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亚丽
(安徽建筑大学法政学院,安徽合肥 230022)
“桐城派”故里桐城地处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自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建县桐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桐城枕山怀水,濒江而踞,山川秀美,“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曾赞“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1]283,“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也称“夫舒黄之间,天下之奇山水也”[2]114。桐城自古文风昌盛,翰墨风香,素有“文都”之称。
桐城谚语是桐城方言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桐城民众智慧的结晶和创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它们(指熟语)所负载的文化内容最丰富。”[3]2桐城谚语是桐城文化的一面镜子,不仅在内容上包罗万象,涉及到自然气象、农事稼穑、风土人情、生产实践、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且承载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多姿多彩的人文世界。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查阅,搜集到1 600多条桐城谚语,本文将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来探讨桐城谚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基础部分,指的是一种文化中的技术及其物质产品。”[4]20桐城谚语所呈现的物质现象,反映了桐城当地百姓的生活环境和衣食住行模式。
桐城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西北部是山地,其中的龙眠山蜿蜒深秀,为皖北名山,北宋自号“龙眠居士”的著名画家李公麟晚年曾隐居于此,故有谚“山借宋人传”。中部是扇形展布谷宽岭低的丘陵,东南部为阡陌纵横良田万顷的平原。桐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水土条件优越,适宜水稻种植。“小伢望过年,大人望插田”,插田即种稻子,这条谚语反映了当地以农耕为主的生活环境。当地有关水稻种植、管理、收割经验的谚语较多,如,“春分前后播早稻,谷雨前后栽早秧”、“立夏播种,芒种插秧”、“稻子打苞不离水”、“九成稻子十成收,十成稻子九成收”等。老百姓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视,这从“七十二行,庄稼为上”、“千行万行,离不了粮”、“千买卖,万买卖,离不开农民翻土块”、“吃过年饭,望着田畈”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来。
桐城绝大部分地区以米饭为主食,“三粒寸,麻壳籼,一人吃饭两人添”,早在明清时,桐城大沙河、挂车河流域和其他一些丘陵圩畈区就种植优质水稻“三粒寸”、“麻壳籼”,这两个品种水稻米质香醇[5]108。如今桐城出产的青草香系列大米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桐城水产资源丰富,“麦鱼如麦,过时不得”、“冬鲫夏鲤,六月天吃鳑鲏”、“白露鲤鱼霜降鳖”,这些谚语中的麦鱼、鲫鱼、鲤鱼、鳖都是当地老百姓饭桌上常见的水产品。“吃不过北乡”,旧时桐城分四乡,北乡依山,山肴野蔬丰富,当地人善烹调美食。
桐城人自古嗜好品茶,山园人家皆种茶叶,“尤以毛尖、小花品质最佳,明代曾被列为贡品”[6]2486。 “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龙眠山常年云雾浸润,出产优质茶叶桐城小花。谚云“小花上场,两刀一枪”,小花茶叶,每年清明谷雨前采摘,每支大小均匀,两片嫩叶夹一根尖尖的嫩头,称为 “两刀一枪”[7]65
“远见衣帽近见人”、“在家无新旧,出门无好衣”,这两条谚语反映了当地人对衣冠整洁的重视。上世纪70年代桐城百姓身上穿的大多是用当地的土布(俗称老布)制成的布衣,脚上穿的是舒适透气的布鞋。“穿不过城乡”,城乡指的是县治所在地,过去商贾繁荣,居民穿着时尚,如今桐城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差别越来越小。
“草屋年年盖,一代管一代”,建国前当地农村住房多为茅草屋,屋顶年年需要翻盖。做草屋构成墙体的一种主要方法是打土墙,打土墙有专用的墙板和木杵,一层层加土,一层层夯实,使墙体牢固扎实,“雨落万年墙”,指的是这样夯成的土墙不容易坍塌[5]41。80年代后,草屋逐渐被砖瓦平房或楼房取代。
在出行方面,虽然桐城在元代时就有七省通衢的古大道,但旧时当地人习惯于固守本土,“宁愿在家喝水,不愿出门讨嘴”,认为“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出门三分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桐城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陶瓷、羽绒、猪鬃、内燃机配件等产品已销往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桐城人外出打拼,“老不离乡是贵人,少不离乡是废人”、“处处黄土都养人”等谚语反应了桐城人出行观念的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桐城谚语反映的物质现象是农耕社会环境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农业文明印记,从中也可看出桐城社会的发展变迁。
制度文化“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风俗以及相关的理论、规范等。”[4]147“如果说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是一种官方制度,那么民俗就是一种民间制度”[4]151。这里着重记述桐城谚语所反映的一些民俗。“就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表现在地域的民俗层面,最能体现出个性文化的背景特征。”[8],桐城民俗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桐城地方文化的标志。
桐城人重视读书,祖传的家训是“穷不丢书”。明清至民国,桐城私塾书院遍布城乡,清乾隆年间桐城人姚兴泉在其所撰的《龙眠杂忆》中赞道“桐城好,乡校颂声传。都堂继志开家塾,南路延师启后贤,膏火给良田。”[9]21道光《桐城县志》记载:“子弟无贫富,皆教之读。通衢曲巷,书声夜半不绝。”[10]91
重视读书的桐城人家教严明。当地百姓坚信“惯养出娇子,肥田出庇谷”、“惯儿不孝,肥田出瘪稻”,所以“桑树苗子从小育”,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龙眠杂忆》有记载“桐城好,父教比师严。不容顷刻稍贪戏,但认尊卑即别嫌,呵斥动相兼。”[9]22
崇文重教使桐城在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取得极大的成功,拥有进士265人,举人589人,超出同属安庆府的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五县进士、举人的总和数倍以上[5]280。自明代开始,硕学通儒不断涌现,至清代康熙年间,形成“天下文章在桐城”的文学奇观。“人言古文,必宗桐城”,桐城派成为近代影响最深远的散文流派。左光斗、方以智、张英、张廷玉、戴名世、方苞、刘大木魁、姚鼐等名流先贤,如群星璀璨,交相辉映于桐城的历史天空。新中国成立后,桐城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高考升学率在安徽省一直名列前茅。
“三月三,吃蒿子粑”,当地旧时传说三月三这天,人的魂魄易离身出走外游,吃用野生蒿草和米粉制成的蒿子粑能粑住魂魄。“清明上坟,不忘祖宗”,清明节期间,游子纷纷赶回与家人一道上山扫墓祭祀,在坟头插五色纸剪成的“标子”、烧纸钱纪念先人。
“端午节插艾,能免毒虫害”、“插了菖蒲和艾叶,蜈蚣蛇蝎出去歇”,端午节被认为是犯禁忌的日子,午时之前要在门楣窗户上挂菖蒲、悬艾叶以驱邪避毒。境内孔城、金神、练潭等滨河居民端午还有龙舟竞渡风俗,有谚云“四月清明把坟上,五月端阳龙舟划”。
“七月七夕看巧,八月中秋拜月”。七夕傍晚,姑娘们围坐桂花树下,对着天上五彩云霞穿针引线,是谓乞巧,以求心灵手巧。“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摆得全”,中秋节晚上阖家团圆吃月饼赏月。“九九重阳,远足登山”,重阳节这天当地人相约登高以祛病。“十月初一送寒衣”,十月初一要烧五色纸剪成的寒衣给先人更衣御寒。“冬至不是年,冬至大似年”,冬至在当地民间是很重要的祭祖节令,修坟、安碑等都要安排在此节进行。
“腊月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成大嫂”,腊八节又称鸳鸯节,是男婚女嫁首选的良辰吉日,当地人信奉“若要发,不离八”。“腊月廿三四,掸尘扫房子”,是谓除陈(尘)布新,二十四过小年,晚上祭祀接祖。“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母子相见,夫妻团圆”,除夕全家团聚,祭祖、吃年夜饭、守岁,“冬鲫夏鲤重阳蟹,过年鲢鱼桌上摆”,年夜饭的鱼一定要鲢鱼,寓意“年年有余”。
“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此谚说的是当地正月拜年的风俗。拜新灵是指祭拜上一年去世的亲友,除此之外初二当天不能到别人家拜访。把一年中第一个双日子规定为“拜新灵”的特定日子,这也是桐城民俗文化的一个特色,即对逝者的尊重和追怀。
“岁时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永恒不变的祈福纳祥主题”、“贯穿始终的伦理道德意识”和“无法磨灭的农业文明印记”等是岁时节日的文化特征[11]189-191。桐城人的岁时节日具有鲜明的农业文明印记,是祈福纳祥和道德教化并重,且尤重道德教化,它们在传承中华传统道德文明、传播地方优秀文化、塑造现代人的精神品格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伢抓周”,婴儿周岁时行抓周礼,以孩子第一次所抓之物预示孩子将来的职业,抓周礼实质上寄托着父辈对孩子未来的希望和祝福。若抓的是书、笔、算盘、金银等物,众皆喝彩;若抓的是扁担、稻箩等物,围者也高兴地说:“七十二行人人做,行行都能出状元。”老人做寿一般是从六十岁开始,之前都叫过生日。做寿是“做九不做十”,即老人若是虚岁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等顺此类推)就当成虚岁六十来做寿,“九”谐音“久”,寓意长长久久,即长寿。
“新人要夹性,新郎看坐性”,此谚反映了当地的婚俗。当地称新娘为新人。在婚礼期间,新娘应有的品性是能忍饥忍渴,避免中途如厕;而新郎应有的品性是起坐举止文静安分,不急不躁[12]721。
“亡人不望七,只望周年与百日”,此谚反映了当地的丧仪。家中亲人去世后的逢七日、满七日、百日、周年,家人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其中百日和周年尤为重要,富有之家多请僧道念经做道场超度亡灵,以寄托哀思[13]755。
“人生仪礼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对生命的强烈关注与关爱”[11]141,桐城当地人生仪礼背后的本质是对有限人生的珍惜,是对现世人生和生命的执着和热爱。
“精神文化也可称为观念文化,……价值观念一般被认为是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4]20。桐城谚语多角度地反映了桐城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
在家庭伦理观念中,父母是第一位的,所谓“十个椒椒抵不上一个老子,十件褂子抵不上一件袄子”(当地称叔叔为椒椒)、“是风没有北风凉,是亲不比老亲娘”,所以要尊亲孝亲。“敬土有谷,敬老有福”,敬老爱老是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宁的基础。“壁子上挂筲箕,夫妻靠夫妻”,夫妻之间是相依相存的关系。“庄稼不好是一年,夫妻不和是一生”,所以夫妻要和睦相处,要善于化解矛盾,“豌豆开花头对头,夫妻吵架不记仇”。
“千朵桃花一树生,不共叶子也共根”,兄弟姐妹要团结友爱,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兴旺发达,“弟兄几个一条心,脚踩黄土变黄金”;如果“各烧各的灶,各吹各的号”,那么“弟兄几个几条心,万贯家财不够分”!
中华传统道德观念讲求的是“仁、义、礼、智、信”,桐城本土受儒学熏染日久,桐城人有浓厚的道德观念,看重名誉,认为“人图名誉树图荫”,属于典型的儒家价值文化。
仁即善,“人存好心天让路”,人有善念才会“心中无事,睡得安稳”。仁和义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桐城人头脑精明善谋生,但桐城人对待钱财的态度很豁达,不刻意逐利,认为“世上只有财撵人,没有人撵财”,讲求义利兼顾。“一分利胀死人,十分利饿死人”,“生意无大小,仁义值千金”、“生意生意,不成留义”,这些谚语是当地人讲求仁义的生动写照。智即智慧,“有智吃智,无智吃力;无智无力,一团漆黑”,智慧可以帮助人更好地谋生,因此当地人教育孩子从小要好好读书。信即诚实守信,“一物不许二主”,做生意讲究的是“信誉无脚走天下”。
桐城人好礼,孩子从小习礼知礼,“童子散学后,见尊长必逐人一揖,使之习礼也。”[9]22乡风淳朴,崇尚礼让。“让一让,六尺巷”,此谚讲的就是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的家人与邻里因宅地基产生矛盾,互不相让,其家人派人送信到京城请张英处理此事。张英接信后赋诗一首作为回复:“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又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诗后,立即主动退让地基三尺,邻人见状深为感动,也随之把地基退后三尺,这就让出了一条宽宽的“六尺巷”,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做人要自尊自强。“鱼争上水人争气”,人要有向上的志气和抱负。“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黑脸求土就是靠自己的双手谋生,要用真本领赢得别人的尊重,所谓“生铁补锅,本事赢人”。
做事要勤劳肯干。勤就是不怕苦不惜力,因为“力气浮财,用掉又来”。有耕耘才有收获,“不行春风,哪有秋雨”。勤和俭紧密相连,“仓头上不省,仓脚下吊颈”,“一天省一钱,三年成一千”,“起家好比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在物质富庶的今天,提倡勤俭节约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人要谨言慎行。因为“话多必有失,食多必有疾”,所以“锅头饭好吃,过头话不能说”,提倡“身稳口稳,处处好安身”。要谦虚低调,不要逞强卖弄自己的本事,因为“马背跌死英雄汉,河边淹死会水郎”。说话和做事都要留有余地,因为“与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择友要慎重,因为“跟好学好,跟猫虎学咬”。
处世要乐天知命。“人有三年好运,也有三年倒运”,面对倒运,要乐观自信,因为“铁树都有开花日,石磙都有发热时”、“人有一分时,不问早和迟”,属于自己的那一分时可能就在前面等着自己!“一个螺蛳一条路”,“蛇有蛇路,鳖有鳖路,乌龟还有三条黑路”,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有各人的前程,成功有不同的模式,不必一定都要复制别人的成功。
桐城谚语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它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桐城当地生活环境、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面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农为本,重视勤劳耕作,重视生产经验的积累和传承,重视生存之本的衣食住行,这些都深刻体现了桐城文化中的农耕文化精神。重读书,讲礼仪;重礼让,讲和谐;重伦常,讲仁义;重勤俭,讲自强等,这些都彰显了桐城地域文化个性,生动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深入发掘桐城谚语的文化内涵,对于弘扬地域优秀文化,发挥地域文化对周边的辐射作用,重塑现代民众的精神品格,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戴名世.戴名世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姚鼐.惜抱轩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4]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叶濒,姚平怀,孙泉,叶子.桐城民俗风情图典[M].合肥:黄山书社,2009.
[6]《安徽文化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安徽文化史(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崔莫愁.安徽乡土谚语[M].合肥:黄山书社,1991.
[8]王列生.桐城地域文化爬梳[J].东南文化,1991(2).
[9]姚兴泉.龙眠杂忆[M].桐城县税务局知青印刷厂,1982.
[10]金鼎寿.桐城续修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
[11]张希玲.中国民俗文化专论[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
[12]武占坤.中华风土谚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13]桐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桐城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