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声,黄土地的根

2014-04-08 15:21郭军平
党建 2014年4期
关键词:秦川黄土地秦腔

郭军平

长安画院马振西先生的一幅画《秦之声》至今让我印象颇深。画面中一老一少两爷们,老者乐呵呵地拉胡琴,小者满脸通红扯开嗓子大吼,生动的情景,有趣的画面,勾起了我对黄土地的无限遐想。

家乡——令我深深迷恋的那一片黄土地,只要在饭余茶后,或是在节假日里,总是能听到那或慷慨激昂,或凄凄婉婉的秦腔秦韵。这些秦音秦调总是能让人们找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土地、熟悉的面孔,令人们想到那些黄土地的苦难、黄土地的风云、黄土地的沟沟峁峁和山山川川。这唱腔,这抑扬之间的音调,浸透着粗犷苍凉的黄土地,犹如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扑面而来。这声音,飘荡在世世代代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的心中,飘荡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飘荡在历史的文化血脉里。

正如贾平凹先生所说,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秦腔原本是秦川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秦川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生时落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调,痛苦了唱慢调,都表现得那么有情有味。当人们累得筋疲力尽时,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块儿涤荡尽了。

然而,在现代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在庸俗的歌舞节奏噼噼啪啪热闹的今天,在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日渐同质化的今天,如何固守我们黄土地的根——秦之声,就越来越成为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亟待思考并解决的一个问题。

秦之声,那一幅永恒的画,那一曲不老的乡音,那一股永恒的绵绵情愫,将永远活化在人们的眼里,激荡在人们的心中!

(责任编辑:黄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川黄土地秦腔
傅雷的称赞
换座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牛年感怀(诗)
该得奖的李老师
《黄土地》画报
弯腰的谷穗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