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旺杰 师晓娟
(1.西藏大学 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 拉萨850000;2.西藏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 拉萨850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提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完善创业相关优惠政策、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改革整体要求[1]。当前随着我国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学生就业工作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种趋势下,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所迫,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自我反思。
在我国的就业队伍当中,高校毕业生是一组重要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全面提高国民素养与创新意识、提升国家整体综合能力的重任。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全面推动创业就业教育能够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需求。
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加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技能的人才,还需要不断运用自身智慧更新原来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从而为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我国高校实施创业就业教育体系构建,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个体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和造就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实战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力量,让他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衍生力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最终推动社会和谐繁荣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就业教育可促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其社会价值。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具备一定自主创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可以提升其自身的生存、竞争和创业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来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高校通过构建创业就业教育体系,加大对学生的创业培训、指导和政策性扶持,使他们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不仅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策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提升教育理念与服务质量、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目前大部分学生虽然具有自主创业的愿望和热情,但是缺乏自主创业的知识与资源。创业不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智能结构,还需要容纳多学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健全与相关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学生创业的目标与具体的创业操作实施。再者,大部分学生存在因循守旧的思想,紧紧束缚了创新的思维意识与能力的提升。部分创业行为就是一时心热,缺乏主动思考,盲目地投资创业,再加上承受风险与失败意识缺乏,时刻抱有一气呵成,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取较大收益的思想,往往导致创业的失败与屡试不见成效。如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创业知识面与提供广阔适用的资源是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
以往的创业就业教育培养模式重学科划分、专业技能培训和卷面考核,课程划分、学科积累、具体实践与应用和教学组织分配缺乏弹性和适用性,这直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高。值得关注的是,创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课程体系和非课程体系。单纯把课程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根本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提升学生本身创业知识面与具体的实践能力,洞察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与现实机遇,通过自身知识的发挥,提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成效。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基本停留在书本的传授当中,不注重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提升,培育的创业者基本是书呆子型的人才,鉴于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是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开展创业教育不单单需要书本知识教育的授予,更加需要在社会的实践中加强锻炼。
要实现创业不单要有创业的知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机会,还要有创业的资本与创业的空间以及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创业计划。目前社会资助创业资金与创业场所的缺乏是阻碍创业实施的一个最大的现实问题。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与社会场所,是广大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基础,可以促进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创业就业教育质量与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与热情[2]。
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探索高校创业就业教育体系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精神,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教育体系改革以及各项事业的全面深入改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需要我们全面深入探讨,解决以上问题,形成高校创业就业教育体系。为此,提出以下探讨建议。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决定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推动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的全面深化,加大社会延伸考察力度。结合现实社会的需求来界定人才培养的专业与领域,既为学生探求发展机遇,也符合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同时,弥补社会发展的漏洞与不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应不断深化与之相符的教育思路,并加大学生创业经验交流,培养学生创业的社会经验,延伸学校创业课堂,通过交流与教学改革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及时把握创业机会,认准创业途径,提高创业认识,增强创业风险意识与创业失败承受能力,做到在创业中不断充实自我、挑战自我并超越自我。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趋向。应全面构建有助于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和条件,创造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培育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心理品质。
学校需要加大与社会各界的协同与交流,在给予学生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实践发挥空间,使理论在实际工作当中得以应用,并不断探寻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来逐一加以解决与提升,来不断提高与完善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为下一步创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育实践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打破以往的按部就班的思维办事模式,形成全新的办事思维方式,大胆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巩固与筑牢学生的创业意识底线与创业思维适用方式。
同时,建立创业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现实的创业实践空间。建立多渠道实习途径,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见习岗位。加强学生与用人单位间的对接工作,帮助学生积累职业经验。
良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相关知识课程的结合与延伸、学生洞察能力的挖掘、把握时机能力的培养、国家相关领域政策的灵活掌握、相关创业就业技巧的合理有效应用等。根据实际创业所需采用多学科多层次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科技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时刻给学生一种更新的视野和启发,增强学生敢于创新的信心和勇气。还应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展与之相符合的课程,使学生达到创业就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并应不断完善高校的创业就业教育体系,提升创业就业教育水平。
以先进的校园创业文化积极影响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帮助他们提高人文素养,并在社会化和就业创业的过程中构筑强有力的精神支柱。积极开展相关的国家创业就业政策引导,让学生全面灵活掌握相关的国家政策方向与趋势要求,帮助他们提升遵纪守法的素养,使其全面掌握、深刻领会创业就业的思想基础与技能技巧,运用自如,从而能够灵活协调、高效洞察。
总之,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决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体系构建是一个历史必然,也是教育事业改革的一个根本出路,值得我们理论界与高校学者进行深思与研究。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
[2]张妍妍,王元梅.构建创业就业教育体系破解大学生创业难题[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