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等化视角下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思路探究

2014-04-08 23:12文蔚
2014年4期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均等化

作者简介:文蔚(1988-),女,汉族,湖南株洲人,硕士在读,湘潭大学,研究方向:行政哲学与行政文化。

摘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由于城乡、地区、群体的客观条件差异,使公共服务陷入了供给困境,笔者通过对目前困境的分析,提出了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的基本思路,以及推行差异化供给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化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平正义思想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彰显与具体实践。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国家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总量和质量也同步增加,但是地区、城乡、群体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出现了马太效应,陷入了一种好的越好,坏的越坏的恶性循环,社会公平的鸿沟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这是基于地区差异对公共服务需求不同而引起的。

首先,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差异显著,公共服务供给失衡。这是在自然区位条件和政策引导双重作用下的结果。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交通便利;中西部内陆地区地形相对复杂,气候多变,交通闭塞,在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遵循的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带动了整个东部沿海经济迅速腾飞。尽管后来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事实上东西部地区差距仍然不断扩大,同时导致了不同地区异质性的公共服务需求。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例,加强非户籍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成当地政府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北上广等多地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而这些问题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还没有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更多的是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医保覆盖水平的迫切需求。

其次,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十分严重。以义务教育为例,当下,城乡不仅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同时由于人文条件的差异,城市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乡村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塑造有很大影响,使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如何结合城乡发展的特点,提供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能力相匹配的公共服务成为破解城乡差距的关键。

再者,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差异,异质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向的是全體社会成员,意味着只要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范围之内,任何合理的、适度的、同质性需求都应该得到实现。可是基于职位、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等因素而产生的经济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群体之间享有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悬殊。以公共医疗为例,一边是公立医院特护病房的优待,一边是彻夜排队看病的“一号难求”,同样作为社会成员享受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可见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具体实践中,政府平衡公众差异性公共服务需求既要做到满足不同群体的公共特性,又要防止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出路:差异化供给

面对基本的公共服务陷入的供给困境,笔者认为只有从差异化需求着手,试图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有层次性的,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才可以谋求更多、更广的公共服务,为保障全民共享公共服务,实现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差异化公共服务本质上仍是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众所周知,公众的需求是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过渡,同样,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也要遵循从低到高、从同质需求到异质需求的满足。差异化公共服务本质上还是是政府对大量同质性公共服务的供给,只是在供给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针对群体特性,提供与实现需求,消费能力相匹配的服务。它既可以为一些特殊群体(以弱势群体为主)提供特殊的公共服务,也不排斥在某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提供超越全国平均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

2.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由政府主导,鼓励多方力量积极参与。一方面,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划分,必然导致公共服务需求的千差万别。在此情形下,政府不可能有能力单独承担起所有的供给责任,于是市场、第三部门、志愿服务者等多方力量的引入,不仅分担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也创新了供给的模式,使公众享有各种异质性、多样化的服务提供了可能。因此,在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的路径中,要求政府占主导地位,鼓励市场化竞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3.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主张以公共需求为导向,加强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提高公民的参与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公共服务涉及的都是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所谓民生无小事,差异化供给模式鼓励公众积极发声,通过民主表达、民主协商,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

三、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的意义

细分对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率先提出了“市场细分”的概念。他认为,市场是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集合而成,企业应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购买力等因素把市场分为由相似需求构成的消费群,在子市场中,由于消费群体偏好和行为的同质性,“把产品进行市场细分,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可以有效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正是遵循了这样一种思路,通过细分公众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需求,提供不同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把群众最需要的、最迫切的、最关心的公共服务安排妥当。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把人、财、物的效益发挥到极致,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转变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往公众对政府部门的印象往往停留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认识上。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衙门作风、老爷思想的体现。但是提供差异化公共服务,要求把群众的真实需求放在首位,需要公务员转变思想,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真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通过不断增强政府的回应性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从而改变政府在公众心中低效率、高门槛的负面形象,向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型。

实现公民参与,提高决策科学性。公共服务是全体社会成员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政府的一种利益诉求表达,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直接体现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高低和效果好坏。差异化供给以公众需求为导向,鼓励群众积极表达自身的公共服务需求,通过科学的表达机制和信息处理机制,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单一决策机制,转向政府和公众双向互动的科学决策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公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坚持贯穿“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是自然、历史、政治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短时间内不可得到迅速解决。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只有在尊重客观差异的前提下,通过长时间的努力,逐步弥合差距。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的同时,准确理解并把握好“均等化”和“差异化”这者之间的平衡,以此提高不同区域、城乡、群体的人民生活水平。(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化均等化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补齐哪些短板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搞好基本公共服务,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思考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析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