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永 红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
奥林匹克运动在发展和传播中,大众传媒是最佳传播途径,人们是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大众传媒的传播特性契合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发展需求;奥林匹克运动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视频画面所能为,因此二者结合绝不是巧合而是顺应社会、时代发展潮流,理所当然相辅相成,互相依存.新媒体不断出现改变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传播方式,丰富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新色彩,并赋予奥林匹克文化新内涵.起源于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造就了西方的强势,作为东方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没有占到先机,不过我们要正视这种不利弊端,在看清西方体育文化是如何沉浮发展后,然后壮大民族传统体育,使我们的民族体育化作符号,从容写进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美妙的章节中,从而更好地发扬奥林匹克精神.
现代媒体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是一种文化的广泛散布,就其现实性而言,人们需要通过传媒来更详细地了解奥林匹克运动,这也符合传媒的基本特征,即面对大众、传播文化[1].人们在观看奥林匹克运动的同时,也会通过传媒不同程度了解该竞技项目的历史、特点、规则等.另外媒体的广泛性,也会带来奥林匹克运动外的一些体育运动,这也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性.同样是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也是在发展文化、造福人类、造福大众.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自然拥有腾飞的翅膀,随着时间的推移,飞出局限的狭小精英圈子并飞入寻常百姓家.铺平大众的界限,从而更有机会接轨大众.因此,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众传媒来接轨奥林匹克运动与大众的距离.从另一个层面讲,大众传媒也拥有一双腾飞的翅膀,突破局限,飞出广阔的天地,飞出国与国、地域与地域界限,使彼此交融、相互融合.奥林匹克和大众传媒都拥有双重翅膀,以大众为媒介,比翼双飞无疑是最好的结合.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像一棵参天古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跃性,这棵古树在枝叶茂盛间爬满生命活力.因这棵大树能为大众传播,所以不断吸引大众目光,并发展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体育盛会——并拥有了自己屹立的姿态和高贵的特色,傲视着芸芸众生.1948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奥林匹克文化意识比赛被取消,令人惋惜[2].不过之后奥林匹克运动以更多的方式与艺术结缘.比如,奥运会开闭幕式、奥运会吉祥物设计等.艺术不断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光色,使其容光焕发、永葆青春.通过传媒的传播,使得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从内容上更容易快速被大众接受.而且大众传媒使奥林匹克运动具有了通俗易懂的特点,供给人们短暂消费,快速追求快感更迭,并且能将一些运动事物演绎为经典.从根本上讲,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通过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使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
奥林匹克运动向人们提供的不仅是一时热闹,不止是开幕式和闭幕式,输与赢,奖牌和名次等等.运动员身上洋溢的健康与拼搏,展现的力量和健美,都在无形地影响着人们.而这些影响正是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期刊来影射进人们的大脑里,这正是大众传媒所需.报纸、期刊以文字描写体育的拼搏精神;而广播以柔美的声线串联体育的健美,用声音的激情感染听众心扉.与只能感染耳膜的广播相比,电视的优势显得得天独厚了,电视能多面刺激人们的感官,画面的实时传播,甚至无需声音来渲染气氛,就能紧扣心弦.比赛的紧张,积极向上的精神,从千里之外飞入方寸之间,激起无数人的共鸣,给人们以顽强精神的洗礼.大量比赛画面,多角度运用镜头,还能给人以美的震撼,而在比赛过程中还融入了大量的题外话,来丰富比赛的环境氛围.多视角完整报道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内容,并把最美的怀念留给人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上面看,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最适合广而告之的途径就是大众传媒.它们关系的密切,不是偶然而是由它们各自追求感官刺激的内在特征决定.
生命在于运动,文化生命力在于传播.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的传播实现了文化大幅度传递,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流通不断增长[3].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传播是一种互为修正和推动的关系.传播中,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对其它文化会产生一种相互借鉴和融合.文化的发展在于交流,近代体育的发展趋势在于增强国际交流.只有国与国流通开来,文化才会终极壮大发展,使其不断进步.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流出了自己的现代结构印记,流出了自己的斑斓色彩并融合五湖四海.
北京奥运会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带给世人的文化影响是深刻的.比如:鸟巢的设计理念离不开我国宋代瓷器的影响和明代木格窗的启发.水立方的设计理念与北京传统四合院恰巧融合.每当人们再次看到“鸟巢”与“水立方”就会想起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每届奥运会给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深深烙上了特色文化的烙印,从而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新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也给传播以积极和更广泛的影响力.
传播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影响表现为:“融合”.奥林匹克不断吸取各民族文化并纵贯整个奥运发展历史[4].每换一个举办地就是一次不同文化的吸取与融合,奥运会开闭幕式就是最好的证明.正因如此,奥林匹克文化具有亲近大众的特性,因此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是世界的也是全球人民大众的.如奥林匹克运动支持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还包容地设立表演项目,这些表演项目经过发展,有些从编外制成为了正规军,进入奥运会,传承至今.有些则彻底被现今忘记,昙花一现,销声匿迹.武术进入奥运会一直都是中国人的梦想,武术曾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它既不同于表演项目,因为它设立了奖牌,也不同于正式比赛项目,因为其获得的奖牌不被记入奥运会的奖牌总数,这是走奥运会模式的非奥运项目.中国武术在奥运会期间参与比赛,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第一次,对中国武术来说也是第一次.一个非奥运项目能在奥运会期间举办比赛,其意义非常重大,为武术进军奥运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奥林匹克运动在传播中逐渐发展,发展使奥林匹克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变得更高、更大、更强[5].但其传承的宗旨永远不改变.奥林匹克就是在发展与变动中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对比其他文化,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更为宽容,能容纳“他人”,并吸取精华,从而赋予“他人”生命力.并大力创新,鼓励突破.正因如此,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在变迁中实现“增殖”.随着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最大化的是文化价值,奥林匹克运动是人为的一种文化,更具备价值.这种价值是宽泛的文化价值,而不是仅限于体育价值,奥林匹克文化具有超出想像的力量,萌动着人们的心理感受、文明导向、道德升华、行为趋向等等诸项.广而告之使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其力量巨大,传播将奥林匹克运动推向广泛、普遍、美好的未来.
随着奥林匹克在中国的发展,西方体育项目不断进入.中国是从 1904年开始关注奥运会,那年我国多家报纸曾初步报道奥运会,到 1906年,奥林匹克历史首度走进中国的媒体.再后来,1922年,外交官王正廷成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这表明,中国正在逐渐接受西式的体育运动[6].1928年到1979年5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不断遭受挫折.直到 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的成员资格,中国参与奥运会幅度不断增加,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的第一个冠军,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再到伦敦奥运会中国的成功.奥运会我们看到的是现代西方体育铺天盖地的强势,这种强势风靡至极,广泛地在中国普及西方的现代体育.对现代西方体育的吸取与有效传播,可以为我国体育强国的形成提供保障.如没有西方体育项目的传入,我国申奥成功以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不可能的.西方体育传入到中国后,我们看到的是对大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不断影响,对促进大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从忧患意识上讲,民族体育存在潜在的危机,那就是现代西方体育强势的侵入.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对比现代西方体育,要静下心虚心学习.但也不能照猫画虎,拿来主义.学的空有别人的“模样”,必须找到灵魂,汲取精髓.因而,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不断发展与壮大,就要学习竞技文化的一面.比如武术,即发展“竞技武术”.让武术成为有血肉的文化,那么利用武术的“竞技”效应,弘扬武术文化,强化武术的功能进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员学习武术,了解武术.只有更多的人了解武术、学习武术、传播武术,才有可能进军到奥林匹克运动正式项目.武术在服装方面也需要学习西方体育,让武术的比赛和表演通过服装来展现人体的美感。面对西方体育强势的入侵,我们要合理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传统体育项目要善于吸取西方体育项目的精华,另一方面也将传统文化不断影响西方体育项目.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得到新的发展与繁荣.
在对待西方体育强势的进入,我们要处理得合情合理,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学习这种强势,吸取精华,接受这种西方体育强势.另一面我们要学以致用,在民族传统体育上表现这种强势,发扬光大,以致影响西方体育.通过这种流通和交融使得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产生新的发展,更加繁荣,大众传媒携带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进入千家万户,这是极大的传播和发展.大众传媒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源远流长最适合载体,大众传媒有着平易近人的特质,它更贴近大众,有着其它文化无法比拟的功能,大众传媒让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更有力量,并拥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媒体为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架起传播的桥梁,让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前行的道路四通八达.国内的传媒要把奥林匹克运动的种子更加广泛传播,同时嫁接中国传统民族体育,比如武术,即通过各种大众传媒加强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希望艺人、爱国华侨、武术家等联合把武术更好地推向世界,从而使得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武术、喜爱武术,使武术向全世界得到推广,这将是奥林匹克运动为中国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
[1] 詹雷泽.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32-36.
[2] 王慧琳.媒介、奥运、教育、影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7-38.
[3] 王家宏,罗时铭,王岗.文化视野下的奥林匹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72-74.
[4] 杜捷,张秀萍.奥运传播与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0-32.
[5] 胡正荣.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56-58.
[6] 朱慧芳.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