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玉
(韶关学院 图书馆,广东 韶关 512005)
界定文化概念,需要对文化的成因、特性、功用及其建设境界等作多方面的考虑、综合。通过对前人有关文化研究的全面分析,以及对文化的成因、特性、功用与建设境界等的加深理解,笔者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凝聚、导向、辐射等多种功用的文化氛围。廉政文化——就是由廉政制度文化氛围与廉政精神文化氛围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氛围[1]。廉政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从许多具体工作中去进行廉政文化的建设。
高校廉政制度文化氛围的形成,在于作长期、系统的廉政制度文化建设。高校廉政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是廉政制度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制定了全面、有效的廉政制度,并很好地落实到实处,使之真正发挥出威慑作用和导向作用,从而形成“人人讲廉政制度,遵守廉政制度,并利用廉政制度去抑制或消除非廉政现象”的廉政制度风景线——廉政制度文化氛围。
目前,已形成的廉政制度很多,如“事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和用人事务公开等)制度、决策的民主集中制度、干部离任审计制度、采购招标制度、竞争上岗制度等,都是很好的廉政制度,一个单位要制定(或选择)出一套与本部实际相适应的廉政制度并不难,关键在于落实。有些单位对廉政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就是不够好,部分干部、群众的法制、廉政制度意识淡漠,缺乏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关方面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不够,致使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事先防范和制约作用[1]。
制定和完善制度是必要的,但要使廉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抓贯彻落实:首先,领导干部要自律。自律是他律的前提,再好的高校廉政制度都是由人去建立的,要很好地执行高校廉政制度也必须得靠人来完成。学校要组织好相关人员的理论学习,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解决好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提高领导干部廉洁意识和执行廉政制度的自觉性,为廉政制度落实奠定必要的思想基础。其次,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人,才能更好地实施廉政制度。各个高校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高校廉政制度实施责任制落实细则和考核细则,采用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各级分管各负责的做法,一级抓好一级,由上到下一层一层抓好落实工作,以此来保证高校廉政工作机制得以正常运转,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其三,建立监督机制。常规有效的监督,才能更好地督促廉政制度落实到实处。各学校要抓好行之有效的监督,保证落实好各项相关的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另外,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必须与群众的监督作用相互密切配合,通过各种合理形式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考核,这才是常规有效的监督。其四,注重制度操作的规范性、严肃性和公正性。规范、严肃和公正地操作廉政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廉政制度的最大功用。有必要建立好科学的责任追究制度,并认真加以有效实施,对那些非廉政的不良现象绝不姑息,同时注意掌握好相关政策,防止处理问题的简单化,进一步维护好纪律和制度的严肃性、公正性。高校廉政制度的落实必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责任,加强领导,改进作风,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因此,要实施好高校廉政制度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落实工作:其一,廉政相关责任分解。把高校廉政制度实施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做到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主要任务并狠抓落实,领导班子正职要对单位的廉政制度实施负总责,带头履行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廉政制度负直接领导责任,切实抓好分管部门的实施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明确目标,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其二,廉政相关责任考核。进一步健全配套制度,改进考核办法,坚持把高校廉政制度实施考核和业务考核相结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其三,廉政相关责任追究。对那些领导不力甚至不抓不管,导致非廉政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屡屡出现重大违反廉政制度问题的单位,要区分责任大小追究有关干部的责任,不断增强贯彻执行责任制的刚性。总之,要采用最有效的途径,确实把廉政制度落到实处[2]。
进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在制定、实施好廉政制度,形成廉政制度文化之外,还应在整体工作中推行廉政,进行廉政精神文化的建设。要在工作中推行廉政,重点在于防腐。源头防腐,任重道远。重典治腐,很多人明知重典可怕,但仍是大贪特贪。搞说教,做思想工作,从思想意识上防腐,但有些人是一边大唱反腐歌,一边又瞪着眼捞。订法定策,法规、政策先行防腐,但有些人就会来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腐败之源头在哪里?除了不可控制的人类贪欲之外,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作方案。人们做任何事情,本文都称之为工作(本文的“工作”是泛指人们所做任何事情)。任何人做工作,都会先有个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包括各种各样用于指导工作开展的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工作程序、工作流程、工作安排、工作设想、工作思路等。一切工作的开展,都会有一个如计划、步骤、程序、安排等之类的或口头或书面工作方案。可以说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通过各种工作方案的实施而完成的。如果能赋予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作方案以必要的防腐功能,那么,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将不复存在。
腐败分子避开党纪、国法、政策去实施不良行为的绝招,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另设名堂,通过更改某些工作方案的名称或形式等方法,去形成对其实施不良行为有利的所谓新工作方案,并在实施中边应对上面的政策边中饱私囊。能够体现源头防腐法则要义的工作方案中,不一定要出现“防腐”两个字,但一定要包含有断绝任何腐败现象出现之机等防腐功能的涵义。凡无防腐功能的工作方案,在实行中必为有贪欲者所利用。譬如楼房建筑方案、桥梁架建方案、公路建设方案、物资购买方案、干部任免方案等如果没有源头防腐功能,碰上了私欲膨胀者,肯定会被其从中巧取豪夺。从众多已经曝光的大腐败案件中可以证明这一见解。
在一个高校中,如果能赋予招生、教学、科研、教辅、基建、后勤等一切工作的或大或小工作方案以必要的防腐功能,那么,该校的发展进程中就不会有腐败现象产生。就整个教育战线而言,从国家教委的部署、指令到各级教委的策划、规定再到各学校大工作的规划、计划与小工作的安排等系列工作方案,采取源头防腐功能一票否决制,没有防腐功能的方案不准实施,确保全部工作方案都具有防腐功能,那当然可以清除整个教育战线中的腐败现象。整个学校,整个教育战线中开展所有工作的方案都具备了防腐功能,不给有私欲者以任何可乘之机,何来腐败现象?其他战线的源头防腐,也可参照这种做法。只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逐层对下级单位、团体(或个体)的(需要审批的)工作方案实行一票否决制,控制一切没有源头防腐功能的工作方案不得实施,就一定能达到源头防腐的目的,还人民一个无腐败现象的社会环境。现今社会中的源头防腐,道在工作方案过防腐关[3]。
具有防腐功用的工作方案,就是很好的廉政工作方案。一个单位如能采用具有防腐功用的工作方案去开展所有工作,必然会在全体工作人员(即整个团体)中形成讲防腐、讲廉政、重廉政、能廉政、促廉政的意识、愿望、理念、心态、情神与习性,长期下去就会展现出良好的廉政精神风貌,进而形成廉政精神文化。
进行高校廉政精神文化的建设,推行廉政工作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廉政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也即是勤俭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办公事总是大把大把地花钱,成为“多花钱 少办事”的“典范”,这不是廉政工作方式,不利于廉政文化的建设。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干部,不管单位的经济状况如何,把不少的钱主要花在自己专用办公室和专座(车)上,这样一来肯定不能够让全体成员在推行廉政方面产生共鸣。勤俭的工作方式,就是指那些“少花钱 多办事”的工作方式,那些把财物花在办事业上的工作方式等等。一个单位中的领导干部能推行勤俭的工作方式,肯定能带给本单位全体成员以“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贪财、不贪物,花钱办事不讲排场而讲实效,办公条件不求豪华讲实用”等廉政形象,成为全体成员学习的廉政榜样,带动全体成员进一步去讲廉政、重廉政、促廉政,从而促使单位的廉政精神文化氛围能得以更好地形成。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推行勤俭工作方式,仍是很有必要的。
推行勤俭工作方式,单位各级领导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中华民族以勤劳节俭、不怕艰苦著称于世。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并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单位的每一个成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自觉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过紧日子不是反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反对过高的消费、过大的开支、讲排扬、比阔气等。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我们的各项工作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4]。
综上所述:进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很好地落实廉政制度、采用廉政工作方案并推行廉政工作方式。落实好廉政制度,既有利于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又有利于督促廉政工作方案的应用和廉政工作方式的推行;采用廉政工作方案并推行廉政工作方式,既有利于廉政精神文化的建设,也会有利于保证廉政制度的更好落实。
[1]刘永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浅谈[J].天府新论,2005(6):213-214.
[2]彭欢欢.浅谈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难点与对策[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3(10):28.
[3]陈世禄,夏秀芹,曲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做到“五个纳入”[J].中国冶金教育.2005(4):1-3.
[4]曹文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须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5(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