词互渗这一较为复杂的文学现象。

南宋;诗词;互渗

在中国文学长期发展衍变的过程中,体类之繁复,样式之多端,历来为创作者和评论者所重视,然而“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堪久,通则不乏。”[1]在文体的发展过程中,文体若拘守一格,不能汲取新的因子与质素,则会在沿袭中逐渐丧失生命力,因此,文体发展常常需要借助于不同文体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借助新的质素使某一文体突破原有传统范式,给予自身以新的活力,达到一种新的面貌。整个古代文学史就是一部尊体与破体、复古与新变、突破旧的文体规范与树立新的文体规范的文学演变发展之历史。诗词同源异流,“诗庄”而“词媚”,作为不同的文体,它们以己之所长补对方之所短,相济为用,在保持自身独立体征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吸收了对方的优点,赋予对方以新的特征。许芳红博士的新著《南宋前期诗词之文体互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即从文体学的角度透视南宋前期的诗坛词坛,以陆游、辛弃疾、姜夔为中心,在对其诗词作品全面细致地比勘之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南宋前期诗词在创作中相互影响之现象,并概括出诗词相互影响在技法上的特点,及诗词互渗造成的双方风貌及品质的改变,以一斑窥全豹,勾画了南宋前期诗坛词坛相互影响的具体面貌,其中唐宋词对诗歌的反向影响之揭示尤其具有突破意义,为近年来研究南宋诗词的又一部力作。

一、以诗为词——诗歌对南宋词影响的深入剖析

目前,“以诗为词”的研究基本上都未将诗歌作为参照对象,缺少具体细致的诗词对比研究,本书则将陆游、辛弃疾、姜夔等人的诗词作了细密的比照,得出了更为具体准确的结论,将陆游、辛弃疾、姜夔等人的“以诗为词”的研究均向前推进了一步。如词学界在评析姜夔词作时,多认为其以“江西诗法”入词,但对姜夔怎样以“江西诗法”入词,论者皆语焉不详。本书则在诗学视野下,从具体的章法、句法、字法入手,联系了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以及姜夔自身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在诗、词、诗学理论三者的比较中,揭示出姜夔词创作如何融“江西诗法”入词。该书认为姜夔词“波澜开阖”的章法、精辟高妙的句法和奇警传神的字法以及对典故的运用、对自然高妙的神韵之追求,均是对“江西诗法”的继承与创新,并认为“诗歌对词之影响已经远远突破形式与内容之表面因素,而在技法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介入,自苏轼而始的词的诗化现象已经进入另一个层面。”[2]92作者以诗、词、论三者相互综合比较为基础,以理论分析为抓手,品味鉴赏姜夔诗词,条分缕析,旁征博引,深入解剖了姜夔词与“江西诗法”密不可分的联系,体现出作者既思维绵密又视野开阔的特点。立足文本,不作空言,立论有据,结论令人信服!

“比兴”作为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是诗歌影响词之创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本书从词学发展史角度,在对词的发展过程的回顾中,再现了“比兴”由诗入词的过程,并以辛弃疾、姜夔的词作为例,以贴切细致的文本品评,析出词中隐含的“比兴”之意,并认为“正是得益于辛弃疾、姜夔等词人的优秀创作,‘比兴’这一艺术表现手法遂成功地由诗的王国进入词的王国,并成为词王国的主宰,并使词中‘比兴’倒甚于诗”,明确指出“词正是由于‘比兴’手法的引入,才开拓了其更深层次的情感表现能力,才为词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并进而指出,至清代常州派,“比兴”手法在词作中的运用已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诗词创作的理论体系,成为词创作的一种审美标准,使词真正成为与诗平起平坐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不再作为诗之“小道”与附庸而存在,为清代词学的中兴作出了贡献。

另外,本书还以陆游、辛弃疾、姜夔诗词中“经”“史”“子”“集”的典故使用之统计数字为立论基础,探讨了南宋作者诗词典故的使用情况。作者不惮其烦,对陆游、辛弃疾、姜夔等人的诗歌用典进行了一一统计,据该书统计结果,陆游诗歌用典5219条,词用典178条,诗歌平均用典0.6个,词平均用典1.2个,词用典频率超过诗歌;辛弃疾诗歌用典299个,其词用典1423个,其诗歌平均用典2.2个,词平均用典2.2个,诗的用典频率与词相近;姜夔诗一共用典223条,词则用典143条,诗歌平均用典1.5个,而词平均用典1.8个,从数字统计来看,词的用典频率略高于诗歌。该书认为从对三位诗词兼擅的作家用典情况统计来看,在词中用典已成为词创作的普遍状态,而且词中用典频率在总体上还高于诗歌。从中可见人们词创作观念的变化,词已吸收诗歌的创作手法并将其成功运用,为提升自己的品位服务。同时,该书还以诗词细密比照阅读的方式,爬罗剔抉出陆游、姜夔、辛弃疾三位诗词作品中用典相同的实例,并认为正是由于同样的典故会分别出现在诗词之中,无论典故意思还是句式表达,诗词均呈现出大致相同的面貌,除了诗词在句式长短方面略有不同外,二者并没有截然不同的差别,有的甚至连句式都完全一致,从而指出词中大量运用典故给词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提升了词的品位,使词向诗的典雅与厚重靠近,更重要的还在于,相同典故的运用,不仅造成了诗词在思想情感表达内容方面的接近,更造成了诗词在语言这一本体因素上的接近与雷同,这使词进一步向诗靠拢,在词中用典虽只是一项具体的诗歌手法的引入,但它所带来的对词作风貌的影响却是始料未及的。作者立足文本,以科学的统计数字与诗词用典实例作为证据,精比细排,得出结论则水到渠成,观点不囿成说,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因为“以诗为词”观念由来已久,在此命题下人们往往强调诗歌的强劲侵入作用,而忽视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特点所具有的稳固性。本书立足于文本细读,以科学的统计数字作为立论基础,从陆游、辛弃疾、姜夔诗词的题材构成、描写对象、立意、风格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对比,通过细密地比照,作者认为:“时至南宋,诗词两种文体虽然高度融合,但是依然保持着各自的体制特点;尽管‘以诗为词’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但是它仍然不能冲破诗词自身体制的限制。”[2]168这样的结论客观准确,刮去了“以诗为词”研究的薄薄迷雾,让读者看到了南宋诗歌对词影响的真实状态。

二、以词为诗——唐宋词影响宋代诗歌的创新性分析

宋词虽然是宋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文体,与楚骚、汉赋、唐诗、元曲并驾齐驱,然而由于词在宋代为“小道卑体”,所以词作数量远不如诗歌,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两者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诗词两种文体中,往往是诗尊词卑,人们在探讨诗词两者关系时,经常认为诗歌对词具有绝对影响作用,而词则无所作为。本书作者一反常态,独立新说,认为词至南宋,已完全从诗歌中独立出来,随着优秀词人的崛起,随着优秀词作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词的阅读已成为文人必不可少的文艺积累与储备,成为其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词在南宋士大夫文人的创作生活中占据着远较北宋时代更为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文人创作时最重要的文体选择。词已很大程度上改变它作为“小道末技”“游戏之作”存在的文学地位,几可与诗分庭抗礼,这一切都为词影响诗提供了可能性,并显示出必然性。作者从词创作的实际情况以及词集的出现、词学理论探讨的热烈等角度充分论证了唐宋词影响诗歌创作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宋词对宋诗的影响,学术界已经略有涉及,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缺少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本书则在前述成果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与全新的分析,概括出宋词在哪些层面上影响了宋诗,并揭示出宋词在南宋诗歌风貌转变中所发挥的作用,可谓学术界第一本揭示词对诗歌影响的专著。

首先,本书以诗话、词话为基础,在宏观上阐述了唐宋词对南宋诗歌创作的影响:一是翻词意入诗;二是诗句与词句相类;三是诗境似词境。作者撇开异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文本出发,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爬罗剔抉,仔细体认,总结出诸多创作实例,让词反向影响诗歌现象之存在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这些例证材料全为作者倾心梳理而得,为学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诚为有功于学林!其次,本书还在微观层面上,在词学视野下,重点考察了陆游与姜夔诗歌,通过对陆游诗词作品的细密阅读比对,概括出了陆游词影响诗的三种方式,另外,本书还在有关陆游诗歌的评论中,发现陆游诗以晚唐诗为中介而具有的词体因素;同时,认为陆游诗所具有的词体特征也与秦观的影响及陆游本人的情感特质有关。再如,前辈学者对于姜夔诗具词意的特点曾多有指出,如清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云:“晚宋人多专攻绝句,白石其尤者,与词近也。”[3]缪钺先生也认为:“白石之诗气格清奇,得力江西;意襟隽澹,本于襟抱;韵致深美,发乎才情。受江西诗派影响者,其末流之弊,为枯涩生硬。白石之诗独饶风韵,盖白石词人,其诗有词意,绝句一体,尤为擅长。”[4]但姜夔诗歌如何具有词意,诗词在何种层面上相通,均未作具体阐述,本书作者则接武前人,通过细密的诗词文本细读以及深入地品评,指出姜夔在用自己最多情的心灵体味着人世间的悲欢与离合,在用自己最苦痛的情感经历感受并咀嚼着历史人物的心灵苦痛,正是由于其深情贯注,从而使其诗具有一种情韵悠远的艺术魅力,姜夔诗歌所具有的深于情多于情的特点,正体现了诗歌受词体影响之痕迹,这种影响推动了姜夔在诗词创作实践中抒写功能、审美风格等方面的文体出位和互动,使其诗呈现出特异的风姿,诗心与词心的相通无意间促成了文体的融合与渗透。毫无疑问,本书在探讨南宋词对诗的影响渗透方面具有全新的突破意义。

三、诗词互渗——南宋诗词互相影响的全景解析

首先,本书高屋建瓴地探讨了诗词互渗对诗词双方审美风格的影响,认为:诗进入词坛,使词日益成为文人士大夫的自我抒情诗,使词的品格有所提高,同时也使词的风格更趋多样化;词进入诗坛,则使南宋诗由宏大叙事抒情逐步趋向私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而词的委婉幽约则赋予南宋诗以柔情雅韵,为南宋诗摆脱江西派末流的枯槁瘦硬作出了贡献。[2]236尤其是在唐宋词对南宋诗风影响方面,作者以诗词作品为例,细致分析,挖掘诗歌风格所具有的词体因素。如作者在分析陆游《秋怀》诗时说:“诗中的主人公无论是动作、心态还是生活环境都与词中别无二致,在此种诗境与诗意中,陆游将自己女性化,表现出极温柔细腻的心灵特质,诗呈现出词的艺术心理与审美状态。”[2]176再如作者分析范成大《晚春二首》其一云:“诗歌感情轻细深婉,韵味悠长,静景,柔情,有‘清新妩媚’之风,正得词家三昧。”[2]244

同时,本书还多视角、多方域进行研讨,立体地透视了诗词互渗的社会文化成因,思路新颖,眼光敏锐,新义迭见。首先,本书从创作本体论角度,探讨了作者身份在诗词互渗中的作用,认为作家的气质禀赋会在诗词创作中留下相同的印记,而诗人兼词人与词人兼诗人的不同身份则会使诗词表现出超越文体的某些共性特征。其次,本书从创作环境影响论角度出发,从时代文化的总体氛围高度分析了宋代诗词互渗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宋代士人具有普遍的淑世情怀,宋代文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品格,“以诗为词”正是这一时代风气在文学上的反映与呈现;此外,宋人喜“通”求“变”,诗的词化现象、词的诗化现象正是宋人“出位”之思整体潮流的一部分;同时,宋人重“格”讲“韵”,对“格”的追求必然导致宋词走向文人士大夫高洁情怀的抒发,而南宋诗人不自觉中以词笔入诗,使宋诗更富韵致,也正是宋人重“韵”这一理论思潮的表现。论述不可谓不详,思虑不可谓不周!

四、立足文本,多维比较——诗词互渗的立体呈现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以文本分析为基础,将“以诗为词”研究纳入诗歌系统中,将诗词作细密的比照阅读,灵活运用多层面的比较研究方法:同题材诗词的历史纵向比较;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横向比较;同一作家同题材的横向比较,对诗词创作的过程作具体深入地探析。比较方法在该书中随处可见,其宏观者,如陆游、辛弃疾、姜夔三人诗词之题材分类,诗词之描写对象、立意、风格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陆游、辛弃疾、姜夔在具体的题材处理上,命意立意诗词全同,表现出文体间的高度融合与渗透,但在情感的深微与浓烈方面,词还是远远高于诗歌,诗词依然保持着各自的体制特点。其微观者,如姜夔诗词章法、句法、字法比较,在纤细入微的比较中雄辩有力地阐明了“江西诗派”对姜夔词创作产生的影响。

作者还擅长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数据的统计、分类、归纳作为立论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客观地说明诗词互渗的具体状况。陆游现存诗歌9300多首,词作145首,辛弃疾现存诗歌139首,词作635首,姜夔现存诗歌148首,现存词81首,应该说三人作品规模不小,但该书作者不厌其烦,将三人诗词作品一一从题材上进行分类,统计出每类题材的数量与比例,书中所列几张表格所占篇幅不大,但可以想见作者为此所耗费的大量心力以及作者探索求真的科学态度。再如在该书第三章第二节陆游、辛弃疾、姜夔三人“典故”的探讨中,该书作者将三人诗词作品中所使用的典故一一进行了排比,统计出三人诗词作品中所用典故数量以及用典频率,进而通过典故隶属于“经”“史”“子”“集”的统计,得出“于词中用何种典故与作家习惯有关,而与文体无关”的结论。[2]206

正是得益于作者比较方法的充分运用,以及统计学方法的支撑,使本书总论性的宏观论述总能与具体细致的微观辨析相结合,从而能够以小窥大,进而获得宏观意义上的诗词渗透现象的理论揭示。作者探微索幽,考论结合,分析细致,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学风朴实,实事求是,多有发明,时有创获。

另外,此书对诗词文本的解读方面,精品细评,文字雅洁,时见精彩,不胜枚举,此尤值得称道。如对陆游《夏日昼寝》一诗与《昭君怨》一词作比较时,作者评曰:“诗境是雨余桐阴,檐铎摇风,画堂入梦,轻燕蹴筝;词境是蝉声庭院,熏香静袅,潇湘生凉,双燕蹴花;意境都极静谧,情丝皆如游丝袅袅,似可捕捉又不可捕捉,用笔轻灵,风格柔细。”[2]38再如作者评姜夔《点绛唇》词云:“此词所有的意象都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色调,隐寓了词人的独特襟绪。无心燕雁随云而去,其踪迹似词人漂泊江湖的人生,有点凄苦,又有点闲适逍遥,不着痕迹。‘数峰清苦,商量黄昏雨’写烟雨朦胧的山峰,却又有些许苦涩与凄凉的人生况味。”[2]57作者用笔简约雅丽,三言两语却能得诗歌神髓。时下学术文章为了追求高头讲章的深奥与严整,多写得诘屈聱牙,令读者望而生畏,此书作者却笔端含情,精美文字为该书平添许多魅力!

“以诗为词”研究虽然已为学者反复探讨,但由于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且方法运用得当,此书依然为学界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使尚处在零星与破碎状态下的诗词关系研究,获得了全面观照与总结。同时,此书从文体互动角度对宋代诗词关系的全面探讨,有助于深层次理清宋词演进的脉络,有助于综合宏观、立体全面地认识诗词之间的关系,是对宋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0—331.

[2]许芳红.南宋前期诗词之文体互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蔡义江,李梦生.宋诗精华录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493.

[4]缪钺.诗词散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4.

Panoramic Analysis of Interplay between Poems and Ci——OnTheComplicatedInterpenetrationofPoemsandCiintheEarlyPeriodofSouthernSongDynastyby Xu Fanghong

Zhu Guangli

(Department of Military Thought and Military History, Nanjing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tudies, Nanjing, Jiangsu 210003)

With the same nature yet different essence, the poem and ci permeate each other,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the strong points to make up for their own deficiencies on their way to perfection during their respective developing course. From the stylistic point of view and through the macro-outlining and micro-depiction, the new monograph entitledTheComplicatedInterpenetrationofPoemsandCiintheEarlyPeriodofSouthernSongDynastyby Doctor Xu Fanghong makes a multi-angle discussion of this complicated literary phenomenon.

Southern Song dynasty; poem and ci; interpenetration

2013-12-01

朱光立(1981-),男,江苏扬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副教授。

I206.2

A

1008-293X(2014)01-0117-04

(责任编辑吕晓英)

猜你喜欢
姜夔用典辛弃疾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诗法属性新探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陆明君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习近平用典
姜夔,你咋这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