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郭玉鑫(1987-),女,河南省安阳市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
摘要: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理论的核心变量在当代经济金融环境下货币乘数的大小和变化受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监管部门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选择以及社会公众行为偏好的共同影响。本文在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进行扩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货币乘数决定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监管要求对广义货币乘数的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已不是决定因素这也为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必要性依据。
关键词:货币乘数;银行监管;基础货币
一、我国货币乘数的理论模型
所谓货币乘数就是指货币的扩张与收缩的倍数。为了进一步讨论货币乘数,首先提出抽象的货币供应量的理论模型:M=B×K式中:M——货币供应量;B——基础货币。K——货币乘数,即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所形成的每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的倍数。
从模型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基本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大小和基础货币的多少两个因素。而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不同,货币乘数的大小也不同,因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不同。所以,我们将在不同层次研究具体的货币乘数理论模型,本文将分别对货币供应量M1、M2的乘数K1、K2进行研究。
M0: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流通中的现金加活期存款总额;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流通中的現金加各种存款总额;
B:基础货币,即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准备金总额;
R:银行准备金总额;
r: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C:流通中的现金;
D:各种存款总额;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本文分析时将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合并简称为定期存款)
Dd:活期存款;Dt:定期存款;Ds:储蓄存款;
d:活期存款与存款总额的比率;
h:现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又称现金比率或现金漏损率。
二、影响货币乘数的其他因素
由公式1货币乘数受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的影响对此本文不再赘述。此外还有以下的影响因素,按影响的主体的不同这些因素可大致分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对自身资产负债的选择以及社会公众的行为偏好四大类。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1、存贷利差
存贷利差是指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平均成本率与资金运用的平均收益率之差,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狭义的存贷利差仅指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法定存贷利差”的存在。使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贷款业务获取收益的经营模式有了可靠的保障,从而激励了银行的放贷意愿,增强了其货币创造的功能。因此,存贷利差越大,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越强,货币乘数也就越大。
2、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付息率
我国中央银行对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无风险资产,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率越高,其与其他资产的真实收益率(考虑风险损失后的收益水平)之间的利差将越小,甚至出现利率倒挂。(如企业大面积经营不善使贷款风险大增贷款的风险收益水平大幅下降而低于准备金利率水平),则商业银行将越倾向于持有超额准备超额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降低。
(二)监管部门监管要求的影响
1、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
其中,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主要是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附属资本主要是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由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下限要求,从而对货币乘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来看,平均资本充足率越高,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就越低,从而货币乘数也就越高。
2、不良贷款率
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来看,若体系内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必然将大大削弱信贷资金的周转效率,进而影响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功能的发挥。其效率损失包括数量上的损失与周期的延长两个方面,前者如前所述,指可贷资金减少而使派生存款数量下降的损失,后者指不良贷款的追收、保全(拍卖抵押物等)乃至核销过程中的时间耗费使信贷资金周转周期拉长,单位时间内存款派生次数下降所带来的损失。
3、流动性监管指标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需要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前者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变现的速度越快,它的流动性就越强。
商业银行是以资产支付到期负债,并以未到期负债为主要资金来源发放贷款进而派生存款货币,因此,有效的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和现金流量管理便是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够派生存款货币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资产、负债及现金的流动性组合成为保障商业银行货币创造机能的关键因素,因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管要求主要集中于对资产流动性及资产负债综合流动性方面。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选择
1、同业往来对存款货币创造的影响
同业往来包括同业存款与同业拆放,依据拆放对象的不同,后者又可细分为对其他商业银行的拆放和对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拆放。同业往来通常为短期资金,其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高流动性、低风险,且有一定收益的资金,已成为资金融出行资金运用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成为资金融入行获取短期流动性的重要渠道。
对于商业银行与非存款金融机构的同业往来,当商业银行从非存款金融机构净融入资金时,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增多,货币创造能力增强;当商业银行对非存款金融机构的资金融出时,这些资金或由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投放到非金融部门,或以活期存款存放于其他商业银行:前者仍创造了存款货币;后者引起了货币结构的变化,因此在促进资金有效配置的同时,实际上提高了整个金融部门的货币创造能力。
2、有价证券投资对存款货币创造的影响
目前我国商业票据市场仍不发达,商业票据的发行、流通规模还很小,同时,商业银行在票据市场的活动主要是票据的贴现与再贴现,前者是贷款业务的一种,后者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因此,此处仅探讨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对存款货币创造的影响。
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不能吸收公众存款,除自有资本外,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是政策银行债券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投资政策银行债,其可贷资金减少,存款货币创造的能力下降。由于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对各级政府的政策性项目贷款,这些贷款最终还是转化为个人、企业的存款,因此从全社会的整体看,商业银行投资政策银行债并未减少货币创造的总量。(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成果之一,本成果受北京市“人才培养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