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足到过剩 陕西水泥价格回落
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陕西水泥行业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在此背景下,此前整合了 *ST 秦岭的冀东水泥,被迫开始和当地民营企业陷入价格战。
去年以来,全国水泥价格普遍大幅上涨,其中部分地区水泥价格甚至出现了一倍以上的涨幅,高达 600 多元/吨,“但是 2010 年西安市水泥价格却呈现下滑趋势,在西北各省会中价格最低。”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由于当地产能膨胀,2010 年成为陕西省水泥供需关系的“分水岭”——各地价格纷纷出现回落,目前西安地区散装水泥(P·C32.5)价格为 310 元/吨,咸阳地区价格为 300 元/吨,榆林地区为 310 元/吨。而西安地区同类水泥价格去年 5月时为 360 元/吨,咸阳为 340 元/吨,榆林为 350 元/吨。
陕西产能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投资者非常看好这里的需求。秦岭的冀东水泥目前正在考虑新建一条生产线。
2009 年 6 月,刘作毅曾前往陕西对当地水泥市场进行全范围调研。他发现,陕西省重点工程建设引爆水泥市场,从渭北高原到秦巴山区,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2010 年前三季度,陕西省 GDP 增速达 14.90%,高于全国 4.3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陕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陕西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958 亿元,同比增长 32.2%,高于全国7.7个百分点。刘作毅认为,陕西经济高速启动带来各企业形成水泥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观认识,使陕西省和周边邻近地区的新型干法水泥建设以“井喷”速度发展。
在刘作毅看来,陕西省新型干法的前期发展还相对有序,产能呈波浪式小幅增长,至 2009 年底共投产近 3100 万吨熟料产能,并不能满足需求,缺口持续存在,但是在市场需求启动的背景下,为满足需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纷纷上马建设,2010 年在建 2600 万吨熟料产能。
关中一带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新型干法建设最为集中的地区,据数字水泥网的统计,至 2009 年底这里共投产了 27 条生产线,合计产能 2550 万吨,也是目前在建产能的聚集地,近两年将连续投产熟料产能约为 1370 万吨的 14 条生产线,投产后关中的熟料产能将占到整个陕西省的77%。而陕南、陕北受资源及此前经济发展力度制约,在水泥发展规划中处于弱势,新型干法建设相对缓慢,特别是陕北地区,产能不足。不过,陕北地区的需求量无法消化关中一带的过剩产能。据数字水泥网统计,到 2012 年陕西水泥产能将达 8735 万吨,但实际需求只有 6700 万吨,过剩 2000 多万吨。
陕西不仅要面临省内产能的过剩,还将面临周边省份产能快速上升的压力。刘作毅表示,早在 2009 年陕西省缺口达500 多万吨时候,河南熟料就进入西安,河南水泥则进入商洛,湖北水泥进入安康,内蒙古、山西、宁夏水泥进入陕北等。他认为,主观上对需求强劲增长形成“洼地效应”的预期,使外来过剩产能瞄准陕西特别是陕北地区以蜂拥之势建设,河南的过剩产能已形成巨大压力,四川的压力也在逐渐显现,而山西产能将在今后两年大量释放,届时陕西与周边地区的水泥产能将竞争激烈。
2009 年,冀东水泥收购了 *ST 秦岭,陕西成为冀东水泥主战场之一。目前,冀东水泥在陕西拥有 1006 万吨产能,排名第二的民营企业尧柏水泥拥有 670 万吨产能,集中度相对分散。
对于当地水泥过剩的现象,韩保平表示,公司目前还只是进行内部整合,尚未整合整个陕西水泥市场。刘作毅则认为,陕西水泥业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需求带动下 华东地区水泥均价升 3 成
交银国际发表报告,指出在需求带动下,内地整体水泥价格上升 0.49%。
该行又指出,位于华东及中南地区水泥库存按年上升7.5% 及 0.6%,惟华东及中南地区水泥库存比率,分别为65.8% 及 69.4%,仍较东北地区的 74% 为低。
价格方面,华东地区水泥均价同比上升 0 至 30%,其中上海地区均价升幅达 40%,预料位于华东地区水泥公司首季业绩按年可以录得明显升幅。
来源:水泥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