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泰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又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任务。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要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更加坚定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发起了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运动。发达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遏制和减少高耗能工业污染,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是避免资源枯竭以及过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以防竭泽而渔。全人类仅有一个地球,要走出全球化的资源枯竭困境,就要全世界同舟共济觥筹规划,达成世界资源使用的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主动放弃被证明出现问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和运行规则。尤其是那种先污染再治理的模式更是我们必须警惕的,因为地球的生态系统一旦形成,就不是数百年可以轻易改变的。近些年蔓延全球的生态灾难,比如厄尔尼诺气候现象、拉尼娜气候灾变、切尔诺贝利核危机、日本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危机,每天都在上演的珍稀动植物灭绝,而这一切都是过度发展工业造成的,尤其是为了单纯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而罔顾生态后果盲目发展资源高耗、污染严重的新项目所致。全球化的程度越高,世界生态一体化的重要性就越是得到凸显,过去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传统农业社会早已灰飞烟灭。我们在新的世纪,必须站在全球化的制高点上全盘规划人类的发展格局,必须遵守保护生态平衡的共同底线规约。
持续数百年的工业文明是以人类改造自然生态、利用原始资源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使征服、利用、改造自然的发展思路和模式臻于极致。铺天盖地的世界性环境危机,一次次证明,脆弱的地球早已无力支撑工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人民需要寻求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和工业模式来保障人类的生存需要,这种选择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动植物文明”,工业文明是“水电煤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天人合一文明”。自然生态是指各种生命形式之间以及生命形态与生存发展环境之间的彼此关系和存在模式。自然生态有着自成体系的发展规律和存在结构。人类社会控制了这种模式和结构,把自然生态规划到人类可以影响的阈限之内,这就形成了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尊重自身、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谐共存这一规律而达到的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的最大系数,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互荣共生、良性互动、全面协调、持续进步为基本旨归的社会发展构思。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种探索形态和崭新思路,它以呵护和维系自然环境为前提和出发点,以人与人、自然、社会共同繁荣和谐进步为归宿,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道路和消费结构为发展内涵,以引导公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尤其重视人类的克制与自律,节俭与自控,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维护、和平共处,既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也追求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而且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基本条件。
“生态文明是充分重视自然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的文明形态,它以设计科学发展的生产模式和消费理念为内涵要求,以引导人们走上文明节制、低耗低碳、和谐健康的发展思路为纲领”[1]198。生态文明要求,人类一定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界存在了已久的生物多元化,保护山川、河流,湿地、丘陵、雪山等等。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和谐;人类要自觉树立生态平衡观念,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友好地面对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人类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模式,在这一点上来讲,它又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行不悖,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题中应有之意。说它们有不同之处,则是指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兼容并包,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自己的独立特质。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特别是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破坏和荒漠化,城市雾霾、“城市文明病”等等全球性症候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改善是必要的,但绝对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和生态文明;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人类不能无休无止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和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严酷的现实提醒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和谐共赢、共同繁荣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同时代公平,而且要讲究不同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狭隘利益为重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狭隘利益而不惜牺牲未来人的长远利益,必须追求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多边共赢的生态文明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源排放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有效控制,生态质量明显变好,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的总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为保护生态、实现永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的组成、功能与外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螺旋式、阶段性循环上升过程。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有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舟共济,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懵懂和盲目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在自然方面。人类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相对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时段性的、地域性的部分不和谐。随着全球人口的递增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开始不满足于自然的荫蔽和保护,在利用自然和改造的同时,试图征服和改变自然,而这种征服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无序性、任意性和毁坏性。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水平飞速提升。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利用、保护”一夜之间变为“征服、改造”,“人是自然万物的主宰和神祗”的思想占据了主宰地位。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和指导下,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变成了对自然的褫夺和毁坏,对自然资源不加节制的大规模损耗带来污染物的超量排放和随意丢弃,最终造成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失衡,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水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沙漠化、沙尘暴等灾难性事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受到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展开。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全球环境宣言》;90年代以后,《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共同宣言》《二十一世纪气候议程》《关于全球森林问题的紧急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约》和《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文件》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生态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共识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世界共识和普世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遏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而是要克服工业文明导致的弊端,寻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探索目标”[2]27。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和传统工业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有效治理措施,也很难直接避免严重的环境污染。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需要大规模研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循环利用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低耗、合理、循环、多元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社会发展理念,这种理念必须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多措并举,凝聚合力,步步为营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首先,要增加森林覆盖率 ,改善生态结构。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对森林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的关注,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绿色植被中,森林有地球之肺之称。这是因为森林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制造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的氧气。树木是氧气制造厂,树木是粉尘过滤器,树木还是天然蓄水库和天然空调。森林是孕育人类的母亲,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森林能保护土壤,森林能涵养水源,森林能调节气候,制造氧气,森林能净化空气,森林能消除噪声。 我们要充分利用每年植树节的时机,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其次,要重视草原、湿地的持续保护。草原植物具有通过光合作用固碳的重要特性,理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草原问题专家呼吁重视草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强植物固碳的重要作用。从目前的有关政策和舆论导向来看,突出地存在着单纯、片面地强调森林的固碳作用,而忽视草原等其他植物资源的错误倾向。很有必要对草原的作用及其固碳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从而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研究显示,草原植物与森林都是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都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并积累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质,同时释放人类所需要的氧气。草原植物与森林也都有着丰富、复杂的地下根系,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生物量往往还大于地上生物量,他们本身主要由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构成,是植物体中最为稳定的碳库。由于草原植物紧贴地面,光照面积较大,且植物体中绿色部分的比重一般高于森林,这使得其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也高于森林,其生长速度也明显快于森林。草原植物适应性更强,对森林固碳起着促进和互补作用。由于林、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布规律, 决定了我国绝不可能将占国土面积2/5的草原都植树造林、发展森林碳汇。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刘加文认为,从科学的态度出发,森林不能代替草原,必须是森林碳库、草原碳库共同发展、相互补充。我国有大约30%的草原由于坡度大、交通不便、水源缺乏、 气候恶劣等因素,并不能为畜牧业所利用,且由于多种原因,不少能利用的草原实际上并没有被开发利用。据研究,很多草类植物能把氨、硫化氢合成为蛋白质,能把有毒的硝酸盐氧化成有用的盐类,如多年生黑麦草和狼尾草就具有抗二氧化硫污染的能力。草原是地球的皮肤,是面积最大的生态屏障。草原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充分发挥草原生态系统巨大的碳汇功能,对抑制温室效应,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次,要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是世界贸易物流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潜力丰饶的资源库存,是人类未来生存和贸易发展的广阔空间,是全球气候、降雨与季风的重要协调器,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养殖经济模式,对全球经济发展、贸易进步,对我国开放和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前瞻意义。海洋面积大约要占地球总面积的71%,空间十分广阔,资源异常丰富,是生物圈主要的地理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重要部分。从历史上来看,海洋是地球生物圈的最早发祥地,也是人类生命的起点和摇篮。过去很长的一个阶段,人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利用海洋资源,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从15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大踏步发展,海洋也已成为国际商品往来最重要的集散地,大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和商业的长足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沿海区域的经济贸易和社会繁荣。当今世界全球的绝大部分经济贸易活动集中在沿海区域,很多大城市的地理位置都位于沿海周边,众多人口也居住在沿海城市和乡村。海洋又历来是国家安全的门户、国防的屏障,对世界政治、军事、安全格局的影响不可小觑。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步伐日益加快。2002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1世纪必将是海洋的世纪,这为人类向海洋进军提供了新的前景和舞台。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必然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贸易长足发展,人口递增加速、能源资源短缺和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全球海洋资源利用的潜力,更加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海洋蕴含的潜在价值更为明显和突出。譬如,现在还未完全探明的海底蕴藏着大量海洋生物、高效能源和石油资源;海水的多元利用和淡化,有助于减轻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巨大压力;海洋中氢元素的采集和利用,可以为核聚变、资源蓄电池开发提供高效优质的基础原料;天然气的开发,很可能成为继石油煤炭之后的新一代清洁能源;海洋生物资源可能是解决人类食品问题的一条可行性途径;深海生物基因的开发与使用,也有可能引发一场崭新的生物技术革命等等。加大海洋开发利用的力度,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抉择。
最后,要力求尽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存方式。大力发展各个工业技术领域的低碳环保技术,建设循环经济模式,着力实现轻度能耗、轻度排放、轻度污染的工业发展模式。彻底放弃过去那种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顺应国际潮流,制定和弘扬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发展规划。低碳技术方面一定要有突破而且努力推广应用,使天然能源、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得到最充分合理的利用。寻求一切科技力量支撑,大力开掘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低碳节能的生产生活模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张献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2]李伟光.生态文明的哲学内因[M].内蒙: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