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
(中共滨州市委党校 管理学教研室,山东 滨州 25660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阐述可以看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举措之一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其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手段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及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本文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措施谈点初步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我国的实体经济主要包括两个群体,一是建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另一个是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壮大的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金融市场对这两个群体支持的力度、规模均有本质的区别。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状况相对良好,这种情况下他们主要的资金来源,可以相对容易地通过间接的金融渠道获得。中小企业中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其特点是抵押量不足,但未来有很好的成长预期,这种情况一般只能是通过创业投资基金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基金还处于成长期,远未形成投资规模。关于小微企业,特别是企业本身无高新技术的小微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品,但其产品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他们融资渠道的取得相对困难,融资难度较大。
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决定》突出了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对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总体定位是 “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一方面,十八大报告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体系”的前缀,重新提及实体经济发展,实际上是要全社会(包括金融业)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立足我国国情,当前实体经济依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金融业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的。金融业必须明确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切勿反客为主。另一方面,十八大报告又将“现代”作为“金融体系”的前缀,但是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后位,即是要求金融业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通过创新稳步推进金融体系自身业务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历程,作为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必将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支柱之一。比如,主要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的金融业GDP占比在8%到10%左右,这组数字充分说明了发达的金融业对它所服务和支持的实体经济的贡献。而我国金融业GDP的占比目前仅仅达到5%左右(数据来源:驻日本经商参处子站、美国经济分析局、日本统计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业发展是相对滞后的,连带它所服务和支持的实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1.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决定》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目前,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1)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在我国,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股票交易市场。股票交易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股票发行者创造了有利的直接融资环境。二是债券交易市场。我国最近推出的一连串举措,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债券办公室的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实施细则》的发布等,旨在促进债券交易市场的发展,为资金需求者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三是期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的发展能够争取我国在全球经济中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从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长远更稳定的收益。四是外汇交易市场。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能够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更安全更方便的投资渠道。
(2)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我国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目前有三大主体,包括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包括三板和新三板)、各地产权交易市场及天津股权交易所。但中国证监会管理层已倾向于依托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简单的说,代办股份转让是证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
(3)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告〔2012〕20号文件《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试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将定位为“为本省级行政区划内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原则上不得跨区域开展业务,也是采用场外交易的方式。首批试点包括深圳市和浙江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但后来因为政策导向,走向衰退。近几年,在中国证监会默许的态度下,又逐步兴起。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股权转让的平台,实现企业与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总而言之,从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算起,资本市场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历经20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跨入了资本大国之行列。当前,资本市场已经成为21世纪大国金融博弈的核心平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尚未建成适合不同企业不同阶段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风险投资业、特别是本土投资发展不足,使得大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由于资金匮乏制约了企业发展。如何完成向资本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是我国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所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2.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决定》提出,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1)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最主要方法是扩大汇率双向波动浮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根据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表述,接下来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人民币跟其他国家的货币实现双边货币互换,逐步脱离美元。例如,人民币跟其他国家货币互换。两个国家通过签署一个汇率协议,保证在一年之内按协议里商定的比率进行贸易外汇结算。自200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签订首份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以来,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经与20多个经济体达成货币互换协议,这些经济体对华双边贸易额约占我国外贸总额的30%,达成的本币互换额度为1.5万亿元人民币。
第二步,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过程中,鼓励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于2009年7月6日在上海启动,标志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2012年7~8月,人民币结算的我国贸易占比达到12.3%。渣打银行认为,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方面,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表现欠佳。该机构预计人民币将继续更快地被新兴市场的企业所采用,尤其是在亚洲,然后是欧洲。目前,大约有3.5万亿人民币没在我国内地流动,这3.5万亿人民币当中有2.5万亿人民币是在香港市场上流动得(资料来源:渣打银行)。
第三步,在香港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既然在香港市场上流动得人民币数量较多,那么我国可以在香港建立一个离岸人民币市场,在海外发行人民币的债券,发行人民币的股票,使我国以人民币为标的的金融产品流通到海外市场,形成一个金融产品的合理价格,为未来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奠定基础。作为首批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内地金融机构,中国银行自2007年以来,截至2012年底,已累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120亿元人民币,不仅拓宽了自身融资渠道,也为深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来看,我国已经走到了第三步。尽管当前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还比较低,即使与同在东亚区的日元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正在加速推进。风险与收益共存,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但长远看,利大于弊。在可预见的将来,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成为全球经济中关键的货币之一,最终真正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
(2)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即放松对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波动幅度。换句话说,存款利率可以向上走,贷款利率可以向下走,大幅度压低存贷款利率差。这种情况下,来自于金融机构传统表内业务的收入会大幅度下降,从而促进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拓展。
利率市场化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促进金融机构产品的创新。我国现在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就像一个挺着巨大肚腩的肥胖症患者,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减肥药,还是个健身器,督促患者成长为一个健康美丽充满活力的个体。我国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成长模式的详细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产品,从而稳步推动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发展,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3.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三: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决定》提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1)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目前,受世界经济低迷之势一时难以扭转的影响,我国国内银行系统普遍收紧银根,企业通过大型金融机构贷款难度增加,迫使企业更多的选择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实现融资。目前,民间借贷在我国部分地区异常活跃,它在部分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导致大量社会闲散资金脱离监管在商业银行体系外运行,引发出民间金融机构、实体经济的一系列问题。
(2)民营金融机构的改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上强调:联合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完善协作机制,加强对非法集资、高利贷、骗贷等案件的防范和处理,严控外部风险传染。
浙江省温州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和福建省泉州市的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建立,就是探索一种思路,即堵和防并不能真正解决风险问题,而是应让民间金融公开化、合法化,这样金融监管的各种规则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最终保证民营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以温州的民间金融改革为例。自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历经8个月,备受瞩目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近日出台,12条金融综合改革细则主要包括规范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等。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无疑是《方案》的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