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爱民, 于丽娟, 蒋文杨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机制之一[1]。在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急切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2]。传统的按专业进行的单项性、静态性、模拟性等实践环节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所需要,导致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矛盾突出[3]。而进行跨专业综合实验,通过软件平台仿真一个真实市场,学生自主组建团队,自行完成从企业组建、经营与运行(包括生产与计划、销售、财务、物流与采购、人力资源等),通过不同业务职能、任务要求的综合集成、系统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意义重大[4]。
我校在2007级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跨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了跨专业实验体系,并持续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同时我校管理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高校第一家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增加投入,购置金蝶公司企业版ERP软件-K3系统,为开展跨专业综合实验奠定了基础。通过跨专业实验体系的实施,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成效明显。
开展跨专业综合实验是管理类专业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具备多专业知识结构、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多专业综合知识和能力需求的必要环节,也是加强校内实践、建立校内仿真综合实验基地的措施[5]。
管理类专业学生要胜任相关工作岗位,不仅要了解本岗位的主要业务,也要了解各岗位之间的业务流程及其关系,还要熟悉与处理与之关联的外部单位的关系;企业所需要的学生不仅要精通专业,具备胜任某一专业所对岗位工作所需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从事相近、相关专业所对岗位所需能力[6]。而建立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仿真真实业务环境,使学生能够了解工作岗位、部门、企业,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拓展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改变当前校外实习困局,提高实习质量的有效措施[7]。
同时,管理类各专业具有交叉性、关联性和共同性,现代管理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上各校大大增加实践教学投入等因素都为开展跨专业综合实验提供了条件[8]。按教育部规定,管理学科设置五个一级学科和十几个二级学科,虽然设置了很多的专业,但各专业之间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关联性和共同性[9]。其专业基础课如:管理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统计学及财务成本管理等课程是相同的。各二级学科其他的专业课也有极强的交叉性和关联性,这就为跨专业综合实验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0]。现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管理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管理工具的发展,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管理,如摄录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及各种管理软件的广泛应用,几乎可以将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虚拟到课堂上来进行实验[11]。学校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近10年来,总计投入总计近1 000万元,形成了一个设施比较完善、水平高的实验中心,该中心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高校第一家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而使跨专业综合实验得以实现。
建立目标:所构建的跨专业综合实验体系,与专业理论课程既相关又相对独立,以软硬件资源平台建设为载体,以模拟企业真实的内外业务环境的实践化为导向,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组织形式和考核形式,搭建以自主设计性和竞争对抗性模式、涵盖管理全流程的集成性跨专业综合实验体系,通过软件平台仿真企业实际经营,完成企业经营与运行(包括生产与计划、销售、财务、物流与采购、人力资源等)的所有业务职能与任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所培养的人才适应职业岗位具备多专业知识结构以及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多专业综合知识和能力要求[12]。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验体系可以分4个层次进行,即专业感性认知实验、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跨专业综合实验[13]。4个层次在同一的平台框架下进行设计,充分考虑系统性和递进性,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后一个层次是前一个层次的发展。
专业感性认知实验,主要是通过认识实习、企业参观、企业基本情况讲座等形式进行,其目的是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运作流程和管理实际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主要是通过课程设计、开设系列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专业综合实验,主要是根据管理类专业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开设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性实验课程,也可进行专题讲座,学生可以了解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跨专业综合实验,通过设计仿真综合实验课程,如ERP综合实验、创业训练等,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置身于仿真的虚拟环境、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中,以某一企业的经营活动作为主线,完成模拟企业的真实经营与运作,实现学科相关知识的有机整合。
在2007级培养方案中,实验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15%左右。
搭建先进、动态、综合性与设计性的实验平台是综合实验实施的基础。学院购置了金蝶公司企业版ERP软件-K3系统,建立一个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运行环境的模拟市场,以制造企业为核心,根据现实工作业务内容、管理流程、单据,结合教学设定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该平台不仅仅指向某个专业,而是关注行业、企业、岗位、任务的工作过程的训练,实现不同业务职能、任务要求的综合集成、系统训练。同时可进行二次开发,根据业务内容不同,自主设置流程,确定业务规则,真正体现“真实经营”。该平台大大提升实验质量和内涵,由“模拟”向“实际”转换。
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才能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才有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这是综合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学校采取政策导向等措施,鼓励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的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同时加大专职实验人员的培养力度,现在我校进行综合实验相关教学工作的人员中具有教授职称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形成一支素质优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相对稳定、富有活力的实验教学队伍。这些措施主要有:①实验教学工作量加倍计算;②安排部分从学校到学校的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和事业单位锻炼,以适应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③鼓励教师带课题进入实验中心,利用实验中心的软硬件资源的优势,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④鼓励教师大力开发实验中心实验软件、实验项目,编写适合教学使用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⑤聘请企业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水平。⑥针对跨专业综合实验涉及专业、课程多的特点,学院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有关教师进行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不断提高综合实验教学质量。
传统的实验项目一般以操作性为主,学生的自主设计性和模拟经营的对抗性相对不足,跨专业综合实验增强了实验项目中的自主设计性和模拟经营中的对抗性[14]。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同时在组织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博弈对抗法、协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专题讨论法、点评法、试错法和案例法等多种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师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策划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配置学习资源、引导学习方向、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为主;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积极探究者。注重学习过程的双主性与开放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教学为主导的双主教学,同时,利用互联网优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随时进行学习[15]。
打破自然班界限,进行学生学习组织形式创新,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编组,每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知识结构相对完整的群体,旨在为自主式、协作式学习提供组织保障,为仿真公司运作提供多重角色资源。多种课堂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并存,学生既是模拟市场环境的构造者,又是模拟企业的行为人;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16]。
为了确保跨专业综合实验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建立一套与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相匹配、与企业绩效考评相衔接的考核模式。实现团队业绩考核和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学生团队考核与学生个人考核相结合。考核指标由团队业绩考核指标与个人业绩考核指标综合而成。
开展跨专业综合实验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熟悉企业经营全部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大大增强,学生全面实践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适应了管理类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具有多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满足了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具备多专业综合知识能力的人才需求。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实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组织能力、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的锻炼和考验,企业经营活动所有环节都需要团队的每个成员付出艰苦努力,自然而然的锻炼了学生参与竞争、团结合作、组织策划和公关等能力。结果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成果突出。几年来,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各种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多项,促进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跨专业综合实验理念被许多院校认同,成果和经验被许多兄弟院校,如鞍山科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校认可和借鉴。另外,也接待了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英国鲁顿大学合作办学人员的参观,并得到了肯定,成为我校对外合作办学的重要平台。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管理类专业学生适应岗位时间短,上手快,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通过综合实验平台的建设,可以整合实验资源,优化实验环境,打通相关专业的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增强专业与专业间的协作;提高在校模拟实习的效度,让学生加深理解和快速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学校学生关于实验、实习的难题,让学生在就业前就能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真正使得管理类专业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具备多专业知识结构、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多专业综合知识和能力需求,意义重大。
[1] 祝爱民,张彦志,蒋文杨. 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88-90.
ZHU Ai-min, ZHANG Yan-zhi, JIANG Wen-yang.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nt expermi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0(2):88-90.
[2] 蒋文杨,宿 恺,袁 峰. 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训体系构建研究[J]. 实验室科学,2012(5):163-166.
JIANG Wen-yang,SU Kai,YUAN Feng. Research 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raining for cross management specialties[J]. Laboratory Science, 2012(5):163-166.
[3] 蒋文杨,祝爱民,袁 锋. 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探讨[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23.
JIANG Wen-yang,ZHU Ai-min,YUAN Feng. Discuss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raining for cross management specialties[J]. Research in Laboratory Work of College, 2012(3):23.
[4] 刘战伟.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7-229.
LIU Zhan-wei. Construction of 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for economy and management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3(3):227-229.
[5] 江 彦,王金圣. 基于能力培养的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3):138-140.
JIANG Yan, WANG Jin-sheng. The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ability cultivation[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7(3):138-140.
[6] 王金圣,孟祥霞. 论高校经济与管理类创新性实验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原则[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4):9-11.
WANG Jin-sheng, MENG Xiang-xia. Discussion on the improtance and princi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system in economics & management profession[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7(4):9-11.
[7] 盛巧玲. 基于ERP的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平台构建与教学模式探讨[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38-139.
SHENG Qiao-ling.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management specialty and discussing of teaching pattern based on ERP[J]. 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2007(3):138-139.
[8] 潘光辉. 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3):145-148.
PAN Guang-hui. 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the expermi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8(3):145-148.
[9] 李静敏. 对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的思考[J]. 大众科技,2011(3):100-101.
LI Jing-min. Think on problem of the comprehensive expermiental teaching team building for cross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ies[J]. Public Science, 2011(3):100-101.
[10] 陈 军,劳本信. 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中的难点与对策[J]. 高教论坛,2011(8):105-108.
CHEN Jun, LAO Ben-xi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mprehensive expermiental teaching team building for cross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ies[J]. Higher Education Forum, 2011(8):105-108.
[11] 赵 洁,薛照明,张 洪. 管理类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探索[J]. 现代教育技术,2012(4):114-117.
ZHAO Jie, XUE Zhao-ming, ZHANG Hong. Exploration on innovative expermiental teaching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l for management specialties[J].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2(4):114-117.
[12] 历 岩,谭旭红,辛国军,等. 高校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实践[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1:93-94.
LI Yan, TAN Xu-hong, XIN Guo-jun,etal. Problems and reform & practice on comprehensive practice for cross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ies in college[J].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12,21:93-94.
[13] 张瑞军,邓旭东. 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6):124-126.
ZHANG Rui-jun, DENG Xu-do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expermiental teaching system for management specialties[J].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10(6):124-126.
[14] 郭嘉仪.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387-390.
GUO Jia-yi. Cross-disciplin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1(8):387-390.
[15] 曾小彬. 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4.
ZENG Xiao-bin. Discussion 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7(1):1-4.
[16] 向晓书. 高校跨专业仿真综合实习教学组织与管理探析[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139-141.
XIANG Xiao-shu. Analysis 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grated simulation practice teaching for multi-disciplinary in college[J]. 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 2009(15):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