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葛宝荣(1963-),男,汉族,云南宜良人,本科,单位职务: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副董事长,云南旅游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近年全国观赏石队伍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各地观赏石协会随之纷纷成立,赏石、藏石之风也逐步走入寻常百姓人家,各类展示活动层出不穷,民间藏馆、景园、观赏石市场更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华夏大地四面开花,中国观赏石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2006年举办第一届昆明泛亚石文化博览会至今,该展会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文化博览会,石文化发展速度成为全国最快的省份,由原来的资源大省已逐渐成为中国赏石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奇石展,借助展览这一短期内集现场销售、形象展示、学术交流等为一体的形式,和凝聚力强、及效性高、普及面广的特性,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石文化的蓬勃发展,繁荣了观赏石市场,使中华传统石文化在广大民众中得到了较好地传承与普及,这是令我们爱石、藏石的石道中人拍手称快的好现象,也是促进中华乃至世界石文化事业发展壮大的大计。
我写此文章,就是为了引导和提升石展的组织管理水平。也是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我本人组织昆明泛亚文化博览会的体会。
举办当初,我们就定了一个目标,要把石展做成最受政府、赏石社团和石友认可和喜爱的、最具市场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管理和服务最规范的赏石界品牌展会。
一、对石展的认识
(一)石展在石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1、石展是推动赏石文化发展的推动器。每一次成功石展的举办,对本地区的石文化和石产业的普及和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国举办石展多的城市是我国赏石文化发展速度最快最好的地区。
2、石展是真正展示赏石家的藏品的一个舞台,一个契机。石展为为观赏石企业、石藏家、石玩家、石商、石农、国内外石友提供交流和沟通最好的平台。是一个培养观赏石爱好者的好机会。
3、石展为买卖双方架起交易的桥梁,让参展商获得较好的收益,让石藏家、石玩家收藏到精品的好机会,使赏石爱好者购买到喜爱的藏石。
4、石展能快速推出新的石种,使新石种能在短期内被认识、成为新的收藏热点。
5、石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地方知名度的提高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一次成功石展的标志是什么
1、鮮明的主题。主题要选择好,有个性,给参展商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规模适当。根据组织者的条件,展示藏石、展销摊位和参观人数都较合适。
3、代表性。注意组织国内外的代表和地方代表,名副其实。
4、带动性。主要是对石界有哪些新贡献,对推动石文化发展的作用。
5、实效性。最新的市场、信息动态,新人、新石种的出现的宣传和推出力度,带来的效果。
6、持续性。每一次石展活动都是对下一次石展的推进,提升品牌影响力,有着连续效应。
7、新闻性。有很好的新闻宣传效果。有些活动是小活动大新闻,投入很小,但产生的社会轰动很大。拿出一半力量精心地搞好新闻宣传,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8、经济效益。要有合理的经济回报,实现较好的现场成交金额和订单。
9、满意度。对展览组织者,参展商(石商)的问卷调查综合满意率应在80%以上。
二、我国石展的现状
(一)石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凭心而论,各地石展虽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火爆势头,每年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石展,省、市、州、县、镇的各级政府和赏石社团都在办。但却大多流于俗套,硬件条件差、组织管理能力不足,展览简单,服务粗糙,不少石展,石友们就是在黄泥地锈铁管架上或席地而摆,当街叫卖,场面混乱。不仅布展形式简单、单调,地方产石、藏石特色不鲜明,且普遍存在精品缺失、环境脏乱、条件较差、服务不到位、特点不明显、管理跟不上、参展商意见大、夸大其词、名不副实的情况。
我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是,主办方未能充分考虑观赏石作为艺术藏品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突出石展与一般大众消费类展会不同的文化部分,以致石展商业味过浓,而文化气息不足,忽略了石展的精髓部分。
二是,主办方不具备专业组织策划展览和大型活动的能力与经验,造成展览主题不明,定位不准,场面混乱等致命硬伤。
三是,主办方大多仅看重石展规模,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展品来者不拒,见缝插针的设立销售摊位,造成宣传杂乱无章的地摊式石展。
四是,没有权威石协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不熟悉行业情况,致使石展缺乏业界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是,展览场馆简陋,配套设施不齐全,以致石展整体档次和服务水平不高。全然不顾观赏石所特有的美感与文化氛围,这是对观赏石产业发展极不负责的行为,更是对各地石友送展的珍藏石品的亵渎,也是我最不忍见的情形。
作为一个真心爱石的石友,作为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的会长和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的总经理,我真心希望能借助我多年在赏石界树立起来的一点点影响力和专业策划、组织展会的实作经验,倾注我自身对中国千百年传统文化的钟情,对华夏万里江山的热爱和对中华奇石珍品的痴迷,在云南这块奇石资源富集的土地上培育出一个真正受到石界中人认可的石博会。
因此如何办好石展,石展该怎样定位,一个成功的石展应包含哪些内容等等,都成了我萦绕于心,常自思量,每每令我夜不能寐的问题。
东盟石博会的举办,在每年盛夏之时,各地石友纷沓而至,齐聚春城,共赴奇石(7.10)之约,以石会友,其乐融融,若能如此,也不枉我今生“与石相看两不厌,来生还做痴狂人”的这份不悔与执著。
(二)石展的运作模式
1、从组织形式来看
有政府、企业、赏石社团、相关方支持共同举办;有企业和赏石社团共同举办;有赏石社团自己举办。
2、从办展资金渠道来看
有政府补助、企业支持、市场筹集;有企业支持、市场筹集;有全靠市场化应作筹集;今年广东出现了12位石友出资办展的模式。
三、石展的策划与组织
(一)石展的一般工作步骤
总体策划-招展宣传-展位招展-精品初选-总体布展设计-展前宣传-嘉宾邀请-布展实施―鉴评组织-活动组织-展中服务管理-撤展总结
(二)石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代表石界最新的发展方向
要能体现了石展的专业性、前瞻性、能代表观赏石行业发展方向,石展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就能提供几乎涵盖这个赏石市场的所有信息,石展提供信息越是全面,专业、观众就越积极,参展企业及部门越积极。
2、赏石社团的主导和权威部门的支持
在赏石活动较发达的国家,政府一般不干预石展的事,如美国、日本,石展成功与否多取决于石界和参展商对其的认可,石展得到石界权威协会或主要赏石资源地和交易地区的支持,无疑增加了石展的声誉和可信度,使规模不断的扩大,并带来巨大的宣传效果和影响力。
3、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就中国而言,当地政府的重视是办好石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政府的支持,石展的合法性、媒体宣传、安全保卫、资金支持等方面工作才能协调落实。
4、石资源和市场(产业)基础
任何成功的展览,都要有自己的优势,市场优势、生产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这些优势是能否办好石展的的核心问题。
5、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
优质的相关服务和展地规划与管理是办好石展的关键因素,有一支优秀的专业管理和服务团队,有一批赏石文化理论家的帮助和指导,是办好石展的关键。
6、较好的硬件场馆设施
石展选策的活动产地一定要适应石展的需要,包括展示馆、展销场地、研讨会会场等都要能够做到配套适应。是举办石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可能有的同志会对场馆的硬件设施这一条不以为然,以我之见,这也是一个提高石友经济效益,提升石展专业化水平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只要有机会,全国各地的石展我都看了看,其中也有不少办得不错的,但总体感觉布展水平不高,展览环境太过简陋。
就卖石头而言,我认为要讲求一个销售氛围,若是将石头就堆地乱卖,不仅自降身份,也卖不起价来,这恐怕是广大石商们所不乐见的。而且我也很清楚我们所想要的石展并不仅仅是把石友们集中起来,有个地方卖石头就行了,我们所要打造的是专业化、规范化的品牌石展,因此展览场地的档次、规模是很关键的,这也是我们不计成本,坚持在专业化的展览场馆里办石展的原因。为的就是提高我们石展的布展水平、展览规模和总体档次,将观赏石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
7、广告宣传和现场气氛营造
石展的宣传和现场气氛营造是石展招展、观众组织、品牌形成、交易和现场销售的关键,特别是一个新的才开始办的展会,宣传就显得特别的重要,由于展会的知名度底,招展不理想,参展的人不多,没有规模,影响力不大,观众难组织,整个展览人气不足,展览不可能成功。
8、买家和观众的组织
买家和观众组织是展览参展商能否获得较好效益的关键,是展览的最终目标,对于参展商而言,主要是能把自己的藏石变为商品卖掉,如果参观石展的人数不多,赏石爱好者和藏石家质量不高,展览组织者不重视和不花精力去组织,宣传又跟不上,宣传交易不会好,石展也是不成功的。
9、长期规划、坚持品牌战略
要形成一个品牌展览,要把赏石作为产业来发展,要形成城市名片和特色,赏石展就要坚持品牌战略。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坚持连续举办,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每次都有新亮点,每次都有新的热点,逐渐形成品牌石展。
(三)石展的主要活动
一个安排合理、组织完善的石展必须包含展览、学术交流、商品交易、精品鉴评等一系列活动,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展示展销相结合,论坛交流不能少,评鉴接待要做好”,這样不仅可以给各地精品奇石搭建一个“登台亮相,展示风采”的平台,也可以为各方石友提供一个相互交流、比较、购买心仪爱石的机会,还可以让广大群众借此了解赏石文化,进而通过聆听赏石科学知识和审美属性的讲解,领略到赏石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提高审美趣味,让知石、赏石、爱石的群体逐步扩大。
目前国内的不少石展基本上也都有这些活动,只是大多在前期策划、总体定位、宣传招展、精品石展示、服务管理等各方面还做得不到位也不够专业,因此造成各地石展良莠不齐,品牌号召力不强。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次石展还特别设立了一个石文化长廊,内容包括奇石文化及其悠久的历史、自古名人多好石、奇石种类及观赏内容和审美特征、奇石十大价值、怎样欣赏和选购奇石、奇石奇观、奇石趣话、著名赏石诗选录等。旨在普及中国传统观赏石文化,迎合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为广大民众提供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增加观赏的趣味性。
我们这次的石展充分发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专业办展的经验和观赏石协会的正确引导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石展的各项工作,包括策划、招展、布展、撤展、活动组织、广告宣传、来宾接待、鉴评、安全保卫、现场服务等各个方面,每项工作都制定了详尽的方案,并组建了相应的部门具体负责,做到专人专项,务求环环相扣,细致周到,追求更好。
(四)石展的展示与展销
我认为一个成熟的石展必须兼具精品石展示与商品石展销两块,二者缺一不可,但又必须严格区分开。精品石展区就得“精”,商品石展销就得“火”。
精品石展区往往也就是整个石展的核心,是石展的灵魂和亮点。也最能体现中华传统赏石文化的精髓,可以说缺乏精品石、特色石的石展也就失掉了灵魂,因此必须下功夫做好精品石的初选和整体布展效果,石文化氛围的营造。必须体现其“精”,展品数量不求多,贵在精,不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展品来者不拒,贪多以求撑大规模,对于展品的数量须预先有个限定,我个人认为我们这样的石展,展品数可以控制在500件左右,这样既不至于藏品太少没有看头,也不至于因数量太多,精品不足而滥竽充数,限定好数额后还须对参展石品严格筛选,不是精品绝不入场,增加的这道初选过程,虽然看似麻烦,加大了工作量,但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不仅确保了精品石展的“精”,更重要的是通过初选,我们可以获取参展石品的原始资料,可以使我们大到整体布展安排、石种区域划分,小到与每块石头一一对应的预留空间、编号,甚至于一石一景的精巧布局等等都有所规划,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不同石种的区域划分做到同一石种区域的相对集中,突出地方产石、藏石特色,同时还可兼顾到展品之间的相互呼应,除此之外我们还可利用特殊的灯光、音乐、随手可撷的花卉、清新的绿草坪,古朴的盆景、雅致的棉布屏风、大气的中国书法、飘逸的写意山水画、传统的红木供桌、做工精细的几架甚至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空间分隔、气氛营造等等,细心装点,精心安排,于精巧细致处体现出奇石精品的美,让石展区真正成为观众心灵上、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这也正是我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状态和我努力的方向。
商品石展销区也是石展成功与否的一个重点,因为观赏石不仅仅是一种天然艺术品,也是一种商品,展销区交易红火与否,石头好不好销,这直接关系到各地石商的参展积极性,也关乎到石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能通过石展的举办,推广、普及赏石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到观赏石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进一步繁荣观赏石产业,因此除了高端精品石,石展中还得走走大众路线,展示展销相互搭配,既要体现“阳春白雪”又得兼顾“下里巴人”,展场中既要有一掷万金的高品味观赏石,又要有平常百姓们喜爱的各类居家小摆件、饰品…以免造成曲高和寡的情形。为此我们将通过各地赏石协会、专业杂志、网站、广播、本地媒体、专业买家的邀请、免费发放门票、各地石展现场宣传等等渠道加大石展的宣传力度,为广大石商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销售氛围,同时我们将充分考虑各地石商的具体需求,提供全面、细致、贴心的服务,如酒店预定、旅游咨询、票务预定,打包托运、搬运服务等等,以贴心的服务、实在的经济效益赢得石商的信任与参与。
(五)石展的鉴评
之所以特别提到鉴评工作是因为我认为精品石鉴评活动虽仅为石展系列活动的一项,却是影响石展信誉、口碑的重要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因为我深知不管是初学乍练、初涉石界的新石友,还是游历石界数十载的老石友,他们送出参展的展品都是各自心中独一无二的心爱所藏,他们都对评委们心存敬仰,渴望专家、评委们的点拨和认真对待,因此若是在评委们受派别所限、人情所束,个人喜好所制,不能做到公正、客观、态度认真的话,是很伤石友的心,更是影响石展信誉度及口碑的硬伤,这是我最不忍见的局面,尤其是去年全国石展期间,我亲眼目睹了许多石友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将自己珍藏的石头送到昆明参展,有的石友非常朴实,大老远来,只为了让专家们看看他的石头,这份真诚让我们这些专家汗颜,说实在话,去年由于首次在昆明举办石展,从申办到策划、招展、宣传、接待、现场布展及管理各方各面,可谓千头万绪,对于鉴评工作我实在无暇顾及,今年我们高度重视鉴评工作,不求万般周全,但一定做到心态平和、态度认真,推己及人,对每一块展品都认真评判。
虽然我们推行中石协制定的鉴评标准,但我也深知万难做到面面俱到,人人心服,因为对于美的欣赏与认同永远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所谓人人心中有杆称,各花入各眼,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全国各地出产的不同石种虽然造就了中华奇石百花齐放的局面,却也形成了不同的赏石流派,各家各派间确实存在相互排挤的现象,若不顶住压力,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而是各个石展采用各自的标准,这种“标准”无数,实际上就是无标准,而各地、各石协会的鉴评不论冠以何种石展名称,都永远是地方性、团体性的,缺乏公信度和权威性;各地、各石协会的鉴评结果也没有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可比性。因此虽可能备受质疑,饱受责难,我们还是坚决主张,通过努力,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鉴评标准,我认为这也是统一各地赏石社团力量,推动中国观赏石业发展的大好事。
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如何堪当受石友认可的石展,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本届石展的鉴评“标准”,我们今年可是在鉴评工作上动了不少脑筋,也下了不少功夫,为此我们提前邀请了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筹备鉴评工作,拟定了鉴评纪律和鉴评办法,鉴评标准主要以中国观赏石协会制订的“观赏石鉴评标准(第六次讨论稿)”为基本构架,再根据鉴评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加以补充与修正,我们的“标准”将紧紧围绕几大基本核心和关键要素开展,即对奇石分类鉴评、根据奇石的观赏要素确定鉴评项目、根据不同种类奇石的审美特征制订不同的鉴评标准、在鉴评项目设置上体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分值上体现对奇石文化内涵的高度重视,并尽量削弱鉴评专家们因个人喜好所造成的主观评判等等,这些都是鉴评工作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抓住了这几大要素,也就把住了舵盘,具备了科学的依据和逻辑的轨迹。可以说我们今后每一次石展的鉴评工作都是对标准的再次检验,我们将通过一次次的修订使之更科学、更完善也更实用。
这次石展我们还专门设立了鉴评部负责鉴评工作,鉴评部下设两个工作委员会,即监评委员会和鉴评委员会,以确保鉴评工作的公正、公平与公开。“鉴评方法”共分“分类鉴评”、“评委分组”、“逐一评分”、“三评定分”(三评即初评、复评、终审)、“争议处理”、“划分等级”六条。同时我们还特别强调公开的原则,所有鉴评方法、鉴评程序、评委、监评委和鉴评结果都对外公开,并设立鉴评咨询台,鉴评结果公布前我們会将召开相关会议通报本次石展的鉴评工作情况,回答各位石友提出的问题,听取大家对鉴评结果和鉴评工作的意见,由组委会、评委会、监委会负责人回答大家的问题,纠正必须立即纠正的错误。规范鉴评工作,减少鉴评工作的错误。
(六)石展的来宾接待
石展来宾包括专家评委、藏石买家、新闻记者等方面人员,接待好来宾同样是办好石展的关键工作,要有计划、有针对性根据自己的接待条件和能力邀请相关人员参加。要落实和明确接待工作的每个细节,做到热情周到,明确时间地点和参加的活动,包括费用的承担等方面。专门在展会附近联系了几家经济、卫生的旅馆向石友推荐。
(七)石展期间的现场管理与服务
现场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是我们的服务质量和组织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服务要到位,管理要规范,处事要及时,要自始至终落实各项工作,特别是有安排和宣传承诺过的工作一般不宜临时取消,对石友和参展商提出的合理化问题要及时办理,一时办不了的要耐心说明原因,让石友门感觉有人在服务、有人在管理、有人在关注。我们这次石展专门设立了鉴评公告、宣传报道、服务指南、综合通告、互动交流、参展流程几个宣传栏,其目的是达到及时的交流、沟通、引导的目的。使石友们感觉到组织者的热情服务,公平交易,公正评奖。我们想石友之所想,急石友之所急,从住宿、吊装、物流、旅游的服务提供方的考察和收费都进行了考察和筛选,对用餐、饮水、上洗手间、现场值班、安全管理、参展藏石的现场交易等方面都做了周到细致的考虑和安排,石友需要的,我们安排了,石友没有想到的我们考虑到了,总想做到尽善尽美。
(八)石展的总结
总结过去,目的是为了把握现在,创造未来。对以往做过的工作进行冷静的反思,通过反思,提高认识,获得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打下思想基础。要进一步办好石展,必须的石展进行总结,总结成绩,分析问题,研究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整个组织管理过程和参展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下一次石展的举办提供经验和资料非常重要。
(九)中国石展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石展今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向着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那些没有规模,硬件较差,设施不配套,服务管理跟不上,档次低下,注重短期收益,虎头蛇尾,名不副实,市场化程度较低,没有特色,专业化程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号召力不够的石展,将是昙花一现,一次之后,无人参与,将失去生命力。
四、结语
以上是我对举办成功石展的粗浅认识,希望各位专家前排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我们的石展多提意见,共同推动石博会的良性健康发展,把石博会办成一个最受石界中人认可、喜爱的,最规范、最专业、最具有市场潜力的和经济效益最好的赏石界盛会。我更加希望通过石展的成功举办,快速推动石文化的发展,加快石产业发展步伐。我还希望通过石展的举办,促进东西方奇石贸易,展现中国奇石、矿物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双方石文化交流,展示东方赏石文化的多样性及魅力,让世界充分认识东方赏石文化的形神兼备的意境美,进一步提高中华赏石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这也是发展我们中国赏石文化的大计。(作者单位: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