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品”:韩国人的“循环”生活

2014-04-08 23:10彭茜
看天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版块市民家具

彭茜

每逢周末,首尔有一个地方便会格外繁忙——这就是当地最大的二手物品超市“循环城市”。

最近一段时间,韩国节假日较为频繁,“循环城市”的营业额也屡创新高,店中看起来全新的各色装饰吸引了不少顾客的目光。

在韩国,对物品的可循环利用早已成为一种文化。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很多市民都会光顾诸如“循环城市”之类的二手物品超市选购商品。他们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让资源实现了再利用。

42岁的闵慧敬是“循环城市”的常客。近日,她抱着两岁的女儿来店里挑选花环。“我的女儿非常喜欢这些亮闪闪的装饰,我打算买一个来装饰我的客厅。而这些装饰品每年使用的次数不多,买二手的既便宜又节约资源。”闵慧敬说。

韩语里有个词叫“中古品”,就是“二手物品”之意。循环利用“中古品”的文化已是韩国民众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首尔市民陈春源想给刚上初一的孙子买套书桌、书柜。在“循环城市”里,种类繁多的书房家具让他应接不暇,这些二手家具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经过了特别的消毒处理,如同新的一般。

“听说新家具会挥发出一些有毒物质,对身体有害,二手家具就比较环保。我本来只想给孙子买套儿童书桌和书柜,来了之后发现东西都不错,又看中了一个餐桌,儿子月底搬家正好需要。”他说。

在“循环城市”,小到衣物、饰品,大到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市民只需打个电话到“循环城市”,申请出售自家不用的物品,店员就会免费上门取货,并根据物品新旧程度和市场均价收购。

“自1995年开店以来,我们在旺季每天能收到约60件收购申请,最后有10%至20%成交。冬天是淡季,每天能卖40件左右的商品。资源重新被利用的同时,我们也满足了顾客需要,这非常有意义。”店长李容硕说。

据首尔市市长朴元淳介绍,韩国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大部分资源都依赖进口。循环利用可以提高我们的能源自给率,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韩国一直通过鼓励开办二手商铺、市场来推广“中古品”交易。越来越多政府或私人开办的循环利用商店在这里“生根发芽”。

而与这些实体的“中古品”交易场所相比,更大的交易平台存在于网络。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Naver上的“中古国家”版块,“中古品”书籍、家具、电子产品甚至汽车等应有尽有,有近299万名网民收藏了该版块。

韩企职员李政佑是这里的常客,曾经在网站上以三折的价格买到了心仪已久的耳机,他自己也在该网站上开设了个人主页出售闲置的相机。

“为了减少浪费,中古品文化在韩国非常普及。在Naver的二手版块里,专门还有一个免费赠送版块,把自己用不到的东西送给他人,比如说孩子长大了,就把婴儿车赠送给需要的网友。”李政佑说。

如今,凡韩国制造的产品,如果可循环利用,外包装上均会注明制造材料和可循环标识。作为化妆品生产大国,很多韩国化妆品厂商还在包装上“友情提示”顾客用完后将空瓶送还。

在韩国的几大超市卖场,废弃的纸箱按大小整理折叠好,与胶带一起免费提供给顾客,便于其将购买的物品打包装箱带回家,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

在首尔市的公共停车场、社区中心、儿童乐园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小型的“循环利用站”,供居民投放废纸、空瓶、废铁等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很多小区都建立了循环利用产品分离收集系统,并开始试行“循环利用产品收集补偿金”制度,区域内一些老人通过收集这类产品进行变卖来获得生活补贴。

首尔市新出台的规划打算将材料循环利用比例从2013年的45.9%提高到2016年的57.3%,到2030年的目标是66%。2015年,韩国首座循環利用材料银行将在首尔市建成,旨在对废弃材料进行收集、加工和再销售,并通过循环利用艺术品博物馆和再利用工坊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

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循环利用服务网络,加上无处不在的环境教育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尔市推行的“可循环”哲学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绿色生活哲学。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第725期

猜你喜欢
版块市民家具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家具设计·互动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意义”的问题所在
家具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