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
(日照市东港区水利局,山东 日照 276800)
日照市东港区属鲁东南丘陵区,境内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48座,塘坝708座,流域面积大于10km2的河流有30余条,主要河流有傅疃河、三庄河、两城河、陈疃河、南湖河。东港区主要有日照水库、马陵水库、傅疃河、两城河4个水源地,其中日照水库水源地位于傅疃河上游,主要支流有三庄河、陈疃河、花崖河、铨园河;马陵水库水源地位于傅疃河上游南湖河支流,主要支流有尹家河。东港区水源地多为河道型,因此,水源水质状况取决于河道水质的优劣。
近年来,东港区紧抓机遇,突出抓好河道治理后的水质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0年以来,东港区投资8200余万元,先后对傅疃河、花崖河、铨园河、秦楼河、河山河、潮白河、三庄河等河道进行了治理,共疏浚治理河道92.40km,极大地提高了河道防洪标准,保障了沿河两岸的防洪安全,同时增加河道蓄水量800万m3,抬高了水位,改善了水质,美化了环境,促进了工农业及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投资近3亿元对城区的沙墩河、香店河、营子河等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然而,河道治理后,巩固治理成果,保护河道水质,确保水源地供水水质安全和城区河道水生态环境优良,成为一项迫切而繁重的任务。
搞好普法教育,加大水污染防治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水患”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公民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环境的自觉性。
1)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2012年以来,区政府投入3000余万元,购置压缩设备和运输车辆,用于运输和压缩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户集、村收、镇集运(村至中转站)、区转运(中转站至市固废中心)、市处理”的运行模式,每年可压缩清运农村生活垃圾2800余吨,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乱倒的问题。
2)控制农业生产污染。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减少化肥施用量,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推广生物制剂;大力推广健康养殖和畜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
3)搞好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主要是通过建设谷坊、坑塘、蓄水池和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工程,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流失,并通过生物系统拦截净化面源污染。
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利用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等多种途径,在全区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计划用水,最大限度削减排污量,以便达到水污染防治的目的。同时逐步实现雨水与污水分排,避免污水排入河道;有条件的地方,定期放水冲淤,更新水体,避免污水滞留。建立健全城市污水管网,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个,中水站2个,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发展特色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对污染型产业、污染严重的企业分类排队,把淘汰和关停污染企业的计划纳入全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渠道。2013-05,东港区191家石材加工业户,已全部签订转产、关停协议,年底将全部完成关停任务。
东港区水利局成立了水质监测中心,定期对水源地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将监测成果和检查情况报送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同时,配合日照市水文局加强河道监控系统建设,建设水质、水量预报和突发水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系统,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水污染事故,能够按照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011年,东港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水质保护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科学制定考核办法,并逐步调整考核指标,加大分值比重,确保河道水质保护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充实执法人员,加密巡查频次,发现问题,及时查处。2012年建立了联合执法体系,形成强大监管合力,共同打击危害河道水质安全的行为。
加强河道治理后的水质保护,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通过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才能够保证河道水质安全,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