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正卫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实现“五位一体”同步发展。这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方略。
为了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从水的属性、作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责任出发,水利部党组做出了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决策,并提出了推进实施的意见。从此“水生态文明”不仅成为一个新的理念,也成为发展水利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行动方向。为了使这一新的理念能够被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并真正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仅作一点个人思考。
为什么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理念,这是不少有识之士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业较多,门类较多,目前尚未有人提出“工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概念,不像21世纪前后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观那样,多行多业都先后提出了自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动方案。其实,一个新概念或新理念的提出和存在,必须有它的合理性以及内涵的科学性和社会实践的可行性。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即,水是万物生命的本源。没有水,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难以生存。现在世界上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现象,关键是看有没有水。水也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没有水,粮食等作物难以生长,工厂难以运转,矿山难以开采。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然后才能解决其他。经济不发展,社会就会停滞,甚至倒退,亦根本谈不上现代化。水更是生态的基本要素。所谓生态,是人与大自然相融相依的一种生存环境状态。生态平衡,则大自然包容万物,天下得安;生态失衡,则大自然报复万物,天下灾难。当然平衡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有的平衡会被打破,但又通过自然的、社会的运动形成新的平衡。人、水和其他的自然、社会的资源构成了人类社会生命共同体,如果水要素能够满足生态,人水和谐,则生态平衡;反之,如果水要素出了问题,生态失衡,则人类社会难以发展,甚至难以存续。历史上的古巴比伦和中国的楼兰古国都是因生态出了问题,特别是因为水源的干涸,最终从地球上消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水就没有生态。中国要美丽,生态要平衡;生态要平衡,水利要先行。因此,水利部党组提出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一个创意,也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顶层设计。
何谓水生态文明?这要从生态和生态文明概念谈起。
什么叫生态?如前所述,生态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生存环境状态。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自觉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采取生态化的生产、生活、生存方式,使人的行为顺应自然,而不超越自然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衡相依的一种友好环境状态。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最高境界,是相对于古代的农耕文明、近代的工业文明的一次新的文化启蒙,也是使人类变蒙沌发展为科学发展、变非理性发展为理性发展、变“黑色发展”为“绿色发展”的正确选择。生态文明本质内涵其实就是两个侧面、三个基本点。两个侧面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三个基本点是绿色引领、循环经济、低碳发展。把握这一本质内涵,就可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而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使资源永续利用。
所谓水生态,也就是人与水相融相依的一种状态。水生态文明,其实质是使水保障生命状态永续生存发展的一种社会的、自然的文明。其本质内涵包括4个方面:①水的生态文明是通过水利工程设施和手段防治水旱灾害的一种水安全文明;②水生态文明是使水满足人类需求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种水资源文明;③水生态文明是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的一种水环境文明;④水生态文明是使人亲水、近水、爱水、惜水、保护水的一种水文化文明。
从水的属性以及水生态与整个大生态关系来说,水生态文明是整个大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是大生态文明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是不可替代的,亦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和保障性的支撑作用。这一作用可以用经济学的“生态价值体现”来说明。
价值“它是体现在商品里的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即使有使用价值如空气等,也不具有价值”。整个大生态文明包括水生态文明都不是纯粹的商品,但是,它都是由自然和人类物化劳动形成的自然性的、社会性的特殊的物品。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完成了的统一”,“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以及改造自然和修复自然,都包含着人类的物化劳动,也可以叫作“生态劳动”。经过劳动的产品当然产生价值,“生态劳动”也必然产生“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三个意义:
第一,体现了保障生命存在的意义。因为地球上任何生命个体,在生存发展中不仅追求自身的生存条件和利益,而且同时也要创造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的生存发展条件。虽然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是万物主宰,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他生物物种和生命个体的存在。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话中针对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所指出的那样:“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充分地说明,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及其生命个体的存在,都是互相关联和影响的,有了这种关联和影响,才使地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圈、生物链,也才使地球充满了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生态价值实则体现了“生命价值”。
第二,体现了保障资源永续利用的意义。地球之所以是有生命力的,根本在于它是一个由人和其他生物以及无穷的无机物组成的物质世界,多种多样的资源也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相互转化的状态。当然也有博弈,也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河泥”的生存需求和竞争,但这一生物链或者叫资源链因相互制约和影响而始终保持相对平衡。只是当人的聪明才智高度发达并在人的生命群体不断增多以后,对资源竞争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产生了竞争不公平、不对称。于是人为砍伐森林、人水相争、人土相争,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滥捕滥杀其他野生动物等现象不断出现。到了十八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后,地下的静态物质变成了地上的动态资源,地下的冷固物质变成了地上的热用资源,从此地球不平静了。虽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物质的转化,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明,但由于人类的一些“异化”行为,又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失衡。如果人类再不审视自己的行为,不注重资源节约和保护,地球上的资源被掏空耗尽,那么地球的生命力将萎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生态价值则体现了“资源价值”。
第三,体现了保障生存环境的意义。地球上的任何生物物种和生命个体,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才能生存发展。“有了阳光雨露,禾苗才能成长”,这是最浅显不过的道理。特别是人,不仅要有好的生存环境,也要有好的生活、生产环境。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水环境的污染,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众多的灾难。在中国已经普遍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经济发展了,但水体污染了;工业化推进了,环境恶化了;城市楼房多了,老百姓们生存空间小了;碳排放量大了,雾霾天气多了;汽车多了,尾气重了,空气不清新了。老百姓非常盼望有一个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产生的生态价值则体现了“环境价值”。
从水生态文明对整个大生态文明的功能来说,水生态文明在整个大生态文明中的价值体现则更直观和具体:
一是具有形成水生态产品的功能。水利行业一个重要的、基本的职能和任务,就是通过对工程的兴建和管理,防治水旱灾害,实现水安全,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治水兴水的过程,实质是生产的过程,所创造的各级各类水利工程都可以称之为水生态产品。比如堤防大坝,其作用是防止洪水漫溢。不可想象,一个沧海横流的社会怎么能成为文明的社会?又比如兴建的大中小水库,其作用就是调蓄水势,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大生态上水源不平衡的问题。再比如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也是从根本上为了水旱从人,提高粮食等作物生产能力。没有这些水利设施即水生态产品,就没有水环境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更谈不上大生态文明。即使一些小的水生态产品,如水电,如有水而产的粮食、水果、蔬菜、鱼类乃至鲜花都是人类必需的,像饮用水,须臾不可缺失。
二是具有调节水生态及大生态环境的功能。大生态环境即自然生态环境,其内容包罗万象,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伤害的表象是一种或多种生物资源,但本质上是伤害人类自己。存续这些资源,平衡这种大环境,有许多问题的克服和解决必须依靠水利的发展和进步。比如,水体一旦突发严重污染,还需要通过调度洁净水源稀释冲洗,但根子上还是要从源头上净化处理,达标排放,截污减排。净化处理最有效的方法有三种:物理措施,排除絮凝混合物;生物措施,吸附和消化混合物;化学措施,降低相关毒素。这些措施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职责,当然也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和全社会配合。又比如,地面沉降,会引发诸多的生态灾害,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禁采地下水,补充地下水,或通过自然的力量逐步修复回归地下水。这些也是水利行业的本职所在,其他行业是无法替代的。
三是具有支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存续发展的功能。人的存续和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必须以水源为生命的保障,有了水,就可以固碳、释氧,为万物提供生存环境。特别是水生生物,湿地则是他们的栖息地。“湿者,水藏而润也”。湿地既是地球的肾脏,排毒的通道,也是人类朋友即其他生物物种生命的摇篮。没有湿地的存在和发展,沙漠会离人们越来越近,人类的朋友会越来越少,“水至涸则无鱼,人无朋则寡”。
四是具有绿色发展和引领的功能。前面已经提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水利长期发展积累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山水林田湖要综合治理,桥涵闸站点要配套成龙,大中小工程设施要相互衔接。因此,在实施水利工程项目的同时,注重植被,使水林土一体化同生同进,不仅涵养了水源,挡沙固土,而且发展了大片绿洲,提供绿荫,降碳减排。目前全国已形成了588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1 000多个省级水利风景区,这是水利人对水生态文明的创造,也是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贡献。
五是具有文化服务功能。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正因为这种丰厚的文化根基所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使中华民族永立于世界之林。而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一支。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洪水等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古代的神话传说,诞生了中华民族的最早文化,实则是诞生了中华民族最早的水文化,“女娲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与洪水和大旱的抗争。到大禹治水疏九州而定天下,被后人记述入史,已印证了中华民族探索治水规律的艰难过程和坚定不移的治水精神。同时,丰富的治水实践又使中华民族诞生了一系列璀璨的哲学光焰和美学思想。从老子到孔孟,从《诗经》到《离骚》,从汉赋到唐诗宋词,水,始终成为哲学的借喻、文学的素材和美的话题。因而,又可以这样讲,水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承前启后、开启未来的思想文化。多少年来,广大水利职工始终以大禹为师弘扬先贤治水精神,注重对水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并认真挖掘水文化元素,使其在水利工程及其周围不断呈现和广泛传播,为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水文化及其他文化科学知识,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境界,这也是发展大生态特别是人文生态的一个重要力量。
怎样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如前所述,既然水生态文明是一个包括水安全、水资源、水情势、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的综合体或共同体,那么水生态文明建设亦必须从这些方面整体推进,分项实施。应当说,加强水利发展,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举措。
中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有关史料表明,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是平均每2~3年就会发生一次洪涝灾害,有的流域或者多个流域特别是江淮流域,有时甚至是连年大水,连年大灾。根据全国600多条河流的历史记载和现代的科学手段测定,中国的主要江河都曾发生过较大洪水和大洪水。由于受当时生产力水平所限和一些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无能,往往洪水发生时,人民群众都遭受巨大的灾难。“船行树梢、人或鱼鳖”,“瘟疫泛滥、饿殍遍野”都是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真实情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事业,领导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不断进行流域性和区域性洪水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江大河普遍地提高了防洪标准,并有效地抵御了多次洪涝灾害的袭击。但是,我国的江河防洪标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离水安全的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洪涝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多次出现,我国的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如1991年的江淮太大水,1996年、1997年、1998年的长江大水,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的珠江大水,松花江、嫩江也于1998年和2013年发生了大洪水。近几年,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区域性的集中降水不断发生,特别是在城市化推进发展后,城市的规模在扩大,人口在增加,而排涝设施跟不上,许多城市在集中降水时受洪涝威胁十分严重。因此,加强大江大河治理,特别是加强城市排涝设施建设,仍然是水利行业在未来一个时期非常紧迫的任务,哪一块都淹不得,哪一块都淹不起。
解决防洪安全是实现水安全的关键而重要的内容,人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何谈水生态文明?又更何谈生态文明?为此,对大江大河要进一步完善流域治理规则,对重要节点要实施重点控制,要根据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对城市的防洪主要是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城市的外水威胁,如大江大河大湖大库边上的城市,要建立防洪屏障,加固堤防,提高挡排标准,以防御风暴潮的袭击。二是城市内涝的威胁,这是大多城市都面临的。解决的办法是,地面径流要实现河湖连通,形成水通水畅的水系,做到引得进、排得出;地下的管网要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正常排放,涝水及时排出。从近30多年城市发展来看,许多城市地下管网不适应,地下管网与地面河湖连通不够,出口少,口门小,出路不足,一旦遇上大水,必然形成城区内涝。如北京市2012年“7·21”大水,竟因内涝死亡79人。因此,城市水利建设不仅要加强地面内河治理,也要特别重视地下排涝管网建设,增容扩线,开大口门,联结河湖,保证畅通。
中国既是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又是一个干旱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如果说洪涝灾害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那么干旱缺水则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心病”。中国尽管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处于世界第6位,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量为2 200 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21位。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分布不匹配,多个区域分别或同时发生旱灾的概率较高。加上目前中国人口的增加,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的情势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又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不仅经常会发生旱灾,也会经常发生“水荒”,甚至会出现突发的水污染造成人饮困境。这种水资源缺失,就是水生态的不平衡,亦是大生态的失衡。解决这一大问题,必须发展水利事业,一方面通过工程设施解决时空分布不均。如兴建水库、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和区域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等,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建设,约束人的行为以保障水资源永续利用。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即统称的“三条红线”管理制度,包括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污水达标排放,就是从人文生态侧面的制度安排。“三条红线”制度,实质上是为了解决用水三大矛盾:总量控制红线主要是解决人的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矛盾,保障生态发展;用水效率红线主要是解决人的用水与用水效益的矛盾,保障用最适量的水办最必需的事;纳污红线制度主要是解决人的用水水质和其他方面用水水质的标准,以保障人的饮水安全和其他方面供水水质的安全。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提高效率,节约资源,保证安全,这是水势平衡的内在要求,也是水生态文明的量和质的体现。为此,既要发展调水工程,以解决区域不均,平衡水势,又要加强水污染的治理,提高水质,更要注重节水,使水资源永续利用。
毛泽东同志在1934年就讲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又精辟地提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因为人要吃饭,吃饭靠田,田靠水利。没有农田水利的设施发展,只能“望天收”。粮食安全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根本性安全,也是水生态文明必须保障的安全。从茹毛饮血到渔猎社会,然后到刀耕火种,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挣扎,才通过饮食的进步而使人真正变成了智慧的人。今天,不管是什么工业现代化的国家,没有吃的,都将“无粮则乱”。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谁来养活中国人?只能靠发展农业,兴建灌溉农业水利工程,同时发展良种、化肥和其他科技配套措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是中国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中国人文生态的重大问题,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未来的拷问。
所谓注重水生态建设,优化水环境,就是要转变人的治水理念和传统习惯,不是就工程建工程,就项目建项目,而是要把治水兴水的过程变成顺应自然、修复自然、完善自然的过程。使人与水达到共融共谐的一种新境界。既要考虑人的减灾的需要,也要考虑其他生物物种个体生命存续的需要;既要考虑人的安身立命环境的需要,也要考虑生物物种栖息生存的需要;既要考虑水利工程主体价值的所在,也要考虑其能够带来的资源效应、环境效应、经济效应所在。比如建一个防洪大坝,它的主体功能是防洪减灾,但如果把它建成既是一个防洪屏障,又是一个交通通道,同时又成为一个水利风景区,其周边成为产业开发的热土,其效应倍增,当然应是生态型水利的发展取向。更多的水利工程兴建和修复,都应选取低碳型发展和绿色发展。比如对灌溉区改造,普遍实施节水改造,就是生态型的治水;对城市河流的整治,不再采用“截弯取直”的传统方法,而是依据固有的河势或适当增加一些弯道,体现曲径通幽,亦是生态型、环保型的好的治水措施;再比如对一些堤防不再搞整体板块式的护坡,“叫醒堤坡”,给生物留下生命活动的空间,也是生态型的文明治水。
民族的内涵在文化,水利发展的内涵也在水文化的提升。中国5 000多年的治水文化沉淀丰厚。每一个古代的水利工程都附贴着绵绵的传说和感人的故事,每一座现代化的水利工程都体现着科技进步的成果和新的文明。因此,在水利事业发展中,要精心保护历史水文化遗产,维护水历史文脉,挖掘水历史文化,弘扬水特色文化。要通过水文化景观的开发,建立水利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让人民群众增强近水、亲水、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感情并付诸实际行动,这样,人水和谐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