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再回中国

2014-04-08 23:29沈佳音李雪晴
看天下 2014年26期
关键词:药盒虚构埃及

沈佳音 李雪晴

9月10日下午,GQ杂志主办的“非虚构写作”论坛在北京77剧场举行。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作为压轴嘉宾上场,他穿着西装、白衬衫、黑皮鞋,头上还被主办方抹了发蜡。聚光灯下,他拿着讲稿踱来踱去,一开始讲得不是那么流利,也许是因为离开中国太久,也许是这身正装让他有些不舒服。不过,“要得要得”、“说啥子”等几句地道的四川话让场下的观众哄堂大笑。这还是那个写出《江城》、《寻路中国》和《甲骨文》的何伟。现在,除了中文名,他还有个阿拉伯名叫Boutros。

9月中上旬,何伟成了北京、上海各大文化讲座的明星。通常,他身穿格子衬衫和登山鞋,上衣的口袋里总会装着一支笔和一本旧旧的笔记本,上面写着“Cairo(开罗)084”。遇到有意思的事,他就随时掏出记下来。

2007年,他和妻子张彤禾选择离开生活了十年之久的中国。没想到走了之后,他在这个国度却声名日隆,成了最了解中国的西方作家,也成了中国广大非虚构写作爱好者的楷模。“何伟写出了我熟视无睹的中国”,柴静的这句评语,是中国媒体和读者对其最典型的评价。

这让他很惊讶。写这些书时,他的目标读者是美国人,他在美国的读者大多是老年人。而现在,中国的读者显然要比美国的多得多,而且大都是中青年人。

这是他离开后第三次回中国。不到十天的行程里,密密麻麻地安排着各种活动。他像赶通告似的接受一个又一个采访,最久的一次签售长达三个多小时。何伟认为,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中国的读者变了,中产阶级正在兴起,他们是比较自信的一群人,开始对外国人怎么看中国感兴趣。

面对如此繁忙的日程安排,何伟似乎并不着急,他很乐意跟读者聊天,耐心地问他们各种问题,比如“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采访中,他也经常反客为主,变成采访者。这是他作为非虚构作家的职业病。

在各种讲座上,他一遍遍分享自己的经验。他讲自己从小受担任社会学教授的父亲的影响,讲自己与中国的渊源。他认识的第一个中国人,是父亲在匹兹堡大学念书时的老师,美籍华裔牛康民。牛康民身材高大、肩宽肚圆,这使年幼的他想到中国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充满巨人的画面”。

对于熟悉何伟作品的人来说,这些并不新鲜,书中都曾写过。不过,粉丝们并不在乎,见见男神的肉身膜拜一下就好。

如今,他和妻子张彤禾带着双胞胎女儿已经在埃及生活三年多了。與在中国时一样,他也努力地学习阿拉伯语,如今已经可以进行日常交流了。他想写一本关于埃及的书,这将是一本类似于《甲骨文》那样交融当地历史、文化与现状的书,计划明年秋天开始动笔。

他说起一个手头正在写的埃及故事,关于他们所在社区的一名垃圾清理工。他是个文盲,但观察力很强。有一次他拿着从垃圾袋里翻出来的中国产的小药盒来找何伟夫妇,附近有个当过外交官的人刚刚去世,他的孩子把他的东西都扔了出来,其中有色情杂志,还有这个小药盒。何伟告诉他,那是中国的“伟哥”。清理工还准确地报出了这个外交官的存款数,这也是从垃圾中获得的信息。“他收集人们的垃圾,所以他也知道人们所有的秘密”。

这将是一个非常“何伟”的故事。就像在中国喜欢找胡同里的自行车修理工交谈一样,何伟在埃及也愿意与这样的小人物走得很近。他们是何伟细致观察这个变革中的古老王国的入口。

在埃及,何伟也遇到很多中国人。尼罗河上游的那些小地方,就有一些中国人在那里做生意。何伟认识了那里的一个温州商人,多次去拜访他,吃他煮的方便面。中国人成了他观察埃及的一个特殊角度。

何伟透露,两三年后,他还将和家人一起回到中国长期生活。那时,他必将又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药盒虚构埃及
提醒老人吃药有哪些方法?智能药盒帮你提醒
虚构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虚构的钥匙
便携药盒有四怕
虚构
便携药盒有四怕
埃及
旅行便携随身药盒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