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赟(1975.3-),女,汉,湖南邵东,会计师,本科,南华大学财务处,单位:南华大学。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与评价企业及下属部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强化企业经济管理力度,为既定经济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规模以上的企业都组建了内部审计机构,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也相应的设置了内部审计岗位,可以说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普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中内部审计现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问题,导致了潜在的审计风险也相对较高,企业内部审计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需要探讨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审计;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我国的企业固有的局限性导致的负面效应被放大,加之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容易出现较大的审计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例,探寻企业审计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具有紧迫的实践意义。
一、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存在审计风险的原因
(一)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中小企业的专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其他部门的冷遇和刁难,而陷入无法开展审计工作的窘境。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这是由于中小企业的高层一般都对内部审计缺乏基本的了解,意识不到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意义。甚至感性地认为企业效益与内部审计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直接关联关系,甚至在一些中小企业经理看来,内部审计是削弱其权力的负面因素。即便是那些已经存在内部审计力量的企业,许多并非是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而主动为之,绝大多是为了应付政府和行业主管机构的检查而组建内部审计队伍。
(二)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环境。出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尚未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对象缺乏对内部审计的正确认识,大多消极应付,很少能够积极配合。在审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内审人员既需要规避审计风险,从外部审计的视角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又需要处理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这种有效内部审计环境的缺失,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经常陷入进入两难的境地。
(三)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已经是摆在许多企业面前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审计人员个人原因来看,由于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财会人员转行从事审计工作,并不具备基本审计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业务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专业素质较低。相当部分审计人员并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而企业为这类审计人员并没有提供及时和必要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导致审计人员更加缺乏现代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至于无法掌握电算化审计等现代审计的手段。此外,企业容易忽略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得个别审计人员缺乏基本职业操守、不遵守审计职业道德,所实施的审计行为不合理,不利于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在我国出现发展时间周期较短,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审计标准。从而导致了企业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以及社会行业审计的法规建设中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无法可依,当内审人员碰到具体问题时感到无章可循,甚至无所适从。而且由于我国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指导,从而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像是违纪等问题的定性定量,都难以准确的计量,进一步造成内部审计缺乏约束力。
二、提高企业防范审计风险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企业管理层的内部风险管控意识。由于内部审计能够明显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高层必须予以重视,确保内部审计能够得到充足的人力和财力支持。
此外,企业管理层还需对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审计报告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及时反馈暴露出问题的解决对策。要求企业执行层对确定需要整改解决的问题,编制具体的实施计划并付出实施、通过后续的审计流程对执行效果进行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内审人员应该跟踪检查问题解决和目标完成情况,将结果以后续审计报告的形式提交企业管理层。增强企业高层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从而更好地规避和防范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正确内审结论产生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更为专业的审计人员,要求他们必须掌握广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特别是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对专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同于其他岗位的高标准要求,如较高的个人品质和自身综合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以便满足内部审计的不同要求。对此,企业审计人员应该自我严格要求,以“学习制度化,工作学习化”的标准,将学习融入工作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充实自己的业务技能。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学习,坚定依法审计的理念,牢固树立“维护法律尊严,加强审计监督”信念,无论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毫不动摇,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
(三)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一般而言,财务管理是企业所有管理类别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具体包括原始财务信息的记錄管理、财务报表的填制、定额管理、计量验收、财产物资管理及清查盘点等诸多方面的财务工作内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执行会计法规的具体补充,也是一个单位规范会计执法行为最有利的实施。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从企业的特点出发,建立简明、适用、规范的财务制度,开展财务分析,使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指导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在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产生出会计工作规范的效果来,同时也能增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明确企业审计风险的管控目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必须做好风险管控工作,为了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降低经营决策的错误率和徇私舞弊行为出现的可能,应该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实现内部控制目的,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制度中必须具备风险预警和评估功能,尤其是对那些潜在的风险,更应该做到提前发现,并通过一定的控制措施,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小企业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考虑进去。
(五)提升企业审计管理地位。企业构建内部审计力量的初衷,并非源自于社会的压力和政府的行政压力,而是出于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能力提高的需要。这就避免了企业盲目进行内部审计,确保企业是在正确理解了内部审计的真正含义的基础上,理性地开展内部审计,从而达到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监督和评价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当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还不足够,权威性还不高,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范围和作用还存在一定局限。当前的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现代化、科学化为基础,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中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作者单位:南华大学)
参考文献
[1]陈英蓉.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研究[J].企业经济.2012,(07)
[2]刘万杰.浅论新审计准则实施中重大风险的防范[J].中国市场,2010,(19)
[3]王静.中小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