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纸牌屋》似乎还不如正在上演的现实版国际政治大戏来得精彩。5月12日,乌克兰最大私有天然气公司布瑞斯玛(Burisma)官网上发出消息,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小儿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将加入公司董事会,负责法律部门,并支持该公司和国际组织间的关系。这一消息让美国、俄罗斯媒体和政客的心猛烈颤抖。
正当西方国家试图帮助乌克兰脱离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牵制时,小拜登来了。
在消息公布的第一时间,白宫就发表声明,坚称拜登之子获聘乌克兰公司与美国政府无关。但这并不能阻止其他人的“联想”。
某亲俄网站在其推特上评论道,“拜登真是个好爸爸,不嫌麻烦跑到大洋彼岸给儿子找工作”,暗指拜登今年4月对乌克兰的访问。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拜登4月访乌期间曾表示美国将对乌克兰提供“一揽子援助计划”,包括派遣技术专家等,以协助增加该国国内的天然气产量,而布瑞斯玛公司将是这些援助计划的直接受益方。
俄罗斯媒体则普遍把拜登描绘成乌克兰政府的操纵者,并称拜登的访问让乌克兰变成美国的殖民地。还有电视台封拜登为“乌克兰军事政变的策划者”,嘲笑美国政府的声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则尖锐地称“拜登开会时摆出一副乌克兰国家元首的架势,而乌克兰官员成了他旁边的陪衬”。
所有“亲俄派”都将矛头指向美国。要知道,2014年,布瑞斯玛拥有该国三大区域的开采许可。利用布瑞斯玛控制乌克兰东部的页岩气,进而打破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当然,俄罗斯在指责美国的时候自己也不干净。在“明星身价”网站,普京的身价高达700亿美元,在石油等行业挣足了钱。很多俄罗斯领导人的孩子们都是福布斯500强公司的高管。
小拜登并不缺钱,他是名律师,既从商,也从政。他还担任美国世界粮食计划委员会主席,并在国家政治问题非政府中心委员会任职。
事实上,除了小拜登,布瑞斯玛的整个董事会的构成都很“有料”。公司成立于2002年,但6位董事会成员都是在2013年以后才加入。更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进入布瑞斯玛的三个董事,身份都非常闪亮。其中,第一个需要隆重介绍的董事就是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Aleksander Kwasniewski)——他是波兰的前总统。
今年4月加入布瑞斯玛的戴文·阿彻(Devon Archer)曾是现任美国国务卿克里竞选团队中的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还曝料,他在大学时,还是克里继子的室友。阿彻和小拜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1991年,他们就一起建立了地产公司RosemontRealty。
阿彻加入布瑞斯玛后,就在乌克兰某杂志上发表文章,主题是“实现能源独立的三步走”,其中的第二步就是要吸引外资。很明显,外资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
政治和政客家族经济利益向来说不清,谈到最近的伊拉克战争,就有人认为完全因为当时总统布什自己家族的能源利益。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成为总统前这样形容政治:“政治被看做第二古老的职业,我才意识到它和最古老的职业有多么相似。”——最古老的职业指的是“妓女”。在美国,人们都喜欢称政治是“Dirty Business”(肮脏的生意),这里的核心词其实不是“Dirty”,而是“Business”。政治权衡背后牵扯着多方的利益,在国家利益的表面下还有很多层次,有一個重要层次叫“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